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的理论

作者&投稿:佼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职业生涯理论分类中,霍兰德的类型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美国学者霍兰德(John·L·Holland)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提出了性格——职业匹配理论。他指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匹配密切相关。
  霍兰德理论由一系列假设构成:
  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
  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
  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
  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像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艺术型(Artistic):其本的人格倾向是,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其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与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
  社会型(Social):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教育工作者(如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如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企业型(Enterprising):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传统型(Conventional):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计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等。
  然而上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关系也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霍兰德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大多数人的人格类型可以主要地划分为某一类型,但个人又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另外两种人格类型,则也能适应另两种职业类型的卫作。也就是说,某些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关性,同时每一类型又有种极为相斥的职业环境类型。霍兰德有一个六边形简明地描述了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在职业决策中最理想的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一个人在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职业选拔与职业指导中,首先就要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与方法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然后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为了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就需要大量运用人才测评的手段与方法,霍兰德本人也编制了一套职业适应性测验(TheSelf-DirectedSearch,简称SDS)来配合其理论的应用。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思想理论

兴趣测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1927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库德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
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1969),据此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不难看出,在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之前,关于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体分析是孤立的,Holland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反映了他长期专注于职业指导的实践经历,他把对职业环境的研究与对职业兴趣个体差异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在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类型理论提出之前,二者的研究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霍兰德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先后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I Preference lnventory)和自我导向搜寻表(Self-directed Search)两种职业兴趣量表,作为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 霍兰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霍兰德将其职业人格类型理论运用于美国劳工部制定的职业条目词典,僧助其中职业分析的有关内容,将其中12099种职业赋予霍兰德人格类型代码。编纂了“霍兰德职业代码词典” (The Dictionary of Hollandoccupational Codes),为各类人员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搜寻合适的职业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还提出,兴趣是描述人格的另一种方法,是职业选择中一个更为普遍的概念。在霍兰德的理论中,人格被看作是兴趣、价值、需求、技巧、信仰、态度和学习个性的综合体。就职业选择而言,兴趣是个体和职业匹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迄今为止,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分类体系。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于企业招募人才的价值分析
职业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由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来。职业兴趣上的个体差异是相当大的,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一方面,现代社会职业划分越来越细,社会活动的要求和规范越来越复杂,各种职业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个体的吸引力和要求也就迥然不同;另一方面,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环境背景不同,所乐于选择的职业类型、所倾向于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也就十分不同。
不同职业的社会责任、满意度、工作特点.工作风格、考评机制各不相同。同时,这种差异决定着不同职业对于员工的职业兴趣有着特殊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人与职位的匹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格.兴趣与岗位相适应。因此.企业在招募新员工时,就非常有必要对申请在该企业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兴趣的测评,了解申请者的职业兴趣人格类型。通过测试,企业可以得知它所能提供的职业环境是否与申请者的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换句话说,企业可以考查到申请者是否适合在该企业的职业环境中工作。所以,企业在招募人才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坚持以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为指导,不仅可以招募到适合该企业的人才,还可以在招聘工作中减少盲目性,通过职业兴趣的测试,企业还可以给予新员工最适合的工作环境,以期最大限度地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于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价值分析
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根据霍兰德的理论,个体的职业兴趣可以影响其对职业的满意程度 当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职业兴趣类型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彻底的发挥,工作业绩也更加显著。在职业兴趣测试的帮助下,个体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从而在纷繁的职业机会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职业选择中的盲目行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地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兰德里菲尔兹(经济学理论)
兰德里菲尔兹经济学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兰德里菲尔兹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这些失灵现象,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首先,兰德里菲尔兹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失...

兰德里菲尔兹(经济学理论)
兰德里菲尔兹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描述了财富分配的不均现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兰德里菲尔兹于1911年提出,他认为财富分配不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财富分配不均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根据兰德里菲尔兹理论,财富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一个叫做“洛伦兹曲线”的图表来表示。这个图表将人口按照收入从...

破解囚徒困境:引入反复博弈,化被动为主动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艾伯特·塔克的故事是这样的:两个人因合伙盗窃杀人被捕,警方将他们隔离囚禁,并给他们三个选择:1.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2.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判八年。3.如果两个人中一...

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把工作环境的内容分为几种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包括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现实型、调研型和艺术型这六种类型。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和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职业(Occupation),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论的归属需要
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麦克利兰的亲和需求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求、奥尔德弗的关系需求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亲和需求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成就激励理论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麦克利兰对成就需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

安·兰德的哲学和客观主义运动
Bjorn Faulkner和Karen Andre则指出兰德在1934年写下的《1月16日夜晚》一剧里展现了某些尼采的哲学理论。Ronald Merrill则发现兰德在《我们活着的人》于1959年再版时删去了一些初版时的内容:“在书中,女英雄抱持着(虽然最后排除了)牺牲弱者以成全强者便是正义的观点,而这明显是尼采的概念”兰德自己则...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论的权力需求
一是个人权力。追求个人权力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求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麦克利兰提出一个管理者,若把他的权力形式建立在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不利于他人来续位。二是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论的介绍
麦克莱兰德需要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很有应用价值。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需要研究“成就动机”理论的心理学家麦克兰德的资料,越详细越好,谢谢...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他对成就需要作出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他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

麦克莱兰德的需求理论
就是把激励需求分为对权利的需求(n\/PWR)、对归属的需求(n\/AFF)以对成就的需求(n\/ACH)

桑日县19754585332: 什么是霍兰德理论 -
东苗氨酚: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桑日县19754585332: 霍兰德把职业兴趣分为几种类型
东苗氨酚: 霍兰德把职业兴趣分为6个类型,分别是:现实型、探索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

桑日县19754585332: 霍兰德兴趣理论把兴趣分成几种类型
东苗氨酚: 霍兰德兴趣理论把兴趣分成: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兴趣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亦称“爱好”,是个性倾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兴趣在人的心理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便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

桑日县19754585332: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价值分析 -
东苗氨酚: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反映了他长期专注于职业指导的实践经历,他把对职业环境的研究与对职业...

桑日县19754585332: 何谓霍兰德性格体系 -
东苗氨酚: 霍兰德性格体系 六种职业类型的分类 社会型:(S)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典型职业:喜欢要...

桑日县19754585332: 那个提出人分为六种类型(六边形)的心理学家叫什么 -
东苗氨酚:[答案] Holland(霍兰德)六边形理论.该理论把人的兴趣分成六种类型,注意,这里指的是稳定的兴趣倾向,而不是爱好.

桑日县19754585332: 霍兰德的职业生涯匹配理论的优劣 -
东苗氨酚: 优点分析:(一)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将个人的职业兴趣差异和职业环境相联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兴趣、职业需求、职业信仰、个人态度,把这些个性特征与个人归为六种大类,每一类又有相对应的职业群进行选择.可供选择的职业有多种,可以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供被测者自已选择.职业兴趣使个人成功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自己在职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帮助个人取得成功.(二)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在对象上适用于不同的学历层次和行业的人,在应用方面也具有适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绩效改进、岗位调整等. 我只查到优点,没有找到劣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