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各自证得什么境界

作者&投稿:俎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萨的境界一地至八地各有不同境界~

  菩萨十地,梵文 bodhisattvānāṃ daśabhūmīḥ,藏文 rabtu gawa,藏文威利转写 rab tu dga’ ba,大乘佛教术语,指修菩萨行者在修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后所进入的地位。
  大悲心、菩提心、无二慧是菩萨修行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菩萨修行的位次,地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分,地上有十地之分。十信之前,为外凡菩萨,十信之后,为内凡菩萨,十住至十回向,为贤位菩萨,十地之上,为圣位菩萨。十地菩萨所证,就其本体来说,是无二无别的,就其层次来说,十地各各不同。
  分为十个阶位:
  一、欢喜地 (Skt. pramuditābhūmi; Tib. rabtu gawa; Wyl. rab tu dga’ ba),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 (Skt. vimalābhūmi; Tib. drima mepa; Wyl. dri ma med pa),谓由进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Skt. prabhākarībhūmi; Tib. ö jepa; Wyl. ‘od byed pa),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显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Skt. arciṣmatībhūmi; Tib. ö tro chen; Wyl. ‘od ‘phro can),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 (Skt. sudurjayābhūmi; Tib. shintu jankawa; Wyl. shin tu sbyang dka’ ba),谓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 (Skt. abhimukhībhūmi; Tib. ngöntu gyurpa; Wyl. mngon du gyur ba),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 (Skt. duraṅgamabhūmi; Tib. ringtu songwa; Wyl. ring du song ba),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 (Skt. acālabhūmi; Tib. miyowa; Wyl. mi g.yo ba),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 (Skt. sādhuṃatībhūmi; Tib. lekpé lodrö; Wyl. legs pa’i blo gros),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 (Skt. dharmameghābhūmi; Tib. chökyi trin; Wyl. chos kyi sprin),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地藏菩萨早已超越十地,证得佛果.那么十地菩萨是什么境界呢?看下上详细的介绍,包括佛的境界.增加我们对大愿地藏王菩萨的信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华严经.十地品.第十地---法云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无量智慧观察觉了已,善思惟修习,善满足白法,集无边助道法,增长大福德智慧,广行大悲,知世界差别,入众生界稠林,入如来所行处,随顺如来寂灭行,常观察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名为:得一切种、一切智智受职位。“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入受职地已,即得菩萨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庄严道场三昧、一切种华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虚空界广大三昧、观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众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现前三昧,如是等百万阿僧祇三昧皆前。菩萨于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了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别。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诸法如幻性众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诸天处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宝为茎,栴檀王为台,码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尔时,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正相称可;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华之上,周匝围绕,一一各得百万三昧,向大菩萨一心瞻仰。“佛子!此大菩萨并其眷属坐华座时,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动,恶趣休息,国土严净,同行菩萨靡不来集,人天音乐同时发声,所有众生悉得安乐,以不思议供养之具供一切佛,诸佛众会悉皆显现。“佛子!此菩萨坐彼大莲华座时,于两足下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诸大地狱,灭众生苦;于两膝轮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诸畜生趣,灭众生苦;于脐轮中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阎罗王界,灭众生苦;从左右胁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灭众生苦;从两手中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诸天及阿修罗所有宫殿;从两肩上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声闻;从其项背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从其面门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初始发心乃至九地诸菩萨身;从两眉间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受职菩萨,令魔宫殿悉皆不现;从其顶上放百万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道场众会,右绕十匝,住虚空中,成光明网,名:炽然光明,发起种种诸供养事供养于佛,余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九地所有供养而比于此,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其光明网普于十方一一如来众会之前,雨众妙香、华鬘、衣服、幢幡、宝盖、诸摩尼等庄严之具以为供养,皆从出世善根所生,超过一切世间境界。若有众生见知此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佛子!此大光明作于如是供养事毕,复绕十方一切世界一一诸佛道场众会,经十匝已,从诸如来足下而入。尔时,诸佛及诸菩萨,知某世界中,某菩萨摩诃萨能行如是广大之行到受职位。佛子!是时,十方无量无边乃至九地诸菩萨众皆来围绕,恭敬供养,一心观察。正观察时,其诸菩萨即各获得十千三昧。当尔之时,十方所有受职菩萨,皆于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坏魔怨,百万阿僧祇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现于无量神通变化;作是事已,而来入此菩萨摩诃萨金刚庄严臆德相中;其光入已,令此菩萨所有智慧、势力增长过百千倍。“尔时,十方一切诸佛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十匝,示现如来广大自在,开悟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周遍震动一切佛刹,灭除一切诸恶道苦,隐蔽一切诸魔宫殿,示一切佛得菩提处道场众会庄严威德;如是普照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已,而来至此菩萨会上周匝右绕,示现种种庄严之事;现是事已,从大菩萨顶上而入,其眷属光明亦各入彼诸菩萨顶。当尔之时,此菩萨得先所未得百万三昧,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佛子!如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其转轮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堕在灌顶刹利王数,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为:转轮圣王。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职;具足如来十种力故,堕在佛数。佛子!是名:菩萨受大智职。菩萨以此大智职故,能行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之行,增长无量智慧功德,名为:安住法云地“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云地,如实知欲界集、色界集、无色界集、世界集、法界集、有为界集、无为界集、众生界集、识界集、虚空界集、涅盘界集。此菩萨如实知诸见烦恼行集,知世界成坏集,知声闻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萨行集、如来力无所畏色身法身集、一切种一切智智集、示得菩提转法-轮集、入一切法分别决定智集。举要言之,以一切智,知一切集。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如是上上觉慧,如实知众生业化、烦恼化、诸见化、世界化、法界化、声闻化、辟支佛化、菩萨化、如来化、一切分别无分别化,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如实知佛持、法持、僧持、业持、烦恼持、时持、愿持、供养持、行持、劫持、智持,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如实知诸佛如来入微细智,所谓:修行微细智、命终微细智、受生微细智、出家微细智、现神通微细智、成正觉微细智、转法-轮微细智、住寿命微细智、般涅盘微细智、教法住微细智,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入如来秘密处,所谓:身秘密、语秘密、心秘密、时非时思量秘密、授菩萨记秘密、摄众生秘密、种种乘秘密、一切众生根行差别秘密、业所作秘密、得菩提行秘密,如是等皆如实知。又知诸佛所有入劫智,所谓: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劫、劫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又知如来诸所入智,所谓:入毛道智、入微尘智、入国土身正觉智、入众生身正觉智、入众生心正觉智、入众生行正觉智、入随顺一切处正觉智、入示现遍行智、入示现顺行智、入示现逆行智、入示现思议不思议世间了知不了知行智、入示现声闻智辟支佛智菩萨行如来行智。佛子!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广大无量,此地菩萨皆能得入。“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即得菩萨不思议解脱、无障碍解脱、净观察解脱、普照明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无碍轮解脱、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光明轮解脱、无余境界解脱;此十为首,有无量百千阿僧祇解脱门,皆于此第十地中得。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门、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门,皆悉成就。“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无量诸佛所有无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顷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譬如娑伽罗龙王所霔大雨,唯除大海,余一切处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如来秘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复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萨,余一切众生、声闻、独觉乃至第九地菩萨,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一大龙王所霔大雨;若二、若三乃至无量诸龙王雨,于一念间一时霔下,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何以故?以是无量广大器故。住法云地菩萨亦复如是,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无量,于一念顷一时演说,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为:法云。”

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证悟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前文中提到,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二)不好诤讼。(三)身心柔软安隐。(四)说法时心得踊悦。(五)对于佛法,信心清净。(六)悲心愍念众生,给予他们救护。(七)无嗔恚心,心常乐慈行。
一个凡人若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顷产生一百个化身(意生身),去一百个净土面见百佛尊;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色身依然不坏并广作饶益众生的事业;亦能证入前际百劫与后际百劫,即菩萨智见能入前际后际的百劫诸事;一刹那顷能入起百种三昧定;一刹那顷能震动百世界;一刹那顷体放光明能遍照百世界;以神通力一刹那间教化、成熟百有情的相续;能于一刹那顷往游百佛刹土;以胜妙的智慧力一刹那顷能正思择百种深奥法门,此亦并不是以闻思的相似智慧加以思择,而是以修悟智慧来觉受真实法味;以神通力在自身上一刹那间即能示现不同的百种身相;在每一化身的周围皆有百位弟子来庄严围绕而为眷属,此等皆非他现而是自现的诸般海会菩萨。
我们要知道,菩萨一地一地的修证境界,都是在做清净心地,开发智能的工作。一个菩萨行者为了实现心地的光明境界,而运用各种修行的方法和普渡众生的志愿做为开发圆满智能光明的前方便。修行的目的,本是在善用各种智能之行来调柔、寂静修行者的妄动之心。悲愿的理想,亦是在运用慈悲心怀来柔和、升华、宽大菩萨行者修学佛道前的凡夫狭窄胸襟。如果一个修行者的心地在行与愿相互递进的修持过程中,愈来愈柔软、愈谦下、愈随顺、愈不浊、愈纯善、愈润泽、愈寂静、愈不动、愈广大、愈坚固、愈明盛、愈清净、愈平等、愈无相……,则其智能证量越超越、越深广、越无边、越圆满、越究竟、越不可思议。也就是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二地菩萨以十善业自利、利他
当初地菩萨的光明心地渐渐在大慈悲心、大愿力、大福德、大舍心……的洗礼下显露无遗时,便逐渐脱离欲界尘境的染着,成就清净的离欲梵行,戒行具足,进入二地菩萨修行的领域。
经上说,一切佛法的修学,皆是以十善业做为学佛的基础,一个修行者,如果十善业受学得法,则逐步清净身心,首先超出欲界垢染,想要进一层发心修学声闻、独觉、菩萨二乘圣者的出世修行境界,也就不困难了。二地菩萨为了更加坚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悲愿,继续以十善业自利、利他,使得原本清净光明的心地,更加正直、柔软、纯善、不杂、调伏、寂静、广大……。又深知十不善业,令众生堕落三涂恶道,受苦无穷,因此对于沉沦生死苦海的可怜众生,再度地发出了利益心、安乐心、慈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教化心……:心心念念希望以自己成就的清净成行来教导众生力行十善业,脱离十恶业,以此教化众生去恶崇善至诚恳切利益众生的清净行为来增长、加强、巩固、廓大自己度化众生的大悲誓愿。
因为二地菩萨的清净戒行成就,而使此地菩萨的心性愈加趋向生死解脱的道上前进。诚如经中颂文所说:「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由于此地菩萨的愿力、念力、智力、福德力……逐步在清净戒行及十善业的调伏下,愈加地纯善与寂静,于是更加净化了禅定力道的修持,开发了广大的神通力量。以其深广的神通力用,接引无数的众生信佛闻法。如经中颂文所说:「所有种种神通力,此地菩萨皆能现,愿力所作复过此,无量自在度众生。」
三地菩萨进入深广禅定修持
欲步入正途的甚深禅定修持,必须以佛法的闻思修慧为基础,广集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才能直入正规的禅修证境而无障碍。三地菩萨名为发光地,这便说明了此地修行者在听闻正法、思惟法义、解悟真理、为法忘躯、依法修行、广修福德,普渡众生……等各方面的实践问题,已经做得非常彻底。才能在自度、度他的体验中,深刻的领悟到:欲根治无量众生的烦恼心病,唯有先拯救自己的烦恼心病,将身心超出世间爱欲生死的束缚范围,一心专注在佛道智能的追求中,才能以我们所修证如虚空般地的广大悲智,彻底的对治众生的无量烦恼病症。所以此地菩萨时时刻刻,以其无量利益众生的哀愍心,在寂静无人之处,收摄身心,思惟佛法,依教修行……,因而以无限的忍力、耐力、毅力……所汇集成专注的精神力量,超出欲界众生的散地界限,进入色界、乃至无色界的禅定境界,而逐渐在出世正定的成就中显发如太虚般的智能光芒。诚如经中所说:「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主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如,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着。
「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怼,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界,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念知无量宿命差别……。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身,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此地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
由上经文得知,三地菩萨在广大悲智愿力前导下,已经能够证入甚深法性禅海中,而且不会对甚深的禅定法荣生起贪染之心。因为心力不执着三昧境界,念力便得到自在。就在念力自在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出入禅定证境,依自己的念力、意愿力而自由受生,不受神力果报的束缚。
四地菩萨智能炽盛
四地菩萨名为焰慧地,这便说明了此地修行者因不断勤勉的将悲智愿力导向甚深禅修之中,而使得原本明利的智能,更加地散发出如火焰般炽盛的慧炬光芒。四地菩萨是依何法精进修习而获得此炽盛、明利的智能呢?经上说:「菩萨已净第三地,次观众生世法界,空界识界及三界,心解悉了能趣入,始登焰地登势力,生如来家永不退。」又说:「自身见为首六十二,我及我所无量种,蕴界处等诸取着,此四地中一切离。」
四地菩萨做三十七助道品增上修行(三十七道品的释义,在十六愿中有说明),在不舍庄严净土的广大救渡众生的大悲愿力下,更加精进地在禅定中斩断了身见、我我所见,蕴、界、处等十八界的微细心念贪执,使得在定境中的智能愈发的明亮、锐利……
五地菩萨获证深广、平等、清净心
五地菩萨在福力、智力、定力、愿力相互交融递进下,使其戒德、心性、行持、菩提悲愿、度众力量,佛法知见、世间知见……融入甚深平等、清净的光明觉照中,亦即获得十种平等、清净心。由于此地菩萨的禅波罗蜜偏胜,致使在甚深广大禅修中所获得的方便智能,比四地更加的难得殊胜,所以此地菩萨名为难胜地。虽然深入的了悟一切菩萨行的次第修行法门及诸佛智能光明的修行原理,但是此地修行者尚未获得解脱智能,仍是以信解的甚深智力领悟法义。即经上所说:「善如世谛胜义谛,相谛差别成立谛,事谛主尽及道谛,乃至如来无碍谛,如是观谛虽微妙,未得无碍胜解脱,以此能生大功德,是故超出世智能。」
六地菩萨深悟一切法平等之理,空解脱门现前
六地菩萨名为现前地,现前的意思便是指空解脱门现在前、无相解脱门现在前、无愿解脱门现在前。当三解脱门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现前,无障碍的光明智能成就的意思。而要如何才能修得三解脱门——般若波罗蜜现前呢?依经上说:此地菩萨以前五地所修集的平等、清净的方便智力,深入思惟观察出「一切法因无相故平等,因无体故平等,因无生故平等,因无灭故平等,因本来清净故平等,因无戏论故平等,因无取舍故平等,因寂静故平等,因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因有无不二故平等。」当菩萨行者以修证的平等、清净方便智能,观照出一切法平等不二时,便证入第六现前地,获得明利随顺忍(柔顺法忍)——能够运用其修证的光明锐利的智能,观照、随顺诸法平等不二的实相而不违背,仍末获证无生法忍。亦即经中颂文所说:「菩萨圆满五地已,观法无相亦无性,无生无灭本清净,无有戏论无取舍,体相寂灭如幻等,有无不二离分别,随顺法性如是观,此智得成入六地。」也就是说六地菩萨已经「了悟因缘所生法,无作无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的真理。当此地菩萨深悟三界所有唯是缘起幻有,缘起幻有即是唯心所现,缘起幻有、十二因缘皆依一心而立的道理时,便当下契入了空性解脱门,能入灭尽定中。虽然体证空理,但是仍然不舍大悲愿心救拔众生。就在此地菩萨体证性空真谛的同时,三解脱门、无障碍的光明智能便如实现前了。亦即经中颂文所说:「如是普观缘起行,无作无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如是观察入于空,知缘性离得无相;了其虚妄无所愿,唯除慈愍为众生。空三昧门具百千,无相无愿亦复然;般若顺忍皆增上,定慧均等现在前。」
七地菩萨证入灭尽定中
七地菩萨在其所修集的广大甚深的空性证境中,又获得了十种不可思议的方便智能。以此十种殊胜的方便智能,能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并且在行住坐卧,乃至睡眠之中,都保持着光明觉照,没有丝毫烦恼妄念。因为此地菩萨精进修行到了极致,已经获得最极殊胜的方便智能的自在力用,因此在念念之中,经常能够具足十波罗蜜、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总持法(法总持、义总持、咒总持、忍总持)、三十七助道品、三解脱门,乃至一切菩提分法……。
经上又强调说:菩萨在诸地修行的过程中,「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能,乃能得过。」七地菩萨就是具足成就了大愿力、方便智能,所以能够以自在的方便智力,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证入第八地无功用行中。在七地以前,名为末超烦恼行;而契入七地之中,不名有烦恼晋,不名无烦恼者。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一切烦恼不现行的缘故,不名为有烦恼者。又因为追求如来智能,尚未圆满的缘故,不名为无烦恼者。此地菩萨因为已经从甚深广大的空性证境中获得最极殊胜的自在方便智能力用,以此不可思议的自在方便智力,便能在念念之中入于灭尽定中,念念中又从灭定中而起。虽行于实际,心心寂灭,但因大愿力摄持的缘故,而不证灭。因为能念念出入灭尽定中,自然清除了宿世以来无量身口意所造作的染污业行,令身口意业融入无相、清净的修行中,止息任何染污烦恼生起,于是亲证了无生法忍光明。
经中又称扬此地菩萨说:「此地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能够运用其修证的方便智能,做为广大众生光明智能的指引之师。除了佛及八地以上的菩萨,其余菩萨的深心妙行,没有一个能够与他相比。」「此地菩萨所修证的广大禅定神通解脱,虽然念念皆得现前,亦证无生法忍,然而是靠自力、有功用行所成,非如八地已进入无功用行当中,较得成就。」
八地菩萨得证无生法忍,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能
经上说:「当七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菩萨成就此忍,实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菩萨住不动地时,身口意业,念务皆息,寂灭现前,解脱智能成就,弃舍一切有为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进入无为无相的证量之中。无漏果报法彻底成就,(住于报行)。」这个时候,因此地菩萨本愿力的缘故,诸佛亲自现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能,续佛慧命,引导他前进说:「……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寂灭解脱,但是无尽的凡夫众生,依旧在生死苦海中打滚,你应当忆念你过去所发济度众生同入不可思议智能解脱之门的大悲誓愿,不应该就此入于究竟涅盘。而且此寂灭无分别之法,一切二乘圣者亦能得证。诸佛不以得证此法而称为如来,诸佛之所以称为佛者,乃是因佛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法、无量清净身相、无量智能、无量国土、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声音……,你只不过得证此一法光明——所谓一切法,无生无分别。而佛所证得的甚深无碍智能、诸法光明的实相,乃是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你均尚未证入,你应当起智观察,十力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有种种差别,不是你现在的证觉智能所能契入的……。」
当诸佛以法身化导此菩萨后,八地菩萨便先以一身起行,精进修学诸佛法身智能,于是获证了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能;又以所修集的殊胜智能力用,往返无量世界受土、净化无量佛国、教化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证入无量法门、具足无量神通……,又以所修证的大方便善巧智能,如实而知世间无量成坏相、地水火风无量差别相、世界微尘无量差别相、众生无量差别相、欲界色界无色界无量差别相……。又于一三千大千世界中,随众生身,信解种种差别相;并以不可思议的智光力用,普于一切佛国众会之中示现种种应机受生之相。
当菩萨成就了如上无量不可思议的智能、通力时,便能于一念中分身一佛刹中,其身不动,乃至于不可说佛刹众会中皆现其身而心不动。因而成就了十种自在: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愿自在,七、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当获得此十种自在时,便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以国土身作自身、以业报身作自身、以自身作众生身……。当成就如是自在智身已,即能入佛境界,佛境现前,常为诸佛所护念……,示现无量差别身相,于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三昧自在……,于无量国土,示修菩萨行;入无碍法界,无量大乘法会之中,放大光明,随有可化众生,应机教化。
因为此地菩萨获证不退转法身的缘故,所以称为不动地。以此不退转法身的甚深三昧力用,常常能够现见无量诸佛,随时承事供养。又以不退转法身所证的大智光明法力,普灭众生一切烦恼黑暗,开启众生无穷智能宝藏。又放法身三昧光明,遍照百万不可说微尘数世界,令有缘的众生见到菩萨的三昧光明,都能够启发宿慧善根,灭除烦恼火焰,得到清凉智能……
九地菩萨获得诸佛无尽善巧智能
经上说,当八地菩萨进一步「普入如来秘密处,总持三昧皆自在,获大神通入众刹,力智无量不共法,随诸佛转大fa轮,不舍大悲本愿,利益众生之时,便能契入九地之中。」九地菩萨因为得证如来秘密法藏,能以无量的善巧智能,如实了知善不法、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又能以无穷甚深的智能力用,如实了知众生心种种差别、众生心种种相、诸烦恼种种相、诸业种种相、众生根上中下相、众生理解力上中下相……,受生种种相、习气种种相、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相……。因能以无尽的善巧智能,随顺了知如是无量世界中众生的种种差别行相,依其根性需要而教化调伏之,所以称此地菩萨为善慧地。
菩萨在此地中,因为所修智能较前诸地更为殊胜,随时能以不可思议的善巧智能随众坐种种烦恼习气而为说法对治,成为广度无边众生的大法师,具足法师的圆满德行。又能受持、守护诸佛所说的一切法藏,以菩萨言辞,四无碍辩才而宣扬诸佛法藏。又获证无量陀罗尼门,以无尽善巧的音声辩才法门而为众生演说无量佛法。又以广大神通力,到无量佛所,在一一佛前,均以所修证的无尽陀罗尼门听闻正法,闻持不忘,再以无量差别义门,而为众生解说。
当此地菩萨初见佛时,在头面礼佛之际,便于佛的智光加被下获得了无量法门。如果此地菩萨想要用一种音声为大众说法,一切众生都能够解悟法义。如果想要用种种声音,为众生说法,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开悟。如果想要放大光明,演说法门,便随菩萨心念实时放大光明,于光明中演说种种佛法……。如果想要在不可说的无量世界中之地水火风聚集的所有微尘的一一微尘中演说佛法,即满菩萨所愿,随其心念示现其中而为众生说法……。又能于一念中随众生有所欲求深入一一不可说世界中依其根性、需求而为众生解惑、开示。虽然此地菩萨的福慧已近圆满境界,但是仍然昼夜不息的专精修行——「唯入佛境界,亲近如来,证入诸菩萨甚深解脱,常在三昧之中,恒见诸佛,未曾舍离……。并于一一劫中,见无量佛,皆能恭敬尊重,承事供养。又放诸佛面前,请问种种疑难,获得说法陀罗尼门,永不忘失诸佛所说每一句法要。
十地菩萨得证诸佛最后无上禅定,大放光明
十地菩萨证入诸佛甚深境界,具足诸佛十力不共法,忝为佛数之中,得证诸佛最后无上三昧,名为菩萨离垢三昧。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后圆满所显现的。此大宝莲华,为无始以来无量清净众行所成就,恒放无量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众生。当十地菩萨坐在宝莲华座上……,一切世界,随即震动……。菩萨便从两足下、两膝轮、脐轮中、左右协、两手中、两肩上、项背中、面门上、两眉间、头顶上……,放出无量智能光明,成为炽然光明网,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广度有缘众生。
十地菩萨以其所证的无上智能,能够如实了悟诸佛所入的微细智能、诸佛所入的秘密藏、诸佛所有入劫智能、诸佛所有入微尘智能……,乃至一切佛所有广大无际智能,此地菩萨皆能契入。又有无量不可思议解脱门、无量三昧门、无量陀罗尼门、无量神通门……,皆在此地成就。诸佛这种像太阳般普照万物利济无穷众生的秘密法藏,又如大雨普降甘霖,滋润无穷万物的光明大法,唯除第十地菩萨,其余一切九地菩萨及所有声闻、独觉众生都不能知、不能摄、不能持……。因十地菩萨能于一念之顷受持诸佛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一念之顷,能够普遍十方无数世界,演说大法,随众生心之所乐,霖甘露法雨,灭除一切众生惑业尘焰,所以称此地菩萨为法云地。十地菩萨又能以明达的智能,自在的神通力,随其心念,令无量世界,互作互现,不可测知……又能依其心念,于一毛孔中,示现一切佛境界、诸佛国土不可思议庄严之事……。其智能光明不异如来,而其身语意业,亦不舍菩萨三昧……,十地菩萨福慧功德宣说不尽……。
(学佛网)

菩萨 境界

师父今天继续给大家讲二地菩萨,师父先把二地菩萨的境界告诉大家,二地菩萨也叫离垢地。妙修中道,芸伏 法垢污,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蜜为增上。这是二地菩萨的境界。二地菩萨是以十善业自利利他,来帮助人家,来帮助自己的。就是说自己受到十善业的利益来帮助人家,来完成这个利益。二地菩萨的境界就是从初地进入二地之后,境界开始有新的转化了,这个转化就是他的光 明 心。

因为二地菩萨有一个光 明 心,就是明亮心,开悟的心。二地菩萨的光 明 心会慢慢的,渐渐的成为大慈悲心。慈悲心人人皆有,但是少了一个“大”字,大慈悲心,大愿力心,大福德,大舍心,就是说必须每天每时在心中要有慈悲喜舍心,但必须是大的。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比如:我今天许愿,观世音菩萨我一年吃一天素,或一个月吃两天素,这都是小的。大的是观世音菩萨我发愿救 度有缘众生。一定要懂得愿力是很重要的。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虽然地狱还没有空,但是他的愿力成就了他的果位。为什么一个人发愿后没有成功,也会有果报?比如:你诚心地想去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成功,但是你真的愿意去做,就有功德,必须要发出大愿力。

另外,等到你们的大舍心,大福德,大愿力,大慈悲心生出来的时候,就是在慢慢的洗涤你们的心灵,把你们的心洗干净。当你们的本性干净时,就能看到干净的本性,就逐渐的脱离了沉浸欲界的染浊。当你慢慢的经过这些洗礼,你的心境就慢慢的开始脱离了欲界天。师父讲给你们听,过去的和尚,就能脱离欲界天,因为他们在山上坐在庙里修心,不近女 色,不近钱财,对什么都无所谓,就知道好好的修心,就可以达到脱离欲界的境界的染浊。浊就是污染。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报纸,你们会不会去看那些不该看的版页?你们跟随 师父修心,如果再去看哪些不该看的版页,你们就是不好好修心的徒 弟。

如果有人说我看了之后是为了批判,我告诉你们这个人是一个没有境界的人,会被世人所唾弃。哪些是最肮 脏的东西,是最为人耻的东西,不能看的。想想看,一个人身 体最肮 脏地方在哪里,喜欢这种地方的人,是不是肮 脏的人,畜 生爱这些事,所以学佛人必须要离开尘埃的境界,成就清净,离欲梵行,离开你的欲 望。梵字就是真正相信,真正的来修自己的行为。戒行具足,把你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戒 律。佛法讲以戒为本,所以你必须要戒,而且要具足,就是要全方位的戒,把你的思想,行为,语言全部都要戒,这个人才能进入二地菩萨的修行领域。

即刚刚进入二地菩萨修行的领域。很多人说我以后要到菩萨界去,能上去吗?现在师父把目标都给你们指出来了,要你们自己去修,能否修上去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这要看你们自己修不修了。大浪淘沙,有些人坚持不下来,自动淘汰了。有些人因为品行不端,自己退出。有些人自己没有进取心,没有信心来改变自己身上的毛病,退却了。真正修的好的人,心中有佛,真正照着佛菩萨的路走,就会排除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比如:你们都见过船,船头是尖的,这个尖的船头就像一条路,你学佛 学 法就是这个船,船在一直向前开,你会一直乘风破浪,把水全部排到了两边,这个尤如学习佛道一样,明白了吗?如果这个船头是平的,你说有多少阻力?学佛要找到一条真正的佛路,就是佛菩萨的道路,你才能勇往直前。

佛 经上讲,一切佛法修学,要依十善业做为学佛的基础。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十善业,二地菩萨是用十善业来自利利他,十恶业今天就不重复细讲解了。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 语,不贪,不瞋,不痴。

修行人必须先修十善业就能如法,就是说只要修学十善业,你就能够找到正 法。如就是找到。如法就是找对了这个法,然后得 法,逐步的让你的心变成了清净。实际上忙来忙去,就是忙这个心。你们今天所有的毛病,所有的麻烦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心不安静,心不干净。如果你们的心能干净一点就不会出毛病了。人的许多 毛病都是因为心不干净引起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心是造病的根,是祸,是造毛病的根源。所以说:心定治万病生。有心病的人,哪怕身上会有一万个病生出来,只要心定,也能根治,明白了吗?

有一个人生癌症了,家人决定不告诉他,对他很好,让他自强,结果这个人的癌症好了。另一个人刚刚发现怀疑是癌症,家里人就告诉了他,说很可能是恶性的,但是现在还不能肯定,结果这个人一个星期后就死了。这就是你的心造成了你的业,你的心死了,你 的 人就会死。心永远不要死,你 的 人才能活的有 意义。首先要超出欲 界的垢染,超出欲 界的垢染就是你的境界要超出欲 界天,就是要超出人间污垢的染浊。人修到一定程度就修不上去了,是因为境界提升不上去。那么境界怎么提升呢?给你们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听,你们就知道境界是怎么提升的了,你们现在为什么不随地吐痰了呢?

你们过去为什么会呢?这就是境界的提升。是怎么提升的呢?是境界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自己知道做一个人不能随地吐痰,做一个人要爱护卫生,这是一种内涵的境界的提升,慢慢的你自然的就不随地吐痰了。你说这境界是怎么修的呢?看得见吗?摸得着吗? 境界的提升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你自己慢慢的悟,慢慢的去修 炼。为什么有些人碰到一点事情就忍不住上串下跳的?为什么有些人又很沉稳忍辱精进?这就是境界的不同。境界高的人,就是指着鼻子骂他,他也只是笑笑而已,一句话都不讲。

为什么会成为十地菩萨?因为它也是一层一层往上升的。你的境界越高,就升的越快,你的境界越低,就升的越慢。尤如人间,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亊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不同的反应就代 表着不同的境界。

发心修学声闻缘觉菩萨,是圣者的初世修行境界。圣者就是圣 人。知道为什么在声闻道和缘觉道的菩萨获取阿罗汉果位后,不是太多的圣者会下来救人?因为他们下来后怕万一回不去了,就会再重新落入六道轮回。第九法界的菩萨界和第十法界的佛界他们发愿下来救 度众生,他们的愿力大,但菩萨界的菩萨下来救人也是冒着回不去的危险,但是菩萨界的境界很高,哪怕是冒着回不去的危险也要下来救人。只有佛下来了,永远不会在人间沉沦,不会落入六道轮回。因为佛是大彻大悟者,是无上正等正觉。

恭录  离欲 梵行   成就佛性




佛教词语菩萨十地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意思为: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闇,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

十地菩萨的十地境界
那么十地菩萨是什么境界呢?看下<华严经>上详细的介绍,包括佛的境界.增加我们对大愿地藏王菩萨的信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华严经.十地品.第十地---法云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无量智慧观察觉了已,善思惟修习,善满足白法,集无边助道法,增长...

十地菩萨是哪十地
《华严经》讲菩萨五十二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菩萨从十信位开始修,修到妙觉位,然后成佛。《华严经》十地是指:(1)欢喜地(梵pramudita^ bhu^mi,极喜地)(2)离垢地(梵vimala^ bh.)(3)发光地(梵prabha^kari^ bh.,届穷)(4)焰慧地(梵arcismati^ bh....

佛教五道十地的分别是什么?
佛教五道十地分别是:1、佛教五道:道教本身轮回转世体系,今人多知六道而不知五道轮回。包括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2、佛教十地: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即指十种地位,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包括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菩萨有十三地吗?
十地菩萨,十一地是等觉,十二地是妙觉,圆满成佛了。十三地,末法时期,只能看经典,看的越少越好,这样犯错误的概率也低。

佛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第十二地的菩萨是妙觉位。第十二地到十六地的菩萨名之曰佛。一般显教把未达佛位的菩萨划分为十地:法云地、善慧地、不动地、远行地、现前地、极难胜地、焰慧地、发光地、离垢地、欢喜地。(法云地最高而欢喜地最低)显教再把征得妙觉位(破第十二品无明)的菩萨称之为佛。《菩萨璎珞本业经》...

十地菩萨是怎样成佛
其实菩萨修到十地果位,再往上修就成就圆满报身佛了,但为了示现人间成佛,所以还要上生兜率成等觉菩萨,下生人间成妙觉菩萨,最后树下成应现身佛,即等觉菩萨和妙觉菩萨以及应现身佛都是圆满报身佛的百千万亿的分身。这是我的理解。十地菩萨成佛也好,妙觉菩萨成佛也罢,都需要诸佛加持,按密宗观点,...

佛在十三地的说法对吗?
第五、五地菩萨(极难胜地);第六、六地菩萨(现前地);第七、七地菩萨(远行地);第八、八地菩萨(不动地);第九、九地菩萨(善慧地);第十、十地菩萨(法云地);第十一、等觉菩萨 第十二、妙觉菩萨(佛)实际上,在第十二地的妙觉菩萨就已经是佛了,二者是平等无二的,硬要划到第...

...是声缘阿罗汉?什么是缘觉阿罗汉?什么是一地菩萨?什么是十地菩萨?
十、法云地 (Skt. dharmameghābhūmi; Tib. chökyi trin; Wyl. chos kyi sprin),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一地菩萨又叫初地菩萨,十地菩萨之上有等觉菩萨,即功德圆满,可...

十地菩萨是十个等级吗?菩萨也有等级?
菩萨根据修行所达到的程度不同,分为41个级别。这41个级别,概括为3大层次:凡位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当菩萨修行圆满的时候,就叫做:佛。其中十地菩萨,都是圣位菩萨。圣位菩萨在佛经中叫做:菩萨摩诃萨。意思是:菩萨中的菩萨。

虎丘区18310483954: 十地菩萨(十地菩萨是哪十地)
年俭锡类: 十地菩萨是哪十地?十地菩萨分别是“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

虎丘区18310483954: 十乘菩萨果位 是什么?请细说 -
年俭锡类: 阿弥陀佛 佛教没有十乘菩萨的说法,有十地菩萨 宣化上人--- 一地到十地菩萨讲解,十地的第一地,是“欢喜地”;得到第一地的菩萨,就非常欢喜.观世音菩萨在第一地的时候,听见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听过之后,由一地就证到八...

虎丘区18310483954: 菩萨的境界一地至八地各有不同境界1 -
年俭锡类: 是有不同境界的,另外接下来还有九地和十地的境界 .

虎丘区18310483954: 请问释迦摩尼成佛前是什么境界? -
年俭锡类: 释迦摩尼佛成佛前就是储佛的地位,他的境界也是这个境界.至于你说的那些神通.成佛后这些都是佛所具备的一些能力,这不是神通,而是成佛后都会有的.

虎丘区18310483954: 佛学常识十地菩萨是哪十地呢 -
年俭锡类: 十地菩萨,一般是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 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离...

虎丘区18310483954: 鬼怕开天眼吗 开天眼好吗 -
年俭锡类: 能开的只是普通基本的阴阳眼, 鬼干吗要怕以下的眼是要靠修行才能得到 五 眼的因、作用、范围、本体等,在《现观庄严论讲义》和《大乘阿毗达磨》中有详细介绍.本来,《文殊真实名经》和《胜乐金刚》的讲义中说,佛陀的功德无边无 ...

虎丘区18310483954: 什么叫登地菩萨 -
年俭锡类: 圆觉判教为十地:登地菩萨就是这十地的菩萨,来源于这句话:菩萨初登欢喜地,俱生尤自现缠绵. 非要说个“程度”的话,初地菩萨相当于见惑断尽的菩萨,也就是禅宗初关已破,教下第一阿僧祗劫满.

虎丘区18310483954: 佛大还是菩萨大 -
年俭锡类: 佛和菩萨主要区别是悟证的果位不同, 佛是最圆满的果位,菩萨分十地,从一地到十地菩萨,当菩萨修正到十地菩萨的果位,即为佛. 观世音菩萨闻听大悲咒后, 立超第八地,而身生千手千眼.至于孙悟空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是被如来封为**佛,佛教里叫< 授记>,有<预言>的性质, 意思是<来世能修证成佛果>, 不是马上就是佛了.再者,观世音是古佛再来,早在释迦牟尼成佛前已证得佛果,叫<正法明如来>,此生是乘愿再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 佛经里都有记载

虎丘区18310483954: 菩萨果味最低的是初信位?是不是法身大士?如何证得初信位 -
年俭锡类: 菩萨 大家知道做善事可以转为功德,那么我问你们:一个有功德的人,他的功德会否转为善业?告诉你们出家的修行人就可以,他们这一辈子出家修行,如果没有好好地修,下一辈子投胎为人,功德就全部转为福报.比如,念经有口无心,动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