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易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释义】:千里迢迢地送上家书但是仅仅只为了建墙的事情,但是就是让他三尺地方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诗】: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典故】: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白话版: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道理】: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意思 -
妫咐抒罗:[答案] 是一个正直的宰相写的,家里人跟邻居争地,写信让宰相帮忙,宰相回信说这麽远的距离这著封信,就为了建墙,就是让给他们三尺又有什莫关系呢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意思? -
妫咐抒罗: 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现在人们不谈修身,却侈谈“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身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请问第一句究竟怎么说?第一句有好几种说法!我自己觉得:“千里来信为一墙... -
妫咐抒罗:[答案] 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我们老师讲的.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谁知道下句是什么? -
妫咐抒罗:[答案] 千里求书为垛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是谁说的?他是什么朝代人,因为什么说的这番话. -
妫咐抒罗:[答案]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在流传中还有一说,是“纸纸索书只说墙,让渠径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墙成不见王.” 关于这两首弘扬仁义、倡导谦让的诗作,到底...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 -
妫咐抒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世间书籍多如海,读尽天下不厌烦.这是一首著名的诗句,出自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读书的无穷乐趣和不尽满足的态度.诗中的"千里修书只...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哪一首诗? -
妫咐抒罗:[答案] 古代一个官员写的家书~没有名字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成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说什么? -
妫咐抒罗:[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六尺巷的故事.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 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 -
妫咐抒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全诗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出自张英的《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呢. 万里长城如今还在,而看不到秦始皇了.”

正安县18712286934: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妫咐抒罗:[答案]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作者心胸开阔,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