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由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题目具有诱导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议题,而不是要求清理计生法规。当然,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将逐渐走下历史舞台是不可否认的。

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走到了头。生育率不断下降,新增人口已经不足以弥补劳动力减少带来的空缺。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我国社会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劳动力短缺,人口负增长。

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人口的减少,还会是经济规模的萎缩,经济发展受限,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叫停过于严格的计生处罚规定。

一、叫停计划生育势在必行

从2016年开始,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全面铺开,这一举动旨在增加适龄妇女生下儿童,本来社会期盼“婴儿潮”的出现,但事与愿违,新生儿的数目远远低于预期,甚至还有不断减少的趋势。

这是一个人口结构性的问题,上一代的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未富先老”的状态,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抚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至于到了不堪重负,为解决此问题,只能依靠增加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解决,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80后、90后这一代一批又一批地倒下。

其实早在2017年,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了计生法规的清理工作。2017年9月开始针对超生辞退一事展开纠正,多地就此修改相关的规范性文件,2018年被录入了全国人大备案审查工作报告,七个省完成了相关法规的修改。

到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实质上便是在位全面清理计划生育政策做铺垫。我们的具体政策实施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路子,前面七个省完成计生法规的修改,我们可以看做是试点,接下来增加包容性,在接下来就是全面停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因此叫停计划生育政策是势在必行的,只不过是缓冲的叫法。

二、为什么要叫停计划生育

之所以之前实行计划生育,一是没粮,二是没钱。第一没粮容易理解,要不是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恐怕现在咱们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时不时还要挨饿。没有粮食,是真的会饿死人的。好在后来又划定了耕地红线,才维持住了咱们口粮。没有计划生育,现在中国人口基数起码突破18亿人,这么多人没粮食吃,结局会是什么样就不用说了。

第二个是没有钱,没有钱什么事都干不成,越穷的地方越喜欢生育子女,这不是好坏的问题,这是文化的问题,毕竟人丁兴旺是每个古人最求的,这不能怪谁。但是没钱如何投资教育,没钱怎么养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单靠种地养家糊口,也许这种方式能够维持住一家人的温饱,但个个都是文盲,由谁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依靠人口数量的,看非洲的生育大国,能生多少生多少,大多结果不太好。

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但也不能低于某条红线,否则社会老龄化、经济萎缩、最终导致停滞不前。


维持一定的市场规模,保持人口结构比例不过度失调,是当下人口亟待解决的问题,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老年人口比例将会达到25%,如果没有新的劳动力进入的话,80后到00后,都将会面临夫妻二人需要负担孩子和四位老人的重担。

以此为前提,为了减少负担,夫妻二人只会选择减少生育来减轻压力,这将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之中。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需要减少新一代年轻人的压力

虽然放开了全面二孩,为何还有夫妻不愿意继续生育,一个巨大的问题便是过大的压力,前文提到,夫妻二人将会选择减少生育来减轻压力。所以缓解年轻人身上的压力成为最好的方式。

一对夫妻除了赡养父母,还要养育孩子,高额的房贷车贷,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如果家庭富裕也还好,不富裕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将成为压倒年轻人最后的一根稻草。例如父母生病、房贷车贷断供、个人身体问题等等…

因此健全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对新生乃至低幼儿童的社会性保障,以及稳定房价方面,都可以为新生代夫妻提供生育欲望。

整天呼吁二孩,但实质上生了二孩却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当代的年轻人自我程度要远远高于父辈,人丁兴旺之类观念早已消逝殆尽,难道当一条能够活的潇洒的咸鱼不好吗?



全国人大叫停各地过于严格的计生处罚处分。

报告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为贯彻这一精神,全国人大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过于严厉的处罚处分处理规定,先停止执行,再适时作出修改。同时,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研究调整与此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传递的信号有两个:

一个是,接下来应该会在立法上有大的调整和改变,全面放开生育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因为眼下已经是低生育状态。之前,有关部门负责人撰文提到,我国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我一直认为,从多生育文化到少生育文化很难,这一点从当时一孩政策的执行,即可见一斑;但从少生育文化到多生育文化其实是更难的,看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可见一斑。 

现在趁着少生育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人们主要担心生不起、养不起,而这些问题还能用钱来解决的时候,不妨多一些投入和保障;如果真到了思想观念层面,无论如何都不想生,那再想改变就更难了。 

所以,全国人大要求地方审查计生政策,这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一个信号。 

另一个信号是,接下来有关计生执法实践上会有改变,而且会立马改变;像那种超生即辞退、超生即开除,甚至严厉罚款什么的,可能都会改变;而且类似严厉处罚一旦出现,必然会被舆论聚焦,而且地方也必然会带来被动。 

因为在全国人大的要求里,提到合宪性、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前两个很明确,就是法律法规合不合宪法、合不合上位法;而后一个“适当性”,则是有没有考虑时代和现实。

也就是说,下面的计生执法人员,不仅要从法律条文、政策条文出发,还要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而这个实际和现实,就是老百姓的认识和反应。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预见,计生严厉执法会改变,哪怕有相关的政策;而且也说明,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多么紧迫,可以说,是让执法实践走到法律普遍调整之前,这是地方要注意的。



此举是为了计生法规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过于严厉的处罚处分处理规定,适时作出修改。

因为国家要处理一些处罚太严厉的一些小城市,来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

因为现在的低生育状态。报告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为贯彻这一精神,全国人大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过于严厉的处罚处分处理规定,先停止执行,再适时作出修改。


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因此,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提出叫停过于严格的计生处罚规定,以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

全国人大称将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全国人大称清理各地。不合时宜的计生法规。信息量很大。充分反应出了目前我国地方行政法规跟不上国家大政方针和。一是说明很多计生法规不合时宜了,放开二胎,生育率并未井喷,大家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二是计划生育可能会成为历史,放开生,鼓励生,可能是我们的更佳决策。三是计划生育执法机构和法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涉黄河流域保护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的原因
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涉黄河流域保护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的原因是为了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维护黄河保护法律制度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黄河保护法的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黄河保护的法治实施体系、法治保障体系、法治监督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实施鼓励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人们会“放开”生吗?_百度...
而在此前,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1月20日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处分。 在一系列积极的信号之下,是中国近年来持续走低的总和生育率和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公安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清理整顿非必要人脸识别,你认为哪些是非必要的?_百度...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建议,立即清理整顿非必要的人脸识别,明确规定人脸识别使用范围。建议由公安部门统一承担人脸识别应用的审批与监管职能,设立相应审批标准及程序,加强资源统筹、部门协作、信息共享。除道路、机场、银行等法律规定的必要的安防应用以外,涉及对特定及非特定对象...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宪法进行了修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写入宪法。人权入宪实现了从政治理念到法律诉求的转换,以及执政理念在宪法学意义上的根本性保障。在人权入宪的背景之下,了解西方国家人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趋向,分析我国人权实现的现实环境及当代...

全国人大会监督案件吗
全国人大会可以监督案件。人大代表监督法院案件的方式有在人代会期间听取和审议法院工作报告,对法院年度工作进行宏观监督,人大代表可以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对法院专项工作进行审议,对法院重大工作事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监督,此种监督方式有效保障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当地人大能不...

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
当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围绕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目标和任务,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另一方面要着手清理现行法律。随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法律清理工作小组;同年7月,常委会办公厅提出了法律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确定的清理...

全国人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实施办法财政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
依据财政部令第35号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他们制定了《全国人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实施办法》。该办法详细规定了行政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操作流程和责任,旨在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通知已经正式印发给全国人大各行政单位,要求他们严格遵循执行。如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问题,各单位被...

普通公民是否可以直接"上书'全国人大党委会,建议对行政法规进行审查...
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九条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大埔县15996616319: 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
佴季长春: 1. 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的原因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走到了头.生育率不断下降,新增人口已经不足以弥补劳动力减少带来的空缺.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我国社会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劳动力短缺,人口负增长.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人口的减少,还会是经济规模的萎缩,经济发展受限,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计生法规,提出叫停过于严格的计生处罚规定,以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

大埔县15996616319: 全国人大称将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佴季长春: 2021年1月20日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处分.这可理解为对放开生育的默许,从默许到明示,未来或已不远.十四五规划提出“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长期保守的计生政策开始松动.我们这几年呼吁“全面放开生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终见曙光!

大埔县15996616319: 2013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截止目 -
佴季长春: C试题分析: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很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材料中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后,各地陆续出台政策,体现了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力,选C.A不符合我国现实;B和D与题意不符.

大埔县15996616319: 两会是指哪两会? -
佴季长春: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

大埔县15996616319: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的意思是( ). 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写出( )心情. -
佴季长春: 表面写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实际指信息传播的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写出了人民激动,欢快的心情.谢谢.

大埔县15996616319: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时间统一吗 -
佴季长春: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必须依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二孩落地时间将统一,各地不得自行其是,最终政策的落地时间将保持一致.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以及相关条文都要做适当修改,配套的法规规章也需要做相应的修订.在法规修订之前,各地仍要执行现行的生育政策.

大埔县15996616319: 2022两会有哪些针对提高生育率的提案?
佴季长春: 2022两会针对提高生育率有9大建议提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人口数据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可以看出,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