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的历代研究

作者&投稿:系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左丘明《国语》简介~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国记事史。上起西周中期周穆王征伐犬戎,下迄春秋战国之交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前453年),前后约五百余年。全书分八国记事,依次是:《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凡21卷。

书籍特点
从《国语》看,作者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尤其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贯穿全书始终。《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有重点地记载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活动。
其中多客观记叙,作者的主观评判,大都依靠形象描写,在叙述中体现出来。《国语》以记言为主,运用的是接近当时口语的语言,逻辑严密,表现力强,并长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个性,塑造人物形象。
汉、唐时,有人认为《国语》与《左传》同传《春秋》,称《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因此,《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语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扩展资料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

《国语》成书以来,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唐固、虞翻、韦昭、孔晁等为之作注。唐宋以来,各家之注多 亡佚,惟韦昭《国语解》存于世。北宋时,宋庠(字公序) 曾整理《国语》及韦解,并作《国语补音》三卷。然其间亦有宋庠不知者:如后汉杨终撰有《改定春秋外传章句》 ,三国孙炎撰有《国语》注,北魏刘芳撰有《国语音》一卷。公序云: “先儒未有为《国语》音者,盖外、内传文多相涉, 字音亦通故也。然近世传《旧音》一篇,不箸撰人姓名,寻 其说,乃唐人也。 ”恐失检于《魏书·刘芳传》 。除此以外, 我们不排除东汉、三国、魏晋之间佚名旧注大量存在而后世 散佚不传这种情况。
韦昭《国语解》是现存于世的《国语》最早注本,他在 《国语解叙》中对其之前的注家及其作注的缘由、依据也有 清楚的说明: “遭秦之乱,幽而复光。贾生、史迁颇综述焉。 及刘光禄于汉成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至于章帝,郑大司农为之训注,解疑释滞,昭析可观,至于细碎,有所阙略。 侍中贾君敷而衍之,其所发明,大义略举,为已憭矣 ,然于文间时有遗忘。建安、黄武之间,故侍御史会稽虞君,尚书仆射丹阳唐君,皆英才硕儒、洽闻之士也,采摭所见,因贾为主而损益之。观其辞义,信多善者,然所理释,犹有异 同。昭以末学,浅暗寡闻,阶数君之成就,思事义之是非, 愚心颇有所觉。今诸家并行,是非相贸,虽聪明疏达识机之 士知所去就,然浅闻初学犹或未能祛过。切不自料,复为之 解。因贾君之精实,采虞、唐之信善,亦以所觉增润补缀, 参之以五经,检之以《内传》 ,以《世本》考其流,以《尔雅》 齐其训,去非要,存事实,凡所发正三百七事。又诸家纷错, 载述为烦,是以时有所见,庶几颇近事情,裁有补益。 ” 他的大体情况上文已述。
公序以下直至清初,研究《国语》者寥寥无几。有清一代,朴学大兴,其间不乏校注《国语》者。主要有: 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 ( 《国语三君注辑存》 、 《国语发正》 、 《国语明道本考异》 ) ,陈瑑《国语翼解》 ,董增龄《国语正义》等。
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 对《国语》文本作了系统翔实 的研究。 其作 《国语校注本三种》 的缘起、 体例、 依据在 《三 种》各自序言都有明确交代。兹录于下,以资参证。
《国语三君注辑存》序: “三君者,后汉侍中贾君逵、吴侍御史虞 君翻、吴尚书仆射唐君固也。韦宏嗣采摭三君,并参己意, 成《国语解》二十一卷。汉章帝时,郑大司农众作章句,其 书最为近古,久亡其篇数。魏中领军王肃、晋五经博士孔晁 亦为章句训注,后先于韦而解不载。今远孙不揣谫陋,搜罗 旧闻,其三君说有见于解中有不见于解中悉录之,王、孔诸 家亦载焉。于以识韦氏作解之去就、而众说之足资取益也。 “ 《国语》 称三君者,仍宏嗣之本书也。 ”
《国语发正》序: 向称《外传》 ,与《内传》相为表里,综述义文,说家辈出。 自汉迄晋,散佚无存。今所完存者,唯韦氏注而已。注中都 采古训,又参幷己意。实事求是,卓尔钜观。然学道无穷而 偏漏难掩,此中得失,间有瑜瑕,可资考订。去就需才,远 孙妄不自揣,研虑多年,搜辑旧闻,博取通语,苟可明者, 皆收录焉。 抑有疑者, 必备参焉。 解讹者驳之, 义缺者补之, 辞意有未昭晰者复详说之。 爰列三例, 依传作卷, 为 《发正》 : 二十一卷, 所以发其疑而正其似也。 ”
《国语明道本考异》 “旧题天圣明道本《国语》 ,天圣,宋仁宗年号;明道,乃 仁宗改元。卷末署云‘天圣七年七月二十日开印,明道二年 四月初五日得真本’ 。是明道二年以天圣印本重刊也。近代 盛行宋公序《补音》 ,明人许宗鲁、金李皆从公序本重刊。 两本各有优劣,而后是非异同判焉。今刻以明道本出大字, 公序本辅行小字于下,它书所引之异文及诸家所辨之异字, 亦皆慎择而采取之。 读 《国语》 者庶乎知其异而是非可识也。 ”
《国语校注本三种》 ( 《国语三君注辑存》 、 《国语发正》 、 《国语明道本考异》 ) ,有清道光丙午闰五月汪氏振绮堂刊本。其 中《国语发正》被王先谦收入《清经解续编》 , 《国语明道本 考异》收入《四部备要》 ,列于黄丕烈《重刊明道二年〈国 语〉 》 、 《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之后。
陈瑑《国语翼解》 ,主要是搜集相关文献对韦昭《国语 解》作疏证补充工作。顾其名即知其作是书之旨,翼者,辅 也,佐也,助也。 《广雅书局丛书》 、 《丛书集成初编》均有 收入。
董增龄《国语正义》 ,其序云: “宋公序补音本及天圣本 两家并行,近曲阜孔氏所刻用补音本。今兼收二家之长,而 用补音本者十之七八。……云为之注者,有汉郑众、贾逵、 魏王肃、吴虞翻、唐固、韦昭,晋孔晁七家,今唯韦解尚 存。……今铨释韦解之外,仍援许郑诸君旧诂备载其后,以 俟辩章。譬导水而穷其源,非落叶而离其根也。韦解体崇简 洁,多阙而不释。 《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及应劭、如淳、 晋灼、苏林、颜师古等家《汉书注》 、章怀太子《后汉书》 注,凡与马班正文采取《国语》者,各有发挥。或与韦解两 歧,或与韦解符合。同者可助其左证,异者宜博其旨归。并 采兼收,以汇古义。錞鼓不同音,而皆悦耳;荼火不同色, 而皆美观也。国邑水道,以《汉·地理志》 、 《后汉·续郡国志》为主,而参以《水经注》 、 《元和郡县志》 、杜氏《通典》 , 诸家并列。我朝所定府厅州县之名庶览者了然。至宫室器皿 衣裳之制度, 则孔贾诸疏具存, 止撷简要, 不事详叙。 ”
正义者,注之疏也。殆因“疏不破注”之例, 《国语正义》 虽篇幅不小,但发明无多。吴曾祺在其《国语韦解补正》叙 中就说: “然董氏之书,多征引旧典,而于文义之不可通者, 反忽而不及。似博而实略,似精而实疏。 ”这个评判应该 说是相当公允的。董增龄《国语正义》有清光绪庚辰章氏式 训堂刊本,巴蜀书社 1985 年据此本影印出版了影印本。
此外,清人对 《国语》 还作了大量辑佚工作:王仁俊 《经籍佚文》辑有《国语佚文》一卷;王谟《汉魏遗书钞》 、劳格《月河精舍丛钞》 、黄奭《汉学堂丛书》 、 《黄氏逸书考》 、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蒋曰豫《蒋侑石遗书》 、王仁俊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 ,对已亡佚的东汉郑众、贾逵,魏晋王肃、 唐固、 虞翻、 孔晁等 《国语》 注作了辑佚工作。 这些辑佚工作,作用不言自明。
清末校诂《国语》者有吴曾祺,撰有《国语韦解补正》 一书。他在《国语韦解补正》叙中说: “ 《国语》一书,时有 笺疏,惜其寥寥无几。独高邮王氏,所得为多。乃择其说之 合者,悉纂而辑之。其有不足,辄以己意谬为附益。岁月既 久,楮墨遂滋。因汇为一编,名之曰《国语韦解补正》 。补 者,补其所未备;正者,正其所未安。备且安,是书之本末 具矣。 ”其书亦间有创获,于读《国语》者,不无裨益。 清宣统元年,商务印书馆初版其书。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 有数次印行。
其后沈镕有《国语详注》 ,惟存《国语》正文,摘列重 要词句略加诠释,其性质为重注而非补注。因其发明无多, 后人称引亦少。其书民国五年文明书局有铅印本,民国二十 四年文明书局曾再次印行。
另有金其源《读书管见·国语》 (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 ,时有所得。
台湾学者张以仁《国语斠证》一书,摘录有异文、疑义之相关语句,以天圣明道本、公序本、公序《 〈国语〉补音》 、 董增龄《国语正义》本等本相互雠校,旁参黄丕烈《札记》 、 汪远孙《考异》等诸家成说,广采古注、类书及相关书中材 料,以理其讹脱,正其谬误。其于《国语》 ,厥功甚伟。此 书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于 1969 年印行。
在《国语》校注本中,徐元诰《国语集解》 ,行世最晚, 在韦解之下而能网罗之前王引之、汪中、刘台拱、黄丕烈、 汪远孙、陈瑑、董增龄、吴曾祺、沈镕各家之说,并于诸说 纷存、文有疑义处以“元诰按”明其取舍,于读《国语》者 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者。但王树民先 生在《国语集解》点校前言里有中肯地评价: “ 《国语集解》 之编撰方式虽善,但其编撰工作则甚为粗疏,成为其书之最 大缺陷。 ” 其书 1930 年曾由中华书局印行。2002 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经王树民、沈长云二先生点校的《国语集解》 。 每卷之后,都附有点校者所作校记,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徐元诰《国语集解》编撰工作粗疏而导致的讹误。2006年修订本附上了人名索引。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 ,以《四部备要》收录的士礼居翻刻明道本《国语》为底本,参校《四部丛刊》影印明代翻刻公序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的校勘成 果,略加按语,由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出版,后又修订重版多次。此为目前最易得之本,且阅读甚为便利。 叶麟《白话译解国语》(属于选译),大连大达书社1935年  秦同培注释、宋晶如增订《广注语译国语精华》(属于选译),世界书局,初版不可考,新一版出版于1943年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该书的影响比较大,在后来的《国语》译注中经常可以看到《国语选》的影子。
高振铎、刘乾先《国语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 《国语》的权威点校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本,后来的《国语》译注本都以其为底本、参酌他本而成。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汪济民等《国语译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邬国义、胡果文等《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维琦《白话国语》,岳麓书社1994年  黄永堂《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该书发行量较大,影响较广。
秦峰 《译注国语》,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赵望秦、张艳云等《白话国语》,三秦出版社1998年  来可泓《国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  曹建国等《国语简注通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历代语言文字的历史
文字——汉字 产 据 查 约公元前14世纪 殷商 期 形 初步 定型文字 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 象形字 表音字 至今汉字 仍 些 图画 象形文字 十 西周 期 汉字发展演变 篆 篆 发展结 产 两 特点:线条化 早期粗细 匀 线条变 均匀柔 随实物画 线条十 简练 ;二 规范化 字形结构趋向整齐 逐渐离 图...

国内有关文言文现状de研究
此外,外国传教士瓦罗曾在1684年 写过一本汉语语法书,但对汉语研究没有发生重大影响。 第三期:近现代。1898年,马建忠(1845—1900)模仿拉丁语 法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文言语法书《马氏文通》,标志着汉语语法 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后,黎锦熙、杨树达、吕叔 湘、王力、高名凯等人在语法研究(包括白话文语法)...

什么是古代汉语?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你好,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区别的。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书面语,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文言文;另一个是口语,就是古代人民说的话,也就是白话。一般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书面语,通过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典籍来研究古代书面语...

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方法研究
从近几年的作业情况看,不少学生甚至能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样的经典著作中找出一些可商榷的标点问题来。实践证明,语言研究方法的训练,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现象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养成了学生自觉观察语言现象、搜寻语言材料的习惯,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第三,扎实...

藏语的藏语演变
通过德格版、纳唐版、拉萨版、北京版《甘》语言学部分,毛尔盖·桑木丹、才旦夏茸的历代语言学名著索引等,我们能够全面地领略到这些先辈语言研究的惊人成就。 4、近代语言学时期——早期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这是在记录和分析藏语言语事实的基础上,确立和巩固本土化现代语言学的尝试阶段。以根登群培为代表。

文字的起源和来历?
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指汉字起源的研究。换句话说,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而且也同样应该关注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的文字的起源问题。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已经愈来愈清楚。 先民创制文字的目的首先就是为实现...

中国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分别是什么?
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据专家称,周代文字学的是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古代的雅言(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

语助文言文
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古代对虚词的研究虽以注释经书为目的,但毕竟 对后来的语法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语助》在这方面的价值是明显的。 2. 文言文助读原文 146原文: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 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

封建时期人民说文言文吗
古代典籍有用文言文写成的,也有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后者是当今语言研究的重点。魏晋时期的小说,比如《世说新语》,就很口语化。魏晋南北朝和隋唐,都是佛教流行的时期,这时期的众多面向普通百姓的佛经讲经文也是用口语写成的,比如敦煌遗书中的变文。宋代的话本,元曲,明清的通俗小说,这都是当时口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包含的范围比较小,文化的范围比较大,文化分为很多方面,语言只是其一个方面。

永康市15828603256: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 -
皮徐盐酸: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作品介绍: 《国语》为左丘明所撰.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

永康市15828603256: 汉语史的内容 -
皮徐盐酸: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汉语研究的历史叫做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言学史主要研究历代研究汉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作、主要观点.

永康市15828603256: 介绍一下<国语>!!
皮徐盐酸: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

永康市15828603256: 怎样写历史的编年体或纪传体? -
皮徐盐酸: 史书体例常识(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 ┌—通史 ┌—依时间分—┤ │ └—断代史 史书 │ ┌—编年体 └—依体裁分—┤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国别体 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

永康市15828603256: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谁创作的?
皮徐盐酸: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左丘明编写的《国语》.《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齐国、鲁国、郑国、晋国、吴国、楚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记事从周穆王十二年西征...

永康市15828603256: 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书籍推荐吗? -
皮徐盐酸: 1、《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

永康市15828603256: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
皮徐盐酸:[答案]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 编辑本段研究对象 1950年8月1日,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

永康市15828603256: 史书必读十大经典
皮徐盐酸: 以下这几部比较经典,推荐给大家1、史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 体系完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除“表”和“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