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如何去除人欲

作者&投稿:枕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是宗教吗~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扩展资料: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
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


修行人去除人欲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通过静定的锻炼和觉知的锻炼,让自己的观察、观照更清醒、清晰。这有助于清晰地观察到欲望的升起和消除,以及精气神的耗散和积蓄。
2. 对待欲望应保持自然的心态。除了在少数阶段需要禁欲以保持精气神的饱满,大多数时候,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3. 修行中遇到任何事情,要明理并坚持修行和努力。这和世上所有的事情一样,并没有捷径可走。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您选择修行,建议寻求专业指导。

内心清净就可以去除了。譬如禅定功夫抵达三禅境界,就可以得到“世间最乐”,远远大过于男女情爱,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会断欲;哪怕是世俗人士也是一样

首先要明白“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这里的“人欲”也是佛教讲的三毒“贪嗔痴”,并不是说要灭人性,这个要搞清楚了,就能很好的理解了。去除人欲,就是佛说的要断“贪嗔痴”,要用理性的智慧去修行,才能不走岔路。南无阿弥陀佛!

眼不见为净 断色欲 心发愿慈悲 断肉欲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行人的踏青活动,故而非常失落。“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行人作何解释
他们的心情沉重,甚至感觉到了魂魄的飘摇,这种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情感状态。05、总结来说,诗中的行人代表着在清明节期间奔波于回乡祭祖之路的人们。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伤,这种情感被“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句诗所精准捕捉和深刻表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清明...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欲的意思是什么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这句诗。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句诗意思是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古诗原文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全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中行人的孤寂与哀愁。行人在路上心头沉重,情绪低落至极。他向牧童询问酒家的位置,牧童指向远方的杏花村。诗中的“行人”指的是旅途中的人,而非游春之人。在这里,“魂”代表的是精神状态和情感。

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行人是指什么
1.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其中的“行人”指的是那些在外的行旅之人,而不是一般的游人或者游客。2. 在这首诗中,“行人”并不等同于那些游春逛景的人。他们是在清明时节出门在外的旅人,诗中描述了他们在细雨中行走时的落魄和断魂之情。3. 诗中的“魂”一词...

行人欲至是什么意思?
“行人欲至”是指人们的行程即将结束,即将到达目的地。这句话常见于古代旅行路线中,表示旅行者到达旅程的最后一站,即即将抵达目的地。对于现代人而言,“行人欲至”也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结束,人们可能感到疲惫,但同时也会感到兴奋和期待。每个人走过的旅程都不同,旅途中经历的风景和故事也不同,...

“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在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它直白地表达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状态。当雨水绵绵,正值扫墓和祭祖的日子,那些远离家乡的旅人们,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与对亲人的怀念。"断魂"一词,并非指真的魂魄离体,而是形容人们因思念和忧郁而心情极度低落,仿佛灵魂被撕裂了...

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行人是指什么
“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行人”,是指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清明》古诗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

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因为追念亲人而悲痛欲绝的心情,《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兴宁市18817252903: 一乘禅师:修行人如何“断欲” -
樊钢酒石: 人们普遍认为修行人是断欲的,没有欲望的人才是修行人.其实,这是外人对修行人的误解,或是修行人自己的邪见,认为修行就要断欲,不能有任何欲望. 修行人应正确看待自己的欲望,不能盲目“断欲”.何以故?欲望有四,1.欲望包括无...

兴宁市18817252903: 修道人是怎么摒除七情六欲的?
樊钢酒石: 修道人并没摒除七情六欲 只是修道时放下而以 就象我们专心做一件事时很少想起别的那样 如果真没七情六欲神仙也不会渡人帮人了

兴宁市18817252903: 如何去除淫欲心 -
樊钢酒石: 1,《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在欲界他化自在天以下之众生皆有男女淫欲心.男女爱欲乃无始来生死轮回之根,《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2,修道人于淫欲心,不可怕而压制...

兴宁市18817252903: 修道人是怎么摒除七情六欲的?
樊钢酒石: 修道之人不一定要摒除七情六欲的,他们的七情六欲只是比一般人要低的多,达到淡忘的地步,而不是完全摒除七情六欲的

兴宁市18817252903: 如何修不净观断贪欲? -
樊钢酒石: 修不净观断贪欲?凡人的心多少都有欲望,爱看帅的、美的,那个叫贪欲.而我们欲界人类,最高的贪欲是什么?就是男女的情欲.你眼睛闭起来,想到跟你先生在快乐,马上着迷了.修行不能去想那个、...

兴宁市18817252903: 怎么抛开人的七情六欲虔心修炼 -
樊钢酒石: 那就学会把患得患失的心放下,再把控制和占有的欲望放下,然后做到看不惯的要看得惯,听不惯的要听得惯.这样心渐渐的就会定下来了.

兴宁市18817252903: 怎样控制贪欲? -
樊钢酒石: 我有好方法,第一痛下决心,背叛贪欲,比如要是想贪钱,看到某某的钱财,想占为己有,你就剁自己一刀——如此类推,举一反三,你就能控制你的贪欲.还是不行,那就第二,起了贪欲,回家直接自裁,以谢天下!

兴宁市18817252903: 真正信佛的人,是不是应穿着简朴,吃素,清心寡欲?佛说女人八十四态应该如何克服? -
樊钢酒石: 修行人穿着简朴,吃素,清心寡欲,是为了消除贪欲心,培养慈悲心.克服女人八十四态,应当从断除贪嗔痴等业习开始.戒除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心,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不起嗔、慢之心,一切诸行,不离因果.常以正思维,行一切善法.这就是离相修行,离相则心清净,清净心即是菩提妙心.

兴宁市18817252903: 佛教的僧人如何实现无性 无欲的生活状态的 -
樊钢酒石: 和尚也是凡人,否则就不用修行了,这个佛教里很多方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打坐是可以的,能把能量往上提,甚至超凡入圣,特异功能都是小把戏,不过修这个太难,太苦太累还需要有超人的毅力和定力,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接受的,现在和尚里修成的也是少之又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