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养殖林蛙啊,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作者&投稿:卜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在养殖林蛙啊 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自己看吧`比较麻烦的,林蛙价值很高!

1、林蛙的生物学特性


林蛙一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水中生活期和陆地生活期两个不同阶段。水中生活期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上旬结束。林蛙捕食活的食物,主要是节肢动物,其次为蛛形纲和多足纲动物。

2、三池建设


目前养殖林蛙主要是人工繁殖和培育林蛙的蝌蚪,经变态发育为幼蛙后即散放到山林中任其自由活动采食,待生长发育成熟后(二龄以上)在秋冬季节捕捉加工成商品。

(1)场址的选择


根据林蛙的生活习性,场址必须建在周围有大面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地方,而不能建在纯针叶林,尤其是大面积落叶松附近。场内应有宽1-3米,水深30-50厘米的小溪,全年水量充足,且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2)繁殖场由一些规格和用途不同的水池组成,其中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变态池要建在放养场附近,以便蝌蚪完成变态后能立即转入森林中。

产卵池面积以每个20-30平方厘米为宜,矩形。一般设在上游水渠附近。

孵化池以6×4米长方形为佳。

饲养池是数量最多的池子,池型以10×4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30-50厘米,在池内设置3-5个"安全坑",防断水时蝌蚪因干枯而死亡。坑内衬以塑料薄膜,上压一层土,防止薄膜被冲走。

一般每个繁殖场培育1000万只左右的幼蛙比较适宜。

3、繁殖技术

(1)林蛙的繁殖特点


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初生后24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1000-2000粒/只。达到性成熟的林蛙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2)人工繁殖方法


种蛙可在春秋两季捕捉必须准确掌握时间,4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秋季捕捞最为方便,且秋季林蛙数量较多。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捕蛙可用麻袋或筐篓。


经过选种后秋季捕的种蛙冬季要集中越冬贮存,可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法越冬。越冬后的种蛙在水温升至5℃以上时应按1:1的雌雄比例放入产卵笼内,放置密度为200-300对/平方米。装好产卵笼要立即放入产孵池,池水深度40-50厘米。笼子要吊起,笼内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待抱对产卵后,(产卵最佳期水温为10℃),把同一时期的卵及时拾到同一孵化池,避免生出蝌蚪时发生大吃小现象。孵化池中放置密度以10-15团/平方米为宜,孵化初期水温要保持6℃以上。后期为15-20℃最高不能高于25℃。


一般经过15-20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刚孵出时可采用高密度放养,出生后的第10、20天及30天进行几次疏散,使最后的密度在500-1000只/立方米。蝌蚪出生5-7天后即可喂食,饲料由豆饼、玉米面、青菜、糠渣等构成,饲料需粉碎加热熟制后饲喂。前期(7-15天)每天可投饵一次。在生长高峰阶段(25-30天)应勤投饵,每天喂3-5次到后期(30-40天),蝌蚪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可适当增加青饲料比重,每天的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3-5%为宜。

(3)蝌蚪期的管理


主要是饲喂时应将饵料放在饲料板上,饲料板放置水边,防止将料直接放入水中污染水源,保持水源清洁。灌水时,水流要缓,以适应蝌蚪对静水的要求。还要通过调节灌水量调节水温。蝌蚪日龄达到20-35天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最好每2-4小时使池水更新一次,以保持水中有较多的溶氧。此期还要做好天敌防害工作(林蛙的天敌为鼠和蛇)。

(4)变态期的管理


此期饲养密度可为5000只/平方米。变态期是繁殖工作的最后一环节,要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保证变态池水的供应,绝不可断水。其次要饲料充足,保证昆虫的供给,可以通过池中堆放青草、粪肥或灯光诱虫来引诱更多的昆虫,同蝌蚪期一样做好天敌防除工作。

经变态10天左右,幼蛙便离开池塘,沿父母走过的路走进森林。

4、林蛙的加工

林蛙入水后的散居期,即九月下旬是其捕捞的最佳时期。也可在9月中旬林蛙下山时,挖沟拦截林蛙。


将捕捉的雌性林蛙在取油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一般是用60℃--70℃的热水中将蛙杀死,然后用绳穿透下颌串成长串,吊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7-10天后将干林蛙经软化后即可剥油。方法是把干林蛙置于60℃--70℃的水中泡5-10分钟,取出装入盆或其他容器用湿麻袋覆盖,置于温暖的室内使皮肤和骨肉变软。特别注意在干燥过程中要事严防冰冻。剥油时将蛙头部自颈部向背面折断,连同脊椎一块撕下,将蛙体背面剥开,把油取出。剔净皮膜,除去黑仔等杂质,放于盘中,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严禁日晒、火烤、炕烘及高温处理,以防走油而影响色泽和质量,晾至九成干即可储存或出售,过干色灰白易碎,卖不上正品价。

关于林蛙油的包装方面,包装必须密封,严防虫蛀,用玻璃瓶、铁罐装,切不可用塑料袋、纸装和木盒包装,装入缸、桶也可以,喷少量白酒制造出使霉菌害虫无法生存的环境。然后放阴凉干燥处。放入容器底部先要垫上油纸,千万不要忘记喷酒。



林蛙的生态养殖模式

编辑本段


在果园中养殖,利用果园的天然遮荫效果为林蛙遮荫,果园的四周用防逃网或防逃墙拦好,防止林蛙逃跑及敌害生物的进入,再将变态成的幼蛙放养于果园中。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满足生长需要。

林蛙饵料养殖过程中原料的循环利用:养殖黄粉虫主要是用麦麸,黄粉虫所出的粪便的营养价值比原来的麦麸要高几倍,经过简单发酵消毒处理后,再与其它饲料进行配比混合后养猪的效果更佳;养猪所产的猪粪用来养殖蝇蛆;经过蝇蛆的分解后的猪粪养殖蚯蚓;蚯蚓排出的粪便用于果树肥料。在这样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原料得到充分循环利用,是降低养殖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理想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果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最好使用生物农药,这样不会对林蛙造成伤害,并且林蛙以活的昆虫为食,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中国林蛙越冬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

编辑本段


中国林蛙形态近似青蛙,雌蛙体长7~9cm,雄蛙较小。皮肤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秋、冬为褐色,夏季为黄褐色,雌蛙腹红黄色。雄蛙有声带。栖于长白山麓、松花江及鸭绿江上游山区森林、荒地。喜阳光较弱的湿润山林背坡。夏季离水,秋、春入水。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多,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山西、陕西、青海亦有分布。


中国林蛙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珍贵蛙种,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很高,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来,各地掀起了养殖中国林蛙的热潮,但在越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措施不得力、设施设计不合理,越冬存活率低的现象。同时,林蛙的病害也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林蛙越冬期存活率,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是林蛙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中国林蛙越冬管理

1.中国林蛙越冬期存活率低的原因。


北方冬天漫长而寒冷,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北方山区中国林蛙越冬以水域为主。中国林蛙属变温性动物,它的体温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没有调节体温及保温机制的林蛙,在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就不能摄取食物,再低温时就要进入冬眠。越冬期间,冬眠的林蛙新陈代谢达到最低限度,甚至处于麻痹状态,靠肝脏及脂肪体中储存养分来维持生命。同时还有呼吸次数减少,心脏节律减慢,血管与微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使林蛙耗氧量逐月递减,这有利于林蛙在水中度过严冬。影响林蛙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也很多,在长时间冰封情况下,水体内部会产生与封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随着气温下降和冰层加厚,水温逐渐降至0℃,因冰冻及渗透,水量减少。由于有机物的分解以及在蛙、鱼等生物的呼吸作用下使水中含氧量不断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则不断上升。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中国林蛙越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中国林蛙越冬管理。


(1)要做好中国林蛙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可新修越冬池,也可利用原有塘坝、水坑越冬,但要将塘坝加大加深,尽量铲除淤泥和杂草,以减少有机耗氧,防止有害气体发生。


(2)要满足中国林蛙越冬期对溶解氧的需要。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二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水面冰封后,水与空气的接触被冰隔断,空气中的氧不能溶于水中,靠空气补充溶氧的来源断绝了。很多越冬池内没有水生植物,即使有水生植物,由于山区冰层厚及乌冰,直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靠永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也不大可能。所以,越冬期林蛙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窒息而死。

据多年观察,活水越冬池问题不大,因自然流水不断,水中溶氧及时得到增补。所以冬季不会发生成批死蛙现象。


目前,养蛙的越冬池多数为死水(也叫止水)越冬池。冬天水源干涸,没有活水流经越冬池,溶解氧得不到补充,水中含氧量的降低速度逐月加快。到1月份水中含氧量仅为4mg/L(林蛙正常越冬需要量为6mg/L)左右。特别是蛙在水的底层越冬,而池水缺氧往往是先从底层开始,水中的溶氧量上多下少,对越冬期林蛙的威胁非常大。


解决越冬池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越冬池蓄水量要充足,秋分前后要蓄满水,水深不低于2.5m。按越冬蛙每平方米150只的要求,水面面积不能太小。二是蛙、鱼一池越冬时,因蛙、鱼争氧,越冬鱼量应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0.2kg为宜,比正常放养量减少一半。并要尽量清除野生杂鱼,以减少耗氧因素。三是整个越冬期要精心管理,定时观察蛙的越冬情况。因水生动物对缺氧非常敏感,严重缺氧时(如溶解氧降到3mg/L以下),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藻虫、水斧虫、蚜虫等水生昆生。因此,打开冰眼时,观察水生昆虫是否上游,可作为推断水中溶氧多少的标志。


严重缺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水补氧。抽取附近的水源(井水、河水、库水、泉水)注入到越冬池中。二是打冰眼补氧。冰眼打在深水处,1亩水面打一个宽1.5m、长3m的冰孔。顺着主风向排开,借风力的作用形成水浪,加速氧向水中溶解,以提高补氧效果。为防止冰眼重新结冰,夜间可用草帘子遮盖起来。

(3)有条件的地方,应人为的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中国林蛙安全越冬。

二、中国林蛙的病害防治

1.中国林蛙致病的原因。


(1)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水环境中除存在着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这些病菌在数量少、蛙体健康的条件下,不会使林蛙致病。但随着水质变差、气候恶化、饵料不足、饲料单一、密度过大等不利因素出现,这些病菌就会成为致病菌。目前发现最严重的病害是林蛙红腿病、烂皮病、水酶病、肠炎等。


(2)环境因素。例如水温、水的酸碱度、水中溶氧量、水中有害气体、农药、化肥等,超过允许范围时均可能导致林蛙生病。

(3)饲养管理因素。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饲料变质、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蛙池及蛙场设计不合理等,可导致林蛙生病。蛙场环境恶劣,不定期消毒,也可使林蛙患病,所以蛙场应定期消毒,严格防疫程序,控制细菌和病毒繁殖和产生,保证林蛙不得疫病。林蛙养殖主要是防疫和预防。得病后治愈率较低。

2.中国林蛙疾病的综合防治。


(1)彻底清池。繁育场所的各种生产用池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池。排干池水,每100平方米用8kg生石灰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两天之后灌水浸泡10天,然后把水排出。放养前灌入清水,两天后测定酸碱度,确认酸碱度适合时再放养。


(2)药浴放养。种蛙、蝌蚪放养前要用高锰酸钾药浴,使用浓度10~20mg/kg,现配现用,浸洗时间为1小时。可杀灭体表或鳃部寄生虫和致病菌,增强蝌蚪、蛙体抗病力。


(3)调节水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保持适当的透明度,使池水活、肥、爽,为蝌蚪和变态的小幼蛙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主要方法是进行水体消毒和加灌清水。


(4)洒药预防从4月份开始,定期用杀虫类及灭菌类药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病害发生。原则上每半月一次。目的是杀灭蝌蚪体表的寄生虫及水体中寄生虫的无节幼体,杀灭蝌蚪体表的致病菌及降低水体致病菌的密度,改善水体质量。常用的药物有优氯净、防消散、敌晶等,可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施用量。但是,无论使用何种药物,使用何种方法,由于水温不一样以及林蛙幼体、成体对药物的承受程度不同,施药前必须进行试验,俗称试水,证明无药害或毒性消失后,方可大量用药或放养。


(5)注意操作减少碰伤。蛙的体表容易受伤,受伤蝌蚪和成蛙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染。因此,在运输、搬运、投放、分散等生产环节中,必须小心操作,以免碰伤林蛙。


(6)做好检疫工作。从外地购进蛙卵、蝌蚪或种蛙时,应请有经验的林蛙养殖专家协助做好检疫工作。同时做到不从疫区购进苗种,不购进有病苗种,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在广东这样的纬度,推荐养殖石蛙。不仅气候条件适合,更有当地消费环境。
由于地域差别与林蛙生理特点矛盾较大,养殖的难度较高。

自己看吧`比较麻烦的,林蛙价值很高!

1、林蛙的生物学特性

林蛙一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水中生活期和陆地生活期两个不同阶段。水中生活期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上旬结束。林蛙捕食活的食物,主要是节肢动物,其次为蛛形纲和多足纲动物。

2、三池建设

目前养殖林蛙主要是人工繁殖和培育林蛙的蝌蚪,经变态发育为幼蛙后即散放到山林中任其自由活动采食,待生长发育成熟后(二龄以上)在秋冬季节捕捉加工成商品。

(1)场址的选择

根据林蛙的生活习性,场址必须建在周围有大面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地方,而不能建在纯针叶林,尤其是大面积落叶松附近。场内应有宽1-3米,水深30-50厘米的小溪,全年水量充足,且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2)繁殖场由一些规格和用途不同的水池组成,其中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变态池要建在放养场附近,以便蝌蚪完成变态后能立即转入森林中。

产卵池面积以每个20-30平方厘米为宜,矩形。一般设在上游水渠附近。

孵化池以6×4米长方形为佳。

饲养池是数量最多的池子,池型以10×4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30-50厘米,在池内设置3-5个"安全坑",防断水时蝌蚪因干枯而死亡。坑内衬以塑料薄膜,上压一层土,防止薄膜被冲走。

一般每个繁殖场培育1000万只左右的幼蛙比较适宜。

3、繁殖技术

(1)林蛙的繁殖特点

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初生后24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1000-2000粒/只。达到性成熟的林蛙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2)人工繁殖方法

种蛙可在春秋两季捕捉必须准确掌握时间,4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秋季捕捞最为方便,且秋季林蛙数量较多。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捕蛙可用麻袋或筐篓。

经过选种后秋季捕的种蛙冬季要集中越冬贮存,可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法越冬。越冬后的种蛙在水温升至5℃以上时应按1:1的雌雄比例放入产卵笼内,放置密度为200-300对/平方米。装好产卵笼要立即放入产孵池,池水深度40-50厘米。笼子要吊起,笼内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待抱对产卵后,(产卵最佳期水温为10℃),把同一时期的卵及时拾到同一孵化池,避免生出蝌蚪时发生大吃小现象。孵化池中放置密度以10-15团/平方米为宜,孵化初期水温要保持6℃以上。后期为15-20℃最高不能高于25℃。

一般经过15-20天即可孵化出蝌蚪,刚孵出时可采用高密度放养,出生后的第10、20天及30天进行几次疏散,使最后的密度在500-1000只/立方米。蝌蚪出生5-7天后即可喂食,饲料由豆饼、玉米面、青菜、糠渣等构成,饲料需粉碎加热熟制后饲喂。前期(7-15天)每天可投饵一次。在生长高峰阶段(25-30天)应勤投饵,每天喂3-5次到后期(30-40天),蝌蚪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可适当增加青饲料比重,每天的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3-5%为宜。

(3)蝌蚪期的管理

主要是饲喂时应将饵料放在饲料板上,饲料板放置水边,防止将料直接放入水中污染水源,保持水源清洁。灌水时,水流要缓,以适应蝌蚪对静水的要求。还要通过调节灌水量调节水温。蝌蚪日龄达到20-35天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最好每2-4小时使池水更新一次,以保持水中有较多的溶氧。此期还要做好天敌防害工作(林蛙的天敌为鼠和蛇)。

(4)变态期的管理

此期饲养密度可为5000只/平方米。变态期是繁殖工作的最后一环节,要加强饲养管理。首先要保证变态池水的供应,绝不可断水。其次要饲料充足,保证昆虫的供给,可以通过池中堆放青草、粪肥或灯光诱虫来引诱更多的昆虫,同蝌蚪期一样做好天敌防除工作。

经变态10天左右,幼蛙便离开池塘,沿父母走过的路走进森林。

4、林蛙的加工

林蛙入水后的散居期,即九月下旬是其捕捞的最佳时期。也可在9月中旬林蛙下山时,挖沟拦截林蛙。

将捕捉的雌性林蛙在取油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一般是用60℃--70℃的热水中将蛙杀死,然后用绳穿透下颌串成长串,吊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7-10天后将干林蛙经软化后即可剥油。方法是把干林蛙置于60℃--70℃的水中泡5-10分钟,取出装入盆或其他容器用湿麻袋覆盖,置于温暖的室内使皮肤和骨肉变软。特别注意在干燥过程中要事严防冰冻。剥油时将蛙头部自颈部向背面折断,连同脊椎一块撕下,将蛙体背面剥开,把油取出。剔净皮膜,除去黑仔等杂质,放于盘中,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严禁日晒、火烤、炕烘及高温处理,以防走油而影响色泽和质量,晾至九成干即可储存或出售,过干色灰白易碎,卖不上正品价。

关于林蛙油的包装方面,包装必须密封,严防虫蛀,用玻璃瓶、铁罐装,切不可用塑料袋、纸装和木盒包装,装入缸、桶也可以,喷少量白酒制造出使霉菌害虫无法生存的环境。然后放阴凉干燥处。放入容器底部先要垫上油纸,千万不要忘记喷酒。

林蛙的生态养殖模式

编辑本段

在果园中养殖,利用果园的天然遮荫效果为林蛙遮荫,果园的四周用防逃网或防逃墙拦好,防止林蛙逃跑及敌害生物的进入,再将变态成的幼蛙放养于果园中。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满足生长需要。

林蛙饵料养殖过程中原料的循环利用:养殖黄粉虫主要是用麦麸,黄粉虫所出的粪便的营养价值比原来的麦麸要高几倍,经过简单发酵消毒处理后,再与其它饲料进行配比混合后养猪的效果更佳;养猪所产的猪粪用来养殖蝇蛆;经过蝇蛆的分解后的猪粪养殖蚯蚓;蚯蚓排出的粪便用于果树肥料。在这样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原料得到充分循环利用,是降低养殖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理想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果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最好使用生物农药,这样不会对林蛙造成伤害,并且林蛙以活的昆虫为食,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中国林蛙越冬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

编辑本段

中国林蛙形态近似青蛙,雌蛙体长7~9cm,雄蛙较小。皮肤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秋、冬为褐色,夏季为黄褐色,雌蛙腹红黄色。雄蛙有声带。栖于长白山麓、松花江及鸭绿江上游山区森林、荒地。喜阳光较弱的湿润山林背坡。夏季离水,秋、春入水。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多,河北、河南、山东、四川、山西、陕西、青海亦有分布。

中国林蛙是集食、药、补为一体的珍贵蛙种,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很高,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来,各地掀起了养殖中国林蛙的热潮,但在越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措施不得力、设施设计不合理,越冬存活率低的现象。同时,林蛙的病害也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林蛙越冬期存活率,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是林蛙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中国林蛙越冬管理

1.中国林蛙越冬期存活率低的原因。

北方冬天漫长而寒冷,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北方山区中国林蛙越冬以水域为主。中国林蛙属变温性动物,它的体温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没有调节体温及保温机制的林蛙,在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就不能摄取食物,再低温时就要进入冬眠。越冬期间,冬眠的林蛙新陈代谢达到最低限度,甚至处于麻痹状态,靠肝脏及脂肪体中储存养分来维持生命。同时还有呼吸次数减少,心脏节律减慢,血管与微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使林蛙耗氧量逐月递减,这有利于林蛙在水中度过严冬。影响林蛙安全越冬的不利因素也很多,在长时间冰封情况下,水体内部会产生与封冰前完全不同的变化。随着气温下降和冰层加厚,水温逐渐降至0℃,因冰冻及渗透,水量减少。由于有机物的分解以及在蛙、鱼等生物的呼吸作用下使水中含氧量不断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则不断上升。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中国林蛙越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中国林蛙越冬管理。

(1)要做好中国林蛙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可新修越冬池,也可利用原有塘坝、水坑越冬,但要将塘坝加大加深,尽量铲除淤泥和杂草,以减少有机耗氧,防止有害气体发生。

(2)要满足中国林蛙越冬期对溶解氧的需要。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二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水面冰封后,水与空气的接触被冰隔断,空气中的氧不能溶于水中,靠空气补充溶氧的来源断绝了。很多越冬池内没有水生植物,即使有水生植物,由于山区冰层厚及乌冰,直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靠永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也不大可能。所以,越冬期林蛙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窒息而死。

据多年观察,活水越冬池问题不大,因自然流水不断,水中溶氧及时得到增补。所以冬季不会发生成批死蛙现象。

目前,养蛙的越冬池多数为死水(也叫止水)越冬池。冬天水源干涸,没有活水流经越冬池,溶解氧得不到补充,水中含氧量的降低速度逐月加快。到1月份水中含氧量仅为4mg/L(林蛙正常越冬需要量为6mg/L)左右。特别是蛙在水的底层越冬,而池水缺氧往往是先从底层开始,水中的溶氧量上多下少,对越冬期林蛙的威胁非常大。

解决越冬池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越冬池蓄水量要充足,秋分前后要蓄满水,水深不低于2.5m。按越冬蛙每平方米150只的要求,水面面积不能太小。二是蛙、鱼一池越冬时,因蛙、鱼争氧,越冬鱼量应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0.2kg为宜,比正常放养量减少一半。并要尽量清除野生杂鱼,以减少耗氧因素。三是整个越冬期要精心管理,定时观察蛙的越冬情况。因水生动物对缺氧非常敏感,严重缺氧时(如溶解氧降到3mg/L以下),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藻虫、水斧虫、蚜虫等水生昆生。因此,打开冰眼时,观察水生昆虫是否上游,可作为推断水中溶氧多少的标志。

严重缺氧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水补氧。抽取附近的水源(井水、河水、库水、泉水)注入到越冬池中。二是打冰眼补氧。冰眼打在深水处,1亩水面打一个宽1.5m、长3m的冰孔。顺着主风向排开,借风力的作用形成水浪,加速氧向水中溶解,以提高补氧效果。为防止冰眼重新结冰,夜间可用草帘子遮盖起来。

(3)有条件的地方,应人为的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中国林蛙安全越冬。

二、中国林蛙的病害防治

1.中国林蛙致病的原因。

(1)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水环境中除存在着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这些病菌在数量少、蛙体健康的条件下,不会使林蛙致病。但随着水质变差、气候恶化、饵料不足、饲料单一、密度过大等不利因素出现,这些病菌就会成为致病菌。目前发现最严重的病害是林蛙红腿病、烂皮病、水酶病、肠炎等。

(2)环境因素。例如水温、水的酸碱度、水中溶氧量、水中有害气体、农药、化肥等,超过允许范围时均可能导致林蛙生病。

(3)饲养管理因素。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饲料变质、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蛙池及蛙场设计不合理等,可导致林蛙生病。蛙场环境恶劣,不定期消毒,也可使林蛙患病,所以蛙场应定期消毒,严格防疫程序,控制细菌和病毒繁殖和产生,保证林蛙不得疫病。林蛙养殖主要是防疫和预防。得病后治愈率较低。

2.中国林蛙疾病的综合防治。

(1)彻底清池。繁育场所的各种生产用池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池。排干池水,每100平方米用8kg生石灰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两天之后灌水浸泡10天,然后把水排出。放养前灌入清水,两天后测定酸碱度,确认酸碱度适合时再放养。

(2)药浴放养。种蛙、蝌蚪放养前要用高锰酸钾药浴,使用浓度10~20mg/kg,现配现用,浸洗时间为1小时。可杀灭体表或鳃部寄生虫和致病菌,增强蝌蚪、蛙体抗病力。

(3)调节水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保持适当的透明度,使池水活、肥、爽,为蝌蚪和变态的小幼蛙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主要方法是进行水体消毒和加灌清水。

(4)洒药预防从4月份开始,定期用杀虫类及灭菌类药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病害发生。原则上每半月一次。目的是杀灭蝌蚪体表的寄生虫及水体中寄生虫的无节幼体,杀灭蝌蚪体表的致病菌及降低水体致病菌的密度,改善水体质量。常用的药物有优氯净、防消散、敌晶等,可根据药品说明书确定施用量。但是,无论使用何种药物,使用何种方法,由于水温不一样以及林蛙幼体、成体对药物的承受程度不同,施药前必须进行试验,俗称试水,证明无药害或毒性消失后,方可大量用药或放养。

(5)注意操作减少碰伤。蛙的体表容易受伤,受伤蝌蚪和成蛙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染。因此,在运输、搬运、投放、分散等生产环节中,必须小心操作,以免碰伤林蛙。

(6)做好检疫工作。从外地购进蛙卵、蝌蚪或种蛙时,应请有经验的林蛙养殖专家协助做好检疫工作。同时做到不从疫区购进苗种,不购进有病苗种,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家乡林蛙18元一厅


谁在养殖林蛙啊 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一、林蛙的抱对产卵 第二年春天,(3月底4月初,各地区并不相同),气温升至10℃左右时林蛙即从冬眠中复苏,开始鸣叫。这时要将林蛙从越冬池中取出,按雌雄比例1∶1放置于产卵池中抱对产卵。产卵池水深15~20cm左右密度为30对\/平方米,产卵池中要设置隐蔽物,池底要求平坦、无污泥。产卵高峰期为凌...

谁在养殖林蛙啊 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在果园中养殖,利用果园的天然遮荫效果为林蛙遮荫,果园的四周用防逃网或防逃墙拦好,防止林蛙逃跑及敌害生物的进入,再将变态成的幼蛙放养于果园中。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满足生长需要。 林蛙饵料养殖过程中原料的循环利用:养殖黄粉虫主要是用麦麸,黄粉虫所出的粪便的营养价值比原来的麦麸要高几倍,经过简单发酵消...

我想在山上养林蛙,可以吗?
1. 在山上养殖林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想法,它涉及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守。2. 林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重要的经济价值物种。历史上,林蛙肉曾是皇室贡品,营养价值高,被誉为八宝山珍之一。3. 林蛙不仅是美食,还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其输卵管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补肾、退热...

我是湖南人我在养殖林蛙我会成功吗
全国没有全圈养养殖成功的先例

我想在山上养林蛙,可以吗?
可以养,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市场销售问题!林蛙系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真蛙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蛙种。据清史记载,林蛙肉是御善中的一道美味,营养丰富,是山珍海味八宝之一。同时,林蛙有是一种名贵药材。经济学测定,田鸡输卵管俗称田鸡油,可入药。田鸡油含17种元素,具有补肾强...

俺娘田小草,恶人喜凤坐牢。得知丈夫去世。哭着求大嫂对她儿子好。_百度...
弟弟小旺在她新婚时失踪,成为小草长期的牵挂。丈夫受伤瘫痪,丈夫的弟弟外出打工,婆婆生病,全家的重担落在小草肩上,在薛哥帮助下先后经营药材、养殖林蛙,挣钱养家、为来顺治病。喜凤与村痞牛二私通被小草发现,遂遭设计陷害,致小草被扫地出门,来顺病情恶化去世。小草毅然返回李家,赡养婆婆,抚育子...

我想在黑龙江老家,进行人工养殖林蛙,但是在网上越了解越迷惑,到底林 ...
目前林蛙只能进行野外半人工养殖,就是利用野外的森林环境,人为地创造条件,比如修建孵化池、越冬池,并且人工饲喂蝌蚪。而全人工养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由于投入过大,不建议开展。林蛙的市场销路是没有问题的,十多年来始终价格上涨。

林蛙养殖在东北具体那个位置,我想去考察下?
东北林蛙养殖在东北三省都有分布。其中,半人工养殖直接受当地政府领导和指导的是吉林省舒兰市,他们那里搞得比较热火;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是辽宁省的清原一带,他们是最早被授予“林蛙之乡”的地区;全人工养殖发展比较正规的,是在黑龙江省铁力市。这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蛙专业委员会研究所设在那里,对...

林蛙养殖前景如何
1、专案规模 核心养殖基地放蛙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7万亩,最终形成1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林蛙规范化放养及优质林蛙油生产与供应基地。2、关键技术 (1)林蛙孵化及提高雌化率技术 (2)林蛀越冬技术 (3)提高林蛙回捕率技术 3、专案建设地点 核心基地建在珲春市,辐射带动区为整个长白山区。四、市场分析 ...

林蛙怎么养啊,帮帮忙,要不我怕它快死了
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四周的地面上。地面上每天喷一到二次水。食物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麦麸子繁养,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中,3-5天...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谁在养殖林蛙啊 我想养殖林蛙怎么办 -
耿钧倍司: 其实林蛙的养殖投资成本比较大 并且林蛙的死亡率高 还需要自己引进种苗 可以养殖蟾蜍 就是俗称的癞蛤蟆 采集的药材我们常年回收 蟾蜍养殖场地只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池塘,菜园,稻田,水库,荒地,荒沟等地都可以进行家庭养殖或规模养殖.投资少 收益大 如果没有技术可以去永发蟾蜍养殖合作社学习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
耿钧倍司: 这方面早已有了分类一共是三种.一种是封沟养殖(就是利用山势进行区域承包,林蛙除蝌蚪期和冬眠期进入人工养殖外,其它时间都在周边山区里自由活动捕食生长);半人工散养(对一定区域进行围网限制的一种养殖方法.由于密度较大,自然界常规提供食物不足,需要在蛙的生长期中进行部分补充性投喂和诱虫增加食物);全人工养殖(营造蛙的适宜生态环境,全部靠人工投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一般林蛙养殖要投资多少钱 -
耿钧倍司: 林蛙养殖目前有温室养殖,室外建场养殖和野外封沟放养等三种方法.但温室养殖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林蛙以昆虫为主食,温室养殖林蛙的活饵料,主要是黄粉虫,蝇蛆和蚯蚓等.除黄粉虫饲养需用麸皮外,其他两种饵料都可以用禽畜粪或无毒害的有机垃圾饲养,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因此可以说林蛙养殖是一项头资小,见效快的新兴行业. 日光温室大棚投资1.5万元(400平方米).饲养黄粉虫用房两间,加上饲料成本5千元,可养幼蛙8~10万只,当年可出栏雌蛙2万只左右,按市场最低价计算,每只5.00元,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不但当年可收回投资,并且还有很高的经济回报.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养殖长白山林蛙轻松吗 -
耿钧倍司: 总的来讲不轻松:首先,你得有钱,这样你才能投入资金,一般来讲,1000公顷林地,包括10年承包费,需要投入资金约30万元以上;其次,你得有时间,春季卵团采集、孵化、变态、上山,秋季回捕,冬季越冬,每一项都离不开人,如果不是自己或者可靠的人来经营,不要想有回报;再次,你要耐得住寂寞,林蛙养殖必须住在山里,离村屯很远,有的沟系里甚至没有电,一住一两个月,见不到人,很难受的;最后,你要有学习的能力,林蛙养殖虽然技术较为简单,但隔行如隔山,稍有不慎,就会血本全亏.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只有真心的付出才能获得回报,所以没有任何事业是可以轻松来钱的.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全人工养殖林蛙成功的要点是什么?
耿钧倍司: 根据一个小型蛙场计算,蛙卵600元,黄粉虫种虫500元,木盘600元,麦麸约1500元,建场用1500元,工时杂费按1600元计算,总计约投6300元.当年小蛙可卖4万元.我们可以获得33700元的收入.如果精心认真管理,以上指标是可以达到...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林蛙变黄色是怎么回事?怎么饲养? -
耿钧倍司: 林蛙人工养殖需要很多条件限制,温度、湿度、声音、光线等等,有一个条件不符,它就会死亡,死亡之前的最主要变化就是发黑的体色变黄.这是市场上贩卖活蛙商贩认定林蛙是否捞出扒油的依据. 延边大学农学院刘学龙老师在多年的研究及...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林蛙究竟怎么样养殖最赚钱?
耿钧倍司: 林蛙是种回归性的两栖类.主要生活在北回归线区域. 可以采取全人工,和半人工放养,半人工需要的技术含量低但林蛙的回归率为百分之三,投资也可大可小.全人工投资比较低,技术需要很高,当然了你也可以去学习,各大养殖业网站就有,如果想全人工养殖,给你推荐个地方 内蒙古扎兰屯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
耿钧倍司: 圈养林蛙技术要点 中国林蛙是集食、药、补于一体的珍贵蛙种,因林蛙所独有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加之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半人工养殖林蛙回捕率较低,圈养林蛙势在必行,笔者经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养殖林蛙需要办什么手续 -
耿钧倍司: 从法规要求上说,首先需要“野生动物繁养(或驯养)许可证”.繁养和驯养的差别在于前者可进行种蛙的培育和自行繁殖,后者仅能进行养殖过程.当你有了产品要进行销售经营,还需要办理“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但是各地执行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不需要办理养殖许可证,仅要求办理经营利用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可分长期的(适应进行工商登记的养殖场或公司),以及短期的(适应个体小批量)两种. 以上手续都是到当地林业部门办理.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8884206753: 养林蛙要上哪里办证 -
耿钧倍司: 请问你是工厂化养殖还是封沟式养殖?工厂化养殖需到当地林业部申请办理《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如果封沟养殖应先和养殖场的所有权人(如个人 集体 国营等单位)签订林地及河流的使用承包合同,再办理《野生动物驯养 繁殖许可证》即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