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不同?

作者&投稿:堂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苗族和汉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1、服装不同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在服饰上,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男人一般内装为对襟衫和长裤,外穿大襟长衫,讲究一点的外加一件马褂,谓之“长袍马褂”。裤子都镶有八寸阔腰。妇女清末穿喇叭状齐膝中长衫和长裤,民国后上穿“斧口衫”,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之别,下着裙子,有凤尾裙、百褶裙等。

2、语言不同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称东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

3、主食习俗不同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百度百科-苗族

现在通货这么发达,很多苗族的服饰,生活什么的,都很现代的了,我的一个苗族朋友说,比较偏远的地方都很少在平时穿他们自己风格的衣服了,我朋友,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呀,都是说汉语,下面是一些苗族的信息,希望能帮到你。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政府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汉人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 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耙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 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解放后,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二、节 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2.三月三。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这一天,苗族人民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上,参加对歌、听歌、跳舞、观舞,尽情欢乐。 3.赶清明。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上当。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 清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场。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到时,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气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临仍不肯散会,一直唱到通宵达旦。 4.看龙场。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龙El,习惯称做看头龙后十二天又轮转到辰日,再逢看龙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加。若在这天干了农活,就属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对于“看龙”的事,非常重视。

苗族为蚩尤部族后,蚩尤者,炎帝属也,于炎黄一统后背而南下,入百越进入今天的湖南、广西、云南、贵州一带居住。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曾经自称“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民族节日]
  苗族传统节庆:1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苗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婚丧习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彩色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贵州一带苗族现今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据说此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打回中原是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 这也是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我是苗族的,我就说说吧!在不同的县、镇、村,我们说话的口音就有所不同。这样我们的服装就会有所不同。我们那里的节日很多。比如:吃新节、爬坡节、苗年节、还有13年过一次的豉藏节..........还有的是那里的东西特好吃,有机会过去玩玩。

开始于‘九黎’部落遍布越南、老挝、美洲等地。起源于黄帝时期。

字不同,不相为谋


宗与族有什么区别
宗亲和族亲的区别,即宗和族的区别如下:一、包含意思不同。1.宗亲,指同宗的亲属。语出《吕氏春秋·大乐》:“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它是我国古代亲属分类之一,另外是外亲、妻亲。2.族亲,即同族的亲属。二、包含范围不同。1.宗亲就是五服之内的外姓亲属。宗亲不...

深谈鄂温克族和蒙古族的区别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蒙古族传统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尤其女子长袍的款式差异较大。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

少数民族穿的是什么衣服
1、蒙古族。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红、黄、紫、深蓝等色,传统式样为身宽袖长、下摆不开衩、襟和摆采用镶绲装饰,束彩腰带。此外,女子缠红、蓝头巾,穿皮靴,盛装时戴冠、缀银饰;男子缠红、黄头巾或戴蓝、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2、苗族。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

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在线等!!
清朝有个秀才叫沈复南,自称“无花不识”。然而,他到了广州花地,顿觉眼花缭乱,“识者仅十之六七”。清代中期以来,花地先后建立了大小园林3O多处,著名的大名园有留香、醉观、纫香、群芳、新长春、余香圃、翠林、合记等。每逢节日诞会,各名园都要摆设花局,供人观赏。有些国主和还邀集文人...

为什么会有民族的区分?汉族跟少数民族有什么不同?
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1、人数不同 汉...

宗族和氏族有什么区别?
宗族和氏族存在明显的区别。宗族与氏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代表了人类社会早期血缘关系的不同组织形式。以下是关于宗族和氏族的 宗族:宗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通常以父系家族为核心。宗族内部强调家族血脉的连续性,注重家族的荣誉和传承。宗族通常会有明确的族规、族谱,以及族...

不同民族的风俗是什么?
1、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2、佤族(木鼓节)佤历“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是佤族举行全寨性拉木鼓节木鼓活动的时节。自2002年起,确定4月10日至12日为佤族木鼓节。木鼓是佤族特有...

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有什么不同?
1、民族语言和宗教信仰不同: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语言是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宗教信仰为萨满教,藏传佛教,回教。2、民族服装不同:哈萨克族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吐马克”...

布依族和汉族女人哪不一样
她们身份证上的族别不一样!前者可以生两胎,后者只能生一胎!前者可以享受民族优惠待遇,但后者享受不到!前者的就业机会少,而后者的就业机会很广 1、人数不同:布依族人数少,居住地主要在云南省,而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人数最多,国内各地都有居住。2、民族特点不同: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蒙古族人和汉族人有区别吗
1、祖先不同 汉人的祖先是黄帝和炎帝,俗称叫炎黄子孙,蒙古人出自匈《蒙古》意思为永恒的圣火。2、母亲河不同 汉人的母亲河是黄河长江流域,蒙古人的母亲河是额尔古纳河、额嫩河和色楞格河。3、图腾不同 汉人的图腾为龙,蒙古族的图腾有狼,熊,鹰等,汉人喜欢龙和凤,蒙古人喜欢马、雄鹰和狼。4、...

遵化市17022394613: 瑶族和苗族有区别吗
彩羽复方: 瑶族和苗族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一、祖先不同瑶族传说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而苗族的祖先是蚩尤.二、分布不同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和汉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
彩羽复方: 苗汉同宗,其中相同之处大於差异.上古时期中原存在三大部落,其中以东夷部落最为发达,华夏部落次之,南蛮部落再次之.如今众所周知的上古君主当中,帝夋、大禹、后羿、商汤来自於东夷部落,女娲、蚩尤来自於南蛮部落,炎帝、黄帝...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和汉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
彩羽复方: 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1,起源不同.汉族本来叫华夏民族.是炎黄的后人.苗族起源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认为他们是蚩尤的后人,但当时蚩尤是北方人,而苗族在南方,有矛盾.另一个说法,认为他们是黄帝某个儿子的后人.蚩尤跟炎帝有...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生苗和熟苗的区别关于苗族生苗和熟苗的区别 -
彩羽复方: 1、熟苗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这一支的苗族之所以被称之为“熟苗”是因为他们几乎被汉化了.换句话说,如果他们不在自己的苗寨中出现或者是穿着自己的苗族传统服饰的话,那么在大家眼中他们跟汉人就没有什么区别. 2、而生苗就不同.“生苗”指的是从未被汉化的苗族,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他们的每个寨子都处于深山老林之中,他们彪悍、强壮.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法则,并且还使用着自己的语言,用着自己律法.和汉人十分的不像似.

遵化市17022394613: 贵州的苗族有什么不同
彩羽复方: 现在通货这么发达,很多苗族的服饰,生活什么的,都很现代的了,我的一个苗族朋友说,比较偏远的地方都很少在平时穿他们自己风格的衣服了,我朋友,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呀,都是说汉语,下面是一些苗族的信息,希望能帮到你. ...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不同的习俗作文600字 -
彩羽复方: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来自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十分注...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彩羽复方: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

遵化市17022394613: 文山苗族和四川苗族和黔东南苗族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
彩羽复方:服饰的话,因为贵州凯里这边属于长江流域(清水江)地理环境优越,生意往来好(古代都是水运发达)所以银饰比较多,服饰银饰装饰多.而且贵州高原,凯里这边的房子大都是典型的吊脚楼结构.而文山、四川的话,银饰不是很多了,房子的话也没有贵州的典型.(因为是盆地).最主要是贵州苗族的生意来往比较多,所以科技会比较发达,生活好,服饰,建筑,银饰都是保存比较好,也发展比较好的.

遵化市17022394613: 苗族的简介 -
彩羽复方: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 美丽淳朴的苗家姑娘 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

遵化市17022394613: 中国少数民族苗族分类有哪些? -
彩羽复方: 苗族根据语言差异分为三大方言,分别为苗语东部方言(亦称湘西方言)、苗语中部方言(亦称黔东南方言)和苗语西部方言.苗族的自称,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称,西部方言苗族自称为hmongb(蒙),有意为“人”等词义.局部地区称为“嘎闹”,意为乌,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历史上,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1949年以后,统称为苗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