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摘要(二)

作者&投稿:前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顺心如意

在攻打安庆的过程中,曾国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两江总督的任命。两江总督是清代光绪朝以前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江苏、江西和安徽。

地处南北接合部,在军事上十分重要,在经济上更举足轻重,占全国漕粮总数的一半以上。因此牵动着全国的财政命脉。

如今,出任两江总督,又手握湘军军权,曾国藩毫无疑问地成了当时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咸丰死前安排了以肃顺为核心的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载淳,但顾命八大臣中竟然没有咸丰帝的亲弟弟、手握外交大权的恭亲王奕䜣。而肃顺严苛独断,得罪了很多人,在朝中已经相当孤立。因此胡林翼死前预测中枢必将发生非常之变故。

就在咸丰去世后不过两个多月,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䜣就联手发动了宫廷政变。奕䜣很清楚要消灭太平天国,就必须重用曾国藩。他虽与肃顺为敌,但对肃顺的政策、路线毫不存成见,善则留,恶则去。而慈禧掌权之始,也能对奕䜣的建议从善如流。曾国藩因此进入了在官场上境遇最顺的一个时期,他也开始从容布局两江加上浙江的人事。

四省人事

在收复安庆前,曾国藩已把江西和安徽巡抚换成了湘派人,江苏巡抚和浙江巡抚这两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还在何桂清的嫡系手中。

浙江巡抚王有龄是何桂清的死党。一提起他,曾国藩心中就涌起许多新仇旧恨。

浙江历来是膏腴之区,筹饷要地。在肃顺和胡林翼的活动下,咸丰以湘系的罗遵殿出任浙江巡抚。何桂清必欲去罗遵殿而后快,找机会就弹劾他。更在太平天国围魏救赵发兵杭州时,指示张玉良,路过苏州时要听候江苏布政使王有龄的指示。王有龄请张玉良巡视苏州城垣,留二日,又密嘱他救湖州不必救杭。太平军顺利攻破杭州,罗遵殿城陷自杀。

咸丰十年4月2日,清政府以王有龄署理浙江巡抚。这还不算,王有龄唆使御史高延祜奏参罗遵殿守城无方,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曾国藩和胡林翼仇恨在心,两方结下了深仇大恨。

但王有龄哪里能料到,不久自己也遭到了同样的下场。浙江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因此在防务上不能自主。攻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军再度进军浙江,湘系袖手旁观,拒不帮助。

王有龄连连向朝廷告急求援,清政府命令曾国藩设法解围杭州。曾国藩安排左宗棠援浙。几天之后,他又密奏清廷,认为王有龄无法胜任浙抚。同时,他让左宗棠阻滞救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底,李秀成军攻破杭州。王有龄和罗遵殿一样,穷蹙自杀。清政府接受曾国藩的推荐,以左宗棠为浙江巡抚。

当初王有龄建议朝廷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现在曾国藩却宽容大度,建议朝廷对他照例“赐恤”。曾国藩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替罗遵殿昭雪冤抑,请求清政府对罗遵殿“从优赐恤”。议及王有龄的恤典时,曾国藩说王有龄污点很多,但坚守杭城,不敢以一眚掩其忠节。行文用笔一反平时拙正,可见他与何桂清集团积怨之深。

王有龄害得罗遵殿身死还要害他无恤,但也是有节气的人,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接下来是江苏巡抚薛焕。

薛焕和王有龄一样,都是工巧之人。作者对薛王的用词,可见是对曾国藩这边有偏爱的,胡林翼内心忠直,却也擅工巧,但是作者从未如此形容他。工巧不是错,比如一把刀用来切菜还是用来杀人,目的是什么才最关键。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曾国藩派李鸿章创建淮军前往上海。不久曾国藩上奏,指责薛焕不称江苏巡抚之职,要求以李鸿章替换。同治元年(1862)三月二十七日,清廷就正式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接下来就是何桂清集团的中心人物何桂清了。

江南大营崩溃时,他本应在常州组织力守。一是清代律法规定,大员如果弃城走,是死罪。二是弃城先走,则军心民心动摇。但何桂清不顾一切,只想活命。薛焕等人故意禀请他退保苏州。何大喜,准备离城出走,且不许百姓和他同逃。

总督一走,全城人民都要遭殃。所以许多绅民顶香跪留,何桂清令开枪,射死十九人。何桂清走后,常州迅速沦陷,太平军屠城。消息传出,各地愤怒,不许其入城。何桂清逃到上海,还上奏为自己辩护:苏州尚无准备,故臣赴苏驻扎,以系民望。

咸丰对何桂清非常痛恨,命地方官逮送何氏进京。此时,薛焕、王有龄也还在位,两人联手营救何桂清,请准何桂清留营效力。不久英法联军内犯,咸丰出奔承德,没有再腾出工夫处理他。

李鸿章就任江苏巡抚后,立即拿着恭亲王奕䜣的命令,逮捕了藏在租界内的何桂清,解送北京。

何桂清早已上下打点,因此放胆而行,以为可以死灰复燃,重新出山。因为一是慈禧太后当时垂帘未几,对于前朝罪臣,不肯轻做裁决;二是反曾重臣祁寯藻已经重新出山,再掌大权,为营救何桂清大力活动。他的行辈甚高,影响力非同凡响。在他的率领下,“救何派”一下子纷起。

但是另一方面,要求杀掉何桂清的人势力也很强大。江南籍官员必欲杀之而后快,接连上疏,力争不让,称“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战难生灵”。

朝廷非常为难。

何桂清拿出一份薛焕等人所具的公禀,说是薛焕等数名部下请他退到苏州,以保饷源重地。

这张公禀究竟真的出于当时,还是事后补具?当时的形势,是否有必要退至苏州?朝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查核。曾国藩回奏很有特点。首先他说,这道公禀是出于当时的实情抑或事后伪造,调查起来很复杂,也根本没有必要查究,因为任何一个了解大清政治规则的人都知道,督抚权力巨大,可以主掌下属一生荣辱,因此既能使下属曲意逢迎在先,又可以使他们隐瞒粉饰于后。

接着说,他掌握有何桂清造假的前科。嘉兴联名帖请求挽留何桂清在江苏,此事是军中几个人为他造假联名贴。

最后他又说出一段非常关键的话:封疆大吏要死守城池,这不光是朝廷的要求,更是一个读书人的大节,本不容有丝毫含糊。高级大臣,为了逃亡忍心害理,枪杀百姓,就凭这一条就足以处死,不必追究有没有这个公禀。

这道复奏,高屋建瓴,理直气壮,无法反驳,何桂清不久弃市。

万事俱备

为了让湘军尽快建功,朝廷对曾国藩几乎是言听计从,全国范围内相关的封疆大吏进行调整也以是否能配合湘军作战或筹饷为转移。

两广总督换成和曾国藩关系很好的晏端书,曾国藩好友郭嵩焘署理广东巡抚。

骆秉章调任四川总督,布政使刘蓉则是曾国藩同乡密友,在长江上游为湘军协饷。

湖南巡抚毛鸿宾是曾国藩旧交,胡林翼去世后,湖北巡抚继任者严树森是胡林翼一手提拔起来的,也绝对可靠。

有了好的政治大环境,曾国藩制订了三路大进军的计划,大举开始了对太平天国的全面反攻。

中路,曾国荃部自安庆沿江直下南京。

东路,李鸿章创建淮军,以上海为根据地,进军苏州、常州,进而收复江苏全省。

南路,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率领楚军进军浙江,收复杭州。

看起来万事俱备,天时地利人和皆具。然而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大功克成之际,往往烦恼尤多。

孤军深入

拿下安庆之后,湘军的下一个首要目标自然就是太平天国的首都。这将是太平天国战争最后也最重要的一次攻坚战。

曾国藩布下了四路用兵之策。第一路是曾国荃部直插南京城下。其他三路:西路一支,由多隆阿先攻下庐州,再向南京方向合围;东路一支,鲍超先攻下宁国,再进兵金陵;北路一支是已任安徽巡抚的李续宜突破阻碍攻向南京。他想复制安庆之战,让曾国荃围城,让多隆阿、鲍超、李继宜等其他人打援。

通过安庆之战,曾国荃名满天下。他率领吉字营,循大江北岸一路摧城拔寨,斩将夺关,先后攻陷多地,一直攻到金陵城南门外雨花台,扎下营盘,准备夺取天下第一功。

然而,曾国荃用兵太锐,进军太速。其他三路援兵的速度都不如他快,或者被阻,或者出现意外情况,没有一路能跟得上来,一时之间形成了曾国荃一支孤军深入之势。

李续宜忽然父丧。鲍超被太平军重兵阻于宁国。多隆阿,因安庆之战功高赏薄,已经心凉了。

多隆阿是旗人,对汉人本来就看不惯,何况曾国荃仗着哥哥的权势,飞扬跋扈,颇难相处。他之所以能为胡林翼所用,是因为胡林翼用人手段特别高明。胡去世后,他再也不愿与曾国荃协同作战,因此攻下庐州之后,他按兵不动,迟迟不向南京进发。恰好不久西北军事紧急,他自请远走陕西,再也没有和曾国藩兄弟打过交道。西路也因此没有了。

四路人马,其余三路都不能按期抵达,驻扎雨花台的吉字营,实际上成为孤军。

无知者无畏

曾国藩大吃一惊。因为曾国荃所处态势和当年李续宾在三河镇的情形非常相似,很可能被全部吃掉。早在曾国荃一路杀向南京的时候,曾国藩就多次命令他先停一停,等等其他几支。但曾国荃却全不管这一套。

在湘军的各将领中,曾国藩最难指挥的就是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两人性格大不相同。曾国藩久历风波,老成持重,往往事情一发端,他已经看到了结尾。曾国荃没办过大事,年纪轻见识窄,经验不足。曾国藩凡事从风险角度考虑比较多,曾国荃总是无知者无畏,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遇事做减法。

他根本不把曾国藩的命令当回事,急于复制安庆的辉煌,一路猛攻,在雨花台扎下大营。围绕营盘挖好壕沟修好长墙之后,他兴致勃勃地到南京城外巡视,这才发现大事不好。

南京城墙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当初明太祖修这座城池,前后花了二十一年。它周长九十六里,高度厚度都是全国其他城墙不能比的:城墙基础宽十四米,最宽处达三十米,高十四至二十一米。基础用巨大的条石砌起,墙体用巨砖筑成,规模极其宏大。

曾国荃他们几个人在城外走了一整天,也没能周览金陵城墙的全貌。这一下曾国荃傻了眼。南京九十六里,还不得修七百里的长壕和高墙?那岂不是要和秦始皇一样修起一道长城?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世界范围内暴发了第三次和第四次霍乱大流行,病菌传到了曾国荃的大营,减员严重。

太平军人数占绝对优势,且从上海获得了大量西式武器,装备水平比湘军先进很多。太平军援军联营数百里,以西洋开花炮昼息夜攻,曾国荃把那些患病的湘军留下来守帐篷,能战的全部上前线,顽强死守。到了这个时刻,曾国荃终于承认自己错了,不应该孤军深入。

曾国藩四处发出调兵令。然而各路均军情紧急,无兵可调,曾国藩只好把自己的亲兵护卫四百人派了过来,给小曾壮壮胆。

雨花台大战

雨花台大战一共持续了四十六天。这四十六天,不但是曾国荃一生中最凶险的日子,也是曾国藩生命中最焦灼的四十六天。

曾国藩知道这次围攻不可能持续数月。他从人数上推算李秀成的大军每天需要消耗六十吨米,然而,长江被湘军水师牢牢控制,这支大军将很快用光南京城里的存粮。

曾国藩早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但是他承受不起弟弟的死。既然无兵可调,曾国藩只好全力保障后勤供应,让曾国荃部得到充足的粮米和弹药。哪知此时江西巡抚沈葆桢突然宣布,停止每月供给曾国藩的四万两漕折。曾国荃部不但武器弹药的供应会出现问题,甚至可能连饭都吃不饱了。

这大出曾国藩的意料。沈葆桢,福建人,林则徐的女婿,曾入过曾国藩幕府,被曾国藩保举出任江西巡抚。按照传统,沈葆桢应该感激涕零并大力回报,不想沈氏却在此时做出了断饷之举。

曾国藩破格保举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主要是让他给湘军提供军饷。但是沈葆桢却不这样想。他自幼即自视极高,他想建立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曾国藩的功业。他招兵买马,决心要建立起一支自己的军队,这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曾国藩的需要发生了冲突。为出格的是,沈葆桢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前,并没有和曾国藩商量过。

沈葆桢此举,实在是恩将仇报。曾国藩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愤怒。虽然曾国藩举荐他人,从不是为了让他们报答自己的私恩,但是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举荐之人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他内心愤怒纠缠,但他反思道,圣人也经常会遇到掣肘和拂逆,如果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动心忍性,正可以借这个不顺心的事来磨砺我的心性。

很多大人物都喜欢其他人伏在自己脚下,让自己的所有决定都得到“坚决贯彻”,“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曾国藩却不是这样。他最喜欢听别人的批评。越是位高权重,他越是主动听取逆耳之言,以克除自己身上的“意气”“客气”和“矜气”。

曾国藩的幕僚们纷纷大骂不已,要求曾国藩马上参奏。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沈葆桢是他提拔起来的,现在又进行参奏,不光沈氏脸上不好看,他自己脸上也不好看。他念起忍字诀,选择悄悄吞下这颗苦果,没有向外界公开他和沈氏的矛盾。

好在李秀成部远没有陈玉成部凶悍耐战。这一次战役双方相持到十月四日,天气已寒,太平军既无冬衣,粮食补给也不能持续,只好撤退。曾国荃终于顶过来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整整持续了四十六天。湘军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惨重,湘军伤亡五千,将士皮肉几尽,随曾国荃作战的曾国葆战后不久就因为操劳患病而死,令曾国藩又失掉了一个弟弟。


帮忙写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的论文,字数2000字以上,很急要...
【1】于是曾国藩出兵靖港。有王闿运所著《湘军志。曾军篇》记载当时情景:庚午(四月二日),平旦至,水急风利,炮船径逼寇屯,寇炮陆军至者合团丁攻寇。寇出,团丁遂反奔,官军亦退,争浮桥,桥以门扉、床板(搭成),人多桥坏,死者百余人。国藩仗剑督退者,立令旗岸上曰:“过旗者斩。”士皆绕从旗旁过,遂大...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曾国藩详细介绍和其经典语录。
◎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好谈己长只是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才觉私意起,便...

求历史论文一篇,5000字左右就好,最好是描写人物的
.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 年安庆之围 与 1864 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 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 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

茶与健康
[4]何国藩,林月婵等.普洱茶对肠段的舒缩推进运动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中国茶叶,1988(2):6~8[5]何国藩,林月婵等.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中国茶叶,1995(3):27~28[6]孙璐西,刘张惠泉等.普洱茶之抗动脉硬化作用.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杜出版,2002年6月第1版:...

科学解读普洱茶贮藏时期微生物种群实验
(1.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东英德513042)摘要:本研究在8个不同贮藏时期的普洱茶中鉴定出黑曲霉、产黄青霉、根霉、木霉、灰绿曲霉、酵母、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关键词:普洱茶贮藏时期微生物种群 中图分类号:...

给我讲一些茶叶的知识,有几种一定要介绍的列在下面。
7、防辐射:据广东中山大学何国藩等用普洱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2%普洱茶可以解除用钴60辐射引起的伤害。 8、醒酒 《本草纲目拾遗》载:“普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 事实医学证明: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使乙醇代谢能正常顺利进行。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利尿...

柘城县19214094904: 写得好而且全面的曾国藩传,不要文言文
章超毓罗: 《曾国藩》 作者:唐浩明 简要介绍: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介绍他的一生,这本书不错挺全面,不是文言文

柘城县19214094904: 历史中国近代人物传记读后感300字 -
章超毓罗: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

柘城县19214094904: 曾国潘传的读后感就100字就行不要太多我有急用.?曾国潘传的读后
章超毓罗: 读了《曾国藩传》,感觉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在阶级矛盾方面,他为了平定太平天国,不顾一切,杀人如麻;在道德学问方面,他以理学为标准,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不让他人;他也有忧患,后半生的津门教案一事,使其毁名于世,让他体会了“弱国无外交”的痛楚.曾国藩从心底发出了要奋发图强,大办洋务,支持出洋留学等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总之,曾国藩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终究走不出历史.

柘城县19214094904: 读曾国藩传有感 -
章超毓罗: 昨天刚刚读完《曾国藩》最后一部《黑雨》,看完后内心澎湃,陷入长思. 大三时利用闲暇时间读完了《张之洞》,在看的过程中觉得行文古朴,意境幽远,并带有一种严谨的纪实风格,很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点看报纸的意味.而且文中...

柘城县19214094904: 曾国藩的书怎么样 -
章超毓罗: 曾国藩自己写的大多是教育子女的,有一本书叫《曾国藩传》里面全面 讲了他的一生,包括他的文学才华和领兵才能还有与当时号称中兴之臣的众多名臣的故事,值得一看

柘城县19214094904: 求名人传记中的精彩与语短,越多越好,或者该名人的趣闻轶事,名言警句,其他人对他的评价 -
章超毓罗: 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关于曾国藩的传记.关于曾国藩的名言警句:1、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难,由奢返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2、读书乃寒食本业,切不可有管家风味.3、时时内省,处处...

柘城县19214094904: 历史人物小传2000字,最好是关于曾国藩的 -
章超毓罗: 建议自己去图书馆翻曾国藩传家书家训之类书籍.生平为人处事或还有晚清形成各地军阀势力衍生~

柘城县19214094904: 请问介绍曾国藩的传记,哪个版本的写得比较好呢?详细点~~~~~ -
章超毓罗: 首推唐明浩先生所著的《曾国藩传》,但若是想要深入了解曾国藩,学习其精髓,应结合《曾氏家书》——是后人根据曾国藩的信札整理而成的,真的很好.

柘城县19214094904: 了解曾国藩读什么书? -
章超毓罗: 要了解曾国藩,读《曾国藩家书》,后人为曾国藩写评传的人不少,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论,比如,有写他的中兴之功,有写曾国藩之刚毅血性等.萧一山先生所作的曾国藩传,就我来看是目前最好的本子,篇幅适中但论断精到,很有价值.萧一山先生是清史大家,巨著清代通史很有可观之处. 还有唐明浩的《曾国藩》,三本书,写得很大气,把曾国藩写得很活,非常好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