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的特点?

作者&投稿:邴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有哪些特点~

特点:
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汉人)
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矛盾异常复杂.不仅仅是华人和胡人的矛盾,胡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更加尖锐.因此,笼络部分华人,尤其是华人中大的氏族,是胡人互相压榨斗争的最好办法.因此出现了很多胡人华人合作的情况.这样合作主要是对付其他的胡人.
3,胡人建立政权后,大多不思进去,逐渐腐化.因此他们建立的政权都非常短暂.
4,五胡乱华时期,由于斗争的残酷,大多数胡人都被杀死了.有的民族甚至基本绝种.例如羯族(来自中亚,开始是匈奴的奴隶,之后建立后赵政权).因此,这些胡人的习俗对于后人没有太大影响.
5,拓拔魏政权的汉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汉化特例.估计是因为这场汉化运动的主导者血液中汉族血统占90%以上的缘故.虽然很多人吹捧这个汉化运动.但这个运动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汉化引起了北方其他民族(当时的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所以主导者一死,那些异族就造反了,拓拔魏政权因此瓦解,而其汉化事业也停止甚至完全倒退.当时异族对华人异常蔑视,称华人为“一文汉”.意思是华人只值一文钱,可以随便杀戮.
6,北方在隋朝之前的50多年内,又经过残酷的战争和杀戮,主要是异族之间的杀戮,因此,存活的异族很少了.隋朝建立后,自然而然的恢复了华人的政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时代,汉朝瓦解,政治混乱,五族内迁,社会动荡。但在思想文化史上,则是国内各民族融合,外域文化进入,给中国原有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多元的发展特征,表现如下: 其一:儒佛道的相互抗争和影响。这一时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中国大地上迅速传播,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日渐广泛,并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儒家思想发生了冲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思想文化大碰撞。这个过程是一个相互冲突、影响和整合的过程,造成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与此同时,佛教也溶合了中华文化而逐渐完成了中国化。 其二:胡汉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在此阶段,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族先后进入中原,使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业社会的“汉”文化发生长时间的交汇与冲突,并走向融合。“胡”文化“汉化”的渠道主要是两条。一是由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广,这为“胡”文化的整体性汉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胡汉杂居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从而在心理和文化上逐渐产生深远的变化。胡文化在溶入汉文化系统的同时,其固有特质对汉文化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如其粗旷而又充满生气的北族精神,给高雅温文却又束缚于礼教的汉文化带来了新鲜空气。 正是在儒道佛互相冲突、影响和实现整合的基础上,正是在各民族思想文化交融的基础上,繁荣璀璨的隋唐文化得以诞生。

特点:
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汉人)
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矛盾异常复杂。不仅仅是华人和胡人的矛盾,胡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更加尖锐。因此,笼络部分华人,尤其是华人中大的氏族,是胡人互相压榨斗争的最好办法。因此出现了很多胡人华人合作的情况。这样合作主要是对付其他的胡人。
3,胡人建立政权后,大多不思进去,逐渐腐化。因此他们建立的政权都非常短暂。
4,五胡乱华时期,由于斗争的残酷,大多数胡人都被杀死了。有的民族甚至基本绝种。例如羯族(来自中亚,开始是匈奴的奴隶,之后建立后赵政权)。因此,这些胡人的习俗对于后人没有太大影响。
5,拓拔魏政权的汉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汉化特例。估计是因为这场汉化运动的主导者血液中汉族血统占90%以上的缘故。虽然很多人吹捧这个汉化运动。但这个运动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汉化引起了北方其他民族(当时的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所以主导者一死,那些异族就造反了,拓拔魏政权因此瓦解,而其汉化事业也停止甚至完全倒退。当时异族对华人异常蔑视,称华人为“一文汉”。意思是华人只值一文钱,可以随便杀戮。
6,北方在隋朝之前的50多年内,又经过残酷的战争和杀戮,主要是异族之间的杀戮,因此,存活的异族很少了。隋朝建立后,自然而然的恢复了华人的政权。

一、政治军事
本年度发表的关于政治军事方面的论文大约90篇,其中军事方面的论文在数量上占优势,主要因为关于荆州之失成为本年度探讨的一个热点。
政治方面,周国林《魏晋南北朝禅让模式及其政治文化背景》(《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2期)指出,禅让之所以成为魏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的主要模式,根源于皇权的衰弱、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并走向权力中心;而受禅者借用西周以来带有民本色彩的天命论和仁政学说以及西汉后期的谶纬之学作为理论工具说教群众,减轻了受禅的压力。以往许多学者认为西晋是一个腐朽、反动的王朝,郑欣《西晋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这样的评价并不公允,事实上,西晋占田令中有关农民占田、课田、户调和官吏占田、荫客等制度,奠定了南北朝乃至两税法之前的经济格局;盛行于唐代的门荫制度则明显地受到了定型于西晋的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南北朝至隋唐儒学、佛学、道教、文学、艺术之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则与吸收玄学合理成分、不同程度玄化有关。西晋具有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成熟的作用和地位,虽有消极的一面,但对后世影响的主导面是积极的。周国林《西晋分封制度演变》(《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指出,西晋分封制经历了泰始、咸宁、元康至西晋末这几个阶段,各阶段中分封的等级和户邑均有变化,总的趋势是日益有利于获封者且越来越滥。张兆凯《南北朝时期门荫入仕制度的特色及其演变》(《求索》1993年第4期)认为,南朝的门荫制度是两晋门荫制度的继续和发展。北魏的门荫制度则有前后期的区别,前期是古代世卿世禄制和两汉任子制二者的结合,后期是晋宋门荫制度的翻版。北齐北周对北魏门荫制多加革易,以致“门资取士,日渐式微”,直接导致了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朴汉济《西魏北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丰富了府兵制研究的内容。该文认为,西魏北周的赐姓制与府兵制的形成关系紧密,凡受赐姓者即成为“官族”,获得车骑大将军以上的官职及开府权,大都可以建立独立的军事单位即仪同府以上的军府,并将他们原统的乡兵转变为军府的士兵。
关于士族问题仍有不少文章论及。秦永洲《西晋士族的误国与东晋士族的振作》(《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认为,两晋士族在对待国家政权的命运问题上态度截然不同,西晋士族视国家兴亡与己无关,祖尚浮华,玩世不恭,以致国祚短促;东晋士族备尝两京倾覆国家沦丧之痛,目睹前朝士族清谈误国而痛心疾首,播迁江左以后,以“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为己任,拨乱反正,开复王略,奠定江左百世之基,进入这个阶层生机勃勃的顶峰时期。高诗敏《南朝琅琊王氏的婚宦与地位的嬗变》(《江淮学刊》1993年第4期)认为,王氏为东晋以降,头等士族对当时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作者通过其婚姻关系的变化,国婚率的骤降,指出宋齐时王氏在政治舞台上仍有较强实力,社会地位也较高,至陈梁之际衰弱。由于王氏致力于竞逐清闲官职而不愿戎事,丧失了兵权,因此失去政治特权的后盾,在侯景之乱后一蹶不振。王铿《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士庶天隔》(《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由于政治、经济、思想上的需要,士庶交往相当频繁,宋齐时期,士庶之间因任职关系,不仅有公私来往,鉴于志趣、爱好私交颇深者也史不乏例,士庶通婚也不鲜见;所以,强调此时“士庶天隔”未免过于绝对化。张国安《梁末政治斗争及其分野》(《河南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认为,在南朝,侨姓士族的地位仍然优于吴姓士族。侨姓士族的又可按地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优于西部;梁末侯景之乱是东部士族衰亡、西部士族势力上升的转折点。承圣三年江陵之难,东部侨姓士族遭毁灭性打击,西部势力也遭削弱,待南人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后,士族在各方面都败落了。
军事方面,荆州之失的罪责问题成为探讨热点。杜建民《蜀汉何以失荆州》(《史学集刊》1993年第2期)认为,原因不在关羽的“忮吴怒吴”,激孙权降曹,断送孙刘联盟,也不在刘备重私情、轻才德而重用关羽;而在于诸葛亮外交政策及实践的僵化和一成不变造成。徐俊《荆州失守罪在刘备》(《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刘备曾拒绝诸葛亮关于如何夺取荆州的建议,造成后来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给孙权以口实,道义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过分纵容关羽,使其刚而自矜,失和于外而寡助于内,因此,荆州之失,罪在刘备。朱和平《关于孙刘联盟几个问题的辨析》(《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由于刘备集团的一系列行动朝着打破鼎足和平衡的趋势发展,与孙权的立国方针——限江南自保而鼎足发生矛盾,孙权为了保持平衡而袭杀关羽夺取荆州。朱子彦《论三国时期的荆襄之战》(《上海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谭良啸《蜀汉荆州之失探源》(《天府新论》1993年第5期)认为,蜀汉的荆州之失是由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诸因素造成,并非单纯的军事原因或个人失着,三国时多元性的政治格局,决定三国之间的互相抗争和利用,关羽个人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所承担的责任应是有限的。
此外,方诗铭《从士兵来源看曹操军事力量的发展及其衰弱》(《中国史研究》1993第1期)指出,曹操集团兴起时,士兵主要来源于丹阳、泰山以及河北并、冀两州一带,这些都是精兵之地,士兵战斗素质极高,而且统率精兵的五员名将大都出于此,军事力量极为强盛。后来因为士兵年龄老化,强将先后死伤,招募的新兵不如“精兵”战斗力强,与旧统帅也格格不入,曹操军事力量由盛转衰。马植杰《曹魏典农官的隶属关系和士家地位》(《史学月刊》1993年第4期)认为,无论在大政方针或具体业务方面典农官都属于尚书台领导。对于士家的地位,作者举出“当色婚姻”“重士之法”“无进仕可能”之反例,认为士家地位并不低于编户齐民。要瑞芬《都督制在东晋南朝荆扬之争的作用》(《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认为,东晋南朝的荆扬之争固然是当时经济、军事、地理条件决定的,但都督制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都督制使荆扬两州长官拥有最大军权和专杀权,加之荆扬原有的优势,各自势力充分膨胀,最后使荆扬两州各自独立于中央控制之外,造成荆扬相互争衡的局面。

二、经济
和以往相此,本年度经济史的研究,似乎稍趋冷落,全年共发表论文50多篇,在论文总数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在这方面,有关东晋南朝地主经济探索稍有进展。
历来认为,永嘉丧乱后北方士族和民众大量南迁,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使平原地区基本无耕地可占,导致了封山占水的盛行。侯旭东《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封山占水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对这种成说重新作了检验,他依据绝大部分南迁北人集中于京口、晋陵、淮南等地,特别是南北士族集中的会稽一带,均未出现平原地区耕地不足,或无地可占的情况,指出传统论点从史料上说不通;真正原因乃是东晋以降,士人的心态由西晋时的放纵,一变而为追求宁静洒脱的精神天地,游历山水之风盛行。当他们发现了山水之美后,心灵便很快与之契合。皇权的暗弱、士族的雄张,使他们封山占水得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发现,物欲贪婪的追求,造成了封山占水的风行。
寺院经济是南朝地主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蒋福亚《南朝寺院地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论述了寺院地主的形成过程,以及财富、剥削等情况,认为寺院地主的形成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佛教密不可分。寺院所拥有的大量财富、土地和劳动力,来源于帝王卿相、达官贵人、善男信女的施舍;不择手段欺骗、聚敛平民百姓和肆意的兼并。上层僧侣生活骄侈,蓄养众多奴仆,并模仿世俗地主奴役和剥削寺院的依附民和下层僧侣。
六朝时期庄园经济有很大发展。章义和《从谢灵运〈山居赋〉论六朝庄园的经营形式》(《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阐述了六朝庄园经济的内部结构和生产经营形式。作者依据《山居赋》所涉及的谢氏庄园指出,此时庄园有集中经营、分散经营及集中与分散经营相结合三种形式。后一种形式多被采用。在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利用条件的主园里,是豪强世族的集中经营区域;在宅地及主园以外的田地上则是分散经营的区域。作者认为,集中经营在生产中可分工协作,容易提高、推广生产技术,反映当时生产水平。分散经营生产者积极性较高,更重要的是这种的租佃制的形式符合中国地主封建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下半期的主要经营形式。龚剑锋、金向银《陈郡谢氏与会稽郡始宁庄园》(《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一文认为,陈郡谢氏的始宁庄园规模宏大,土地甚多,内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和多种经营,是中国封建社会士族庄园的典型,反映了东晋南朝士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土地所有制的状况、生产经营水平以及阶级结构的变化。始宁庄园等东晋南朝地主庄园的发展,既加剧了当时的土地兼并,又加快了荒地的开垦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促进了江浙地区的开发,更有助于推动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农业方面,赵文润、陈鼎中《西魏北周时期的关中农业》(《陕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一文认为,宇文泰、宇文邕父子相继推行的恢复和发展关中农业经济的方针,是西魏北周的基本国策。其主要措施是解决关中劳动力缺乏问题;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广置农田。关中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北周以后,关中建都已不适宜,但历史偏让隋唐两个统一王朝建都长安,这和宇文氏父子苦心经营的关中农业是分不开的。
在手工业研究方面,刘驰对十六国的手工业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发表了《十六国官营手工业初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十六国官营手工业机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两文。前文认为,十六国时期,战乱对社会经济与各政权统治者心态的影响较大。民生的凋敝与统治者的极度奢华,造成民营手工业的衰微、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后者表现为,战乱破坏的维修、新政权城池建设,限时的防御工程的挖垒造成规模庞大的建筑业;兵器、甲胄的使用造成兴盛的甲仗制造业;兵甲、农具、铸币等的需求造成发达的冶铸业,以及统治者奢侈生活造成的丝织业、工艺制作业和陶器、漆器与车船制造业的发展。后文认为,十六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机构名称,依据各政权体制不同,分为两类。一类大致沿用晋制,略有改动,但各机构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有些机构的名称虽同于西晋,职掌却有些差异。另一类多依州郡规格建立作部,但其实际职能与中央政权的尚方并无明显差异。当时各政权的官营手工业机构颇为庞大,一些政权官营手工业机构控制的工匠数,约占该政权中男性劳力的l/l0。当时对工匠的控制十分严格,有些政权中采用军事建制方式,按工程进行管理。以摧残民营手工业的方式来加强和发展官营手工业,禁止某些民营手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将优良的工匠完全置于官营手工业机构的控制之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畸形。孔毅《东晋南朝的实物货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的货币经济呈倒退现象,实物较多充当货币。原因在于:社会动乱造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凋敝;江南物产丰富,地广人稀、谋生容易;小农经济缺乏商品经济发展动力。此外,与时人忽视货币功能,币制混乱,钱币滥恶亦有关。实物货币在当时虽是历史的必然,使商品交换不致完全中断,但却干扰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梁新民《姑臧是魏晋隋唐间西域同中国内地贸易的枢纽》(《西北史地》1993年第1期)指出,从魏晋开始,善于经商的大批西域胡人所以来凉州首府姑臧聚居、贸易,是因为凉州远离战乱,奉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当时中国最安全、最繁荣的地方。加之位处中西交通要道的优越条件,由此姑臧终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城市。

三、民族
民族问题似乎不是本年度讨论的热点,这方面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认为,民族观是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反映,它往往影响民族政策的制定。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虽以华夏正统自居,歧视少数民族,但又意识到他们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此,汉族政权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是恩威并施。少数民族政权以继承华夏正统自诩,歧视其他民族,但又仰慕汉族文化并尽快促进自身汉化。各族统治者都以华夏正统自诩,表明他们都深受儒家大一统思想的熏陶。这种状况及民族大融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民族观。邱久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中央民族学报》1993年第4期)认为,魏晋南北朝虽是分裂时期,但在各族统治者中普遍存在“大一统”思想。内迁各族的“大一统”思想源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祖国观念,是他们都继承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结果,对这一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中国尽管自古在疆域和政治形势上存在长期分裂,但在文化发展上具有连续性,在意识形态上都主张“大一统”,所以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赵向群《论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十六国时期,生活在河西的羌、匈奴、汉等主要民族,尽管彼此地位不同,民族活动的方式不同,但都对历史发生了作用。羌族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匈奴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统一,汉族在改良社会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辉《鲜卑拓跋部封建化历程述论》(《学海》1993年第3期)认为,鲜卑拓跋部没有经过发达的奴隶制,而直接向封建社会飞跃,原因在于: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量接触并吸取了汉族先进的生产力和封建生产方式;注意搜罗和团结汉族士人,制定并确立封建典章制度。但因拓跋部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差距甚大,所以在其封建化过程中与汉族士人有隔阂和矛盾。崔浩被杀事件就是这一矛盾的反映。至魏孝文帝时,拓跋贵族与汉族士人进一步结合,标志着拓跋部终于完成了封建化的漫长历程。
四十年代,缪钺曾提出鲜卑勋贵与汉人士族政治上的冲突是北齐衰亡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已为史学界普遍接受。但是,许福谦《东魏北齐胡汉之争新说》(《文史哲》1993年第3期)一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东魏北齐政治上的混乱,前期表现为鲜卑勋贵与汉人士族的冲突,后期表现为鲜卑勋贵与西域胡化恩幸集团的斗争,以及西域胡化恩幸集团与汉人士族的角逐。这一切斗争导致了高氏政权的衰落、灭亡。

四、思想文化
本年度发表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论文较多,有40篇左右。
文化方面: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史哲》1993年第3期)提出,魏晋南北朝文化同汉唐相比,有四大基本特征:自觉趋向型文化特征。人们文化心态的自觉趋向,既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又极大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放融合型文化特征。这是由各民族大融合、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以及自觉趋向型文化心态等时代条件决定的。宗教鬼神崇拜型文化特征。这一时期道教、佛教广泛传播,民间信鬼神之俗盛行。区域型文化特征。江南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关陇文化区是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的三大文化区。施光明《魏晋南北朝文化交融三题》(《文史哲》1993年第3期)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文化交融的几个断面:从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四个方面说明了河西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的产物;净土信仰是儒、道、佛文化的交融;北朝律是中原、河西、河东三大文化因子的交融。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文化交融有丰富性、多向性、多层面性的特点。
学术思想方面:陈琳国《南朝玄儒消长初探》(《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随着东晋门阀统治的瓦解,玄学走向衰落。由于南朝君主们的倡导,玄儒消长成为思想变化的必然趋势。但南朝君主们并未限制、禁止玄学,因此玄儒消长是一渐变过程,并走上了儒、玄、佛合流的道路。赵伯雄《北魏鲜卑统治者的崇儒》(《北方论丛》1993年第l期)指出,自道武帝以来,历代北魏皇帝之所以奉行崇儒方针,是因为这有助于缩小鲜卑政权与汉族人民特别是汉族士人之间感情上的距离,争取汉族士人的支持;有利于鲜卑统治者论证自己的正统地位;对鲜卑政权的封建化具有促进作用。作者又指出,北魏的崇儒与两汉有显著不同,其崇儒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在思想上则大都崇佛,这使儒学在北魏始终未达到两汉那样的高度。赵文润《西魏北周时期的社会思潮》(《文史哲》1993年第3期)指出,西魏北周时期,除周武帝的一段时期外,统治者都是尊儒重道崇佛的。尊崇儒学是其主要社会思潮。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是北周统一北方的精神条件,也是隋文帝统一中国的必要前提之一。
宗教方面,方光华《试论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发展的特点》(《文史哲》1993年第1期)认为,南北朝时,由于国家分裂,佛教也随之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南传、北传两种传统,它们在不同特点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义理发展趋向。南北朝后期,南北佛教不同思维传统与不同义理方向的融合,使南北佛教教义多元化,并为隋唐中国佛学宗派的形成做了充分理论准备。
学校和学风方面:李军《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特点》(《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十分活跃,与两汉相比呈现如下特点: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此时儒家私学虽然相对低落,但道、释、科技、史学、艺术等在私学的传播中有所发展;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优良的学风。景蜀慧《魏晋重实之风浅议》(《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魏晋统治者奉行经术文法之治,取士注重人才的实用价值。受此引导,在官僚大族中逐渐形成术兼儒法、博雅多闻、贵理重识与综核名实的思想学术特征,并作用于政治中。然而统治者及大族官僚思想上缺乏高远理想而只注重实际利益的倾向,导致他们从政治上的无视大节,发展到背离礼法规范和“综核名实”,从而促使魏晋政治向最坏模式发展。
文化交流方面,罗宗真《六朝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文史哲》1993年第3期)综合了大量的考古成果,并依据文献提出,六朝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中日文化交流、印度“狮子文化”的东来、南北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这一切使此时中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并且是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五、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是本年度讨论的又一热点,这方面发表的论文有40多篇。
婚姻与家庭问题:赵建国《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有尊长卑幼、夫主妻从、嫡贵庶贱的显著特点,形成这些特点有其政治原因:实行门阀士族制度;人身依附关系严重;宗法制度的影响;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形成上述家庭结构特点的经济原因是:自然经济结构的影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私有制的影响。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社会动荡不安会使婚龄呈现下降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较多的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不但使婚姻形态多种多样,而且使这一时期的婚龄基本呈下降趋势。施光明在《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中对北朝民族通婚的形式、特点、影响作了考察,认为北朝民族通婚形式有羁縻型、结盟型、进贡型、笼络型、门第型五种。通婚具有涉及民族的广泛、“胡”汉通婚的频繁、门阀等级婚姻的外向性等特点,给当时社会带来开放的婚姻风气和具有民族特点的婚聘礼仪;稳定了北朝统治,使“夷夏有别”的观念淡漠;并影响了唐代婚姻观念、习俗。
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庄华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个性解放》(《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放达程度在中国历史妇女生活史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儒学礼教社会作用的淡化,恒、代鲜卑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带入。此时妇女社交活动活跃,男女交际不拘形迹;妇女追求情爱十分率真、自然;夫妻、男女关系中出现刚柔倒置、平起平坐的现象;才女大量涌现。周兆望《魏晋南北朝妇女对学术文化的贡献》(《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妇女们在文学、艺术、学术诸领域中都有一席之地,并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如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善于玄谈的才女谢道韫,女书法家卫铄,音乐家王星珠、舞蹈家包明月等。刘振华《六朝时期南北妇女风貌之比较》(《学海》1993年第2期)认为,六朝时南方主要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北方汉文化与胡文化相互交融,这使当时的南北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北妇女的风貌。作者认为六朝时南方多才女,北方妇女的社会地位高于南方。南北妇女风貌差异也表现在服饰、发饰等方面。

六、人物评价
本年度发表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约有50篇。
对曹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曹操与儒学的关系上。孙明君《曹操与儒学》(《文史哲》1993年第2期)不同意曹操是儒学的叛逆者这一观点,他认为,儒学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原始儒学经两汉的发展演变至汉魏之际形成了不同层面。从总体上看曹操与儒学相合之处甚多,他虽以两汉经学叛逆者的面貌出现,但其精神在本质上是向原始儒学人文精神的回归。毕庶春在《曹操因革综述——兼论汉末反思与复古思潮》(《丹东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中由曹操著述考察了曹操的思想风貌,认为,在汉末反思与“复古”思潮中,曹操继承并发扬了儒家学说中的“仁政”、“忠孝”思想和法家学说中的“任贤”、“尚功”、“法治”等思想,又糅进道、墨、名、兵诸家学说的积极因素,使之为现实政治服务。曹操是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改造者。
史学界关于崔浩被杀的原因多持《魏书·崔浩传》的说法,即崔浩死在他秉笔直书国史上。何兹全《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年第3期)认为,直笔书写国史只是崔浩致死的导火线,主要原因在于他和拓跋贵族的矛盾。
本年度对北魏孝文帝的研究大都围绕着他的改革思想。刘精诚发表了《魏孝文帝的法制思想和法制改革》(《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魏孝文帝与宗教》(《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两篇文章。前文认为孝文帝在法制方面具有重视法治、不徇私情、“直情折狱”、减轻刑罚、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等思想,在法治中宣扬儒家思想。孝文帝在法制方面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统治时期刑罚相对减轻,社会比较稳定,吏治改善,社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孝文帝的法制改革是其它各项改革的重要保证。后文认为孝文帝崇尚佛教,他统治时期佛教有很大发展。他也重视道教。但孝文帝对图谶、巫觋、卜筮等活动持限制和排斥态度。总之,孝文帝重视宗教,他在位时期宗教兴盛。杨维荣《魏孝文帝改革思想散论》(《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认为,魏孝文帝领导了汉化运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改革思想:尊崇儒学,始终以儒学作为太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吸收了儒学中“君权神授”理论和德治理论。推行汉化,既着眼于北魏国家的整体利益,又围绕着提高民族素质。注重实践,其改革思想一直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他身边有人数众多的改革集团。在改革中孝文帝注意策略,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推行改革措施。孝文帝的改革思想保证了太和改革的成功,也为古代思想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的特点?
特点: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 *** )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矛盾异常复杂。不仅仅是华人和胡人的矛盾,胡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更加尖锐。因此,笼络部分华人,尤其是华人中大的氏族,...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有哪些特点
特点: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汉人)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矛盾异常复杂.不仅仅是华人和胡人的矛盾,胡人之间的矛盾有时候更加尖锐.因此,笼络部分华人,尤其是华人中大的氏族,是胡人互相压榨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有何重要意义
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统治者向儒以治中原,民族融合成大势所趋...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尤其是中原地区,很多民族都涌入此处,汉人和他们不断的通婚,经过千百年的繁衍,才形成了如今的汉人,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大融合的混乱时代。 (一)、入乡随俗,胡人统治者向儒以治中原 马克思曾经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

秦汉时期胡在塞外的胡人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就角逐中原了?
每一个内迁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开始利用军事手段迫使自己成为正统政权。前文中也提到,自从呼韩邪降汗以后,胡汉边界变得模糊,所以这些游牧部落开始发动了中原内战,中原地区进入了五胡十六国这一段大分裂时期。所以,这就是为何为魏南北朝时期,胡人在中原展开角逐、争夺政权的原因所在。

南北朝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此时的北方汉民族人数锐减,仅存的汉人苟活于胡人的铁蹄之下,汉文明遭到了空前的毁灭性打击。在北方上演五胡乱华、汉人性命如草芥的人间炼狱的时代背景下,南方的宋、齐、梁、陈、构筑成的南朝却如一股清流,延续着汉民族的正统。南朝自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为肇始...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关系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在此阶段,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合进入高潮,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族先后进入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南方的越、蛮、奚、俚、僚等族也与汉族发生交互关系,使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业社会的“汉”文化发生长时间交会,并在冲突中走向...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儒学与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孺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棋式已崩解,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拨的文化多元发展。其中既有儒、玄、释、道二学二教的相争相补、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整合,而且还有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相互并立与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确乎面貌大有差异...

两晋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两晋南北朝更替时间和顺序:西东晋 1、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2、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在什么朝代之间?
在东汉和隋朝之间。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的特点? -
直阎复方:[答案] 特点: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汉人)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矛盾异常复杂.不仅仅是华人和胡人的矛盾,胡人之间...

南阳市18842345008: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胡文化的交融有哪些特点
直阎复方: 特点:1,胡人都是文盲,考武力可以一时占领部分地区,但要想建立政权,还是要考华人.(当时胡人对汉族的称呼为:华人,夏人,中国人,中华人,汉人)2,五胡乱...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
直阎复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和变革,各个民族之间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其主要特点如下:1、政治上的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少数民族和胡族相互混居,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许多婚姻联姻关系,政治上也出现...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突出成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
直阎复方: 在物质生活方面,这一时期的食品和服装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胡饼和胡服的作用尤大.过去汉族只会水煮面食,不会烙饼.真正的饼是西北少数民族带进来的,所以叫胡饼,并在这时普及开来,发展成为面食中最重要的一种.胡麻、胡瓜、胡...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凝结下来的成果非常突出.请举出其中最为生动的3个事例. -
直阎复方: 1: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逐渐消失,他们和汉族相互融合成为了一家人.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让鲜卑族人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设立汉法等(这儿分分开就不止三个的) 3:精神生活,少数民族对音乐、民歌的影响尤为明显.隋唐时期的燕乐和西凉乐,绝大部分源自北朝的胡汉混合乐.(如果说《敕勒歌》是胡歌汉译,是游牧生活的写照的话,《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却是只有民族融合才能产生的中原妇女的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胡汉杂陈,又相互交融的特点.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 -
直阎复方:[答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

南阳市18842345008: 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事例 -
直阎复方: 最明显的就是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逐渐消失,他们和汉族相互融合成为了一家人.北魏时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很有代表性,也可以称为“汉化”运动.他尊孔子为文圣尼父,把鲜卑的一些土姓改为汉姓如“拓跋”改为“元”,“丘穆陵”为“穆”等等,他自己就从拓跋宏改成了元宏.他还改革旧官制,借鉴魏晋制度,禁止使用胡人的服装和语言,全民讲汉语.

南阳市18842345008: 结合史实说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有哪些 -
直阎复方: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时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即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的相互影响和渗...

南阳市1884234500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它与魏晋南北朝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
直阎复方: 阶段特征:民族融合 政权并立 战乱不断 关系:民族融合导致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政权并立、战乱不断导致汉初儒学出现信仰危机,佛教道教盛行,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情形.

南阳市18842345008: 从思想和艺术成就角度说明“魏晋南北朝是精神解放、个性伸展的年代”. -
直阎复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混乱和黑暗与它思想上的自由和解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争的带动下,弱势的胡文化与强势的汉文化之问产生了剧烈的交流、碰撞和整合.胡汉文化冲突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胡文化的水平,也为汉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