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的意义和用法

作者&投稿:端木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的用法和意义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中于的用法和意义是: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等。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③青取之于. 蓝。(《荀子·劝学》)
  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可视情况翻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
  ②余将告于. 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三)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于”的这种用法,是用在被动句中。有时,动词前还可有“见”、“受”等字与之照应,可译为“被”。例如:
  ①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四)引进比较的对象。 比较相关事物的优劣高下,古汉语中往往用“于”引进用以比较的一方,构成介宾结构,放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后作补语。一般可译为“比”。例如:
  ①苛政猛于. 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项羽本纪》)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取〖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如;好像〖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又如:于何(如何)




【介】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in,at,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欧阳修《归田录》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for,etc.〗
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from〗。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by〗
不拘于时。——唐·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to,etc.〗。如:荣誉归于教练
表示相对的位置〖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於”
另见yū

于今
yújīn
〖uptothepresent;since〗∶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nowaday;now〗∶如今;到现在
于思
yúsāi
〖thickmoustache〗常叠用,表现胡子极多
于时
yúshí
〖forthemoment;then;atthattime〗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于时冰皮始解。——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于是
yúshì
〖asaresult;therefore;whereupon〗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于: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指“到”的意思。在地点前面做动词用,是说刘备曾经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而三次上茅庐的故事。2.受任于败军之际:指“在”的意思。在时间前面(败军之际:败军的时候)做名词用。以:1.咨臣以当世之事:是“用”等意思。这里也是做名词用。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此”的意思,与“是以”合起来意思为:因此(是意思为“因”)之:1.奉命于危难之间:意思为“的”,是形容词(危难的)的一部分。2.愿陛下亲之信之:前面和后面的意思一样,都是做代词用,用来代文章前面说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个“之”一般用来代替人称。而: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里的“而”是“而且”的意思,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句子(例如:他骂人。他打人。用而连起来就是:他骂人而且打人。)。2.挺剑而起:这里也是“而且”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他拔剑(而且)站起来。用法和上面一样。绝对原创,希望采纳!~

在没实意,是个虚词的:代词(忘记了)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什么区别?
意义是说有啥价值和作用,用法是说怎么用。锤子的作用是捶打钉子之类的东西,但用法就没这么笼统了,可以单手使用可以双手使用,如果你的脚好使,你甚至可以用脚使用。比如介词“在”的【意义】是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时间,它的【用法】是后接名词性短语并与之构成介词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

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二、【何】1、疑问代词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3、构...

文言文题目中 “意义”与“用法”分别指什么?(急)
文言文题目中 “意义”指的是这个词在古代时的意思和在现代的意思。“用法”指的是这个词的使用方法,如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形容词、名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状、语动词使动等等。

语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虚词,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方面的意义。例如,“就”、“只”、“才”、“已经”等副词可以表示时间、程度和语气等方面的意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灵活。总之,虚词在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和自然,从而更好...

文言文重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 要能够高效地掌握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首先要抓它们的特点,总结规律,分类整理,化繁芜为简单,化零散为集中,化艰难为容易,加强理解和记忆,突破文言文虚词理解这个难点。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按照文言文虚词的作用把它们分为四组。一是起指代作用的:之其、何、焉、...

的的的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

常见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2、而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

作用和意义的区别
意义:通常是指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简单的说,意义是指含义。 2、用法不同 目的:用来表示做一件事想要达成的结果,或者是形容努力拼搏的目标。 意义:用来表示对事物的情感重视的程度,或者表示对心中对事物...

之的意义和用法
用法: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意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往,到。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之拼音:zhī...

之虚词用法和意义
之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回答如下:之虚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元素,在中文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古汉语中,虚词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实词,帮助表达语法意义和情感色彩。其中,“之”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的用法和意义多种多样。以下将对其主要用法进行详细解释。作为结构助词的“之”这是“之”作为虚词最常见...

深圳市18233748198: 于的意思和用法 -
束彭盐酸: 于 yú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取〖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

深圳市18233748198: “于”的意义和用法 -
束彭盐酸: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

深圳市18233748198: “于”的意义及用法 1.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青取之于蓝 3.冰,水为止,而寒于水 4.不拘于时 5.贪于财货,好美姬 -
束彭盐酸:[选项] A. 1.5.相同 2.4.不同 B. 1.4.相同 3.5.相同 C. 1.4.相同 2.3.不同 D. 1.5.相同 3.4.不同

深圳市18233748198: 于的意义和用法 -
束彭盐酸: 古代汉语中于的用法和意义是: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等.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

深圳市18233748198: "于”的用法和意义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3 敏于事而慎于言 -
束彭盐酸:[答案]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2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从 3 敏于事而慎于言 在 方面

深圳市18233748198: 指出下列”于”字的用法和意义1.出于(这个于的意思?)林中2.乃凝于(这个于的意思?)神3.生于(这个于的意思?)忧患4.何有于(这个于的意思?)... -
束彭盐酸:[答案] 1.出于(在林中出来--“在”的意思)林中 2.乃凝于(注意力贯注于神--助词)神 3.生于(生在优患时代--“在”的意思)忧患 4.何有于(有什么有关于我--“关于”的意思)我 5.青,取之于( 在)蓝,而青胜于(过)蓝

深圳市18233748198: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于”的意义和用法? -
束彭盐酸: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于“的意思是:”向“. 1. 用法是:做介词,表对象. 2. 国土内的人,没有不向王有所求的.一、于(汉字) 1. 于,yu,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 2. 于较早的字是在“干”的旁边有一条迂曲的线,行路时要绕着走. 3. 于是一个汉字,从古代就有这个字了,只是和现在的意思不同,属古今异义. 4. 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 5. 《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 6. 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7. 於也并不能代替“于”的全部意义. 8. 同时于也是一个姓氏,但不同于“於”.

深圳市18233748198: 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的意义及用法 -
束彭盐酸:[答案] 翻译为: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于”字主要语法功能在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原因、对象、方式,表示比较、被动等用法.“于”在这的用法是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于)等.“故燕王欲结于君”即“故燕王...

深圳市18233748198: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
束彭盐酸:[答案] 1、2句“在,从,到”;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6、7句“向,对,对于”;8、9句“被”;10、11句“与,跟,同”;12、13句“比”.

深圳市18233748198: 古文有个字不清楚中: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的用法和意义 中:齐人勿附于秦. 于的用法和意义 -
束彭盐酸:[答案] 多于南亩之农夫..于:比齐人勿附于秦于:与,跟,同详见下面解释:【于】(一)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