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为什么标志着皇权专制的腐朽

作者&投稿:桐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为什么标志着专制主义的~

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设立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明代内阁制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具体表现是:

1、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
2、经济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制皇权,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的统治制度。特点如下:
1、由君王独掌国家政权的政体或统治方式。例句:瞿秋白《赤都心史》:“封建遗毒,东方式的专制政体,使官僚问题种得很深的根底。”
2、泛指独断专行。例句:林海音《代序》:“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

明朝(1368年-1662年[1]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二十帝,享国294年。[2-4]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5]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设立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又加剧了皇权专制的腐朽,原因包括:
1、政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的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
2、经济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简介:
明朝内阁制度
简介: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特点: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内阁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
内阁受制于司礼监,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礼监的路子。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内阁中矛盾激烈。
影响:
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
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明代内阁因缺乏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只是政务的辅助机构,通过票拟、修旨来辅政,但大学士的票拟最终要通过皇帝的朱批,而明代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宣宗时大臣章奏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参照内阁的票拟披红。宣宗以后,人主怠荒,深居内宫,不亲政事,不见大臣,又把太监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朱批便由秉笔太监处理。司礼监便凌驾于内阁之上,内阁权力仅止于票拟。无论皇帝亲自掌权或者是假手于司礼监代批,大学士只能承旨办事,由是司礼监便趁机窃柄专权。明之阁臣即使有理想,有主张者,也必须先勾结宦官不可,否则一切政事都受到宦官阻梗,不能上达皇帝,如张居正为有明一代能臣,其任首辅时亦要密结司礼太监冯保,才能策动当时的政事。至于阁臣之不肖者,更争相谄媚逄迎宦官,助阉为虐,狼狈为奸,助长宦官的气焰。综观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实与废相后,内阁无实权,加上君主过于宠信宦官,使宦官得以居中用事所使然。
演成朋党倾轧。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箝制,内受宦官操纵,阁臣之欲握权柄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一方面要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须倾轧同列之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即在明代内阁权任处于最高峰时,阁臣间为争夺”辅“地位,往往互相倾轧,愈演愈烈,甚至不惜朋党台谏,依傍宦官,世宗时之严嵩任首辅,威权不可一世,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到。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出任首辅,也是因为内结司礼监冯保,逐高拱得来的。阁臣倾轧之剧烈皆因明代内阁没有正式的权力,没有合法的地位而引生的流弊。
导致政风因循。明代阁臣绝大多数是由进士而翰林,而拜命入阁,他们大都是十年窗下,久在翰林苑,舞文弄墨之士,并无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大都昏庸而无识见,阁臣为保官秩,大都庸庸碌碌,而很少勇于任事,敢作敢为。由于明代内阁受所处的地位和职权的限制,权力由皇帝授予,而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于是只能对皇帝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一辈阁臣都碌碌无能,遂使政风因循腐化。再至张居正之循名责实,积极有为,却不免被目为越权专政,非议四起,死后更落得削爵抄家的下场。继之为政者,惩张居正之败,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唯取媚皇帝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政治遂因循积弊,日甚一日。
总而言之,“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在某程度上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没有宰相,令皇权失却制衡;加上内阁无合法性;故无实权;事事听命于皇帝,造成君主独裁。如遇上昏庸之主,又会导致宦官为祸。而且内阁首辅为求争取权力,往往依附宦官,排挤异己,更助长了宦官的气焰。由此可见,明内阁的出现与其政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影响深远 。
清朝军机处
简介: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特点: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
军机处值房
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
军机处的办事效率很高。
清军机处还实行了严格的归档保密规定,值日章京。
影响:
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至于“文武官特简”以及西北两路军兵换防也要由军机大臣“进其名单”呈请钦定。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当于机要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被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两者比较:
明朝内阁最初和清朝的军机处类似,是辅佐永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是一个纯粹的秘书机构。但是随着后来的皇帝的精力和能力下降,内阁逐渐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明朝的内阁首辅在某种程度上是行使相权的,比如著名的张居正。而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但是制度是一方面,关键在于清朝皇帝独裁,军机处始终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明朝内阁逐渐摆脱了纯粹的秘书机构,拥有了一定的行政权力,如果明朝皇帝都像朱元璋和朱棣那么勤政,内阁的权力就小多了。
明代的内阁大学士以六部尚书和曾任经筵讲官的来兼任,他们的地位不算高。但内阁还算是国家的正式官署,成员是有品级的国家官员,其任免是有规章制度的。军机处最初在编制上只是一个临时机构,而非一个正式机构,其成员无品级,组成完全由皇帝任意安排。内阁大学士,还可以勉强称为国家大臣,而军机大臣则只算是皇帝的私人秘书。随着后来的发展,成为事实上的正式机构。
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的职权由皇帝所兼。只是宰相做错了,须负责。皇帝做错了,可以不负责。除这一区别以外,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唐宋诸代的诏敕,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宰相的章,就不成为诏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2019·荆门)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设立军机处。
(2016·孝感)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清朝军机大臣到底是干啥的?
明朝设立内阁制度,并依次分为首辅、次辅等等;而清代和明代不同,雍正帝在位时期设立了军机处来协助其处理政务。军机处总的来说很像过去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当然彼此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从实际职权去考虑,军机处也有点像皇帝的单独秘书机构,能担任军机大臣的都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所以军机...

清朝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军机大臣和珅 清朝内阁在入关前是以内三院为前身,入关后吸收了明朝内阁制度。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均出自皇帝特简,以“赞理机务,表率百僚”。授官后,亦兼摄殿阁、六部尚书衔。雍正八年,内阁大学士升为正一品,此后成为定制。内阁日常事务是帮助皇帝办理本章,兼处理部分奏折。大学士常侍...

清朝为什么要在沿袭明制设内阁基础上还要再设军机处?
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清承明制很多地方是名同实异,但清朝与明朝的官制还是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以至于清末人依旧认为:“我朝设官,大半沿前明数百年旧制”。 以行政中枢来说,明朝的内阁清朝也沿袭下来了。但清朝的内阁并没有像明朝那般发挥出巨大作用,到了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时期,又设立了军机处,虽然并没有废除内阁...

宰相,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的区别
二、人数不同 1、宰相不是个正式的官职名称,它一般是地位最高的文臣的尊称。这个地位最高的文臣在各个朝代的具体官职不一样,而且不一定是一个人。2、内阁总理大臣是清朝末期帝国政府的首长一般只有一个人。3、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没有定员,少则三、四人,多则...

清朝军机处简介
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因此,军机处的设置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君主专制的顶峰离不开皇帝个人的勤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军机处是谁设立的?目的是什么呢?
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皇帝,起初的目的是处理紧急军务,后来成为清朝统治者加强皇权统治的工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其一,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皇帝七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29年,西北战事再起,当时因为内阁离皇帝比较远,雍正一方面担心泄露军机,另一方面处理紧急军务比较慢,就在离自己...

清朝两广总督与军机大臣都是一品,到底谁的权力更大?
首先军机大臣并无固定品级,由皇帝挑选官员兼任。而两广总督作为封疆大吏,为一品官级,其职权范围比军机大臣更为广阔,尤其是在清朝后期,两广总督的权力要比军机大臣更大。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之权的产物 军机处起源于雍正时期。在雍正时期之前,清朝还是沿用明朝的内阁制,国家大事,政策方针的实施均...

清朝军机处和上书房有什么区别?
1、上书房。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清史稿》)这种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跟现在没有类别性,硬要比的话,等于清华北大,汇集了全国的精英教师。2、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

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从秦汉以后是什么制度?
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体系就逐渐变得健全和完善起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深受血缘关系的影响,从夏商王朝时期伊始,世袭制和宗法制逐渐崭露头角。随着秦汉大一统,出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明清朝代的政治制度变成为高度...

明朝内阁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性质和评价? 清朝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专制...
明朝的内阁制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荔蒲县19524351895: 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为什么标志着皇权专制的腐朽 -
照贺橘红: (2019·荆门)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设立军机处.(2016·孝感)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荔蒲县19524351895: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照贺橘红: 跪受笔录,没有权利,并且军机处成员地位低下,不能跟其他官员来往,是唯命是从的典型表现 ,就像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标志.

荔蒲县19524351895: 明清分别设立内阁和军机处的 原因是什么 -
照贺橘红: 明朝前宦官宰相乱政 明朝取消宰相 成立内阁 使皇权更为集中 清代的军机处是皇上直接管辖的部门 有官阶较低的官员任职 从而保证他们对皇上的忠诚 军机处把内阁架空 使皇权完全集中到皇上手中 保证清皇帝统治 是封建帝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荔蒲县19524351895: 中国古代史上谁使皇权达到顶峰..具体表现是什么 -
照贺橘红: 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荔蒲县19524351895: 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 -
照贺橘红:[选项] A. 强化了封建皇权 B. 削弱了地方权力 C. 分散了丞相权力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荔蒲县19524351895: 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统治的作用是什么 -
照贺橘红: 明清两朝,是我国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两个朝代,封建君主的中央集权到了从所未有的一个程度,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明朝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内厂,统称为厂卫.厂卫的出现标志着皇帝对自己权力的控制度加强,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必然.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是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最大特色,明初废丞相,设三司,置五军都督府,实行特务制度,都是为了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荔蒲县19524351895: 一道历史题目我的疑惑
照贺橘红: 首先,你疑问的关键在“明朝的内阁”的节点上,你认为题肢“从..到..”应该改一下,至少在“从..”的设置上时间和事件应提前点,那样更能说明答案,更让人信服.----是吗? 你对历史的斟酌是好的,学风严谨值得鼓励.出题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大同小异的,答题者往往相对“被动”,这点没关系,只要我们能被动地转弯就行. 明清都是皇权集中的时期,这点应该无异.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从皇权集中到皇权更集中”,反映了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

荔蒲县19524351895: 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
照贺橘红: 较上面的补充一点:军机处之前是“摄政王大臣会议”,“摄政王大臣会议”使得皇帝必须受制于这个类似国会的机构.而后南书房成立了才逐渐扭转局势,直到军机...

荔蒲县19524351895: 军机处的影响为什么如此之大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呢 -
照贺橘红: 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只是一个顾问机关,它使得皇帝对国家权力的掌控达到顶峰,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以分走皇权.无论是丞相制还是内阁制,都可以对皇权产生限制,但军机处没有这种能力.

荔蒲县19524351895: 军机处设立的目的 -
照贺橘红: 清朝军机处 清代的军机处,是清代宫廷斗争的万恶之首. 清代始为秉承酋长意旨办理军机事务,后扩及所有机要政事的中枢机构.其设立年月,说法不一.有起于雍正七年(1729)、八年、十年诸说,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