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作者&投稿:扈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大禹 C.老子 D.诸葛~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老子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传说中,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问题,然后孔子回到鲁国后给他的学生说了这句话,原文为: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故选C。

老子即李耳,道教创始人,因孔子曾想老子请教过学识。


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中国儒道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麼,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於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在庄子一书中,曾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谈,孔子十七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教诲留下深刻印象[注三]。孔子三十四岁时,专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问礼於老子一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孔子第三次会见老子是在相邑,此时孔子已创建了他的仁学体系,试图通过仁学使荒废的礼义复活。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於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关於这场论辩,记载在庄子天运篇中。老聃曰:『……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邪?……』孔子见了老子后,回来三天不说话。这里弃仁义的说法和胠箧篇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本篇直指孔子来反驳仁义。庄子天运篇又提到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於是往南到沛地去见老聃,对此,老子发了一番宏论:『……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注四]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大约六十六岁时,又一次在相邑见到老子。此时的老子以决定西去隐居,所以这次见面可说是老子和孔子最后的会面,这次会见,孔子主要是向老子述说自己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的经历,亦记载於天运篇,孔子:『……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又一次这种『以化为友』的观念再次藉著孔子的言论表达。然而,这种和造化冥合的观念,显然是道家的言论,却被庄子巧妙的套用在孔子身上,这麼一来,孔子反而在替道家宣扬他们的道了。『至人无己』是庄子说的,『虽智大迷』出自老子,这番道理孔子和老子的交谈也有涉及,孔子去见老子,老子刚洗过澡,正披头散发要晾乾它,但见他木然直立的神情,煞是惊人,看起来就像是具尸体,老聃曰:『吾游心於物之初。。。』其意大概是一个到达了最高境界的人,他心中不再存有自我,天道推动一切,能够达到道的境界,必是最完美、最快乐的。也唯有『至人』才可达到这种地步。言外之意,彷佛庄子承认老子已达到『至人』的境界,而孔子对於道家的道还不能领悟。有意无意的矮化了儒家的人文之道及仁义体系。综观整部庄子,有关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场面几乎都是老子占上风,站在一种道的先驱者的角色上,来传授孔子这位受教者。以儒道两家的首要代表人物来安排这些场面与对话,庄子所要强调的,无非是道家的道之真实性及优越性。透过这些篇章,儒家的人文之道充其量不过是一些治人的小技俩,甚至在胠箧篇中儒家的仁义是为大盗窃取天下的东西,该被丢弃。

老子。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原文: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
传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问题,然后孔子回到鲁国后给他的学生说了这句话。
原文是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聃。原文是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

孔子回到鲁国后对弟子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

老子


孔子为什么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生命,自然,皆以“中庸”为常态,行乎中庸,就是与道全一,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与自由.所以,孔子要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这里的“道德”,不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而是属于规律、真理的范围,即规律为道,遵循规律为德.

孔子犹江海文言文翻译
子贡说:“我好像饥渴的人在江海边喝水一样,知道满足罢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能够了解他?”赵简子说:“子贡的话说得很好!”3.孔子犹江海这篇文言文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孔子犹江海这篇文言文主要说明了孔子被喻为圣人,无所不知;道德高深.因此,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就如同江海一样高2113深、博大。子贡谦虚好学...

柳下惠是谁呀?
柳下惠既有治国安邦之才,又具正人君子之风。恰生不逢时,一直未被重用,只做过士师(管刑狱)这样的小官。又因他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三次被罢免,从无怨言。后世的孔子、孟子将他列为“被遗落的贤人”,孔子赞扬他:“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又说:“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

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是?
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是仁。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义)、诚(信)、弟(悌)、智(知)、忠、礼、勇、恕...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

青少年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任何人都会变得恶毒,只要你试过什么叫妒忌,当人们一旦身处妒忌之中,道德高度就来了,嫉妒总是穿着正义衣服而来,站在道德高度绑架别人攻击别人,所以当初孔子那时候,有人评价他阿谀奉承有人讥笑他是奸佞小人,有人诋毁他不贤明,有人诽谤他不懂礼,有人侮辱他是东家孔丘,就连自己的弟子子路,还对孔子所做所想的事...

孔子中庸处世的智慧编辑推荐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中庸"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孔子哲学的基石,更是他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生活智慧。孔子视中庸为至德,这既体现了他对中庸的道德高度评价,也反映了它在哲学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平衡,避免极端,主张在过分和不足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或度,就像量变到...

表达了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孔子语录是
关于表达了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孔子语录是如下: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

孔子讲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最高境界是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知识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个“知识即道德”的伦理体系。他强调人应该“认识自己”。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理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要有道德,就必须有关于道德的知识。不道德的行为是无知的产物。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此乃“知识即美德”。苏...

万荣县17836086712: 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的是谁 -
阙琴肝乐:[选项] A. 黄帝 B. 大禹 C. 老子 D. 诸葛亮

万荣县17836086712: 被孔子评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阙琴肝乐:[选项] A. 黄帝 B. 大禹 C. 老子 D. 诸葛亮

万荣县17836086712: 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A.黄帝 B.大禹 C.老子 D.诸葛 -
阙琴肝乐: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老子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传说中,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问题,然后孔子回到鲁国后给他的学生说了这句话,原文为:子曰: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故选C.

万荣县17836086712: 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阙琴肝乐: 老子

万荣县17836086712: 15.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 -
阙琴肝乐: 亲,记得采纳哦 答案是C

万荣县17836086712: 孔子对弟子们说:“老子道德高深,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这是自大还是怎么回事? -
阙琴肝乐: 老子即李耳,道教创始人,因孔子曾想老子请教过学识.孔子和老子分别是中国儒道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

万荣县17836086712: “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阙琴肝乐: 1、这句话选自>2、贲车与覆舟,指的是非常危险的境地 仲尼,孔子 伯夷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3、这句的意思是说 倾危的舟车上,人们各自求生,不择手段,哪里还会有孔子伯夷那样的圣贤呢 韩非子用舟车比喻国家,若国家动荡,民心自然好利轻义,“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只有国家稳定,才能要求世风和谐咯

万荣县17836086712: 孔子犹江海可以看出孔子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
阙琴肝乐: 知识渊博 博览群书 智慧高超 道德高尚 就是形容孔夫子有着大海一般的思想和精神道德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万荣县17836086712: ...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 -
阙琴肝乐:[答案] 写作提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 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