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近,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边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随平野尽下句~

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6,600个
山随平野尽下一句:
江入大荒流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渡荆门送别_百度汉语
[作者] 李白
[全文]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

江入大荒流

作品原文

渡荆门1送别

渡远2荆门外,来从楚国3游。

山随平野4尽,江5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6,云生结海楼7。

仍8怜故乡水,万里9送行舟。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2.远:远自。

3.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4.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5.江:大河。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

6.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7.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8.仍:频频。

9.万里:喻行程之远。

白话译文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上合下开,形势险要,为春秋战国时楚国西南的门户。关于诗题送别,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认为“诗中无送别意思,题中二字可删。”一说指江水为李白送别,这就是诗的末联所表达的意思。(2)从:至,向。楚国:今湖北省一带地区,春秋战国时属楚国。(3)尽:完了,消失了。(4)大荒:辽阔无际的原野。连上两句是说,蜀地的高山峻岭,随着平原郊野的伸展而消失了;一洋派奔腾的江水,出峡后在辽阔的原野上静静地流着。(5)月下:月落,这里是指江中月亮倒影。这句意思是说,月亮倒映江心,象天上飞落下来的一面镜子。(6)结海楼:结成海市蜃楼。这是因为海上空气下层比上层密度大,经光线折射,在空中发生的幻景象城市、楼台等,叫“海市蜃楼”。这里用形容江上云彩的变幻景象。(7)怜:爱。故乡水:指长江。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江水自蜀而来,所以诗人亲切地称它为“故乡水”。
[简要评析] 李白出蜀二十六岁,作为年轻的诗人,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的壮丽河山,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诗人以清新飘逸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的壮阔形势和奇丽景色,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最,气象阔大,气势飞腾。此诗状景逼真,切时切地,写出了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神韵方妙,因而是一首著名的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诗篇。这里的山和水,都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多姿,也反映了诗人从蜀地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开阔胸襟。末联因江水而产生的遐想和沉思,都在这“万里送行舟”的深情祝福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憧憬。意境开阔,韵致清扬。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尤其是第二联,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无论写景,或者说抒发怀乡情怀,此诗都见气势与真情。

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

江入大荒流


有关离别的古诗?
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

诗句“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
回答:用你自己的话把它翻译一下,再用形容词形容

送别诗大全
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描写这句话)并...
我乘着一叶扁舟,放眼望去远处的山,高蔓而婉延,顺流而下慢慢的山的尽头,平原的田野缓缓映入了我的眼帘。江水的影子不断的流向荒野的大地,仿佛不知疲倦般驶向。月光之下如此澄明,透彻的如高悬明镜那样,月边的云儿变幻莫测,时不时的结出一暮暮海市蜃楼之景,让人难以忘怀,渐渐的随船驶入远方。

云生结海楼的上一句(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

古诗江入大荒流的上一句是什么?万里来游还望远的下一句是?
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古诗江入大荒流的上一句是什么?万里来游还望远的下一句是?
回答: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山随平野尽 下一句
江入大荒流

赞颂祖国的古诗词
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别具空间流动感。从荆门望去,滚滚大江东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发显得高远辽阔,一个“入”字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一句气势博大,是胜炙人口的名句。面对如此壮美...

长江之水天上来下一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诗仙李白的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诗圣杜甫的诗。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源头,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自宜昌开始,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近"的后一句 -
孙芳森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近”下句
孙芳森克: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
孙芳森克: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 (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上合下开,形势险要,为...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的后面是什么??? -
孙芳森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请问下句是什么? -
孙芳森克:[答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翠云区18251712506: 星垂平野阔下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山随平野尽下一句. -
孙芳森克:[答案]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有疑问,请追问. 懂了,就采纳好评吧.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 -
孙芳森克: 下一句: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朝代】唐 译文对照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注释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翠云区18251712506: 古诗"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 -
孙芳森克:[答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后一句 -
孙芳森克: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翠云区18251712506: “山随平野尽”后面是什么
孙芳森克: 江入大荒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