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让我懂得了什么

作者&投稿:梅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总的来说是指 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子评价说:“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有人说禅宗和净土宗在中国得以生存乃至扩大,就是因为前者不立文字,后者只管念佛。如此看来,二者都是重力行,而轻学文的。这中间的误会的确产生了流弊。

种种法门皆因方便而立,只是一时之权宜,尚有血泪不可细说。无论哪宗哪派,都有自身立宗的经典,都要学习经典,都要以经典为依据,从经典而入门。参禅不读经,念佛不念经,都不是世尊所说。即使是不识字的大众,得遇因缘也是要听法师讲经的。否则诚如朱子所言:“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这不只是《弟子规》里的句子,起码最先不是《弟子规》的作者提出的。
这段话最早出自《论语·学而》,经《弟子规》作者改成了这种符合韵律的句式。
这是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为人处世。
文:指文化、知识。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意思是:如果为人处世能够得心应手,这时候还绰绰有余,就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猜想孔子当年是希望他的弟子们在做好学问(3)以后再去学习文学、文章什么的。“行”,我认为便是古人做学问中的行(做)人行(做)事。孔子为什么不要求学生们行有余力则吃、喝、玩、乐呢?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智者(4)做学问有两个目的,一是“仕”,二是“名”。古代学问好的人被称作贤人,贤人当中又能行文者,便是有能力管理国家的人,这些德才兼备的人或自荐或被举荐出仕为官。最脍炙人口的例子非舜莫属。舜以孝悌闻名乡里,在“孝悌为根本方是读书人”的时代,舜是公认的贤人。尧在古稀之后,想禅位子嗣以外的能人,有人推荐了舜,他便亲临考察。当他来到舜的家乡,看到舜用柳条抽打两头牛之间的簸箕耕种时,让他满意的不仅是舜伟岸的外貌,更是舜的仁爱与智慧。接下来,他让舜出仕,并给他布置了很多“作业”,还把两个女儿都嫁与他。20年后,舜以骄人的业绩接替了尧,又禅位于禹。至于“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言,“人的才智不能永存,要想使(自己或他人的)声名与事功流传下去,只有著书立传……人的肉身如同草木一般脆弱,只有名声如同金石,可以不朽。所以,君子在世要先修好品行,继而行文著说。行文著说难道是好辩论?不是,是为不朽不得已而为之。”遥想姬昌、司马迁、曼德拉等人身处圄囹尚笔耕不缀,其信念不外乎是想传播己见,留名青史,况平常人乎?

现在,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行”与“学”怎样布置,古人是先“行”,即修好身再学文,而后出仕留名。这个程序会不会仅适用于那个口荐的年代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能得出怎样一个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改变,我想应该是有进有退的波浪式的改变。到隋唐开举考试时,文章已被提到了与学问同等的地位,凭一篇好文章便能中第,促使人们更加用心于经文。宋以后,科举更在意文采。明清以后,文学明显重于学问。近代、现代更是以分数定乾坤。记得我1963年小学时,评三好学生更在意人的品德。文革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框架,彻底搞乱了人的思想意识,不仅倒孔倒儒,连科学知识都不让学了。一时间,中国的教育濒临崩折的边缘,我恰好遭遇了这一劫,所以身受其害。1978年,尽管政治拨乱反正了,但是人的意识并没有马上改变,社会风气并不好。紧接着,80年代、90年代做妈妈的人恰好都是文革中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她们一方面拼命地想把自己失去的学习机会从独生(占大部分)的孩子身上找补回来;一方面又以无知、以及不健康的理念误导着孩子。更不幸的是,又碰上了文教事业改革,教育机构沦为赚钱的场所,林林总总的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幌子赚钱的部门又残酷地颠倒了孩子的启蒙顺序。一时间乱象环生,让人迷离,很多人甚至连求学、求职的分寸都乱了。无视自己的天分、兴趣和能力,一窝蜂地去挤那座独木桥,结果不知道误了多少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千秋大业,是一项塑造灵魂的工程,试想,品行很差的人即使拥有了“仕”,他们能为社会贡献多少正能量?我想其大多数充其量不过是糊自己的口吧,不堪者还会祸乱朝纲。故而我认为,古人提倡先做学问,后成就理想是有道理的。雷夫在大学读的是数学,他没进过孔子学院,更没有来中国学汉语,但他却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判断教学质量,不是期末考试成绩,而是20年后学生们是如何生活的。又锲而又不舍地实践了30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此看来,不管年代如何,国度如何,要想使一个社会更加健全美好,更具有成长性,必须先使人的思想健全美好,更具成长性(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在强军的同时着重于国民的体质和教育,使其迅速崛起;而中国的清廷却一味地昏聩腐朽,最终一败涂地),这就是教育的伟大所在。其实人人都知道提心智(智商)易,提情智(情商)难,历史也证明不论在官在商,笑到最后的无疑是先把学问做好的人。学问体现在个人是修养(包括性格),体现在社会是政治,所以这批人对自己,对社会都会提供正能量,是我们的楷模。

最初的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教会大家如何做一棵树,而现今的教育却只关注那一个果实,不能不让人遗憾,但谁又有回天之力?只有从我做起,试着开“倒”车吧,这也是我打算讲习《文史初读》的初衷。说实话,结果如何我一直没底,必竟是厚古薄今。但是今天,雷夫用其一生所为提醒了我这个中国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并不过时。第六感似乎也在告诉我,大局没错,早晚而已。


金坛市13090806099: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阅读感悟 130字内 -
赵储华舒:[答案] 是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以上是为人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孔子要求弟子们多读一点书.当然,这里的学文,不仅仅是指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

金坛市13090806099: 《弟子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读后感 跪求 (看清问题 是最后一章)!!! -
赵储华舒: 1.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我读着清代文学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规》,心潮澎湃,深受教育. 《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

金坛市13090806099: 论语十则感想500字 -
赵储华舒:[答案]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

金坛市13090806099: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
赵储华舒:[答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外出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广泛的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养.

金坛市13090806099: 论语选其中一则写读后感400字,须3篇.【急】 -
赵储华舒:[答案] 读后感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

金坛市13090806099: 弟子规第一章的读后感 -
赵储华舒: 第一章节读后感 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 第一章节读后感.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康熙年间人,在科举道路上虽然失败,他毕生研究《大学》《中庸》颇有建树,是一...

金坛市13090806099: 《弟子规》心得体会 600字 -
赵储华舒:[答案]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蔡老师的幸福... 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

金坛市13090806099: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赵储华舒:[答案] 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外注重行为,要小心谨慎讲究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金坛市13090806099: 以经典国学为话题 -
赵储华舒: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

金坛市13090806099: 以阅读经典,弘扬国学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要太深了), -
赵储华舒:[答案] 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 我上大班的... 内容意孔子《论语.学而第一》第六条“弟子入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五部分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