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作者&投稿:寿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5.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视频

DNA双螺旋是一台分子机器,分布着大量原子,组合形式多种多样

DNA双螺旋结构
1952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伽夫(E.chargaff,1905-2002)测定了DNA中4种碱基的含量,
DNA双螺旋结构
发现其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数量相等。这使沃森、克里克立即想到4种碱基之间存在着两两对应的关系,形成了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的概念。
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
1953年2月,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通过维尔金斯看到了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
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这一下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他们不仅确认了DNA一定是螺旋结构,而且分析得出了螺旋参数。他们采用了富兰克琳和威尔金斯的判断,并加以补充:磷酸根在螺旋的外侧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方向相反;碱基在螺旋内侧,两两对应。一连几天,沃森、克里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兴高采烈地用铁皮和铁丝搭建着模型。1953年2月28日,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终于诞生了。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将意味着他与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这一点来”。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不久,《自然》杂志随后不久又发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论文,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结构确定

建立
DNA双螺旋结构
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拍摄到的DNA晶体照片,为双螺旋结构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科学玫瑰”没等到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认之前就已凋谢。Franklin生于伦敦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15岁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但父亲并不支持她这样做。她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专业是物理化学。1945年,当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前往法国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她深受法国同事的喜爱,有人评价她“从来没有见到法语讲得这么好的外国人。”
1951年,她回到英国,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取得了一个职位。那时人们已经知道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是对于DNA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甚了解。就在这时,Franklin加入了研究DNA结构的行列,然而当时的环境相当不友善。她开始负责实验室的DNA项目时,有好几个月没有人干活。同事Wilkins不喜欢她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但他在研究上却又离不开她。他把她看做搞技术的副手,她却认为自己与他地位同等,两人的私交恶劣到几乎不讲话。当时的剑桥,对女科学家的歧视处处存在,女性甚至不被准许在高级休息室里用午餐。她们无形中被排除在科学家间的联系网络之外,而这种联系对了解新的研究动态、交换新理念、触发灵感极为重要。
Franklin在法国学习的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中派上了用场。X射线是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医生通常用它来透视人体,而物理学家用它来分析晶体的结构。当X射线穿过晶体之后,会形成样一种特定的明暗交替的衍射图形。不同的晶体产生不同的衍射图样,仔细分析这种图形人们就能知道组成晶体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Franklin精于此道,她成功地拍摄了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

研究
DNA双螺旋结构
Watson和Crick也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DNA结构的研究,Watson在美国本来是在微生物学家指导下从事噬菌体遗传学研究的,他们希望通过噬菌体来搞清楚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遗传。派他出国学习并没有生硬地规定课题,甚至他从一个国家的实验室到另一个国家的实验室也能得到导师的支持或谅解。当他听了Wilkins的学术报告,看到DNA的X射线衍射图片后,认定一旦搞清DNA的结构,就能了解基
DNA双螺旋
因如何起作用。于是他不等批准,就决定先斩后奏从丹麦去伦敦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了。至于Crick,他是个不拘小节又相当狂妄的聪明人,不太受“老板”Bragg欢迎,甚至一度有可能被炒鱿鱼。但是,当因为学术问题引起的误会消除后,老板照样关心他的工作,在那篇划时代的论文写成后,Bragg认真修改并热情地写信向《Nature》(《自然》杂志)推荐。这种现象在一个以学术为重的研究机构应该是正常的。人际关系对研究事业的干扰是轻微的。
Watson擅自选择,后来和Crick一起在那里做出划时代贡献的研究机构,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闻名全球的单位——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创立于1874年,麦克斯威尔、卢瑟福、玻尔等一批物理学大师都在这里工作过。创立至今,先后造就了近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在20世纪初,物理学家汤姆森领导这个实验室时,就形成了一个“Tea Break”习惯,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个聚在一起喝茶的时间,有时是海阔天空的议论,有时是为某个具体实验设计的争论,不分长幼,不论地位,彼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辩论和批评。历史证明这种文化氛围确实有利于学术进步,所以这种习惯已经被国外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仿效,就连国际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中,这个节目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十几年来,国内个别大学和科研单位的领导人也在试图推广这种做法。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必有收获。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Watson遇到了物理学家Crick,又得到机会向Wilkins、Franklin等X射线衍射专家学习,还有包括著名蛋白质结构专家的儿子在内一批科学家和他经常交换各种信息和意见,又得到实验室主任Bragg等老一辈的指导和鼓励,这些都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直接导致Watson集中精力从事DNA结构研究的契机,则是他得到美国主管部门资助去参加在拿不勒斯召开的学术会议,在那里他看到了Wilkins的X射线衍射图片。

创新
创新者必须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1953年的Watson和Crick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37岁的Crick连博士学位还没有得到。受到前人的影响,他们原来按照3股螺旋的思路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工作,可是既构建不出合理模型,也遭到结晶学专家Franklin的强烈反对,结果使工作陷于僵局。在发现正确的双股螺旋结构前2个月,他们看到蛋白质结构权威Pauling一篇即将发表的关于DNA结构的论文,Pauling错误地确定为3股螺旋。Watson在认真考虑并向同事们请教后,决然地否定了权威的结论。正是在否定权威之后,他们加快了工作,在不到两个月内终于取得了后来震惊世界的成果。
两位年轻科学家没有迷信权威,而且敢于向权威挑战,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严肃认真的实验工作和深厚的科学功底。在科学界经常遇到的是年轻人对权威无原则的屈服,甚至Watson在开始知道鲍林提出的是三螺旋模型的一刹那,也曾后悔几个月前放弃了自己按三螺旋思路进行的工作。不过他们没有从此打住,而是为了赢得时间,加快了工作。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智者Pauling千虑之一失,很快本人就会发现错误并迅速得出正确结论。Wilkins在Franklin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整日焦虑于DNA结构发现的Watson和Crick立即领悟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相互缠绕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氢键把它们连结在一起。他们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双螺旋结构显示出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能够自我复制,完善地解释了生命体要繁衍后代,物种要保持稳定,细胞内必须有遗传属性和复制能力的机制。这是生物学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怎样评价其重要性都不过分。
在1953年2月底,33岁的Franklin已经在日记中写道,DNA具有两条链的结构。这时她已经确认这个生物分子具有两种形式,链外面有磷酸根基团。1953年3月17日,当Franklin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打算发表时,发现Watson和Crick破解DNA结构的消息已经出现在新闻简报中。4月2日,Watson、Crick和Wilkins的文章送交《Nature》杂志,4月25日发表,接着他们在5月30日的《Nature》杂志上又发表了“DNA的遗传学意义”一文,更加详细地阐述了DNA双螺旋模型在功能上的意义。1953年初, Watson和Crick构建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而此时Franklin对这一进展并不知情。她更不知道的是,Watson和Crick曾看过她拍摄的能验证DNA双螺旋结构的X射线晶体衍射照片,并由此获得了重要启发。
Franklin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X射线衍射照片。Watson和Crick未经她的许可使用了这张照片,但她并不在意,反而为他们的发现感到高兴,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
Watson在1968年出版的《双螺旋》一书中坦承,“Franklin没有直接给我们她的数据”。而Crick在很多年后也承认,“她离真相只有两步”。目前,科技界对Franklin的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对Wilkins是否有资格分享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殊荣存在很大争论。
1962年,当Watson、Crick和Wilkins共同分享诺贝尔奖时,Franklin已经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卵巢癌英年早逝。
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些伤感。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此外,同一奖项至多只能由3个人分享,假如Franklin活着,她会得奖吗?性别差异是否会成为公平竞争的障碍?后人为了这个永远不能有答案的问题进行过许多猜测与争论。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故事
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一直坚持这样的规定:每天下午六点整,老资格的研究人员来到实验室,宣布时间已到,要求每个人停止工作。如果谁不遵守,他们便引用Rutherford的话加以劝导。Rutherford说过:“谁未能完成六点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也就没有必要拖延下去,倒是希望各位马上回家,好好想想今天做的工作,好好思考明天要做的工作。”那是一天深夜,Rutherford披着外衣,又来到实验室检查,惊奇地发现有人还在做实验。由于低头,又十分专心,那学生没发现Rutherford站在他的身后。Rutherford轻声地问道:“你上午干什么?”学生回头一看,是Rutherford,他马上站起来,小心地回答:“做实验。”Rutherford又问:“那么,下午呢?”学生回答:“做实验。”Rutherford提高了声调,再问:“晚上呢?”学生以为老师在表扬他,得意地回答:“还是做实验。”Rutherford极为严肃地问:“你整天做实验,还有时间去认真思考吗?!”那学生低下了头。临走,Rutherford告诫他:“别忘了思考!”从此,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人记住了Rutherford的忠告:“别忘了思考!”

碱基对(base pair)
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只有嘌呤与嘧啶间配对才能满足螺旋对于碱基对空间的要求, 而这二种碱基对的几何大小又十分相近,具备了形成氢键的适宜键长和键角条件。每对碱基处于各自自身的平面上,但螺旋周期内的各碱基对平面的取向均不同。碱基对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的特征,即碱基旋转180°并不影响双螺旋的对称性。 也就是说双螺旋结构在满足二条链碱基互补的前提下,DNA的一级结构产并不受限制。这一特征能很好的阐明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在生物界的普遍意义。

大沟和小沟
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结构参数
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积塑模型是一种采用优质彩色塑料原料制造的生物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装配式结构模型。 本模型利用具有特殊形状结构的红、黄、蓝、绿四种色球(分别代表A、T、G、C四种核苷)和棕棒(代表磷酸P)五种零件,不仅可装配成具有双螺旋空间结构的DNA分子链,而且还可以直观地表达出DNA分子链的自我复制功能。 一套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积塑模型,其特征是: a.这套DNA分子双螺旋积塑模型由红、黄、兰绿四种优质塑料色球(分别代表A、T、G、C四种核苷)和一种优质棕色塑料色棒(代表磷酸P)共五种另件所组成。 b.红球和黄球直径φ18,各带有一个直径φ10的白色圆柱形突出物,在红球的白色圆柱上开有一个直径φ6的圆孔,圆孔内部前后各突起一个直径φ3的半圆形凸起物,在黄球的白色圆柱上伸出一直径φ6的圆棒,圆棒前后各开有一个直径φ3的半圆形凹槽,红球和黄球的结合,即A与T的结合,可通过φ6圆棒插入φ6圆孔来实现。 c.蓝球和绿球直径也是φ18,也各带有一个直径φ10的白色圆柱形突出物,在兰球的白色圆柱上开有一个直径φ6的圆孔,圆孔内部沿圆周对称地突起三个直径φ3的半圆形凸起物,在绿球的白色圆柱上伸出一φ6圆棒,在圆棒周围对称地开有三个直径φ3的半圆形凹槽,兰球和绿球的结合,即G和C的结合,可通过φ6圆棒插入φ6圆孔来实现。 d.每个色球除带有一个白色圆柱形突出物外,还各开有二个直径φ6的圆孔,它们的位置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分别对称地绕水平和垂直轴线旋转36角。利用直径φ6的棕棒插入二个色球相对着的二个φ6圆孔,可将任意二个色球连接起来,从而可组成DNA单股螺旋链,所开φ6圆孔的角度,可保证每一螺旋上有10个色球, e.每一对配对色球上的一个φ3半圆形凸起物和一个φ3半圆形凹槽代表一个氢(H)键,由于A、T和G、C色球上φ3半圆形凸起物和半圆形凹槽数目不同(一为2,一为3),角度不同,因此A球只能与T球结合,G球只能与C球结合,A与C、G与T球之间不能结合(不能插入),从而可实现A-T、G-C之间的严格配对关系,利用这种配对关系,可组成互补配对的DNA双螺旋链,并导致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其中A、T、C、G 均为碱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当T转录时,变为U:尿嘧啶)。

  1.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

  2.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

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形态,还是要从DNA说起。DNA也叫脱氧核氧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DNA存在于细胞中,储存着生命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生命(除部分病毒外)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中,不论是细菌,还是植物、动物。

DNA由A、T、G、C四个字母构成,这四个字母代表四个有机大分子,也叫碱基,这四个碱基是成对存在的。为了便于理解,不妨把DNA看做一条拉链,拉链的齿就是碱基,每两个齿组成一对碱基,叫做碱基对,四个碱基分别组成两个碱基对,而且碱基对的组合是不会变的,A永远和T配对,G永远和C配对;拉链齿所在的布条就是DNA的两条主链,不同的是,DNA的两个主链扭曲环绕成了螺旋形,也就是著名的双螺旋结构。

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赢过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米莱童书《生命简史》




dna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结构特点:1、为右手双螺旋,两条链以反平行方式排列。2、两条由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主链骨架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3、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4、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

dna与rna在组成及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dna与rna在组成及结构上的区别有:1、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RNA由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具体分析: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经磷酸二酯键缩合而成长链状分子;2、结构上DNA为双螺旋状,RNA为单链:具体分析: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

科学家是依据什么判断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应该一半DNA分子是全新(双链都完全只含14N), 另一半是“全老”(双链都完全只含15N)。这样一来应该在出现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显示出两条黑带。通过与全14N和全15N的DNA标样在离心管中沉积的位置对比,一次复制(分裂)时的这根DNA带的密度应当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一根链是14N,另一根...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包括三点:1.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双螺旋结构。2.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构成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 两条链的碱基间能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A和T;G和C)。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

6�1 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
这种双螺旋展示的是DNA分子的二级结构。那么在DNA的二级结构中是否只有右手性呢?回答是否定的。虽然多数DNA分子是右手性的,如A-DNA、B-DNA(活性最高的构象)和C-DNA都是右手性的,但1979年Rich提出一种局部上具有左手性的Z-DNA结构。现在证明,这种左手性的Z-DNA结构只是右手性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为什么DNA能形成双螺旋结构而RNA不能
因为在RNA的2号碳位多了一个氧原子,如果形成双螺旋的话两条碳链的2号碳位突出来的氧原子会在双螺旋内部互相挤压导致双螺旋不稳定,形成解链。而DNA2号碳位脱氧(所以DNA叫脱氧核糖核苷酸),形成双螺旋的时候不存在空间结构的不稳定。任何生物的本能都是让本物种能够生存繁衍下去,从分子遗传学的...

DNA分子结构问题。一定是双螺旋么?
正常情况下,DNA是双链的.DNA解旋后成为单链.双链DNA是双螺旋结构的,单链和RNA差不多,就像一条丝带。 目前DNA的结构并没有得到证实。双螺旋结构只是目前为止由各种证据推导出的最合理的模型。若以后发现什么更合理的解释,双螺旋结构有可能被推翻。

生物DNA为什么是螺旋状
DNA在生理环境的离子强度和pH下会形成双螺旋结构。这只是因为在生理条件下两个互补DNA分子在和水、盐随机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现双螺旋的构象有着最低的自由能,当它们相遇时因为氢键的亲和力,化学平衡会自发地向双螺旋方向发展,就像水蒸气形成氢键凝结成液态水一样。但这并不代表DNA永远是双螺旋结构。

b-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这一设想的意味是令人震惊的:DNA恰恰就是传承生命的遗传模板。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构造出一个右手性的双螺旋结构。当碱基排列呈现这种结构时分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沃森后来撰写的《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过中文译本)中,有多张DNA结构图,...

吴起县15543411021: 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 -
汝邹西咪: DNA分子是长而相互缠绕的双链结构,整个模型像一个双螺旋而上升的楼梯,梯子两边的“扶手”是有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连接而成的,中间的“踏板”是分别连在两边脱氧核糖分子上的两个碱基.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现代遗传学认为,DNA分子上的一些特定的片段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生物体的形状特征,如人的肤色,色觉,花的形状等. 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决定生物体遗传形状的遗传物质.

吴起县15543411021: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意思 -
汝邹西咪: DNA的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特点:主链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甘酸链组成,形成右手螺旋.主链在螺旋外侧,碱基在内侧.碱基对配对,A和T,C和G,满足Chargaff的当量的规律.DNA双螺旋结构的螺距为3.4nm,包含10个核苷酸,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此外,DNA双螺旋中存在大沟和小沟. http://www.eku.cc/xzy/sctx/141502.htm (dna立体结构示意图)

吴起县15543411021: 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
汝邹西咪:[答案] DNA分子结构: 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的生物大分子. 每个脱氧核苷酸又由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 DNA分子可以是单链、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环状. 双螺旋结构特指双链DNA分子 双螺旋结构学说: 1、有...

吴起县15543411021: dna双螺旋结构是一种什么模型 -
汝邹西咪: 你可以理解为一张梯子,然后把它像扭麻花一样扭一下,两条长竹子就是两条链了,中间就是h键

吴起县15543411021: 什么是DNA双螺旋结构,它由什么组成 -
汝邹西咪: 真核生物的核内DNA是双螺旋的,由两条反相平行的DNA组成,碱基按A,T;CG配对.DNA是有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吴起县15543411021: dna双螺旋模型有什么作用 -
汝邹西咪:[答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积塑模型是一种采用优质彩色塑料原料制造的生物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装配式结构模型.本模型利用具有特殊形状结构的红、黄、蓝、绿四种色球(分别代表A、T、G、C四种核苷)和棕棒(代表磷酸P)五种零...

吴起县15543411021: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
汝邹西咪:[答案] 有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段由3'端开始,一段由5'端开始,螺旋成双链结构. 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 内部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碱基之间是由氢键连接 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脂键链接.

吴起县1554341102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一种什么模型 -
汝邹西咪: 简单地说就是将两张长方形的长纸条,将它并排(不是重叠哦)卷在一支笔上,保持形状,将笔抽出来,那两张纸条就表示的DNA两条链.这种结构叫双螺旋结构

吴起县15543411021: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并从结构特点分析它的生物学功能.生化考试题 -
汝邹西咪:[答案] 1)DNA分子是由两条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的双排螺旋结构;两螺旋都是右手螺旋,双螺旋表面有深沟和浅沟. 2)各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和脱氧核糖基借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糖-磷酸骨架是螺旋的主链部分...

吴起县15543411021: 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有哪些主要特点 -
汝邹西咪:[答案]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