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怎么衰落的

作者&投稿:印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末期如何衰落的~

一、唐朝衰落原因: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二、大唐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关于唐朝衰落,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使得形势急剧恶化,几乎是突然之间由盛转衰,我们看历朝历代的兴衰,唐朝算得上比较特别的。然而,安史之乱并不能完全为唐朝的衰落埋单,安史之乱是某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即使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依旧会衰落下去,任何朝代都不可避免。因此,我们需要从更深一层来谈一下唐朝衰落的原因:
1、盛世的持续。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年来,唐朝虽有动乱,综合国力却日益增强,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大有为之主,选贤任能、发展生产,使得唐朝在开元时代达到了顶峰。然而,盛极必衰毕竟是客观规律,是看不见的,社会安定、生活富足以后,政府、老百姓都想继续维持这一局面,甚至达到更高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朝廷加大剥削、民间土地兼并就在所难免,在短期之内,这一繁荣得以继续,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2、唐玄宗的大有为。唐朝自建国开始就一直面临着边疆的问题,这才有了唐太宗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唐高宗灭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武则天在西域与吐蕃频频用兵、应对富国后突厥的骚扰、契丹的边衅,到了唐玄宗时期,所有的边疆问题都来了:东北有契丹、渤海,西边有吐蕃、西南有南诏,北边有回纥,这些地方政权已经尾大不掉,每次出兵,军队数量都很可观,但是作战效果不好,常有败绩,损失非常大。
3、唐玄宗在位时间太长。想当初,通过政变先后诛灭韦后、太平公主,登上皇位,选用贤能、锐意进取,使得唐玄宗摘得了开元盛世的桂冠,随着年龄的增长,唐玄宗的享乐主义开始抬头,虽说有李林甫、杨国忠当政,其实大权还是牢牢的控制在自个儿手中,进取心减退,对国家大事无心无力,心满意足,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4、社会制度遭到破坏。唐朝的各项制度原本非常完善,尤其是唐太宗时期,部门各司其职,皇帝也能按规矩办事,从武则天开始,为了称帝,对唐朝的制度进行了破坏,即便唐玄宗上台后也能拨乱反正,终究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唐玄宗中后期,心灰意懒,处理国事全凭个人好恶。前期的几位宰相,唐玄宗还算比较尊重,当政时间很短,到了后期,先后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视如奴仆,当政时间较长,等于是找了个管家帮忙打理,尤其是杨国忠上台,唐朝的制度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官员只知一味敛财、逢迎、享乐,自私自利,不顾国家利益。
5、经济制度需要改革。唐朝延续了北魏、北周、隋朝的均田制,走到了武则天开始就出了问题,因为国家繁荣、人丁兴旺,均田制施行时间太长弊端也就显现出来,土地兼并逐渐严重,无地、少地的人开始增多,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均田制的问题导致租庸调制也失去了活力,国家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制度,事实却是,唐朝晚期才通过了“两税法”,虽然这个制度还不错,并未得到普及,再者,唐朝那会儿已经元气大伤,两税法再好也救不了命。
6、军事制度出现了问题。唐玄宗以前,中国基本没有职业兵,都是老百姓,平时种地、打仗当兵,原先的经济制度,比如屯田制、均田制等,人们被困在地上,有充足的兵员,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早就瓦解,只能通过募兵制。募兵制本身并没有不好,关键是,为了应付边疆问题,频频出兵,使得将领逐渐坐大,加之,权力斗争使得不少优秀将领无用武之地或干脆被杀,募兵制以后,朝廷并没有一套有效预防、监督措施,即使有相应的措施,也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员隐瞒过去。即便如此,可以采用一个军镇,一个负责人的办法,可是,安禄山一个人就领了三个节度使,控制近20多万大军,中央军也不见得有那么多。
7、大肆搜刮、敛财。由于皇帝、国家要做很多事,现在的钱根本不够花,所以一味的敛财。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敛财,导致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打仗聚敛钱财,丧失了大量劳动力,让老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中央把贪官、藩镇养肥了,却把自己的元气搞伤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因素:
(1)唐玄宗中后期的怠惰、享乐,进取心减退。
(2)国家处在改弦更张的阶段,需要锐意改革,建立新制度。
(3)封建经济自身的分散性,容易产生割据,而且生产力水平较低。
(4)居安思危向来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反倒是饱暖思淫欲更为多见,面对繁荣、发达,从上到下应该如何处理。在成绩面前,往往容易滋生很多风气,有好有坏。

影响唐朝衰落的因素

1、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这场动乱几乎摧毁了李唐政权,给社会、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安史之乱成为唐代历史的转折点,乱前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乱后的唐朝则进入了衰落阶段,并最终走向了灭亡。安史之乱中“安”、“史”指的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他们都是少数民族将领,又都是唐朝的节度使 。

节度使最早设置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目的是以固定的军区设置来加强唐朝的防御力量。节度使起初具有管理镇内军需调度和营田事务的权力,后来逐渐集军事、民事、财权于一身,并兼管地方事务,权力甚大。

到玄宗晚年,更以一人充任多镇节度使,并将大部分兵力布置在节度使地区。当时全国兵员总数为57万,而边兵竟有49万之多,中央兵力空虚,地方武力坐大,给节度使发动叛乱创造了条件 。

安禄山正是利用当时的形势,发动了叛乱。安禄山是居住在当下辽宁朝阳的胡人,据说他的祖先是从今伊朗迁移而来。安禄山通多门民族语言,年轻时在边境市场充当突厥与唐朝互市的中介人。安禄山贿赂使臣,献媚皇帝,博得玄宗的信任,因此不断加官晋爵。

到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已成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具备了称霸一方的实力。而在安禄山起兵之前,他却丝毫没有被玄宗怀疑,即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已露出了叛乱的马脚,但自信的玄宗还表示:“禄山对我推心置腹,肯定不会谋反!”

安禄山在安抚玄宗的同时,却在马不停蹄地做叛乱准备。他大规模修筑城池,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8000名组成自己的亲兵卫队,大量购买马匹、囤积粮草、购置武器。天宝十四年二月,他获准在自己的辖区里以32名蕃将代替汉将,至此,安禄山的准备工作就绪了。由于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他害怕朝廷先发制人,遂于同年十一月九日,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乾元二年(759年)三月,部将史思明又将安庆绪杀死,自称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出现的内讧,为唐军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

肃宗即位后,一边任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复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从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处调兵增援。此外,肃宗还向回纥、于阗、西域等少数民族政权借兵,参加战斗。在叛军的控制区,如河北等地,由于叛军的残暴统治,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安、史的统治。

在唐官军和地方百姓的双重打击下,宝应元年(762年),安史叛军已经穷途末路。当年正月,史朝义逃往范阳,守将不予接纳,遂自杀。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平定。

2、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是因为参与平叛的各位将领,几乎都被唐朝政府授以节度使之名,并在内地广泛建立大军区,使节度使制度得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实行,这就为藩镇割据创造了条件。此外,参与叛乱的大部分将领、士兵依然存在,他们虽然投降了,但割据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而朝廷没有力量消灭他们,就只能安抚他们,期望他们能改过自新。

在各藩镇中,有一部分能够服从中央指挥,但相当数量的藩镇存在不同程度的割据,其中平卢、成德、魏博三镇的割据性最强,被称为“河朔三镇”。在这些藩镇中,节度使父死子继、自辟僚属、财政自治、掌控军队。而各个藩镇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还经常爆发战争,使国家处于长期战乱之中。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由于藩镇自雄,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与中央力量下降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藩镇的力量却越来越强,藩镇割据更加无法控制。唐朝中央也只能听之任之,通过仅有的几个直接控制区域,艰难维持“大唐帝国”的统治 。

3、宦官秉政

唐代的宦官权势是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增长的。唐初太宗规定:宦官的官阶最高为四品官;宦官不得参与政事,只负责守卫、清扫、后宫饮食等事。到玄宗时,宦官开始统兵,并允许担任三品以上的官职。宦官势力真正猖獗还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肃宗、代宗朝的李辅国,由于拥立有功,被皇帝赋予很大的权力,手握禁军,代宗时还被尊为“尚父”,又加司空、中书令,朝中一切大事都要与之商量,他曾经狂妄地对代宗讲:“皇上只管殿中安坐,外面的事都交老奴我处置。”

虽然后来,李辅国被代宗处死,但另一名宦官程元振又因杀李辅国有功,被皇帝重用,依然大权在握。到德宗时,宦官掌管宿卫皇帝的中央禁军成为制度。宪宗朝,正式设立枢密使,由宦官充任,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中书、门下的权力均被其侵夺 。

在宦官与官僚士大夫的斗争中,士大夫们不畏艰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的力量与宦官的实力相比,相差甚远,因此他们力图打击阉宦、恢复皇权的努力都归于失败。更严重的是,这种斗争极大地消耗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力量,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地方割据势力更加有恃无恐,唐朝政权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4、门阀党争

封建士大夫之间的党争,是中国古代官场的顽症、痼疾。唐朝也存在着朋党之争,唐后期党争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对其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朋党之争,是继南衙北司之争后的另一场统治阶级内耗的争斗,而且旷日持久,朝野震惊,破坏了正常的议政、施政程序,扰乱了皇帝大政方针的制定。加之,各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内连阉宦,外结藩镇,使三股势力都深入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大臣们只知互相倾轧,置国家的前途于不顾,这样的国家岂能不亡?

5、农民起义

唐朝后期,由于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之间连年战争,向百姓增加赋税、徭役,掌权的宦官更加有恃无恐地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勒索钱财,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时期,连年的天灾,使得粮食产量锐减,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加派赋役,于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的领导者是王仙芝与黄巢。

起义爆发于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起义,后协同作战,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山东、河南、湖北一带。不久,王、黄又分兵作战。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其众投奔黄巢,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此时,黄巢决定东攻洛阳,而唐朝派来大军,打消了黄巢的计划。

之后,黄巢率军转战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发展、壮大农民起义军。广明元年(880年)7月,黄巢利用淮南节度使高骈与中央相猜忌并畏惧起义军的形势,迅速北渡长江,于同年11月占领东都洛阳,12月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

这次农民战争,给垂死挣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击,唐朝的统治瓦解了。叛变投降的朱温,成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将内侍省数百名宦官全部杀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宦官专权局面结束。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而自立,改国号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了 。

扩展资料: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705年,神龙革命后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中国历史朝代)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

作家杨大侠表示,悲剧的序幕拉开,帝王、权臣、英雄、叛将、宦官纷纷登场。在诸多王朝当中唐的衰落最让人叹息。然而,等到宋明理学来重振儒学时,帝国就不可救药了。




隋朝明明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王朝 隋朝衰落为何那么快
隋朝在中国悠长的历史河流中绝对算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一共只有三个皇帝,存在时间不过前前后后37年,隋朝明明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明明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王朝,明明应该是一个开创大好时代的王朝,却为何衰落得那么快,只存在了37年?一、武力强行镇压动乱,新朝存在多个安全隐患隋王朝在统治的过程中,都是用武力镇...

元朝到底是怎么灭亡的,难道真的是毁于疾病吗?
元朝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黑死病这种疾病的确促成了蒙古帝国的覆灭。毕竟这个疾病的流行就是在蒙古帝国内部爆发的,并且摧毁了4个地方的人民。另外,鼠疫造成的人口缺失和民心不稳,也使得元朝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除了这些疾病,还有以下因素导致元朝迅速灭亡。第一,缺乏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元朝...

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棹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住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

东汉王朝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
汉朝政权的陨落主要转折点在西北的三次羌乱,分别是公元107-公元111年,公元139-145年,公元159-169年。打仗就意味着花钱,那时间西北属于大漠边疆,交通不便,粮草运输困难,这些都无形中间增加了作战的成本。但是还必须要去镇压,为了平定这些叛乱,东汉朝廷基本上是把国库都花空了。据史料查证核算,仅...

元朝是怎样腐败与衰落的?
从元朝第三代皇帝元武宗海山开始,皇帝们一个比一个昏庸糊涂,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国政,更不会用人,甚至把官职作为礼物随意赠送。例如,元武宗即位的当年,就不经过总理政务的中书省,自己直接授予880余人官职。不会治国的皇帝们用起钱来却是挥霍无度,他们最大的两项开支是赏赐和做佛事。元代皇帝都...

春秋战国周朝,究竟是怎么衰落的呢?
提倡顺应时势进行变革,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当时各国变法图强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总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剧烈变化,即中国当时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地主阶级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兴起,是周朝衰落的原因。

中国历朝历代强大和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乍看我这题目,很多人也许立刻就会有不同意见:这不是胡说吗?唐朝是汉族历史上武功最强大、疆域最广、万邦来朝的时代,今天的广大华人都以称为“唐人”为荣,你怎么还说这是中国汉族衰落的开始呢?元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武力最强、国际地位最高的朝代,又怎能说中国之衰是自此始?在不少网友...

汉朝是怎么衰败的?
改国号魏,自称魏文帝,东汉灭亡。3、无论西汉还是东汉,外戚参政是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到了东汉末期,宦官乱政也很严重,正是著名的十常侍之乱才引发了董卓废帝,天下大乱。汉朝皇帝自武帝之后,大多荒淫,朝政日渐衰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加上最终的农民起义,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清朝是如何衰落的?
一、根本原因:清朝未能摆脱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规律,从初创到兴盛,再到衰落最终走向灭亡。到了清朝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导致其必然走向衰败。二、其他原因:1. 内部因素:清朝政府内部腐朽,社会经济混乱。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中国封建主义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涵盖了经济、...

朝鲜农业是怎么从强盛走到衰落的?
朝鲜农业兴衰的原因就是石油农业。因为石油农业让朝鲜农业不断的强盛,也是因为石油农业,让朝鲜农业走向衰退。(朝鲜机械化农业)最开始朝鲜是属于传统的农业,就是属于农民往土地中种粮食,家里有农家肥就用农家肥,这样肯定会导致土壤肥力不够,粮食作物产量不高。而后朝鲜开始了石油农业模式,什么是石油...

温县19518664473: 唐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
耿奋安塞:[答案] 安史始衰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 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

温县19518664473: 唐朝怎么灭亡的? -
耿奋安塞: 唐玄宗统治期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政、门阀党争加上各地的农民起义,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国家的统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政权腐朽百姓生活悲惨,在各地义军的打击之下,唐朝灭亡.隋末天下群雄并起,...

温县19518664473: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造成唐朝衰落的原因 -
耿奋安塞:[答案]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国力强胜,天宝年间,唐玄宗任人唯亲,重要的将领大都是昏庸的,如杨国忠,李林暜等,加上安禄山,唐玄宗对他的宠爱有加,未作任何防范,身在恋爱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温县19518664473: 唐由胜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
耿奋安塞: 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大唐王朝,从此陷入连年战争,导致农田荒废,人员大量的死亡,战争花费了大量军事开支,导致国库空虚,政治,军事,农业,经济,都因此,逐步的衰落.

温县19518664473: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
耿奋安塞:简单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然而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最终灭亡了.我们今天来看下,它为什么...

温县19518664473: 唐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
耿奋安塞: 一、安史之乱 二、藩镇割据 三、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四、唐末农民战争

温县19518664473: 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
耿奋安塞: 唐的灭亡实际上是在唐初就注定了!唐随隋制,而隋的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压制士族,扩大皇权,主要的手段便是科举制、六部制、均田制. 隋朝也获得了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一)改革的长远意义还没有...

温县19518664473: 唐玄宗统治后期是怎样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的
耿奋安塞: 唐玄宗统治后期,当时的皇帝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为丞相,造成朝政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朝从此日渐衰落.

温县19518664473: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全盛和衰退的两种局面 -
耿奋安塞:[答案]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繁荣,最发达,最开放的时代之一. 贞观之治、日月当空 、韦氏当权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大唐衰落 、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宣宗之治、残唐而亡 唐共传二十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