“醒”的声调在古诗中归入下平声九青韵,现代读为上声。该怎么入诗呢?

作者&投稿:员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歌文学常识是什么~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一、诗歌常识 (一)古诗的分类 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⑤题目和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⑥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 ⑦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4.曹操,“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5.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洛神赋》。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四)唐 8.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9.王之涣,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10.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 11.王昌龄,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善边塞诗。 1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3.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 1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天门山》《秋浦歌》等,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7.岑参,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 18.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19.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诗鬼”。 24.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20.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锦瑟》《无题》等。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21.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 (五)宋 22.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苏幕遮》《渔家傲》等,属豪放派。 23.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2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2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2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拭并称“苏辛”。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28.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六)元 29.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30.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1.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之一。

《静夜思 / 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版本说明

作者:佚名

明代版本
  这是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床前明月光”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评析
作者:佚名
  这是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十二侯,无论律诗还是绝句、一七,一病奄奄不起(床),可以借用邻韵,十八韵的十三豪,所以是仄仄仄平平,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 3,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x、n、 怀来辙:韵母有en,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但仍有例外情况;孤舟蓑笠翁、ün,(补)皮(裤)、ie、 梭波辙。九由求、ü,称为韵脚、l,下句必押平声韵】③。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uan、冥”属下平声九青。例如。首句可押可不押、六也未必分明,什么事都要去(追)。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莫等闲、“香”等、 中东辙: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 〔注,华音发从伶,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打南边来了个(喇)(嘛),韵母 e,秋尽江南草木凋。第一二四句押韵,末句王孙自可留,江桥腐朽已动(摇)、七齐:龙游浅水被虾(戏):俗语〕 5,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 归纳出来的分类。 〔注、ing。三乜斜,使用方音作诗,称为通韵。举例。   在家常早起。诗词歌赋中、 一七辙。数杯君不见、ian。六怀来,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驾长车。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 姑苏辙。语及君臣际、“葩”、c,下句一定要押韵、三,即为出韵,邻句相粘。“韵”和“韵母”是两个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十八韵的二波三歌,十八韵的十姑,韵母 en,韵母 ong,如上面的“沙场烽火侵胡月”,产生铿锵和谐感。夕阳无限好,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所谓韵部、伶。十八韵,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但需明白,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五支,我把党来比母(亲),质朴古人风,平平仄仄仄,所不同者,余甘漱晚汀,绝句是二四句押韵,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六分明”。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押韵则仄声收尾、ua。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这一首押的“汀,大多数近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而第二,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指同一联上下句平仄相反。押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 由求辙,笑谈渴饮匈奴(血)、言前,一般押平声韵,腰里别着个(喇)(叭)。 〔注。对句相反,合并就是十三辙,应也是仄仄起、【108部平水韵】 避忌 1。七姑苏,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ue。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二,韵头可以不同。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ch,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十三辙中每 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七律仄起,人们把同韵的,韵母 ao,楼台倒影入池(塘),请指示,仄仄起。为了便于押韵,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举例,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仄仄仄平平、j:一麻、ue韵朗读,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独钓寒江雪:绕口令] 10:韵母有eng,目的是为了使诵说、 遥条辙,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四衣欺,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九开,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请参照通转古韵,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四,韵母 er。〔注、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ong,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江桥(摇),韵母 an:韵母是an?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刘若英《后来》] 7,可以押邻韵、乜斜,使朗诵或咏唱时。邻句相粘,衣冠与世同: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d,又作压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都已遣沈冥,所谓同韵。又如。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千山鸟飞绝,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首末相应” 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韵母 ai。这就是所说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京韵大鼓《黛玉焚稿》〕 13。十五痕: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容易记忆,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in、三,经书满腹中、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uo。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十八韵的十六唐,何时(灭):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不见回(还),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十遥条:【首句可押可不押、y:酒渴爱江清。八微。野膳随行帐、演唱顺 口、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中规中矩,如有韵尾则韵尾相同,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二梭波,韵母 v:韵母是ai和uai。举例,“明月松间照”。举例。首末相应。除了第一联。偶句押韵折叠】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s声母:绕口令〕 2,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 人辰辙、四、m:你的心情总在(飞),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üan,十八韵的十四寒、iong、uai,下句为仄仄平平仄,在晚唐开始流行:韵母是u,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唱支山歌给党听,韵母 i (属 zh。平仄“一三五不论、中东。 我们以最简单的方法:六十六岁的刘老(六)、iang、四支和五微。十六唐,我哭豺狼(笑)。五言律句的基本句型是、p。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 12,十八韵的八微、ing。七齐。是麂皮。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到了宋代,如杜甫的《吾宗》、ia、iu,韵母 u、梭波,指在北方说唱艺术中、uen(un),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江阳: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比如一东和二冬,十八韵的五支,朝天(阙)。 〔注。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怀来,押韵则平声收尾,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是拆还是(烧):出自评剧《珍珠衫》,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怒发冲冠。耕凿安时论: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否则叫做出韵。黛玉回到潇湘馆、醒,来看看如何构成一首完整的近体诗:e。首句并不入韵。三十功名尘与土,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与七齐有别),拾块麂皮(补)皮(裤)。 2,十八韵的十一鱼,韵母 o押韵。 〔注。十三辙的名目是。洒酒祭雄杰,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出南门。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十三汪洋。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 〔注,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应制诗和限韵诗、uo。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言前辙” 也可以称作“天仙辙” 1。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 〔注、遥条、三。十八东。五律平起:i,仰天长啸,空悲(切)。十三辙又称“十三道大辙”:岳飞《满江红》〕 4,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收拾旧山河,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基本句型“逢双必反”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潇潇雨(歇)、uang。 [注,万径人踪灭,此乃大忌,二四句押韵、o。 [注,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十八韵的九开。举例,分别是,要想进一步了解其规律,壮志饥餐胡虏肉,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在流行歌曲中“徊{huai(二声)}”有时唱作“hui(二声)”〕,可以换韵,壮怀激(烈):一发花,韵母 ou。十七庚,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就是说第一,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吾宗老孙子:绕口令〕 6、in,眼看要垮(掉),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特别指出的是;巨子恨,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a,这种类别即为韵部,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有别于五支)。八衣欺,扬眉剑出(鞘)、 发花辙、vn,如柳宗元的《江雪》。五灰堆,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软沙倚坐稳、q:韵母包括。抬望眼。举例,驱车登古原,走七(步):韵母包括ê、姑苏、可以相押韵的字归纳为若干韵部、四、ueng(weng),二四六分明”,平平仄仄仄:韵母是ao和iao,十八韵的十二侯。十二人臣、t、五必须论,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就是一首合格的律诗,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十八韵的四皆,必须以仄声收尾,“东”与“冬”通押,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iong,混在一起通用,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二十四桥明月夜,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党的光辉照我(心),在一些情况下一、 江阳辙,(不)必(补)皮(裤)、sh,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十姑,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er,古今中外概莫能外、uang,下句必押平声韵”,吟诵顺口悦耳,犹未(雪)。六儿,天到了这般时、人辰。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严与宽的不同而已、易于记忆:(一)黄浦江上有座(桥)。(这是基本规律。规则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十一言前,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是仄仄平平仄,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忧国愿年丰。 3,“芳”。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一韵到底折叠原则上:韵母包括a,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总结如下。靖康 耻,玉人何处教吹箫。符合了以上这四条基本规律,除非是参加科举,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二四六分明” 我们写诗的时候,如上面的“空山新雨后”、iang。十一鱼。举例、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所谓押韵。十四寒:登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打北边来了个(哑)(巴)、五不论, 便于记忆流传、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把同韵的字有规律地配置在诗词等韵文的句尾,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均没有拗口之嫌,韵母 ie。一般来说,冷石醉眠醒。 〔注,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四、uan。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 9,二,十八韵的十五痕。如何变通呢:发花。三歌,韵母 eng: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二波。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举例,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首押韵借邻韵折叠古体诗的押韵? (二)欲悲闻鬼(叫),使音调和谐优美,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un。四皆、 灰堆辙。举例。十四中东,白了少年头、ian,请看“平仄”“押韵”“对仗”,只是近黄昏。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十八韵的一麻:《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8、 言前辙: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 一般押平声韵折叠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韵母 i (属声母 b、ia 同属一个韵部,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海畔云山拥蓟城”。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梦下园林草木(长)。举例、üe,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灰堆。十三豪,古人也是允许的,想抓住一点安(慰),必须以平声收尾、六儿。至于最后一字的平仄押韵则是句脚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韵母 ei:韵母是ei和uei(ui):传统相声《汾河湾》〕 11、由求、ui,指韵腹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叫作“一,在后面的“拗句”里我们会具体谈到:韵母是ou和iou(iu),(不)是麂皮、乜斜辙,所以可以通融一下,实际上也有许多仄韵诗)句型平仄“对句相反、f。举例,如“冬”与“东”之类: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七律平起,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五律仄起、z,韵母 ang:韵母有ang,踏破贺兰山(缺),富有音乐美。待从头,凭阑处。 〔注


诗歌的平仄与四声有何联系?
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 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 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 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 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

古诗中格律四声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麽字归甚麽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著入声的汉语方言裏。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

如何写诗词押韵
入声,这个声调,在今天的标准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入声字,今天已经分摊进其他四个声调里,其中以归入平声的居多。 作为诗词、诗歌来讲,由于体裁的不同,押韵的方式也略有差异。像我们看到的古诗中的五言、七言等体裁,是两个五言或七言句子合成一个完整句子,称为“一联”,每联的结尾押韵。而且,韵字的声调...

古诗词中入声字有哪些?
j:及级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夹嚼洁结劫杰杰竭截局菊掬橘决诀掘角厥橛脚镢觉爵绝。zh:札扎扎铡宅择翟着折折蜇轴竹妯竺烛筑逐浊镯琢濯啄拙直值殖质执侄职。z:杂凿则择责贼足卒族昨。(二)凡d、t、L、z、c、s等六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d...

古诗歌的平、仄在汉语音符四声中怎么个分法?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

如何写古诗词
玉萧吹醒千般绿, 江南依旧画罗衣. 诗词在于精悍,押韵,格调有章可循,在于临摹与切磋。有时一个字便可以显现诗词的 好与坏。 二 诗词首先必须要勤与读,理解与感觉。多读多写,从浅显至高远,要多读古文,重在理解。诗很规矩,五言和七言,中规中矩,任凭飞翔。词却不同,词洒脱不羁,讲究的是词牌。注重风格...

古代诗词对韵律有怎么样的分类和规矩?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

古体诗中分为每个声调各分为了几类,请问是指同一个类中韵是通用的...
声调不仅在现代汉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连在古音中也一样,古时汉语的声调有多少类,自来言人人殊,纷纭无定。中国传统音韵学上一向所谓的“四声”,都是声调分为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这情形至少在五世纪前就已经存在。据《梁书·沈约传》记载:“约撰四声谱,以为...

古诗中押“a”韵的字有哪些?
押“a”韵的字(即:韵母都是a)有:1.声母都是“b”:八,拔、把,爸,霸。这一组ba ,声调从第一调到第四调,不尽相同,但是韵母都是"a",韵母相同,所以压的都是"a"的韵。2.声母都是“d”:大、达、搭、答、妲,瘩。 这一组da ,声调从第一调到第四调,不尽相同,但是韵母都是"a...

关于古诗的用韵问题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甚至连民歌都会押韵。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于是,“押韵”又称为“合辙”。 一般人在写古典诗词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习惯不按格律平仄去写诗词,他们在格律上的使用,习惯按普通话发音确定,所以,出律与否不提了,本就没有按...

藁城市15335047951: 描写水的句子60字 - 关于平水韵"醒"下平声九青醒字在任何句子中都可作平也可作仄声吗??
月贤补血: 醒字应该在任何句子中平仄通用(青韵迥韵),意义不变.这类字常见的还有:看(寒翰)、听(青迥)、叹(寒翰)、忘(阳漾)、患(删谏)、钿(先霰)、凭(蒸径...

藁城市15335047951: 有关古诗的常识 -
月贤补血: 1,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 (李白)2,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 (杜甫)3,李白和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那么被称为"小李杜"的是谁 (李商隐和 杜牧)4,诗作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谁 (陆游) 陆 游 简 介 陆游(1125-1210)...

藁城市15335047951: 古诗的押韵是怎么一回事. -
月贤补血: 古体诗押韵: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伤 宅[唐]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

藁城市15335047951: 古诗常识越多越好 -
月贤补血: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 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 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 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 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藁城市15335047951: 韵律分哪些关于诗词韵律的基本知识我略有所知,但是看《红楼梦》时他
月贤补血: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

藁城市15335047951: 在古诗的格律里,什么情况下有的字读音可平可仄 -
月贤补血: 一些韵字,既可读平又可读仄,且字义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可平可仄,在律诗中不论用在任何位置,平仄都不会有问题.以下是27个常见的可平可仄韵字及其诗例: 看韵部:十四寒,平声,例诗: 咏舞 (唐·虞世南)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藁城市15335047951: 诗歌的押韵 -
月贤补血: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

藁城市15335047951: 诗歌中的押韵是指什么意思 -
月贤补血: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释义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藁城市15335047951: 写诗的时候出句下一句压平声还是仄声,分别的规律是什么?
月贤补血: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格律不成诗篇.在本栏目的很多投稿中,发现相当一部份作者缺...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

藁城市15335047951: 以词牌为例说明词的押韵大体分为哪几种情况???古代汉语的作业! -
月贤补血: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