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谁知道《中国文学史》

作者&投稿:时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没有谁知道《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另一种分法是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 、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学和教化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也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 ,尤其是“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学观念,使文学蒙上了理性主义的烟霭 。上述内容 特 点并行的是“中庸”美学追求 。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般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中国旧体诗大都感情节制,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儒、道、释3家也常常合流 。儒家 、道家 、佛教思想有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又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儒家继承的是兼善精神,道家则本着“无为”之旨,发展了独善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积极入世和消 极 避 世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彼此消长。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有着鲜明的表现。如果说“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是古代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趋向,那么,慷慨悲歌与愤世嫉俗,则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虽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总体风格的影响占着主导的方面,但老庄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法,指出“有生于无”。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练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起有异常重 要的作用 。中国文学极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中国文人不喜欢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揣摩和思寻,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创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②“大制不割” 、“道法自然”。“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然而,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因而,中国文学艺术家向来把刻苦的技巧训练与不露刀斧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毕生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的写照,也是他们艺术道路的真实反映。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大体上说,西方文学显得直截了当、率性任真,中国文学则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西方文学倾向于锋芒毕露深刻广大,中国文学则倾向于绵里藏针机智微妙;西方文学尚一泻千里的铺张,中国文学则尚尺幅万里的浓缩。这种审美观在总倾向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动用的配合,自然地发生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规律之后,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的村落中,每当春天到来,准备开始农耕之际,为了祈求丰盛的收成,要举行祭祀之类的活动。秋天收获之后,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仪式,从中便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就成了中国文学的源泉之一。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 《南风歌》等 ,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 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并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
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甲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甲骨文字和部 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经发展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的记事文字; 商代中期的青铜器铭文也只有两三字,直到商代晚期,铭文仍很简单。
然而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 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 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 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 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每个文体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形成再成熟的过程,所谓文体发展不平衡,包含这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种问题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二、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这很容易理解。
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 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
其次,在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
1: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
2: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3:复古和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 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 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 讲先秦散文时我们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 著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 著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吕氏春秋》里记载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尚书·尧曲》里记载的“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都是例证。《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 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据《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 都可以和乐歌唱。《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佘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
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低过的皇帝或者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刺喻谲谏为己任。如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门下的枚乘、邹阳。这些“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史不衰的“五七言体”。
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以曹操为道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发展五言古诗方面的作用,齐梁和初唐的宫廷诗人在建立近体诗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证据。在这个阶段,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的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面临着盛极难继的局面,诗人们纷纷另辟蹊径,经过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到了另一条道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的延续性而言,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言,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 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也很值得注意。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明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苏轼、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 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 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
近古期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 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中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
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 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动极其强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 着明代中叶以来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 别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 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 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 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 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 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 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前虽 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 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 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四本一套。暗红色封皮那种。
袁行霈是主编而已,四册一共分近十个章节,每章节的作者都不一样,先秦文学是一个老师写的,清代文学又是一个老师写的。
指定教材就买这四本一套。你买前两册?后面元代文学 明清文学,你不考了?奇怪的问题。
这套教材是全国最普及的大学教材。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并作了许多论述。 这些论述散见于史书、目录学著作、诗文评、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中;在 一些序跋、题记及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

  就现在所能看到的资料而言,史家的记述是比较早的。司马迁的《史记·屈 原贾生列传》不但为屈原、贾谊这两位文学家立传,而且笔墨涉及宋玉、唐勒、 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的辞赋家,已经算是有了文学发展过程的初步描述。此 后,(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对司马迁《史记》以前史官之文的 发展过程有简单的追述;齐梁时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回顾了南朝 宋以前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成是关于诗歌史的比较详细的论述。(南朝宋) 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 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了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后,一些正史中的《文苑传》 或《文艺传》,大都沿袭《后汉书》的体例。在目录学著作方面,斑固在刘歆 《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中的《诗赋略论》对诗和赋的发展 有初步的描述。此后,一些目录学著作,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 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的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 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在 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论及许多文体的形 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的精彩论述。(梁)钟嵘的《诗品序》, 对文学的发展作了相当详细的论述。此后,在一些诗话、词话,以及诗纪事、词 纪事之类的书中,也有关于诗词发展的论述。

  此外,(东汉)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的起源,历数周文王、周武王、周 成王以至懿王、夷王、厉王、幽王时政治的变迁与诗歌的关系,从政治的角度对 诗歌的发展作了较细致的描述。(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从文体流变这个 新的角度,论述了文学的发展。(唐)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对《诗》、《骚》 以来诗歌发展的历程作了总结。(宋)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 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题辞,已经 勾勒出汉魏六朝文学发展的脉络。(清)钱谦益的的《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 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清代所修《全唐诗》,为唐代诗人逐一作了简介, 从中可以看到唐代诗歌的发展线索。

  毫无疑问,上述种种著述都是我们今天撰写文学史应当借鉴的。然而,这些 还不能算是对文学发展过程的系统完整的论述,因而还不是专门的文学史著作, 更不能说已经建立了独立的文学史学科。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 纪初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一般认为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 文学史》为滥觞之作。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卷、 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 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 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 《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史中是最早的、最有影 响的著作。

  由此我们可以说,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以后,文学史才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各家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文学史的写法 也有很大差异。只要是严肃的学术研究,因不同的理解与不同的写法而形成各自 的特色,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完善文学史这门学科。即使现在或将来,也 不可能只有一种理解、一种模式、一种写法,而只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那么,我们对文学史是怎样理解的呢?我们认为: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 一的文学的历史。

  这是一个最朴实无华的、直截了当的回答,意思是强调:文学史是文学的历 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它包括以下几 方面的意思:

  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 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当然,文学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它反映现实的功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方面的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呢? 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一些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广 度与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如果以有“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 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 此就不难理解了。但后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为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的价值, 更能感染读者。当然也可以以诗证史,将古代文学作品当成研究古代社会的资料, 从而得出很有价值的成果,但这并不是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必须注意文学自 身的特性。

  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外围 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的 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但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研究显然不能成为文学史著作的 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社会发展史的图解。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 的主 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应当充分重视作家研究,但作家研 究也不是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不能将文学史写成作家评传的集成。正史里的 《文苑传》、《文艺传》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 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学创作最终体现为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 学,更没有文学史。换句话说,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 历程,而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是指导 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创作完成以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文学的 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这并不是 说要在文学史著作里加进许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的内容,在文学理 论史和批评史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今天,撰写文学史更没有必要这样做了。 我们只是强调撰写文学史应当关注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并用文学思潮来解释文 学创作,并注意文学的接受,引导读者正确地鉴赏文学作品。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还有文学传媒。古代的文学媒体远没有今天多,只有 口头传说、书写传抄、印刷出版、说唱演出等几种,但已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文学作品靠了媒体才能在读者中起作用,不同的媒体对文学创作有不同的要求, 创作不得不适应甚至迁就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状况是取决 于传媒的。从口头流传到书写传抄,再到印刷出版,由传媒的变化引起的创作的 变化很值得注意。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的繁难不能说没有关系。唐宋 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显而易见。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 地流传,这对宋代作家的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这个特点的形成有重要 的影响。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宋元戏曲的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的影 响,更不容忽视。传媒对创作的影响以及传媒给创作所带来的变化,应当包括在 文学史的内容之中。

  总之,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 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 及其两翼。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的范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 方式。文学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突破过去那种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 作品论简单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应当注意“史”的脉络,清晰地描述出承传流 变的过程。文学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靠描述,要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 言,换成描述式的语言。评价式的语言重在定性,描述式的语言重在说明情况、 现象、倾向、风格、流派、特点,并予以解释,说明创作的得失及其原因,说明 文学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描述和评价不仅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习惯,而且是两种 不同的思维方式。描述并不排斥评价,在描述中自然包含着评价。文学史著作既 然是“史”,就要寻绎“史”的规律,而不满足于事实的罗列。但规律存在于文 学事实的联系之中,是自然而然的结论,而不是从外面帖上去的标签。

  我们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注意文学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从广阔的 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文学的演进本来就和整个文化的演进息息相关,古代的 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家、画家,他们的作品里往往渗透着深刻 的文化内涵。因此,借助哲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邻 近学科的成果,参考它们的方法,会给文学史研究带来新的面貌,在学科的交叉 点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密不可分;两汉文 学与儒术独尊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不能不关注玄学、佛学; 研究唐诗不能不关注唐朝的音乐和绘画;研究宋诗不能不关注理学和禅学;保存 在山西的反映金元戏曲演出实况的戏台、戏俑、雕砖、壁画是研究金元文学的重 要资料;明代中叶社会经济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气氛,是研究那 时文学的发展决不可忽视的。凡此等等,都说明广阔的文化学视角对于文学史的 研究是多么重要!有了文化学的视角,文学史的研究才有可能深入。

  文学史的存在是客观的,描述文学史应当力求接近文学史的实际。但文学史 著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呢?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文学史的资 料在当时记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记录者主观的色彩,在流传过程中又有佚失,现 在写文学史的人不可能完全看到;再加上撰写者选用资料的角度不同,观点、方 法和表述的语言都带有个性色彩,纯客观地描述文学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总会多 少带有一些主观性。如果这主观性是指作者的个性,这个性又是治学严谨而富有 创新精神的,这样的主观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如果这主观性是指一个时代大体 相近的观点、方法,以及因掌握资料的多少有所不同而具有的某种时代性,那也 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当代人写文学史,既是当代人写的,又是为当代人写的,必 定具有当代性。这当代性表现为:当代的价值判断、当代的审美趣味以及对当代 文学创作的关注。研究古代的文学史,如果眼光不局限于古代,而能够通古察今, 注意当代的文学创作,就会多一种研究的角度,这样写出的文学史也就对当代的 文学创作多了一些借鉴意义。具有当代性的文学史著作,更有可能因为反映了当 代人的思想观念而格外被后人注意。但是无论如何,决不能把主观性当作任意性、 随意性的同义语。

  撰写《中国文学史》应该借鉴外国的文学理论,但必须从中国文学的实际出 发,不能将外国时髦的理论当成公式生搬硬套地用于解释中国文学。有志气的中 国文学史研究者,应当融会中国的和外国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学理论,从中国 文学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中国文学的历史, 而不应先设定某种框架,然后往里填装与这框架相适应的资料。

  文学史史料学是撰写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所谓文学史史料学,包括与文学 有关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作家生平的考订,作品的辨伪,史料的检索等 等,是以资料的鉴定和整理为目的的资料考证学。这是撰写文学史必不可少的基 础性工作,没有这个基础,文学史所依据的资料的可靠性就差多了,但严格地说, 文学史史料学并不完全等于文学史学。着眼于学科的分工,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 应当在文学史学之外另立一个分支学科即文学史史料学;然而就学者而言,史的 论述和史料的考证这两方面不但应该而且也可以兼顾,完全不懂得史料学是很难作好文学史研究的。

第一卷 聂石樵、李炳海主编

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二章 《诗经》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二卷 袁行霈、罗宗强主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三章 陶渊明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第三卷 莫砺锋、黄天骥主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第四卷 黄 霖、袁世硕、孙 静主编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七章 汤显祖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后记

一部尘封百年的《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的撰写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问世的各种体式文学史今已不下两千部。以这些文学史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文学史学史”,近年来已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中国文学史”撰写的发轫期——晚清时代的文学史著,尤其受到学人的关注。笔者下面将要介绍的,是一部已尘封近百且至今鲜为人知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来裕恂清末撰成的《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的发现及作者生平 2002年6月8日,著名史学家、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后不久,笔者收到先生惠赠的《来新夏教授学术研讨会纪念论文集》,其中《来新夏先生与古典目录学》一文谈家学渊源时,提到来新夏先生的祖父来裕恂曾撰《中国文学史》。抱着一线希望,笔者到来先生家求证。在来先生指点下,笔者很快就在其书架高处翻出一个档案袋,里面装的就是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本复印件。
来裕恂,字雨生,号匏园。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浙江省萧山县(今萧山市)。少攻经史诸子,年十八肄业于杭州西湖诂经精舍,被已逾古稀的俞曲园许为“颇通许郑之学”。光绪十八年(1892)二十岁即设帐授徒,二十七年(1901)受聘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教职,二十九年(1903)东渡扶桑求学,次年返回故里,并因受知于蔡元培而加入光复会。民国初,任萧山县教育科长;十六年(1927)任绍兴知县,以不善逢迎,半年即愤而辞官;二十三年(1934),受聘上海大同大学教授国学。解放后被聘任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并曾任萧山县政协常委,1962年无疾而终于故里,年90岁。来裕恂一生治学勤谨,著述闳富,可惜多半散佚。其著作先后刊印行世者有《汉文典》(1906)、《匏园诗集》(1936)、《杭州玉皇山志》(1985)、《萧山县志稿》(1991)等。
《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情况 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稿本原件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据来新夏先生说,他手头的复印件是中山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赠,从复印件上尚可清晰看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图书”的戳记。稿本上另有“杭州旧书店·古籍书店”章,以及册数、售价等,因此这份稿本应该是作者去世后流入书肆,又展转入藏中山图书馆的。《中国文学史》稿本以工楷抄写,凡三册,每册一卷:上卷(含《绪言》)61叶,中卷60叶,下卷49叶。由于誊抄时编号疏漏,稿本上卷编号无“十”、中卷无“五二”,因此该手稿实际为168叶。每半叶10行,行25字,全书总计约8万字上下。《中国文学史》虽然是抄定的清稿,但章节内容的分布略很不均匀,明显详前略后。如书中谈到古诗《孔雀东南飞》、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以及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时,不厌其繁地全文引述;可写到南北朝以后文学时,即使一首很短的唐诗也略而不录,以至后来作者在清稿上进行修订时标有大量“注入”字样。因此,该书虽是一部首尾完整的著述,但最后成书却显示了仓促。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时间,从作者另一著作——编年的《匏园诗集》可知:来裕恂光绪三十年(1904)端午后不久从日本归国,暑著《汉文典》成;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受聘海宁中学堂任教职;宣统元年(1909)五六月间,著《春秋通义》成;宣统二年(1910)夏,著《中国通史》成。《匏园诗集》卷十七有《暑日,予著〈文学史〉,内子尝伴予至夜分,或达旦》(卷前目录作《著文学史》)诗一首,该卷编年为“乙巳”,由此可知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天,《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已经开始。另《中国文学史》作者《绪言》后署“宣统元年二月萧山来裕恂叙于海宁中学堂”,因此该书著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宣统元年(1909)间无疑。从前述的作者学术活动简略年表也可看出,此前或此后的时间,作者都在忙于其他著述,不大可能分心撰《中国文学史》。撰写文学史的这段时间,作者正执教海宁中学堂,根据当时教育部规定,中学堂普遍开设文学史课程,因此来裕恂之《中国文学史》,很可能是其撰写的授课讲义。另外从《中国文学史》仓促成书来看,该书有很大可能在1905年当年就全部完成了。当时作者撰写其他几部著作,也是每年一部。
《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内容 前面提到,作者曾在《中国文学史》清稿上进行了大量修改。修改稿中,原来以“国朝”命名的章节都改成了“清朝”,这种修改显见是民元以后进行的,甚至有迹象表明可能迟至建国以后的作者晚年。因此,无论是研究清末学者的文学史观,还是定位这部《中国文学史》的学术史意义,都以原清稿本更具参考价值。故我们下面将要进行的有关探讨,均以原清稿本为据。
《中国文学史》凡三卷九编,总计八十四章。九编的内容分别是中国文学之起源、诸子时代、汉代之文学、汉以后之文学、唐代之文学、宋代之文学、宋以后之文学、明代之文学、国朝之文学。作者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甚深,同时又大量接受新学,这双重影响使作者眼界开阔的同时,也导致了其文学观念的混乱与复杂。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撰著的《中国文学史》,也显示了内容的驳杂和泛化。仅从各章的标目上我们就可看出,举凡传统的小学、经学、子学、玄学、理学、心学以及释道,甚至天文、舆地、医学、算学等,均纳入了来氏的文学史论述范畴。因此把这部“文学史”视作“学术史”,也许更名副其实。
《中国文学史》在具体撰述过程中,主要是以《文选》、《古文苑》、《唐文粹》、《宋文鉴》等所收作品为论述对象,同时大量参照《文心雕龙》、《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的论述,对有关作家、作品进行评价,再加入来氏本人的治学心得。《文心雕龙》、《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最具“文学史”、“学术史”品格的著述,来氏《中国文学史》选择这几部书作为撰述的主要依托,反映了其文学史家的敏锐眼光。
《中国文学史》作者的文学史观 来裕恂在《中国文学史·绪言》中指出,“远而希腊,近而欧美”,均“撷文学之精义,焕政治之明光”,因此“欲焕我国华,保我国粹,是在文学”,“盖文学者,国民特性之所在,而一国之政教风俗,胥视之为盛衰消长者也。”认为文学可以转移政治风气,关乎世道人心,并把文学与“国民性”等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晚清以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文学思想的影响。
与梁启超把小说在社会上的地位推到极至相关,来裕恂对小说也给予一定的重视。虽然《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小说的论述不足千字,与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但目前我们已知国人撰于清末的7部“文学史”(具体见后述)中,也只有黄人与来裕恂对传统小说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因此这不足千字的篇幅,在当时背景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撰写《中国文学史》之前,来裕恂著有一部《汉文典》,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就已经表现出了重视小说的倾向。《汉文典》论述文体时,专门有“小说”一类,来氏在这里不但简要勾勒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轮廓,而且认为“章回、杂剧终为儒者所鄙”,如此“乌足以极文章之妙”,又称“小说之文”,“自屠爨贩卒,娃妪童稚,上至大人先生,文人学士,无不为之歆动。其感人之深有如此者,盖别具一种笔墨也。”
来裕恂在其《汉文典》还中提出:“文章与时势有相关之理。”这表明他特别重视文学与时代背景。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中,作者常常不厌其繁地大篇幅叙述一个时代的哲学和学术发展,虽然有时不免喧宾夺主,但由此也常常能引发出一些精辟的观点和结论,如发现汉代谶纬与文学的密切关系,称“唐代佛学亦为中国文学史上之一大事业”等等,这些至今于文学研究仍有启发意义。
来裕恂《中国文学史》的意义 最早的“中国文学史”的撰写是从西方开始的,这实在令国人汗颜,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早在1854年,德国人硕特就发表了《中国文学述稿》,虽然它更象一篇学术论文,但这仍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中国文学史”品格的著作。1880年,俄国人瓦西里耶夫完成了第一部正式的《中国文学史》。此后直到1911年清王朝结束,世界范围内“中国文学史”的撰写一部接着一部,主要有:日本古城贞吉《中国文学史》(1897)、日本笹川临风等《中国文学史》(1898)、日本笹川种郎《中国文学史》(1898)、日本儿岛献吉郎《中国大文学史》(1899)、英国查尔斯《中国文学史》(1901)、德国顾路柏《中国文学史》(1902)、日本日久保得《中国文学史》(1904)。
就在日本人不断撰写“中国文学史”的同时,国人也受其影响开始了中国文学史的著述,并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形成“中国文学史”撰写出版的第一个高潮。据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窦警凡脱稿《历朝文学史》,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人撰述的“中国文学史”。该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作为南洋师范课本铅印出版。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出版;同年,王哲甫《中国文学史》出版。几乎与林、王二人同时,黄人也开始了《中国文学史》写作,并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前后印行。宣统元年(1909),张德瀛《中国文学史》出版。1911年清王朝结束前,许指严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其编写的 《中国文学史》。这些就是目前我们所能知见的早期文学史。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来裕恂光绪三十一年(1905)始撰的《中国文学史》,正是“中国文学史”撰写出版第一个高潮时的产物。因此,来氏文学史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其“史识”的高下,而在于它已经与其他几部文学史一起,成为早期“中国文学史”撰写的一个“标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文学史”的“标本”都是不成熟的,体现出了共同的幼稚以及复杂乃至混乱的文学观念。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早期的“中国文学史”已经显示出了中国学术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端倪,只有解剖这些“标本”,才能更科学地把握早期“中国文学史”的总体风貌,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国学术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化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不管怎么说,来裕恂《中国文学史》能够以稿本形式历经近百年曲折保存至今,这本身就是值得学人庆幸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4、周易八卦阴阳五行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

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经查都不存在,换句话说可能都是非法组...
关于中国散文家协会,我不知道有这个社团组织,从我对社团管理条例的认识看,中国作家协会一般不会同意成立这样的组织,而且国家民政部也很难同意。至于有人传言有这样的社团组织要成立,我感到很惊讶,不知道谁来主管,我想民政部社团管理中心不会糊涂的就此批准注册的。到目前为止,我没看到这样的相关批复...

中国文脉中介绍司马迁的文笔有什么特点
主要以写实为主,文笔详尽具体,真实;记录历史没有存在私心,凭客观记述。《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文脉中说是他第一次,通过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写出了中国历史的魂魄。因此也可以说,他将中国历史拟人化、生命化了。更惊人的是,他在汉赋的包围中,居然不用整齐...

中国文脉怎么样
(华美人文庆十年,笔录@duree) 文化需要减肥,体量巨大,脂肪赘肉和五光十色的衣服,肌肉、筋骨、身材,减成文脉,让人心动,走下去。 过去的文化现象,曾经游动过,但现在藏在厚书里,全成了死鱼干,谁也无法忍受其腥臭。 庞大、臃肿、让人劳累的中国文化,如何传播和流传? 1、中国文学从哪里开始...

中国文字的特点有哪些?(快!很急!要详细点!)
张孝纯《中学生文字学》序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13亿以上。汉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现在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汉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已是相当成熟、相当系统的汉字了。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

有哪些中国古文曾惊艳了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古文中。在古文中有很多佳作,而其中很多作品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经典之作,比如《劝学》、《子思》、《论语》、《孟子》等著作,这些中国古文曾惊艳了我,他们中有的至今仍被我们沿用着,用来感悟!这些文章不仅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知识,更让我们从中领悟人生哲理。 一、《劝学》 《劝学》是...

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有哪些
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水浒传》开篇语: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绕绕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

我国(圆明园)中丢失的文物有哪些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

有“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吗
没有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只有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9年12月25日,原名“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1983年第三届年会并入中国教育学会始用现名称。中国社科院吕叔湘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国正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张鸿苓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定远先生、首都...

武功县15851124248: 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 -
宗圣秆参芪: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精装) 骆玉明、章培恒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1出版)定价68元 卓越51元

武功县15851124248: 文学名著背景介绍的书 -
宗圣秆参芪: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古代)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赵澧//崔宝衡 主编的 《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陈思和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 以上四本书不仅有介绍所有名著的内容介绍,艺术手法评点与鉴赏,更有创作背景和时代社会环境,以及创作动机的分析.甚至涉及到文本的互文性和相互之间的传承关系.足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之功效.

武功县15851124248: 求助!!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书目
宗圣秆参芪: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也一样) 2、刘勇,邹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洪子诚:《中国当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武功县15851124248: 请教诸位,谁知道中国文学史(第2版)袁行霈的,也就是05年出版的99版的有什么区别吗?请问谁有一套05版的卖 -
宗圣秆参芪: 99版第一卷汉代部分在05版中改动比较大,个人以为改动后的文采明显比较好,而且体例上略有差别.我倾向于05版的.

武功县15851124248: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哪位前辈读过?请问怎么样? -
宗圣秆参芪: 总体看来体系思路还是比较清晰,但是内容比较深,不太适合没有基础的人读,观点还是很鲜明的.如果你不是本专业的人,建议你先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袁行霈的或者是上海古籍郭预衡的,然后再看这本,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武功县15851124248: 徐州师范大学考研我想问一下,《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这个版本 -
宗圣秆参芪: 你是要考徐师的研究生吗?我就是师大文学院,用的就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感觉还不错的.我想跟你说的是其实一般教材是不冲突的,就是说你用的中华书局版的书和要求用的书内容冲突并不大.但是你是要考研的,既然这样,建议你还是看一下要求的书,这样考的时候,思路要好一些,因为有准备嘛.袁行霈的那几本书也不贵,上次我的书丢了(3本),在先锋书店买的花六七十吧.如果你买旧书或是盗版的话,一共也就不花50块钱建议你还是看下要求的书奥看你是不知道在哪买书喽,去定,很快的,这种书书店一般很少的,定的话不用一星期就到了祝你好运奥师大见

武功县15851124248: 我想要增强文学水平,求帮助! -
宗圣秆参芪: 想增强文学修养还是得看书,下面是些必看书目:1.文学史方面:《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外国文学史》,两卷本,郑克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2.文学理论方面:《文学理论教程》...

武功县15851124248: 求助,社科院编的《中国文学史》(三)的内容是什么? -
宗圣秆参芪: 宋代文学和元代文学宋代文学绪论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第四节 城审的繁荣与词的兴盛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二章 ...

武功县15851124248: 武汉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宗圣秆参芪:珞珈武大考研网上就有很多现当代文学考研的参考书目啊,指定的主要参考书目有: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1卷)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第...

武功县15851124248: 想了解文学,是先学《世界文学史》还是《中国文学史》?
宗圣秆参芪: 一般说,中国人了解文学是从学《中国文学史》开始,从语言风格和生活场景角度讲,学习理解时障碍少一些.然后扩展学习《世界文学史》,并与《中国文学史》相比较学习,这样易学并能加以区别,把握中西方文学的特点.当然《中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点向面拓展学习也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 学习一门课,就如吃一碗饭,是一口一口吃,最后吃光.这就是从点向面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