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光的绘画经历

作者&投稿:郑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玺光的个人简介~

陈玺光2013年签约厦门张雄书画院,厦门张雄书画院副院长陈玺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华夏文艺出版社社长。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网教中心客座教授。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美网报艺术总监。中国金陵印社常务理事,金陵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文化厅主管《丹青世界》艺术总监、学术指导,江山雄韵——2010年首届厦门全国名家学术邀请展全国巡展秘书长兼常务副主编,江山雄韵——2011年厦门全国名家学术邀请展全国巡展秘书长,江苏省书画篆刻名家名作展,学术委员会委员,闽台画院常务副院长。作品曾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中获最高奖与铜奖。并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湖北美术馆、钱君陶艺术研究馆、徐悲鸿纪念馆、宜兴美术馆、中国美协苏州胥口展览中心、中国美协西安展览中心(亮宝楼)、江苏爱涛艺术中心展出或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在北京荣宝、北京翰海等拍卖公司成功拍卖。《美术报》、《国画家》、《艺术市场》、《艺术与收藏》、《书画艺术》、《胥口美术》等报刊均有专版介绍。 并多次出访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出版过《陈玺光中国画》、《陈玺光彩墨画》、《陈玺光人物画》等10余部个人专集。

陈玺光自幼家境贫寒,靠父亲祖传的手艺过活,在父母眼中他唯一的出路就是继承家业——磨豆腐,所以七八岁的他二、三点便起床,将30斤黄豆磨出来,那时没有牲口,更没有机器,完全靠人推,没有磨盘高大的他,则肩负起家庭的重任,每天走二里多路去运河挑水,整整二大缸足足三十担。俗话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从小饥寒交迫的家庭度日如年,可怜的大姐在他三岁时被活活饿死。
陈玺光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究学问和作画上,每天除正常的穿衣吃饭外,其余时间都在看书、练书法和研究新技法上。近几年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科学,他不想成为科学家,也成不了科学家,但科学中对他有用的东西我感兴趣,新鲜的自己新鲜,别人也新鲜,这才是学问,所以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每天凌晨四五点才睡觉,七八点便起床,1—2小时睡眠,非常充足,精神状态也很好,从未感到疲惫过,时常1—2天不睡觉。
陈玺光与郭先生相识于2005年,当他看到陈玺光的都市作品时对他说,艺术只有独创性,才有生命力,全国的画家很多,若想成功,必须变革,当作品挂出来10米开外,一看就是某人的,这才是艺术。您的都市很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挖掘和发展,原来都市只是他参加展览所用,并没有当着一门学问和画种去开拓和研究,郭先生的话提醒了他,画家当以独创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都市作品就成了他探索的一个新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墨与色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很难突破的障碍。如何墨彩互融,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一开始我画得很具像,甚至有点画照片的感觉,所以他想到如何在讲究科学透视的同时,既要保留西画的视觉冲击力,又要有水彩水墨的透明与幻化,既要具象又要抽象,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的,而线的造型来源与书法,所以人们常说书画同源,而抽象的线条必须要用草书来表现,都市大多为僵硬的直线条,根本不可能用写意笔法,如何融入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陈玺光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挑战高难度,把根本不可能的事变为现实,通过反复尝试,总结失败的经验,一日突发灵感,当时他喝了点小酒,趁着激情画了一幅写意山水,当画到妙处时,看到了以前创作的一幅都市作品,拿起毛笔不管三七二十一,信手挥洒起来,就这样他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效果。
上海是闪耀全球的国际大都市,被称为“东方之冠”,如果用普通材料很难表现其绚丽多彩,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陈玺光采来很多鲜花和矿石,进行砚磨,通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绘制了一幅《玫瑰色的梦》,兴起赋诗一首:一江舞台一江彩,黄浦浪花奔入海,绮罗外滩烟云起,绣上斑斓泼五彩。随后《夜醉秦淮》宫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五彩,灯光耀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萧,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他完全陶醉在流光溢彩,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缤纷世界。为了画好都市作品,传统技法肯定不足以用来表现,所以他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手法,从印象派到点彩派,再到抽象派等等,然而依旧表现不了都市霓虹的七彩绚烂,所以他着手自己研制色彩之路。
陈玺光从此以后如法炮制,人物花鸟一发不可收拾。就拿人物画《非洲印象》来说吧,这幅作品他写生于非洲东部索科特拉岛,这里有高加索种的闪族和含族以及黑种的黑族和苏丹黑人、班图黑人,由于文化发展迟缓,知识程度普遍低落,虽然有丰富的矿产,金、铜、铁、锰、铀及非金属的矿等,但只有少部分被开发(在此期间他采集下很多矿石为今天的研制颜料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过去这块土地都属于欧洲殖民地,经济结构不健全,自然环境又恶劣,不是太干,就是太湿,政治不稳定,种族又复杂,艾滋病泛滥,饥饿和贫穷是普遍现象,陈玺光看着烈日下那如饥似渴和绝望的眼神,扭曲变形的身躯,焦燥不安的期盼,怎不动容。还有作品《眸》这是前不久他在济南东方既白美术馆展出的一幅作品,明亮清澈的双眸,干枯脱裂的双唇,一位山东著名的女企业家,久久不愿离去。当他注意到并走进其身边询问时,再也无法控制的她眼泪夺眶而出,讲起她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身体虚弱,常发高烧,经常嘴唇干裂,用手撕皮的情景,她指着一幅标题为《伙伴》的作品说:“还有多少失学儿童、智障儿童留离失所,还有多少孩子梦想着山那边的美好生活”,我要用这三幅画来鞭策自己,为社会尽一点责任和义务。是啊,一幅好的作品不单单是能卖多少钱,更重要的是能净化人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价值之所在。还有《晨市》这是一幅十八世纪俄罗斯清晨菜市场一角,2003年, 他曾和朋友说起过要用中国画来重绘世界名画的想法,很多人反对,并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画很难和西画融合,直至2006年当他拿出《晨市》这幅作品,他们真的被震撼了,此作120×240cm为八尺整纸,晨雾笼罩下的繁华集市布满着各种蔬菜,摩肩接踵的人群各自挑选着他们的喜爱。西画的构图,中国画的笔墨,写意的线条,水彩的透明,水墨的幻化,画面中那依稀可见的蒙蒙细雨更增添了神秘的东方色彩,他们不由自主地说:噢,原来中国画来表现西画更是奇妙无穷。再者就是《看戏》这是一幅反映政府官员关心基层群众送戏下乡的场景,陈玺光没有把领导摆在首要位置,而是着重描写了普通农民,这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很少出现,充分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里没有身份地位,只有人人平等,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和发自内心的欢快和愉悦。画面以满构图为之,这在传统绘画中极为罕见,人物神态各异,有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大笑,有的则细细品味,有的又神情凝重牵引着舞台中人物的命运。他没有表现这场戏的片断,而是把戏的整个过程记录在每个观众的脸上。后来,他又创作了《莺歌燕舞》,画这幅画时,他想起了黄胄和叶浅予,他们各自用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黄胄那放纵霸悍的线条如脱缰野马,而叶浅予则用精练的线条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各具风采,终成大家。而他这幅作品则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大胆采用冷暖色对比,结合光影,画面富丽堂皇,人物造型准确,特别是舞台中下腰的女孩,如果没有扎实的油画基础或不懂科学透视,是很难做到的。画完这幅《莺歌燕舞》,他想起了罗中立的《父亲》,所以创作了一幅标题为《忆》的老人头像,那一道道皱纹仿佛是穿行的铁轨,那满脸的苍桑恰是人生永不磨灭的印迹,那朴实无华的性格,大山一样的臂膀撑起的是一片天地,那凫凫升起烟雾是无私奉献的生命延续……




西汉南越王墓的相关介绍是什么?
南越王墓有一件物品被称为“镇墓之宝”,那就是“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枚帝印。在传世或发现的秦汉印章中,未见一枚皇帝印玺,只有文献记载。 据文献所讲,帝印都是白玉质印、螭虎钮印,印文是“皇帝行玺”或“天子行玺”;而南越国赵眜这枚帝印却是金质印、蟠龙钮印,印文是“文帝行玺”。这是...

秦汉时期的美术
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演进阶段。早期的文字可用“文字画”来形容,正如“ (山)”“ (水)”“ (日)”“ (月)”等等,形成了“以形示意”的突出特点,即我们所说的象形文字。中国文字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当属秦汉,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的。大篆经过简化而创造了小篆...

中国传统绘画有哪些特点?
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

西汉南越王墓中有哪些文物?
南越王墓有一件物品被称为“镇墓之宝”,那就是“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发现的第一枚帝印。在传世或发现的秦汉印章中,未见一枚皇帝印玺,只有文献记载。据文献所讲,帝印都是白玉质印、螭虎钮印,印文是“皇帝行玺”或“天子行玺”;而南越国赵眜这枚帝印却是金质印、蟠龙钮印,印文是“文帝行玺”。这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