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相应部》

作者&投稿:武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我是什么意思~

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无我分为两类:1、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所谓“性空幻有”。

佛教的无我学说,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而提出的。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唯一本质,宇宙间的最高主宰,自我(灵魂)是梵的一部分或梵的化身。而这种自我,其量广大,边际难测。只有亲证梵我同一,才能达到真正解脱的目的。因此,原始佛教为了反对这种有我理论,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个命题,被称为三法印。在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各派对此也曾引起了许多争论。

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犍度篇蕴相应
[八二] 第十 满月(汉译杂阿经卷二(大正藏二、一四b)中部经典一0九、一一0。)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与大比丘众俱。  二 时,世尊於十五日布萨满月之夜,为比丘众所围绕而坐於露地。  三 时,有一比丘,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若许答我问者,我愿聊问世尊。”  “比丘!然则坐於己座,而如所欲问。”  四 “唯唯,大德!”彼比丘应答世尊。则坐於己座,而白世尊曰:  “大德!有五取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此事然耶?”  “比丘!有五取蕴,谓色取蕴……  五 “善哉,大德!”彼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再问世尊曰:  “大德!此五取蕴以何为根耶?”  “比丘!此五取蕴乃以欲为根。”  六 ……乃至……  “大德!彼五取蕴即是取耶?以离五取蕴有取耶?”  “比丘!彼五取蕴亦非即取,亦非离五取蕴有取。於彼有贪欲者,此,乃取。”  七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再问世尊言:  “大德!於五取蕴,应有欲贪之差别耶?”  “比丘!世尊当说,比丘!於此有一人如是思惟,谓:我於未来世得如是色,我於未来世得如是受,我於未来世得如是想,我於未来世得如是行,我於未来世得如  是识。比丘!於如是五取蕴,当有欲贪之差别。”  八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问世尊曰:  “如何蕴名为蕴耶?”  “比丘!以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名为色蕴。以受……想……行……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  近名为识蕴。比丘!以此等之蕴名为蕴。”  九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问世尊曰:  “大德!依何因、何缘名为色取蕴耶?依何因、何缘为受取蕴耶?依何因、何缘为想取蕴耶?依何因、何缘为行取蕴耶?依何因、何缘为识取蕴耶?”  “比丘!以四大为因、以四大为缘,而为色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受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想取蕴。以触为因、以触为缘,而为行取蕴。  以名色为因、以名色为缘,而为识取蕴。”  一0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问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起有身见耶?”  “比丘!於此处之无闻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以见色是我,我乃色有,我中有色、色  中有我。见受……想……行……识是我,我乃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比丘!如是而起有身见。”  一一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问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不起有身见耶?”  “比丘!於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见圣人之法,知圣人之法,善顺圣人之法,见善知识,知善知识之法,善顺善知识法,不以色是我,我乃以色而有,我中有色、  色中有我,不以受……想……行……识是我,我乃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比丘!如是而不起有身见。”  一二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问世尊曰:  “大德!以何为色之味?以何为过患?以何为出离耶?以何为受……想……行……识之味?以何为过患?以何为出离耶?”  “比丘!缘色所生喜乐为色之味。色之无常、苦、变易之法,为色之过患。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为色之出离。缘受……想……行……识所生喜乐,为识之味。识之无常、苦变易之法,为识之过患。於识调伏欲贪、断欲贪为识之出离。”  一三 “善哉,大德!”彼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而更问世尊曰:  “大德!如何知、如何观者,於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随眠耶?”  “比丘!如是以正慧作如实观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之一切色,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如是以正慧作如实观受……想……行……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之一切识,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则於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随眠。”  一四 其时有一比丘,心生思念:  “如是色乃无我,受……想……行……识乃无我。[然]无我所作之业,何者之我应受?”  一五 时,世尊心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以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此处有一愚人,以无智、无明渴爱所碍之心,思惟能越师教而言,[谓:]“如是色乃无我,受……想……行……识乃无我,[然]无我所作之业,何  者之我应受?”诸比丘!处处於彼诸法,受我质问之调练!  一六 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受……想……行……  “识是常耶?是无常耶?”  “大德!是无常。”  “无常者是苦耶?是乐耶?”  “大德!是苦。”  “无常、苦、变易之法者,以见於此,得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诸比丘!应如是以正慧如实作观。是故诸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体。  二二 受……  二三 想……  二四 行……  二五 应如是以正慧如实作观。识之过去、未来、现在……乃至……远近之一切识,乃非我所,非我,非我体。  二六 诸比丘!圣弟子以此名为减而不增,舍而不取,退而不近,离薰而不偏薰。  二七 何以减而不增耶?以减色而不增,以减受……想……行……识而不增。  二八 何以舍而不取耶?以舍色而不取,以舍受……想……行……识而不取。  二九 何以退而不近耶?以退去色而不近,退去受……想……行……识而不近。  三0 何以离薰而不偏薰耶?以离薰色而不偏薰,离薰受……想……行……识而不偏薰。  三一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作如是观,以厌患於色,厌患於受……想……行……识,厌患而离贪,离贪而解脱,解脱而生解脱智,则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八一] 波陀聚落  尔时,世尊住拘睒弥国瞿师多罗园。  时,世尊清晨著下衣、持钵、衣,入拘睒弥乞食。行於拘睒弥乞食,食已,从乞食还,自收藏卧、坐具,持钵、衣,未告侍者,不顾比丘众,独去游方。  时,有一比丘,於世尊出去未久,来至具寿阿难处,来而言於具寿阿难曰:  “友阿难!世尊自收藏卧、坐具,持钵、衣,未告侍者,不顾比丘众,独去游矣。”  “友!世尊自收藏卧、坐具,持钵、衣,未告侍者,不顾比丘众,独往游方时,世尊欲独住,任何人皆不得随从。”  时,世尊顺次游方到波陀聚落。於此,世尊住於波陀聚落跋陀萨罗树下。  时,有众多比丘,来至具寿阿难之处,与具寿阿难俱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言后,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言具寿阿难曰:  “友阿难!已久不亲闻世尊之说法。友阿难!我等欲亲闻世尊之说法。”  时,具寿阿难,与彼诸比丘众俱,来诣波陀聚落跋陀萨罗树,世尊之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时,世尊为彼诸比丘说法,教示、劝导,赞叹勉励,令之欢喜。  尔时,有一比丘!心生如是思念:  “如何知,如何观者,得无间尽诸漏耶?”  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以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我思择而说法,思择而说四念处,思择而说四正勤,思择而说四如意足,思择而说五根,思择而说五力,思择而说七觉分,思择而说八圣道分。  诸比丘!如是乃我思择之说法。  诸比丘!如是我思择说法,时,此处有一比丘,心生是念:‘如何知,如何观者,得无间尽诸漏?’  诸比丘!如何知,如何观者,得无间尽诸漏耶?  诸比丘!于此处有无闻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乃至……不随善知识之法,以见色为我。诸比丘!彼以见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若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於无闻之凡夫,生渴爱,依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有为、缘无间尽诸起所生,彼渴爱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受……彼触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受……彼触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虽不见色是我,却见我有色。诸比丘!彼以见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若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於无闻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彼渴爱……受……触……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而尽诸漏。  虽不见色是我,亦不见我有色,却见我中有色。诸比丘!彼以见为行。此行以何因、以何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於无闻之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彼渴爱……受……触……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不见色是我,不见我有色,亦不见我中有色,却见色中有我。诸比丘!彼以见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於无闻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渴爱……受……触……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乃至……尽诸漏。  虽不见色是我,亦不见我有色,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但见受是我,见我有受,见我中有受,见受中有我。见想……行是我,见我有行,见我中有行,见行中有我。见识是我,见我有识,见我中有色,见识中有我。诸比丘!彼以见为行。此 行以何为因……乃至……从何而现耶?诸比丘!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无闻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渴爱……受……触……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不见色是我,不见受是我,亦不见想……行……识是我,以起如是见,[谓]此是我,此是世间,死后有我、有常、恒、永住而不变易之法。诸比丘!彼以常见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乃至……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虽不见色是我,亦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以起如是见,而虽不以为此是我,此是世间,死后有我、常、恒、永住不变易之法,但起如是见,[谓:]应非有我,非有我所,应非我、非我所。诸比丘!彼以断见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无闻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乃至……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不见色是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以起如是之见,但不以为此是我,此是世间,死后有我、常、恒、永住不变易之法,起如是之见,不以为非有 我,非有我所、非我、非我所,唯疑惑、犹豫而不追究於正法。 诸比丘!彼疑惑、犹豫,而不追究於正法为行。此行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从何而生、从何而现耶?诸比丘!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无闻凡夫生渴爱,由此而生行。诸比丘!如是,彼行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渴爱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受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触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彼无明亦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诸比丘!如是知、如是观者,於无间尽诸漏。”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对色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色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色。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 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四 诸比丘!对受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受如理作意,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受。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五 诸比丘!对想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想如理作意,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想。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六 诸比丘!对行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行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行。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七 诸比丘!对识如理作意,且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诸比丘!比丘若对识如理作意,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者,则厌患於识。喜尽故贪尽,贪尽故喜尽。喜贪尽故,名为心解脱、善解脱。”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不取於色由厌患、离欲、灭尽,而解脱,则名为正等觉者。诸比丘!慧解脱之比丘,亦不取於色由厌患、离欲、灭尽,而解脱,  名为慧解脱者。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不取於受由厌患、离欲、灭尽,而解脱,则名为正等觉者。诸比丘!慧解脱之比丘,亦受之厌患……乃至……名为慧解脱者。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乃想……行……不取於识由厌患、离欲、灭尽,而解脱,名为正等觉者。诸比丘!慧解脱之比丘,亦不取於识由厌患、离  欲、灭尽,而解脱,名为慧解脱者。  诸比丘!於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与慧解脱之比丘,有何之差别,有何之特相,有何之殊异耶?”  “大德!我等於法,乃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眼,以世尊为依。大德世尊!愿显示此所说之义,诸比丘当从世尊闻而受持。”  “诸比丘!然则!谛听!善思念!我当说。”  “唯唯,大德!”彼诸比丘,应诺世尊。  世尊乃如是说曰:  “诸比丘!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乃令起未起之道,令生未生之道,说未说之道,知道,觉道,悟道。诸比丘!如今诸弟子,随於道,随从而成就。  诸比丘!此乃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与慧解脱比丘之差别,特相,殊异是。”
一一 如‘我今为色所食:我於过去世,亦为色所食,如今现在为色所食。我若乐著於未来之色者,则我於未来世,亦应为色所食,乃如今现在为色所食。’彼如是思择、则不顾过去之色,不乐著未来之色,则於现在之色向厌患、离贪、灭尽。  一二 如‘我今为受所食:我於过去世,亦为受所食,乃如今现在为受所食。我若乐著於未来之受者,则我於未来世亦应为受所食,乃如今现在为受所食。’彼如是 思择,则不顾过去之受,不乐著未来之受,则於现在之受向厌患、离贪、灭尽。  一三 如‘我今为所想所食……  一四 如‘我今为行所食,我於过去世,亦为行所食,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我若乐著未来之行者,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我若乐著於未来之行者,则我於未来世,亦应为行所食,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彼如是思择,则不顾过去之行,不乐著未来之行,则於现在之行向厌患、离贪、灭尽。  一五 如‘我今为识所食,我於过去世,亦为识所食,乃如今现在为识所食。我若乐著未来之识者,则我於未来世,亦应为识所食,乃如今现在为识所食。’彼如是 思择,则不顾过去之识,不乐著未来之识,则於现在之识向厌患、离贪、灭尽。




历史上有精通佛学义理的高僧大德或者名士自杀吗?HEHE,不要骂我,我只...
有。但是和人性没有关系,也和人生没有关系。相应部22:87。拨迦梨尊者(Ven. Vakkali)因为病重而了断自己的生命。但佛陀宣说此行为无罪的唯一条件是此人已经是无贪,无嗔,无痴的阿罗汉,或者死前必定证得阿罗汉的人。在此情况下结束自己生命只不过是终止一个治不好的病。除此之外,杀人,劝说...

佛教 在家遇到外道怎么办? 急
让他搬走吧!你一个正信的居士怎能容忍外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为非作歹呢!保持你的正念,邪法不能胜正的!要有慈悲心,方便一点让他搬走,至少别在自己的地盘上害人,这是你的净土。看你对哪个法门或哪部经有信心,多持经或持咒,祈请护法让他离开,不要再害人了!保持自己对佛法的信心,时时以法...

究竟是四法印还是三法印?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所谓‘我’,已是五蕴的和合体,或者不断生灭的名色相续流。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

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是什么意思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通俗简单地讲,就是说一切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变化,并走向灭亡,日月星辰虽然看起似乎亿万年依旧,其实也是在不停变化,最终也走向毁灭;一切万事万物都不属于我。

众生能渡尽吗
「世尊!我是那幺地愚痴,不辨是非,竟然在世尊面前胡言妄语。」按语: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一五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三○经》、《相应部第四二相应第七经》。二、佛陀普渡众生了吗?那也要看众生是否有被渡的条件,这是相对的。佛陀当然会先在良田播种上用心,先选用完好不漏水的...

最关键的是释迦摩尼佛是靠哪个或者哪些法门修炼成佛即生成佛的?佛经里...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里面给我们说了真话,他这次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是第八千次。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三 佛告诸比丘:“于过去世无量无边流转生死,阿僧祇不可思议无始世界不可说劫中,有佛号曰“因陀幢王”,出现于世,。。。三藏十二部佛经,只有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宣说的,其他的都是...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后段取材自《杂阿含第七一七经》、《杂阿含第七七八经》、《相应部第四五相应第七七经》、《相应部第四五相应第八四经》。)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的国君波斯匿王,来拜访佛陀,想要佛陀印证他的一个看法。波斯匿王说: 「世尊!我独自沈思,认为...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以神通救度众生?
而慧解脱阿罗汉,依《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七○经》说,是没有神通能力的解脱者,《杂阿含第三四七经》则说,没有初禅以上禅定力的解脱者,不会初禅定,必然没有神通。由此可知,神通与解脱没有必然的关系了。 利用神通或神迹来拓展佛教,似乎是一个好点子,即使在今天,恐怕都还不免有人会这样认为。其实,二千多年前...

真正的无我是什么状态?
“朋友,同样地,我不说‘我是形态’,我也不说‘我不是形态、是别的什么’。我不说‘我是感受…辨识…造作…意识,’ 我也不说‘我不是意识、是别的什么。’对于这五种执取之蕴,‘我的存在’尚未克服,但是我不认为‘我是这个’。”---SN XXII 89 (相应部)疑惑这个束缚的定义是,对佛陀...

我活着的这20多年,我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我还要受这么多苦
「世尊!我已经超越了。从现在起,我归依佛、法、僧众,愿意终身为佛弟子,请为我见证。」按语:一、本则故事取材自《相应部第四二相应第一一经》、《杂阿含第九一三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二八经》。二、亲情与爱情,是世间人所赞颂与追求的,但在佛陀解脱者慧眼的透析下,这是不离自我为中心...

江孜县18685128717: 什么是无我思想 -
臾吴小儿: 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

江孜县18685128717: 宗教中的无我大体意思是什么? -
臾吴小儿: 无我【无我(anatman)】wuwo 佛教教义.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

江孜县18685128717: 佛学中的'无我' -
臾吴小儿: “无我”是不执著于我,自性才是真我,身体不适真我,这个“无我”是非常辩证的东西,要想明白必须稍微深入研究一下,建议还是看看书吧.

江孜县18685128717: 我亦无我是什么意思? -
臾吴小儿: 破一切相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金刚经 这部份可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从二乘解脱来看,世间一切法,特别是指五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意识、以及身体所表现的行为,加上意识思维、分别、觉知、领受一切苦乐冷暖的...

江孜县18685128717: 什么叫"无我"? -
臾吴小儿: 要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简单、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无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没心没肺”,而是念而不执. 佛教的诸佛菩萨所修所得的就是“无我”和“无心”.黄檗禅师曾...

江孜县18685128717: 南传佛教经典相应部中的“非我所”是什么意思?谢谢 -
臾吴小儿: 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也差不多等于无我,1楼说的也对,要比照上下文

江孜县18685128717: 有哪些佛经可以看 -
臾吴小儿: 《三藏》经典包涵了佛教精髓,它大概是圣经的11倍. 《经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阿毗达磨藏》,即最高对法藏(Abidhamma--pitaka). 《律藏》包含以下五部经典. 1、《波国夷》-Parajika pali 2、《波逸...

江孜县18685128717: 《大念住经》就是《四念处经》吗? -
臾吴小儿: 大念住经(中阿含)就是修习四念处的方法.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除此之外还有相应部的念处相应,出入息相应. 有专门的四念处经那就是大念住经.简单的说,大念住经是经文篇幅的名字,四念处是修行方法.两者之间一个...

江孜县18685128717: 五戒是谁提出的 -
臾吴小儿: 是佛制定的.佛教的一切戒律都是出自佛经.都是佛当年亲自说的.没有其他人乱制定的. 菩萨制定的.称为”清规”.不叫”戒律”.

江孜县18685128717: 五戒是不是释佛自己提出的? -
臾吴小儿: 《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