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符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代中书舍人的定义及职能~

  宋初亦设中书舍人,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元丰改制后,始仍掌其事。辽属中书舍人院。起草有关诏令。明清时于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非前代可比。 明代时,中书舍人已为从七品,清沿置。

至唐玄宗时,于翰林院之外别建学士院,选有文学的朝官充任翰林学士、入直内廷,批答表疏,应和文章,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德宗以后,时事多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其加知制诰衔者即等于暂代中书舍人,因之,充学士者经中书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

贞观元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封事曰。时已平矣。功已成矣。然而刑典未措者。何哉。良由谋献之臣。不宏简易之政。台阁之吏。昧于经远之道。执宪者以深刻为奉公。当官者以侵下为益国。未有坦平恕之怀。副圣明之旨。伏愿随方训诱。使各扬其职。敦朴素。革浇浮。使家识孝慈。人知廉耻。杜其利欲之心。载以清净之化。自然家肥国富。祸乱何由而作。上善之。特赐锺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咸亨元年二月二十一日。西台舍人徐齐聃上奏曰。齐献公。陛下外氏。虽子孙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孝公庙甚修。而齐献公庙毁坏。不审陛下将何以垂示海内。以彰孝治之风。上纳之。
其年三月十九日敕。令突厥酋长子弟。事东宫。齐聃又上疏曰。昔姬诵与伯禽同业。晋储以师旷为友。匪唯专赖师资。故亦详观近习。皇太子自可招寻园绮。寤寐应刘。陛闼小臣。必采于端士。驱驰所任。并归于正人。方流好善之风。永播崇贤之美。今乃使裘之子。解辫而事春闱。冒顿之苗。削衽而陪望苑。在于道义。臣窃有疑。诗云。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书曰。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盖殷勤于此。防微之至也。
天授元年。寿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阁。同日受册。有司撰选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臾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
大足元年。则天常引中书舍人陆余庆入。令草诏。余庆回惑至晚。竟不能裁一词。由是转左司郎中。
景龙四年六月二日。初定内难。唯中书舍人苏颋。在太极殿后。文诏填委。动以万计。手操口对。无毫厘差误。主书韩礼。谈子阳。转书诏草。屡谓颋曰。望公稍迟。礼等书不及。恐手腕将废。中书令李峤见之。叹曰。舍人思若涌泉。峤所不测也。
开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紫微令姚崇奏。中书舍人六员。每一人商量事。诸舍人同押联署状进说。凡事有是非。理均与夺。人心既异。所见或殊。抑使雷同。情有不尽。臣令商量。其大事执见不同者。望请便作商量状。连本状同进。若状语交互。恐烦圣思。臣既是官长。望于两状后略言二理优劣。奏听进止。则人各尽能。官无留事。敕曰。可。
五年。高仲舒为中书舍人。侍中宋璟。每询访故事。时又有中书舍人崔琳。达于政治。璟等亦礼焉。尝谓人曰。古事问高仲舒。今事问崔琳。又何疑也。
十三年。行封禅之礼。中书令张说。自定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中书舍人张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诅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制。事犹可改。唯审筹之。不可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后果为宇文融所劾。
建中二年六月六日。门下侍郎卢杞奏。六典云。中书舍人。给事中。充监中外考使。重其事也。今者有知考使。无监考使。既阙相临。难令详拣。请依旧置监使。敕旨。令依。其年十月。旧制。中书舍人分押尚书六曹。以凭奏报。开元初。废其职。至是。门下侍郎卢杞请复之。中书侍郎杨炎。固以为不可而止。
贞元初。中书舍人五员皆缺。在省唯高参一人。未几。亦以病免。唯库部郎中张蒙独知制诰。宰相张延赏李泌。累以才可者上闻。皆不许。其月。蒙以姊丧给假。或须草诏。宰相命他官为之。中书省案牍。不行者十余日。
四年二月。以翰林学士职方郎中吴通微。礼部郎中顾少连。起居舍人吴通元。左拾遗韦执谊。并知制诰。故事。舍人六员。通微等与库部郎中张蒙凡五人。以他官知制诰。而六员舍人皆缺焉。
十八年八月。中书舍人权德舆。独直禁垣。数旬一归家。尝上疏请除两省官。诏报曰。非不知卿劳苦。以卿文雅。尚未得如卿等比者。所以久难其人。德舆居西掖八年。其间独掌者数岁。及以本官知礼部贡举。事毕仍掌命书。
元和十三年二月敕。旧制。刑宪皆大理寺刑部详断闻奏。然后至中书裁量。近多不至两司中书。使自处置。今后先付法司。具轻重闻奏。下中书令舍人等参酌。然后据事例裁断。
十五年闰正月。上曰。中书舍人职事。准故事。合分押六司。以佐宰臣等判案。沿革日久。顿复稍难。宜渐令修举。有须慎重者。便令参议。知关机密者。即且依旧。
长庆二年七月敕。自今已后。员外郎知制诏。敕复授本官。通计二周年。然后各依本行转。郎中亦依二周年与正除。如是中行后行郎中。仍更转前行一周年。即与正除。如更是卑官知诰。合转员外者。亦以二周年为限。谏议大夫知者。同前行郎中。给事中并翰林学士别宣。并不在此限。
其年六月。武儒衡以谏议大夫知制诰。膳部郎中元稹。继掌命书。稹常通结内官魏宏。简约车仆。自诣其家。不由宰臣而得掌诰。时人皆鄙之。莫敢言者。独儒衡一日会食公堂。有青蝇入瓜上。忽发怒命掣去之曰。适从何所来。而遽集于此。一座皆愕然。儒衡神气自若。
太和四年七月。中书门下奏。伏以制诰之选。参用高卑。迁转之时。合系劳逸。顷者。缘无定制。其间多有不均。准长庆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始令自员外以上及卑官知者。同以授职满一年后。各从本秩。递与转官。如至前项正郎。即以周岁为限。皆计在职日月。以为等差。不论本官年考。颇协通理。凡是因职转叙。皆与此文相当。其有本官已是前行郎中。年月已深。方被奖用。即授官数月。合正除。比类旧制。却成侥幸。将垂永久。须有商量。自今以后。从前行郎中知者。并不许计本官日月。但约知制诰满一周年。即与正授。其从谏议大夫知者。亦宜准此。即迟速有殊。比类可遵。并请依长庆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敕处分。敕旨。依奏。
其年十月二十二日敕。今后大理寺结断。行文不当。刑部详覆。于事不精。即委中书舍人。举书其轻重出入所失之事。然后出。
会昌四年十一月。中书门下奏。请复中书舍人。故事。伏见天宝以前。中书舍人六员。除枢密迁授之后。其它政皆得商量。宰臣姚崇奏云。事有是非。理均与夺。人心既异。所见或殊。抑使雷同。情有不尽。臣既居官长。望于状后略言事理优劣。奏听进止。自艰难以来。务从权便。政颇去于台阁。事多系于军期。决遣万机。事在宰弼。伏以陛下神武功成。昧旦思治。精核庶政。在广询谋。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前汉魏相。好观故事。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汉兴以来国家便宜行事。奏请施行。臣等商量。今日以后。除枢密及诸镇奏请有司支遣钱谷等。其它台阁常务。关于沿革。州县奏请。系于典章。及刑狱等。并令中书舍人依故事商量。臣等详其可否。当别奏闻。敕旨从之。
大中六年六月敕。太和中敕旨。条流制诰改转事。颇为得中。实重官业。自后因循不守。有紊典章。遂便迁转频繁。近日却成壅滞。自今以后。宜举太和四年旧敕。便永遵行。仍每选知制诰。于尚书六行郎中官。精择有文学行实。公论显著者。以备擢用。不得偏取前行正郎。余准太和四年七月十三日敕处分。
景福二年十月。以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李磎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日。水部郎中知制诰刘崇鲁。抱其麻哭之。奏云。李磎奸邪。协附权幸。不合为相。乃左授太子少师。时宰相薛昭纬与磎不协。密遣崇鲁沮之。 明朝舍人分为中书科舍人、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5种,均为从七品。其中,中书科本不称科,因与六科均在午门之外,官署相联,时人习惯称之为科。署中设20人,不分长贰,以年长者一人掌印,称“印君”。中书科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文华殿舍人,掌奉旨书写书籍。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内阁诰敕房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总之,这些舍人实际任务只是照例书写诰敕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重要职权。
从其沿革看,洪武间,置承敕监、司文监、考功监,参掌给授诰敕之事。永乐初,命内阁学士典机务,诏册、制诰皆属之。誊副、缮正皆中书舍人入办,事竣辄出。宣德初,始选能书者处于阁之西小门,谓之西制敕房。诸学士掌诰敕者居阁东,具稿付中书缮进,谓之东诰敕房。至于直文华殿东房、武英殿西房的中书舍人,最初为内官之职,继而以中书分直,最后则选择能书者充任。
中书舍人来自两方面:由进士部选者,得迁科道部属,其直两殿,两房舍人,不必由部选,自甲科、监生、生儒、布衣能书者,俱可为之;不由科甲者,初授序班,及试中书舍人,不得迁科道部属,后虽加衔九列(卿),仍带衔办事。
中书舍人这一官,性质十分难辨,明代制度,富家子弟,尽管一无所能,但可用资捐得一中书舍人,再加一卿衔,便俨然成为高官显爵。如与唐、宋之舍人相较,则有天渊之别。 沿至清代,虽不至如此之滥,而中书科中书(删去“舍人”二字)只以荫生,贡监补授,至于内阁中书,则几乎是非进士不可补。
清顺治初年,设中书科,专司缮写册文、诰敕等文书。官员称中书科中书,去掉“舍人”二字,但人们仍习惯旧称。雍正时隶属于内阁。乾隆十四年(1749年),设置满中书2人、汉中书4人、笔帖式10人、供事8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设管中书科汉内阁学士1人。次年,改“管”为“稽查”,增满内阁学士1人。




二十四史都有什么?
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

我要高一历史上册中的中国历史部分所涉及到的所有官职,例如说秦朝的...
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集贤殿和史馆(机构) 2、门下省:正职长官为门下侍中,副职长官为门下侍郎。下辖: 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城门郎、符宝郎、弘文馆(机构,掌管图书、礼仪、制度沿革等) 3、尚书省:正职长官为尚书令,副职长官为...

历史上有姓贾的将军吗?
早在战国时就有将军贾偃和著名商人贾舍人。唐代有学者贾琼,著名地理学家、政治家贾耽,状元贾稜,著名诗人贾岛,五代著名历史学家贾纬,宋代贾黄中、贾昌朝,北宋名将贾逵,金朝的贾少冲、贾益父子,元代活跃于军事、政治领域的贾姓人,大都是河北人,如贾辅、贾文备父子,贾居贞、贾钧父子,贾塔剌浑将军家族和贾昔剌将军...

《二十四史》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

曾都区的历史沿革
嘉熙元年(1237年)一月,宋京西兵马都监、随州驻扎程再暹在大洪山抗蒙古兵有功,晋为阁门宣赞舍人、京西铃辖兼知随州。淳祐十二年(1252年)二月,蒙古兵数万攻随州。德祐元年(1275年)五月,行随州事傅安国投降蒙古兵。宋帝钦命朱端履为随州知州,州治由州城迁大洪山黄仙洞。十二月,蒙古兵攻破大洪山,朱端履投降,蒙古委...

邓州的历史沿革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从邓州区位、地理、物产等方面谋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把南北朝以前一直设在汉水以南的荆州治所迁至穰(494年,因调兵之需,徙至洛阳),辖8郡41县达37年,穰随之成为北魏南阳盆地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邓州历史上辖区最大的时期,自隋开皇三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175年间,皆以穰...

勉县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色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 交通优势 地方小吃 当地名人 勉县地名的由来 勉县一江两岸——时代跨越 勉县下辖19个镇 勉阳镇、定军山镇、老道寺镇、周家山镇、新街子镇、武侯镇、阜川镇、温泉镇、新铺镇、金泉镇、同沟寺镇、茶店镇、元墩镇、镇川镇、褒城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青羊驿镇、漆树坝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什么
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的注文﹐或记职官沿革﹐或作细则说明﹐或附录有关诏敕文书。正文所叙诸官司的职掌﹐多直接取自当时颁行的令﹑式﹐均属第一手资料。注文所叙职官的沿革﹐多取自先代典籍。由于这些令式和典籍至今多有亡佚﹐所以《唐六典》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一向为学者所重视。《通典》﹑《旧唐书...

林湖乡的历史沿革
生息于此。戴家舍境内的古南荡人是迄今为止世人所知晓的兴化人文始祖。她的出现,拉开了兴化人文历史的帷幕。历史悠久的戴家舍,庄名通俗形象,流传很广,并名扬苏中大地。她是村民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戴家舍人喜欢称自己是舍上人或垛上人,不愿更改庄名,是因为这个地名的含义博大精深,...

有关24史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

丰县15259573229: “中书舍人”是什么职位
地司夏枯: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中书舍人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甚至专断朝政.隋唐时,中书舍人在...

丰县15259573229: 中书舍人是几品 -
地司夏枯: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直省舍人为中书舍人,员十人,初定正七品,寻改从七品.十年改隶承敕监,掌缮写诏敕,相当于秘书.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中书舍人仍置,掌缮写诏敕文书等事,仍秩从七品,简称“中书”.中书科亦置中书舍人二十员,掌缮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另外,文华殿、武英殿当直及属内阁诰敕房、制敕房亦有中书舍人,员额不定.文华殿舍人,掌奉旨缮写书籍;武英殿舍人,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诰敕房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记功、勘合底簿;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等机密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

丰县15259573229: 舍人在汉朝是几级官 -
地司夏枯: 太子舍人:秦朝始置.汉有此官,秩二百石,选良家子孙任职,轮番宿卫,似郎中.无员额,轮流宿卫,如三署郎中.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太子阙位则隶少府.三国沿置,魏七品.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甚至专断朝政.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拟草诏旨),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

丰县15259573229: 中书舍人是啥官职?为什么说做这个官的人文笔都很出色? -
地司夏枯: 主要是替皇帝撰写诏书的,类似于圣旨;撰写诏书的职位很重要,不仅要能理解皇帝的意思,还要写的有文化,足以让百官信服;甚至后来中书舍人还参与到政权更替中

丰县15259573229: 晚清时期的内阁中书舍人是几品? -
地司夏枯:[答案] 中书舍人 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随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拟草诏旨...

丰县15259573229: 明朝时期 舍人是什么意思 -
地司夏枯: 本来有三层意思 ①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古代官职名称.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 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犹称公子;舍人从何处来. 但是如果在明代的话就应该是古代官职名称.

丰县15259573229: 清代的内阁中书和中书舍人是一会事吗?
地司夏枯: 清代的内阁中书 清代在内阁中设中书,定额为满洲中书70人,蒙古中书16人,汉军中书8人,汉中书30人,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清代在进士参加朝考以后,除择优任翰林院庶吉士者外,较次者部分用为内阁中书,...

丰县15259573229: 翰林书院的起源与历史?
地司夏枯: 翰林院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 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

丰县15259573229: 古代的奇葩官职有哪些?
地司夏枯: 古代的奇葩职位有:1、太子洗马,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侍从官,从五品.2、银牌天使,享有“荐枕”特权.3、中书舍人,舍人是国君和太子的属官.4、冏卿,是太仆寺...

丰县15259573229: 舍人是什么意思? -
地司夏枯: 1.官名.《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宫内人之意,后世以为亲近左右之官. 秦 汉 有太子舍人,为太子属官; 魏 晋 以后有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隋 唐 又置起居舍人,掌修记言之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