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书法家有哪些

作者&投稿:邱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代四大书法家都是谁?~

清代四大书法家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清代书法是碑派的复兴时期。
1、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2、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3、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

扩展资料:
清朝前期书坛的主流是帖学派,康熙好董,乾隆好赵,董赵书风风靡天下,明初之“台阁体”至此演变成以黑大圆光为特征的“馆阁体”,代表书家有张照、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后四人被称作“清四家”,刘有“浓墨宰相”、王有“淡墨探花”之称。与此同期的有民间一批画家对书法的探索,将书法各派和国画进行融合,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清四家",实际上只有刘墉较有成就,其余诸家,只是在当时的官样书法中,或远或近地走出了董赵的藩篱,因此被时人看重。从艺术的角度看,并没有多少超越前人或者赶上前人的地方,而且都还有各自的缺陷,所以,启功先生说:"有清书推四大家,而各有一眚,盖成(亲王)板,刘(墉)蹇,翁(方纲)赧,铁(保)软。蹇者矫姿,色厉而内荏;赧者迟疑,欲进而反退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四家

1,董鄂·铁保(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及两江总督,其书源墓颜真卿,专长草书,草法王羲之、怀素与刘墉、翁方纲足。也喜欢喜画梅,著有梅盒诗。
铁保以文章和书法驰名朝野,他将旗人诗文编为《白山诗介》134卷,自己的作品则编为《惟清斋全集》,铁保是满人中最著名的书法家,他谪居吉林时仍勤于临墓古法帖,引起眼病。刻有《惟清斋帖》。

2,刘墉(1719-1803),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擅真行书潜心六朝碑版,书名满天下。著有刘文清诗集等著作。
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主要作品有《石庵诗集》。
3,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著有《复初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复初斋诗集》42卷、《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石洲诗话》等大量金石学著作。
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
主要著作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5,梁同书(1723-1815),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直语补正》、《日贯斋涂说》、《笔史》等。

1,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的诗文思想性、现实性极强,写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古奥老拙,慷慨苍凉,奇思逸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法草楷篆隶,无不精工,豪迈不羁,独辟蹊径,名满天下,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

2,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将楷书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传世书迹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盛仲交赞》,绢本漆书。

3,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4,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5,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 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 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 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

顺治康熙年间
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一是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二是传统书风,三是篆隶初兴。
(一)延续晚明行草新书风的主要人物: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等
这些书家,多数对晚明时期的行草新书风有切身的体会,有的(如王铎)本身就是其中的主将;有的(如傅山)虽然主要生活在清初,但是国破家亡的伤痛,也使他们无法在一种悠游清和的心境下从事艺术创作,因而对晚明新风有热切的推崇。
王铎
行书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嵩淙道人、雷塘渔隐、兰台外史、烟潭渔叟、痴仙道人等,洛阳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又为南明小朝廷的东阁大学士。1645年南京被破降清,顺治间官授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享年61岁。
王铎学书推重古典,特别强调“宗晋”,认为“书未宗晋,终入野道”(《观宋拓淳化帖》)。他一生坚持一种学习方法,“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始终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保持与古典之间不间断的交流,所以传世临帖作品极多。但他的临帖,常常大量掺入自己的意思加以改造,有些作品明显是根据记忆而背临的,因而有时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创造。同晚明的很多书家一样,他在世时就将自己的一些作品刊刻成帖,汇集成书,其中著名的有《拟山园帖》、《琅华馆真迹帖》等。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力。
王铎楷书,主要渊源是唐,特别是颜柳两家,但是不追求结构的工稳,而独取其生拗古拙的一面,尤其爱用异体字、古体字以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因而气息古朴拗峭,在明末清初的楷书中别出一格。
他最有影响的是行草书,晋唐宋兼综,融汇极广泛,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行书深得《集王圣教》和米芾的精神,在大幅式上纵横驰骋,创造了独特的形式和意味。其书点划粗者,重似千钧;细者既如游丝,也筋力坚韧;有时用涨墨法,形成浓重的墨块,宛如巨石,得厚重之致。结构茂密雄放,或紧结蹙缩,或开拓纵逸,跌宕多姿,无不如意。
他的草书点划与使转兼重,顿挫转折,用意精到,因此脉络清晰,但又绝不安排,总能以意驱笔、因字造型,故浓淡枯湿、随手生发,疾迟衄挫、取次相从,大小、欹正、展蹙、依倚、起伏,无不能顺势调整,宛如宿构。
王铎行草的章法极有特色,倪后瞻说他“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也”。一般行距大、字距紧,行内因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如蜿蜒巨龙腾飞纸上,神妙夭矫,不可端倪,有气贯长虹之势,无轻媚流滑之弊,古韵今情,和合一体,令人目眩神驰、胸豁气畅,开行草书的一种新境界。
王铎书法的这种境界,得到了后人的大力推崇。倪后瞻指出:“北京及山东、西、秦、豫五省凡学书者,以为宗主。”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说:“明自嘉靖以后,士夫书无不可观,以不习俗书故也。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废之。”近代以来,更是驰名中外,日本人甚至推许为胜过王羲之,虽是过誉,但是可见他的影响。
傅山
草书
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一字仲仁,号侨山、啬庐、公之它、真山、浊翁、石道人、老檗禅、侨黄老人、朱衣道人等,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他生性刚烈耿介,有义士之称。虽自幼聪颖博学,但却在晚明屡试不第。明亡后,曾秘密参与反清活动被捕,获救后隐居不出。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各地硕儒,他被当地政府强行送往北京,却坚辞不入,终未应举。其终于旧朝的行为虽有历史局限,但刚直不阿的气节还是为后人所称颂的。他还是清初的重要学者,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在清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长于医术,尤精妇科。学问道德都为当时所重。
傅山工书,与其为人一样,反对矫饰造作,“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字训》),尤其不喜赵孟頫一路优美妍媚的风格,而崇尚拙朴率真的书风,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儿孙》),既可以说是晚明书风的理论总结,也对后来兴起的篆隶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实践,楷书学颜真卿,得其厚密朴质;行草受王铎影响,同时深研阁帖,易王铎的方折为圆转,更加重视点划之间的缠绕盘旋,因而气势更加饱满、风格更加恣肆。但是他学古不如王铎全面深入,创作时又比王铎率意,因而在技巧的丰富和严谨方面有所未逮。他同时也涉猎篆隶,虽然尚未得法,却可谓清代复兴篆隶的先驱。
朱耷
朱耷(1626~1705)是明宗室、宁王朱权后裔。号雪个、雪衲、八大山人、个山、驴屋、人屋、何园、书年、驴汉、刃菴、破云樵、驴屋驴等,明亡后为僧,以享名于世。他于书曾于黄庭坚用力甚勤,得其蹙伸欹侧之妙,而增益以秀雅;又受董其昌影响,得其灵动秀美之致。60岁前后开始,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面目:用笔凝练如篆,泯去起收形态变化,代之以圆浑含蓄,行笔以中锋圆劲、婉转流动为主,不计提按粗细的变化。结构极重视疏密的对比,并常常因此造成字势欹正、展蹙的诸多变化,从而进一步形成章法的跌宕起伏。形简而势满,神清而意长,意境高远,气质浑穆,与其绘画同一机杼,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许友
清初人(约1620年-1663年,生卒年说法各异,约清圣祖康熙十三年前后在世。)诸生。原名采,曾名宰。父许豸,因闽音宰与豸同,有忌者称许友改名宰犯家讳,以不孝责之,遂更名友,字有介,又更名为眉,字介寿、介眉,又名友眉,号瓯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明崇祯间举孝廉,以诸生终,入清不仕。
许友工书善画,诗尤孤旷。时称“三绝”的草书、山水和诗文。书少师倪元璐学。晚慕米芾为人,构米友堂祀之。他的草书清逸超隽,山水松竹挺拔不群,诗文词赋清旷脱俗,钱谦益尝录其诗于《吾炙集》中。王士祯、朱彝尊亦称赏之。书法风格近于王铎。其书在笔力上不如王铎的雄健,而妙在其章法的借鉴。其作品传世不多,日本澄怀堂美术馆所藏之《七绝二首诗轴》是其代表作。此作就妙在章法的的奇崛:七行书大小错落,布白空间聚散如山水画般曲折有致,真有“岩花生得山斋满”之生趣盎然,为书法的章法布白开了一个新生面。
(二)传统行草书风的延续:董、赵书风的笼罩
这一风气的形成,既是董其昌影响的自然延续所致,也与清初几位皇帝的引导有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酷爱董其昌书风;乾隆在位六十年,喜欢赵孟頫书风。由是,整个清朝前期的朝廷官员书法,多数都受董、赵书风的笼罩。
其中也出现过一些水平较高的书家如查士标、姜宸英、沈荃、孙岳颁、查升等。这些书家主要受董其昌风格影响,但因为学力或性情的限制,未能充分发挥董书的妍雅清逸,或过于拘谨,或过于软弱,气息上都不很高明,尤其是创造性相对王铎、朱耷等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虽然一时获誉甚高,却终究没有开辟新境。
(三)篆隶书法
清初的篆隶,在晚明基础上有一些进展,声势渐壮。除傅山外,善于隶书的还有戴易、郑簠、王时敏、朱彝尊等,实绩渐有可观[2] 。
王时敏
王时敏(1592 - 1680) , 字逊之,号烟客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曾官太常寺少卿,明亡后不仕。善绘事,隶书点划工整、结构沉稳,气息渊静古穆,颇有魄力[2] 。
郑簠
郑簠(1622 - 1693) , 字汝器,号谷口,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是清代第一位专攻隶书的书家,终生未出仕,主业行医。学汉隶垂30年,得《郑固》、《史晨》、《曹全》之意,又参以行草笔法,自成飘逸潇洒的格局,后人认为他与朱彝尊是“汉隶之学复兴”的首要功臣[2]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 - 1709) , 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应博学鸿词科,任翰林院检讨,撰修《明史》。他是清初重要的金石学家,隶书主要得力于《曹全》,临习之功极深,能够形神兼备地临摹《曹全》而不受唐以后隶书的影响,非常难得,标志着当时学者对于汉隶笔法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自作时却不能完全坚持《曹全》的规范,稍嫌板滞。

雍正道光年间
乾隆、嘉庆前后,董、赵的影响渐弱,文人们向古代传统的追寻逐步深入,这使得篆隶书法的复兴步伐加快了,对晋唐宋元明传统的学习范围也大大扩展,由此成为两股基本的力量。

(一)对晋唐宋元明传统学习的深入
这一派书家有的仍以学习董、赵为主的,但更多的则是向宋、唐、晋的大师们取法,代表人物有王澍、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翁方纲、钱沣、永瑆、铁保等,其中翁、刘、梁(同书)、王有“清四家”之称(亦有一种说法是翁、刘、成、铁)。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石菴、石盦、木菴、青原、香岩、勗斋、东武、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是乾隆年间的重臣,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苏学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嘉庆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他的书法由董、赵入手,而后遍临晋唐宋诸家,尤得力于苏东坡、颜真卿和晋唐小楷,融会贯通,自成格局。其书点划丰腴处短而厚、细劲处含而健,对比强烈;结字内敛拙朴,而决不拥塞,端重稳健中透出灵秀;章法轻重错落,舒朗雍容。整体风格含蓄蕴籍,精气内敛,浑若太极,貌端穆而气清和,有硕儒老臣的持重,无恃才傲物的轻佻,似乎包有万象而莫测高深,洵然可敬。因为喜用浓墨,时号为“浓墨宰相”。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曾任翰林侍读等,以事被黜,执教各地书院。擅诗文,著有《快雨堂题跋》等。他的书法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见长。因喜用淡墨,与刘墉恰成对照,故时称他“淡墨探花”。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忠叙、彝斋、覃溪、苏斋等,北京大兴人。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等地省试考官及广东等地学政,官至内阁学士。他的主要活动也在乾隆年间,和刘墉齐名,但是主要精力都放在鉴赏、考证和题跋碑帖上。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苏斋题跋》、《苏米斋兰亭考》等诸多著作。在书法学习上,翁方纲主张学习古人,强调每一字一笔都有来历,一生致力于欧阳询,严守法度,以精工为尚。其楷书,得欧阳询的结实端谨,而乏其清新精巧;行书稍活泼,而仍然过于拘束,缺乏逸韵高情。严格地讲,其金石研究比书法实践影响更大。
(二)对秦汉北朝传统的重新发现与取法
在篆隶与北碑领域,情况却有所不同。经过书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篆隶的审美价值不断得到深入的认识,许多杰出人才投身于此,从而使篆隶领域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和突破,对北碑的学习也开始起步。总体上看,对这一传统的关注已成燎原之势,形成了与晋唐宋元明传统一翼足可抗衡的局面。

涉足这一领域的艺术家中,有不少画家,如名列“扬州八怪”的郑燮、金农、汪士慎等人,他们疏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而与市民阶层有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想、创作倾向带有一定的叛逆性。在书法上,对晋唐以来传统采取一种比较主动的反叛姿态,而对秦汉传统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成为秦汉传统复兴的一批重要力量。
金农
漆书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古泉、、金牛、老丁、百研翁、耻春翁、寿道士、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昔邪居士、心出家盦粥饭僧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精诗词、鉴赏,喜收藏,绘画为一代宗师。于书专攻《华山碑》,后自出机杼,不受束缚,以倒薤法作撇,以方整宽阔笔作横、细劲笔作竖,号称“漆书”,古拙朴厚,时涉谐趣,形成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行书和楷书、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风子、樗散人、红雪山樵等,江苏兴化人,著有《板桥全集》。他以画竹著称于世,又对传统行草有相当的造诣,但因世人好奇,遂不满于此,而有意以篆法、隶书、楷书与行草杂糅,自称“六分半书”,这种探索精神当时即为他博得了很高声誉,但是由于篆隶本身的复兴并不充分,事实上融合篆隶楷行草于一体的时机并不成熟,因而板桥的作品,往往是一种偏于简单的拼凑,无法深入到其精神实质,故总体上并不成功。但他的影响,对于人们重视篆隶的审美价值,仍然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的。
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研林外史、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胜怠老人、玩茶叟、玉几翁等,浙江钱塘人,是一代著名印家,“浙派”的领袖,对篆隶有精深的研究。与篆刻别开天地不同,他在书法上相对中和平正,风格古朴雅致,得秦汉书法的简净精神。
钱坫
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嘉定人。在篆书方面极为自负,自诩二李之后一人,其篆书专攻铁线,出规入矩,确有古人风范,晚年右手病废,以左手作书,结构不能完全如意,然而却增添了一种自然之致。就铁线篆来说,钱坫确实是一代高手。
桂馥
桂馥(1736~1805),一作(1733~1802),一名复,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老苔、老菭、渎井、渎井复民、肃然山外史等,山东曲阜人。他博涉群书,一生精力萃于小学,著述宏富,为“说文四大家”之一,著《说文义证》。亦工诗书画印,所辑《缪篆分韵》一书,为学习汉印之必备。尤以隶书为一代之雄,时人推许为直接汉人,甚至认为是百馀年来第一人,足以超唐越宋。其字用笔肥而不臃、深沉厚重,结字方严广博、朴质端谨,气势雄伟浑穆、堂堂煌煌,确实可以说是深得汉人隶书醇古朴茂、博大饱满的精蕴。只是稍有习气,未能尽善。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以字行,改字顽伯,号完白、完白山人、古浣子、完白山民、游道人、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人。他生于乡鄙,终生为布衣,但自幼即喜刻石,仿汉印颇工,至南京梅镠家,居八年,遍临所藏金石善本,由此而篆、隶、楷、印皆臻大成之境。乾隆五十五年入京,刘墉延为宾客,声振当代名公。其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出以隶笔,遂使篆法活脱生动,摆脱了铁线的拘滞,不唯字形阔大磅礴,而且笔势丰富多姿,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其隶书笔致健拔苍劲,结体疏宕俊逸,用墨苍古,亦可谓深入汉人堂奥。晚清书论名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等对他无不推崇备至,竞相推许为国朝第一、集篆书大成等。这都是因为他成功地实现了两大传统的转换,表明酝酿已久的秦汉北碑传统的复兴高潮的来临和两大传统的对峙、融会的真正的开始。
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南泉、秋水,福建宁化人,著有《留春草堂集》。他能诗文、绘画、治印,但以书法为最著名,工小楷,行书、楷书均宗颜真卿,通篆法,而以隶书为一代之雄。其隶书从《衡方》等碑化出,笔划含凝厚重,波磔不显,似有篆意,字形方整宏大,有颜真卿气度,因而形成气势磅礴、拙朴茂密之格,有清一代,隶书浑厚一路,无出其右,康有为许为“集分书之成”,不为过誉。
咸丰清朝末年
嘉庆、道光前后,阮元、包世臣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但深入实践的许多书家,并未完全舍彼取此,而是各取所长,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融合之道,使两大传统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晚清书家,大体可分作三类。
(一)以晋唐传统为主的书家:林则徐、翁同龢等。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无抚,号竢村老人,福建福州人。官至两广、云贵总督,加太子少保,谥文忠。鸦片战争后曾被谪戍伊犁。书法出自欧、颜、二王和米芾,颇为清新稳健,唯稍受馆阁习气束缚、
翁同龢
翁同龢(1830 - 1904) , 字叔平,号松禅、瓶庐居士等,江苏常熟人。累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在戊戌变法中被革职。他的书法出于翁方纲、钱南园,而上溯颜真卿、米芾,气息淳厚,堂宇广博,为晚清帖派书家的重镇。
(二)以先秦秦汉北碑为主的书法家。
这类书家比较多,前后有张廷济、朱为弼、徐同柏、赵之琛、六舟达受、吴熙载、杨岘、张裕钊、吴大澄等。他们大多是集传统经学、金石、书画、辞章、考据、收藏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书法家。
张廷济、朱为弼和徐同柏都善于金文大篆,他们三家可以看作清代学习先秦篆书比较有影响的先驱者,虽然他们的成就还不能算是很高深,特别是如何使用笔墨来表现大篆的气息,应该说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精六书,善绘山水、花卉,晚年常写佛像,能篆隶行楷,工刻印,为陈豫钟弟子。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谱》。曾为阮元摹刊钟鼎款识,故精通大篆。他的大篆书,不像前人一样描头画尾,而能够舍弃形貌,独取神理,用浑厚严整的笔法加以表现,笔墨比较自然生动,是清代大篆书中值得重视的一家。
吴熙载
吴熙载(1799~1870),初名廷飏,字熙载,五十岁以后因避讳更字攘之,亦作让之,以字行,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祖籍江宁,自父起移居仪征。工金石考证,能写意花卉,精治印,平生治印逾万,影响深广,后之师邓派者,多以吴氏为宗。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吴让之印谱》等。书法从包世臣学习,由包氏得笔法,并指点学邓门径。篆刻篆隶,均能由邓石如而上追秦汉,继承发扬,赫然成家。书法以篆书为最佳,笔法婀娜而不失清刚,流丽而不失端雅,有文人清气,是师邓而能有所发展者。
张裕钊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号濂亭等,湖北武昌人。曾入曾国藩幕府,为曾氏弟子,但无意仕进,专意于学,为清末古文大家,后人编辑其文章为《濂亭文集》等。他的书法专师北碑,尤得力于《张猛龙》,而敛入规矩,自成体势,结构谨严方正,笔法刚健劲拔,尤以外方内圆的独特笔姿为人所称赏,被康有为推许为“集碑学之成”,在近代中国和东瀛有广泛的影响。但现在看来,虽然很有特色,而相对于北碑来说,精神有隔阂,并没有抉得精华。
吴大澄
吴大澄(1835~1902),原名大淳,避帝讳而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愙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累官至广东、湖南巡抚。好集古精鉴别,是著名的金石学家,所得古器皆手自摩拓,工书画篆刻,著有《愙斋集古录》、《愙斋集古录释文誊稿》、《说文古籀补》、《恒轩吉金录》、《古字说》、《古玉图考》、《愙斋诗文集》等著作。他的篆书融会大小二篆,以大篆立其筋骨,以小篆敛其体裁,而笔墨又极其精炼,三美归一,形成了坚劲紧韧的艺术风格,为篆书艺术开辟了一种新风格。
(三)兼宗两大传统并寻求融通的书家: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为等。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猨臂翁,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协修、总纂、提调等,曾主持福建、贵州、广东乡试,咸丰间任职四川学政期间被黜,从此讲学游历各地,晚年在扬州主持校勘《十三经注疏》。他是晚清著名的学者,精通仪礼、说文、汉书、诗词以及书法,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金石跋》等。他的书法,早年从颜真卿入手,后来融会《道因法师碑》,精研数十年,深得其妙,以后又肆力于篆、隶以及北碑,无不用功深至,是以篆、隶、楷、行皆冠绝一世。又以绝大天分和匠心,探求各体精神的融会,因而其各体的面目,都与传统的面目形成了很大的差异,然而又无不以传统的面目为依归,真可谓帖意碑神,草情篆韵,一体而兼收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开出了奇葩,为书法的未来发展拓出了一条崭新的大道。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悲庵,别署子欠、支自、铁三、益甫、憨寮、冷君、无闷、梅庵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己未年(1859)举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知县。著作有《悲庵居士诗剩》、《补环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等。他是一个多能的艺术家,篆刻、绘画、书法皆一代大家。尝称“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无间然”,可见其于印章用力之多且勤。赵氏以其特有的艺术敏感和熔铸能力,将彼时出土日多的古器物文字引入印作和边款,风貌多样,意趣清新,开印章的新天地。他的书法,初从颜真卿入,后专攻北碑,又得邓石如篆隶之法,于是以北碑之法写篆隶,进一步丰富了篆隶的笔法意趣。又由北碑化生行书,融铸贯通,运用如意,神气飞动,既饶有古朴厚重之意,更兼有帖的温醇雅洁之韵。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使意境更臻于成熟老到。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曾应驻日本公使黎庶昌之请前往日本协助辑刊《古逸丛书》,因此而收集了不少保留在日的古代文献。他同时还在日本广泛传播书法,对日本近代以来书法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理论上提倡碑与帖“合则两美,离则两伤”,是较早进行这种理论倡导的人物。在实践上他也奉行不悖,行书学颜和苏轼,以后参入北碑意趣;大篆已经直达西周;隶书注重笔情墨趣,老辣迟涩,结体妙善伸蹙,时有谐趣。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西樵山人等,广东南海人,著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广艺舟双楫》等。康有为是碑学理论的健将,持论时有偏激之见,往往为人所诟病,但他自幼曾受过严格的传统书法训练,虽然以后专修北碑,但幼学基础仍然未废,结果无意中形成了碑帖融合的面目。前人多认为他的书法出自《石门铭》,实际上还有许多颜真卿行书的趣味。因此他的书作既有北碑的开张恣肆、篆隶书法的古朴雄浑,又有传统行草的酣畅飞动,是篆隶北碑与传统行草融会贯通比较成功的例子。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剑虞、俊,又名俊卿,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以字行,亦署仓石、仓硕、苍硕,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乡阿姐、破荷亭长、五湖印匄、削庐、芜菁亭长等,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自成家数,影响深远。著有《缶庐集》。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终生浸淫,无一日或离,晚年变化笔墨,引入行草意趣,遂使笔情墨趣,流溢行间,篆书的复兴,至他而达到一个新高度;行书以王铎为宗,融入欧、米,又引入碑法之苍劲浑朴,老辣生奇,使行书也重放光华。治印初习浙、皖,既而出入秦汉,借鉴封泥陶甓,融入写意绘画情趣,形成了斑驳高古、沉雄壮遒的新面,即作小印,也有寻丈之势。治印还独创修整印面和边栏的法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古今无二。吴昌硕的成就,是清中期以来两大传统深入融会的硕果,标志着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史称“性颖敏,博学多识,精通音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五十四年(1715年)入直南书房,官至刑部尚书,因罪免职,乾隆七年(1742年)复官,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奔父丧而卒于路上,卒年五十五,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光,而气韵远不逮矣。”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等书。

乔大壮(1892年1月16日—1948年7月3日),原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居士。成都华阳人。

先代自浙江绍兴迁蜀,书香门第,祖父乔茂萱在清朝有声望,曾为戊戌六君子收尸。少年游学京师,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博究经史诗文,复入译学馆,通法文,导师辜鸿铭称他是通才。旁及佛典,善作诗,书法早年学习虞世南,篆刻以秦、汉为法。尤工倚声,唐圭璋誉之为“一代词坛飞将”。

1915年任教育部图书审定处专员。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1947年因台湾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许寿裳之荐,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2月19日许寿裳在台北被害,继任系主任,因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遂返回南京。不久因目睹许寿裳惨死,深受刺激,同年7月3日在苏州枫桥投水自尽。著有《波外乐章》、《波外楼诗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书法集》。黄墨谷辑《乔大壮先生手批周邦彦〈片玉词〉》等。

刁戴高,清朝书法家,学者。擅绘画,工诗词,通韵律。字共辰,号约山,浙江慈溪人。少时以诗书名,后多病,有足疾,常坐卧一榻,吟诗习书。法颜体柳体,擅写榜书,笔力雄健。生前求书者络绎不绝,拒不为名人显贵署名,曰:“吾书五尺童子望而识之,奈何俾捉刀乎。”

丁传靖(1870年—1930年),字修甫,号暗公,别署沧桑词客、贪嗔痴阿罗汉、招隐行脚僧。江苏丹徒人。清代书法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副贡,陈宝琛荐为礼学馆纂修,后寓居津门。工书法,不订润例,求字者洛绎不绝。著有《闻公诗存》、《宋人轶事汇编》等。《中国书法大辞典》有传。

范骧(1608年~1675年),字文白,号默庵。海宁人。

明朝贡生,善书法。家贫,著述不辍。清初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因庄廷鑨明史案被逮捕,后与查继佐、陆圻等无罪开释。有《点庵集》、《昭代尺牍小传》。

黄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庵、秋影庵主、莲宗弟子、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篆刻家,书法家。师事丁敬,与之合称“丁黄派”。西泠八家之一,人们一般习惯把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个人称为前四家。篆刻较丁敬又有创新,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

孔继涑(1727年-1791年),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山东曲阜人。孔传铎第五子,孔继汾之弟,孔子六十九代孙。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法,为张照女婿,在“玉虹楼”上苦练12年,得其笔法,后学宋代“四大家”,造诣颇深。刻有《玉虹楼帖》、《玉虹鉴真帖》、《玉虹鉴真续帖》、《谷园摹古法帖》、《国朝名人法帖》等。继涑是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的叔祖,昭焕不满继涑插手府务,以“房屋越制”、“妄图篡位”的罪名,将他逐出家族。死后葬在曲阜城西的大柳村前。

梁巘(?—1785年),字闻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安徽亳州(今毫县)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父亲粱接孟。初为咸安宫教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晚年辞官,主讲于寿春书院。工书法,初学李邕,与孔继涑称“南梁北孔”,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称。殁后葬于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著有《评书帖》、《论画笔记》。

梁国治(1723年~1786年),字阶平,号瑶峰、丰山,会稽中塘中塘梁巷村(今属上虞)人。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标,当过刑部司狱,有惠政。国治自幼颖悟,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十三年(1748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1756年)授广东乡试正考官,隔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1760年)署粮驿道,三十八年,还京,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工书法,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洪亮吉谓之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卒时加封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敬思堂文集》。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符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清雍正元年,其父大学士梁诗正曾奉敕编《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自幼接触书法,能写擘窠书,工于楷、行书,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取法米芾,以后融汇贯通,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代四大家,又与梁巘、梁国治并称三梁。同书善于鉴别前人手迹,过眼即判其真伪。嘉庆四年(1799年)以77岁高龄仍能节录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钱泳《履园丛话》曰:“侍讲早年书宗赵、董,惟自壮至老,笔笔自运,不屑依傍古人,故所书全无帖意。” 嘉庆十二年(1807年)复出为官,不久以足疾告归。卒于嘉庆二十年。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钱塘人,文泓侄,字养仲,号芗林。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濂,叔父梁文泓。五岁始能言,长于文学,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部侍郎,官至东阁大学士,执掌翰林院,常随乾隆出巡。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征明,晚年师颜真卿、李邕,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受命撰《唐宋诗醇》。十二年选入上书房。病逝时家无子侄,许多财物被窃。赠太传,谥文庄。其子梁同书亦是书法大家。

梅调鼎(1839年-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溪人,清末书法家、画家。其书法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幼学颜体,几可乱真。行草宗法二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心研习魏碑书法。梅调鼎长年在上海、宁波二地做账房先生,家中清贫。其书法对海派书法影响很大,并开创了近代浙东书风。

沈景修(1835年-1899年)字蒙叔,号汲氏,晚号寒柯,清季浙江秀水(嘉兴)人。

同治四年(1865年)拔贡,为分水教谕。善书法,得杨少师(杨凝式)《韭花帖》真传。偶写花卉,效法悲盦。当时与海上画派任伯年、舒浩等关系密切。[1]有子沈庚藻。

沈道宽,1772年-1853年,清朝书法家、画家,字栗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先世居于鄞县,后来入籍大兴(今北京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及第,曾在湖南省的酃县、桃源做知县。工于书法,擅长画山水画。享年八十二岁。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王文治工诗文,善书法,工书法,以行草尤擅胜场,能得董其昌神髓,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姚鼐《惜抱轩集》说他努力习书,到达“遗得丧,忘寒暑,穷昼夜”的地步。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齐名,合称四大家,时谚称:“天下三梁(梁同书、梁国治、梁诗正),不及江南一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中年以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1]。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吴大澄(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四年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罢归。

吴善画山水、花卉,尤精于篆书,少从陈硕甫学篆,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启发,结合小篆与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恪斋集古录》、《古字说》、《权衡度量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

杨宾(1650年—1720年),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山人、小铁,人称“杨大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朝书法家、旅行家。

少年颖悟,精通《汉书》和杜诗,八岁能作擘窠书(榜书、泛指大字),工书法,清梁巘《评书帖》称:“杨宾得执笔法,学右军、长公(苏轼),圆韵自然。”其父杨越在浙东通海案因掩护钱缵曾幼子获罪,康熙元年(1662年)与夫人范氏被流放到宁古塔。当时杨宾年仅13岁,领5岁弟杨宝(杨实)与两个妹妹去上海县投奔叔父崇名镇右协右营都司杨懋经。八年后,叔父病故,宾等归山阴。康熙十四年(1675年)成婚于苏州。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宏词科,巡抚张鹏翀预荐杨宾。拒不应试。出游山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等地。

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南巡,杨宾率弟泣请代父戍边,不准。后来杨宾为探望父亲,取道柳条边,经船厂(今吉林市),“触石破颅,血流数升而死,死半日乃复苏”,来到宁古塔,一路上游览凭吊,常向老兵退卒询访遗闻逸事,将东北沿途所闻所见,撰成《柳边纪略》一书。康熙三十年(1691年),杨越竟卒戍所,不许归葬。杨宾四处奔走,跪泣衙门陈情达455天,纳贿于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门下,乃准返葬,其母范氏“悉散家财,单车就道”,而“土汉送者,哭声填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病逝,葬于苏州。著有《金石源流》、《大瓢偶笔》、《晞发堂诗文集》、《大瓢先生杂文残稿》、《塞外诗》、《藩镇考》、《日富编》、《客舍钞存》、《游西山诗》等。

杨沂孙(1813年—1881年),字泳春,号子舆,晚署豪叟,中国江苏常熟城区人。中国清代书法家。

少从李兆洛学,精于《管子》、《庄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杨以篆书著称于世,尤爱“篆籀之学”,初学怀宁邓石如,后吸收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遂自成一格,直追唐人李阳冰;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七言联》为晚年作品。著作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观濠居士集》等。

沈荃(1624年—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清朝江南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生平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书法,学董其昌、米芾字体,入直南书房,为康熙所器重,康熙曾对李光地说:“ 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代表作有《行书如天马赋轴》,又擅长画花鸟、走兽,形象逼真。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著有《充斋集》。

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史称“性颖敏,博学多识,精通音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五十四年(1715年)入直南书房,官至刑部尚书,因罪免职,乾隆七年(1742年)复官,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奔父丧而卒于路上,卒年五十五,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光,而气韵远不逮矣。”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等书。

乔大壮(1892年1月16日—1948年7月3日),原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居士。成都华阳人。

先代自浙江绍兴迁蜀,书香门第,祖父乔茂萱在清朝有声望,曾为戊戌六君子收尸。少年游学京师,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博究经史诗文,复入译学馆,通法文,导师辜鸿铭称他是通才。旁及佛典,善作诗,书法早年学习虞世南,篆刻以秦、汉为法。尤工倚声,唐圭璋誉之为“一代词坛飞将”。

1915年任教育部图书审定处专员。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1947年因台湾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许寿裳之荐,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2月19日许寿裳在台北被害,继任系主任,因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遂返回南京。不久因目睹许寿裳惨死,深受刺激,同年7月3日在苏州枫桥投水自尽。著有《波外乐章》、《波外楼诗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书法集》。黄墨谷辑《乔大壮先生手批周邦彦〈片玉词〉》等。

刁戴高,清朝书法家,学者。擅绘画,工诗词,通韵律。字共辰,号约山,浙江慈溪人。少时以诗书名,后多病,有足疾,常坐卧一榻,吟诗习书。法颜体柳体,擅写榜书,笔力雄健。生前求书者络绎不绝,拒不为名人显贵署名,曰:“吾书五尺童子望而识之,奈何俾捉刀乎。”

丁传靖(1870年—1930年),字修甫,号暗公,别署沧桑词客、贪嗔痴阿罗汉、招隐行脚僧。江苏丹徒人。清代书法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副贡,陈宝琛荐为礼学馆纂修,后寓居津门。工书法,不订润例,求字者洛绎不绝。著有《闻公诗存》、《宋人轶事汇编》等。《中国书法大辞典》有传。

范骧(1608年~1675年),字文白,号默庵。海宁人。

明朝贡生,善书法。家贫,著述不辍。清初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因庄廷鑨明史案被逮捕,后与查继佐、陆圻等无罪开释。有《点庵集》、《昭代尺牍小传》。

黄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庵、秋影庵主、莲宗弟子、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篆刻家,书法家。师事丁敬,与之合称“丁黄派”。西泠八家之一,人们一般习惯把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个人称为前四家。篆刻较丁敬又有创新,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

孔继涑(1727年-1791年),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山东曲阜人。孔传铎第五子,孔继汾之弟,孔子六十九代孙。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法,为张照女婿,在“玉虹楼”上苦练12年,得其笔法,后学宋代“四大家”,造诣颇深。刻有《玉虹楼帖》、《玉虹鉴真帖》、《玉虹鉴真续帖》、《谷园摹古法帖》、《国朝名人法帖》等。继涑是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的叔祖,昭焕不满继涑插手府务,以“房屋越制”、“妄图篡位”的罪名,将他逐出家族。死后葬在曲阜城西的大柳村前。

梁巘(?—1785年),字闻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安徽亳州(今毫县)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父亲粱接孟。初为咸安宫教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晚年辞官,主讲于寿春书院。工书法,初学李邕,与孔继涑称“南梁北孔”,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称。殁后葬于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著有《评书帖》、《论画笔记》。

梁国治(1723年~1786年),字阶平,号瑶峰、丰山,会稽中塘中塘梁巷村(今属上虞)人。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标,当过刑部司狱,有惠政。国治自幼颖悟,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十三年(1748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1756年)授广东乡试正考官,隔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1760年)署粮驿道,三十八年,还京,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工书法,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洪亮吉谓之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卒时加封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敬思堂文集》。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符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清雍正元年,其父大学士梁诗正曾奉敕编《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自幼接触书法,能写擘窠书,工于楷、行书,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取法米芾,以后融汇贯通,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代四大家,又与梁巘、梁国治并称三梁。同书善于鉴别前人手迹,过眼即判其真伪。嘉庆四年(1799年)以77岁高龄仍能节录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钱泳《履园丛话》曰:“侍讲早年书宗赵、董,惟自壮至老,笔笔自运,不屑依傍古人,故所书全无帖意。” 嘉庆十二年(1807年)复出为官,不久以足疾告归。卒于嘉庆二十年。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钱塘人,文泓侄,字养仲,号芗林。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濂,叔父梁文泓。五岁始能言,长于文学,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部侍郎,官至东阁大学士,执掌翰林院,常随乾隆出巡。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征明,晚年师颜真卿、李邕,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受命撰《唐宋诗醇》。十二年选入上书房。病逝时家无子侄,许多财物被窃。赠太传,谥文庄。其子梁同书亦是书法大家。

梅调鼎(1839年-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溪人,清末书法家、画家。其书法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幼学颜体,几可乱真。行草宗法二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心研习魏碑书法。梅调鼎长年在上海、宁波二地做账房先生,家中清贫。其书法对海派书法影响很大,并开创了近代浙东书风。

沈景修(1835年-1899年)字蒙叔,号汲氏,晚号寒柯,清季浙江秀水(嘉兴)人。

同治四年(1865年)拔贡,为分水教谕。善书法,得杨少师(杨凝式)《韭花帖》真传。偶写花卉,效法悲盦。当时与海上画派任伯年、舒浩等关系密切。[1]有子沈庚藻。

沈道宽,1772年-1853年,清朝书法家、画家,字栗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先世居于鄞县,后来入籍大兴(今北京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及第,曾在湖南省的酃县、桃源做知县。工于书法,擅长画山水画。享年八十二岁。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王文治工诗文,善书法,工书法,以行草尤擅胜场,能得董其昌神髓,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姚鼐《惜抱轩集》说他努力习书,到达“遗得丧,忘寒暑,穷昼夜”的地步。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齐名,合称四大家,时谚称:“天下三梁(梁同书、梁国治、梁诗正),不及江南一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中年以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1]。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吴大澄(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四年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罢归。

吴善画山水、花卉,尤精于篆书,少从陈硕甫学篆,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启发,结合小篆与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恪斋集古录》、《古字说》、《权衡度量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

杨宾(1650年—1720年),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山人、小铁,人称“杨大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朝书法家、旅行家。

少年颖悟,精通《汉书》和杜诗,八岁能作擘窠书(榜书、泛指大字),工书法,清梁巘《评书帖》称:“杨宾得执笔法,学右军、长公(苏轼),圆韵自然。”其父杨越在浙东通海案因掩护钱缵曾幼子获罪,康熙元年(1662年)与夫人范氏被流放到宁古塔。当时杨宾年仅13岁,领5岁弟杨宝(杨实)与两个妹妹去上海县投奔叔父崇名镇右协右营都司杨懋经。八年后,叔父病故,宾等归山阴。康熙十四年(1675年)成婚于苏州。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宏词科,巡抚张鹏翀预荐杨宾。拒不应试。出游山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等地。

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南巡,杨宾率弟泣请代父戍边,不准。后来杨宾为探望父亲,取道柳条边,经船厂(今吉林市),“触石破颅,血流数升而死,死半日乃复苏”,来到宁古塔,一路上游览凭吊,常向老兵退卒询访遗闻逸事,将东北沿途所闻所见,撰成《柳边纪略》一书。康熙三十年(1691年),杨越竟卒戍所,不许归葬。杨宾四处奔走,跪泣衙门陈情达455天,纳贿于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门下,乃准返葬,其母范氏“悉散家财,单车就道”,而“土汉送者,哭声填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病逝,葬于苏州。著有《金石源流》、《大瓢偶笔》、《晞发堂诗文集》、《大瓢先生杂文残稿》、《塞外诗》、《藩镇考》、《日富编》、《客舍钞存》、《游西山诗》等。

杨沂孙(1813年—1881年),字泳春,号子舆,晚署豪叟,中国江苏常熟城区人。中国清代书法家。

少从李兆洛学,精于《管子》、《庄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杨以篆书著称于世,尤爱“篆籀之学”,初学怀宁邓石如,后吸收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遂自成一格,直追唐人李阳冰;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七言联》为晚年作品。著作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观濠居士集》等。

沈荃(1624年—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清朝江南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生平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书法,学董其昌、米芾字体,入直南书房,为康熙所器重,康熙曾对李光地说:“ 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代表作有《行书如天马赋轴》,又擅长画花鸟、走兽,形象逼真。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著有《充斋集》。

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史称“性颖敏,博学多识,精通音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五十四年(1715年)入直南书房,官至刑部尚书,因罪免职,乾隆七年(1742年)复官,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奔父丧而卒于路上,卒年五十五,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光,而气韵远不逮矣。”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等书。

乔大壮(1892年1月16日—1948年7月3日),原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居士。成都华阳人。

先代自浙江绍兴迁蜀,书香门第,祖父乔茂萱在清朝有声望,曾为戊戌六君子收尸。少年游学京师,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博究经史诗文,复入译学馆,通法文,导师辜鸿铭称他是通才。旁及佛典,善作诗,书法早年学习虞世南,篆刻以秦、汉为法。尤工倚声,唐圭璋誉之为“一代词坛飞将”。

1915年任教育部图书审定处专员。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1947年因台湾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许寿裳之荐,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2月19日许寿裳在台北被害,继任系主任,因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遂返回南京。不久因目睹许寿裳惨死,深受刺激,同年7月3日在苏州枫桥投水自尽。著有《波外乐章》、《波外楼诗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书法集》。黄墨谷辑《乔大壮先生手批周邦彦〈片玉词〉》等。

刁戴高,清朝书法家,学者。擅绘画,工诗词,通韵律。字共辰,号约山,浙江慈溪人。少时以诗书名,后多病,有足疾,常坐卧一榻,吟诗习书。法颜体柳体,擅写榜书,笔力雄健。生前求书者络绎不绝,拒不为名人显贵署名,曰:“吾书五尺童子望而识之,奈何俾捉刀乎。”

丁传靖(1870年—1930年),字修甫,号暗公,别署沧桑词客、贪嗔痴阿罗汉、招隐行脚僧。江苏丹徒人。清代书法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副贡,陈宝琛荐为礼学馆纂修,后寓居津门。工书法,不订润例,求字者洛绎不绝。著有《闻公诗存》、《宋人轶事汇编》等。《中国书法大辞典》有传。

范骧(1608年~1675年),字文白,号默庵。海宁人。

明朝贡生,善书法。家贫,著述不辍。清初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因庄廷鑨明史案被逮捕,后与查继佐、陆圻等无罪开释。有《点庵集》、《昭代尺牍小传》。

黄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庵、秋影庵主、莲宗弟子、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篆刻家,书法家。师事丁敬,与之合称“丁黄派”。西泠八家之一,人们一般习惯把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个人称为前四家。篆刻较丁敬又有创新,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

孔继涑(1727年-1791年),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山东曲阜人。孔传铎第五子,孔继汾之弟,孔子六十九代孙。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法,为张照女婿,在“玉虹楼”上苦练12年,得其笔法,后学宋代“四大家”,造诣颇深。刻有《玉虹楼帖》、《玉虹鉴真帖》、《玉虹鉴真续帖》、《谷园摹古法帖》、《国朝名人法帖》等。继涑是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的叔祖,昭焕不满继涑插手府务,以“房屋越制”、“妄图篡位”的罪名,将他逐出家族。死后葬在曲阜城西的大柳村前。

梁巘(?—1785年),字闻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安徽亳州(今毫县)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父亲粱接孟。初为咸安宫教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晚年辞官,主讲于寿春书院。工书法,初学李邕,与孔继涑称“南梁北孔”,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称。殁后葬于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著有《评书帖》、《论画笔记》。

梁国治(1723年~1786年),字阶平,号瑶峰、丰山,会稽中塘中塘梁巷村(今属上虞)人。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标,当过刑部司狱,有惠政。国治自幼颖悟,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十三年(1748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1756年)授广东乡试正考官,隔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1760年)署粮驿道,三十八年,还京,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工书法,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洪亮吉谓之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卒时加封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敬思堂文集》。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符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清雍正元年,其父大学士梁诗正曾奉敕编《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自幼接触书法,能写擘窠书,工于楷、行书,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取法米芾,以后融汇贯通,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代四大家,又与梁巘、梁国治并称三梁。同书善于鉴别前人手迹,过眼即判其真伪。嘉庆四年(1799年)以77岁高龄仍能节录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钱泳《履园丛话》曰:“侍讲早年书宗赵、董,惟自壮至老,笔笔自运,不屑依傍古人,故所书全无帖意。” 嘉庆十二年(1807年)复出为官,不久以足疾告归。卒于嘉庆二十年。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钱塘人,文泓侄,字养仲,号芗林。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濂,叔父梁文泓。五岁始能言,长于文学,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部侍郎,官至东阁大学士,执掌翰林院,常随乾隆出巡。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征明,晚年师颜真卿、李邕,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受命撰《唐宋诗醇》。十二年选入上书房。病逝时家无子侄,许多财物被窃。赠太传,谥文庄。其子梁同书亦是书法大家。

梅调鼎(1839年-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溪人,清末书法家、画家。其书法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幼学颜体,几可乱真。行草宗法二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心研习魏碑书法。梅调鼎长年在上海、宁波二地做账房先生,家中清贫。其书法对海派书法影响很大,并开创了近代浙东书风。

沈景修(1835年-1899年)字蒙叔,号汲氏,晚号寒柯,清季浙江秀水(嘉兴)人。

同治四年(1865年)拔贡,为分水教谕。善书法,得杨少师(杨凝式)《韭花帖》真传。偶写花卉,效法悲盦。当时与海上画派任伯年、舒浩等关系密切。[1]有子沈庚藻。

沈道宽,1772年-1853年,清朝书法家、画家,字栗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先世居于鄞县,后来入籍大兴(今北京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及第,曾在湖南省的酃县、桃源做知县。工于书法,擅长画山水画。享年八十二岁。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王文治工诗文,善书法,工书法,以行草尤擅胜场,能得董其昌神髓,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姚鼐《惜抱轩集》说他努力习书,到达“遗得丧,忘寒暑,穷昼夜”的地步。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齐名,合称四大家,时谚称:“天下三梁(梁同书、梁国治、梁诗正),不及江南一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中年以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1]。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吴大澄(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四年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罢归。

吴善画山水、花卉,尤精于篆书,少从陈硕甫学篆,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启发,结合小篆与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恪斋集古录》、《古字说》、《权衡度量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

杨宾(1650年—1720年),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山人、小铁,人称“杨大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朝书法家、旅行家。

少年颖悟,精通《汉书》和杜诗,八岁能作擘窠书(榜书、泛指大字),工书法,清梁巘《评书帖》称:“杨宾得执笔法,学右军、长公(苏轼),圆韵自然。”其父杨越在浙东通海案因掩护钱缵曾幼子获罪,康熙元年(1662年)与夫人范氏被流放到宁古塔。当时杨宾年仅13岁,领5岁弟杨宝(杨实)与两个妹妹去上海县投奔叔父崇名镇右协右营都司杨懋经。八年后,叔父病故,宾等归山阴。康熙十四年(1675年)成婚于苏州。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宏词科,巡抚张鹏翀预荐杨宾。拒不应试。出游山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等地。

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南巡,杨宾率弟泣请代父戍边,不准。后来杨宾为探望父亲,取道柳条边,经船厂(今吉林市),“触石破颅,血流数升而死,死半日乃复苏”,来到宁古塔,一路上游览凭吊,常向老兵退卒询访遗闻逸事,将东北沿途所闻所见,撰成《柳边纪略》一书。康熙三十年(1691年),杨越竟卒戍所,不许归葬。杨宾四处奔走,跪泣衙门陈情达455天,纳贿于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门下,乃准返葬,其母范氏“悉散家财,单车就道”,而“土汉送者,哭声填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病逝,葬于苏州。著有《金石源流》、《大瓢偶笔》、《晞发堂诗文集》、《大瓢先生杂文残稿》、《塞外诗》、《藩镇考》、《日富编》、《客舍钞存》、《游西山诗》等。

杨沂孙(1813年—1881年),字泳春,号子舆,晚署豪叟,中国江苏常熟城区人。中国清代书法家。

少从李兆洛学,精于《管子》、《庄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杨以篆书著称于世,尤爱“篆籀之学”,初学怀宁邓石如,后吸收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遂自成一格,直追唐人李阳冰;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七言联》为晚年作品。著作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观濠居士集》等。

沈荃(1624年—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清朝江南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生平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书法,学董其昌、米芾字体,入直南书房,为康熙所器重,康熙曾对李光地说:“ 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代表作有《行书如天马赋轴》,又擅长画花鸟、走兽,形象逼真。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著有《充斋集》。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朝书法家有哪些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 明朝的书法家不少,成就最大的则是晚期的董其昌。明初: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明朝中期:李东阳,吴宽,沈周,张弼、张骏。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明朝晚期:如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此外,...

有名书法家+朝代+代表作
唐朝--颜真卿 ——《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唐朝--柳公权——《神策军碑》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历代书法家(宋)--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天际乌云帖》、《...

隋朝著名书法家有哪些
2、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3、释智果,隋仁寿年间书法家。师从智永。会稽人。隋炀帝曾说:“智永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著有《心成颂》,见于宋·苏霖《书法钩玄》。4、薛道衡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

元代有哪些知名的书法家和作品?他们在书法上有何贡献??
”(《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其代表作品有 ...

汉末、三国时的书法家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有谁?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甚多。汉末、三国时有张芝、蔡邕、刘德升、师宜官、梁鹄、邯郸淳、卫觊、钟繇、胡昭、韦诞、皇象等,西晋时有卫、索靖、陆机,东晋时有王、王导、卫夫人、庾翼、王羲之、谢安、王献之、王珉。南朝有羊欣、王僧虔、萧子云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张芝、钟繇、皇象、索靖...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包括朝代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俯 中国四大书法家,一般的是指颜柳欧赵楷书四体的创始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俯[兆页]。其中的颜真卿和柳公权是没有争议的,而欧阳询和赵孟俯[兆页]就有争议。 元代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四大家 清...

元代有哪些知名的书法家和作品?他们在书法上有何贡献?
从那时以来,赵体一直是韩国书法的基本潜流。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这位赵宋世家的没落贵族,入元后被征召为官,后屡经升迁,成为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宠幸,加上他在诗书画论上的全面...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书法家,他们有哪些作品
3、王羲之,作品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

中国古书法名家都有哪些?
(3)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4)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隋朝...

我国古代书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代四大书法家是谁? -
仁阳川芎: 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 清代四大书法家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清代书法是碑派的复兴时期.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朝书法家有哪些 -
仁阳川芎: 清代书法家很多,但是都没有像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赵佶、赵孟頫、吴其昌等这类一流水平的书法大师.清朝相对最有水平的书法家有傅山(开启一个时代)、何绍基(中间人物)、金农(中间人物)、邓石如(中间人物)、郑爕(中间人物)、赵之谦(中间人物)、蒲华、吴昌硕(结束一个时代)等人,除了首尾两位跨越时代外,中间几位算是清朝六大书法家.至于其它的人,如黄易、张照、翁方纲、刘墉、梁同书、吴大澄、孔继涑、沈道宽、杨沂孙、王文治等等等等,都太一般了,都是相对著名罢了,没有显著的艺术突破.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代书法家排名 -
仁阳川芎: 中国古代历史上: 1.书圣——王羲之!排第一无可非议吧?历史上能够被称为“草圣”的有四人,而堪当“书圣”的只此一人,舍之其谁!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代书法代表人物有哪些?
仁阳川芎: 1.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双槐里人.因他在明亡之后即降清,在气节上... 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时人评价极高...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代代表书法家是谁 -
仁阳川芎: 刘墉 翁方纲 邓石如 吴让之 吴昌硕 金农 郑板桥 赵之谦 等等...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朝中期书法家有哪些 -
仁阳川芎: 李宗瀚 张照、汪由敦、孔继涑 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 姚鼐、永瑆、钱澧、铁保、张问陶、郭尚先

高青县19843119245: 从唐代到清朝的著名书法家 -
仁阳川芎: 好吓人的题目,太多了.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李世民、欧阳通、李邕、贺知章、颜真卿、柳公权、徐浩、张旭、释怀素、孙过庭、李阳冰、张怀瓘…… 五代:杨凝式 宋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赵构…… 元代:赵孟頫、鲜于枢、…… 明代:董其昌、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铎、徐渭、王宠、张瑞图、黄道周…… 清代:傅山、刘墉、成亲王、金农、郑燮、邓石如、翁同和、包世臣、吴昌硕、康有为、伊秉绶、赵之谦……一时能想起的也就这么多了

高青县19843119245: 清代初期有哪些书法名家和作品
仁阳川芎: 清代创碑学盛世,篆、隶及魏碑成就可与唐楷、宋行、明草相媲美.这一时期涌现了王铎、刘墉、邓石如、傅山、朱耷、许友、郑板桥、康有为、吴昌硕等书法大家.

高青县19843119245: 列举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列举最著名的,不著名的不要. -
仁阳川芎:[答案] 唐朝 书法家 1.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dān),代表作【兰亭集序】 2.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3.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

高青县19843119245: 明清时期,我国有哪些书法家\画家\数学家? -
仁阳川芎: 明朝 书法家 1.(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名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代表作《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2.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