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官职

作者&投稿:林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武将官职表~

三国时期武将官职:
1、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为上公,地位高于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
2、大司马:汉武帝废太尉设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上。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如刘虞、权臣李傕。三国时期,各国在三公之外另设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如:魏国的大司马曹仁;蜀汉的的大司马蒋琬;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吕岱、施绩。
3、上大将军:“吴于大将军之上复置上大将军”。这是为了表彰陆逊的功绩并进一步提高他的官职而新设的。上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除陆逊外,吕岱、施绩曾任此职(孙权黄龙四年,吕岱迁上大将军。孙亮即位后,建兴元年,吕岱拜大司马。元兴元年八月,上大将军施绩迁左大司马)。后世亦有相似之例,如北周亦设此职,如或唐高祖李渊因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殊功,故封其为“天策上将”。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吴设丞相、大司马(另有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其中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大司马之下。
4、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第二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5、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6、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秩中二千石。
7、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扩展资料:三国官职一般是指三国管制。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亦又以184年黄巾之乱为上限的说法。三国官制和汉朝官制基本相同,沿袭了东汉官制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管制

一、汉代军衔一品大将军 (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 野战军五校尉)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 宁朔将军, 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东中郎将,南中郎将,西中郎将,北中郎将(以上为四中郎将)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 司律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 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
监军
五品 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安夷护军,抚夷护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六品 和戎护军,殄虏护军 (以上为杂号护军)
二、唐代军衔无品级兵马大元帅 、兵马副元帅
(以上为临时军衔只在战争时期授予,无品级,一般是出征军队主帅,征程结束立即收回恢复原军衔 )服紫色,金玉带,(金夸)十三。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朗将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朗将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下 怀化朗将 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下 归德朗将 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下 怀化司阶 正六品下
振威校尉 从六品上振威副尉 从六品下 归德司阶 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下 怀化中侯 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下 归德中侯 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下 怀化司戈 正八品下
御侮校尉 从八品上 御侮副尉 从八品下 归德司戈 从八品下
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 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 从九品下 归德执戟长上 从九品下

清朝军衔
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加支2000两
正一品: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1500两;从二品岁奉140两,加支800两
正二品: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加支500两;从三品岁奉120两,加支400两
正三品: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加支260两
正四品: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加支200两
正五品: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
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加支120两
正六品: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加支90两
正七品: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加之60两
正八品: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加支40两
正九品: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一律依附从九品,加支18两
编制外: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三、清朝军衔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加支2000两
正一品: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1500两;从二品岁奉140两,加支800两
正二品: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加支500两;从三品岁奉120两,加支400两
正三品: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加支260两
正四品: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加支200两
正五品: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
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加支120两
正六品: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加支90两
正七品: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加之60两
正八品: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加支40两
正九品: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一律依附从九品,加支18两
编制外: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以上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古代军衔)

1、元帅

元帅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元帅”一词源自上古德语中的“马”和“仆人”。

元帅用以表示最高军衔,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有的国家还将元帅区分为不同种类。一般分为陆军元帅、海军元帅和空军元帅三种;前苏联在陆军中又区分为炮兵元帅、装甲兵元帅、工程兵元帅、通信兵元帅等。

2、将军

我国古代的将军,既是高级武官的职位,也用于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又是军政官员的名誉职衔,甚至作为爵号使用等等。

3、大司马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类似于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现代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4、都督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5、千户

千户,金朝始置,为世袭军职。初专授予汉人降臣,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统领谋克,隶属於万户。元代相沿,其军制千户设“千夫之长”,亦隶属於万户。



宋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统,难住了多少票英雄汉已不计其数。其军官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北宋开国,鉴于五代战乱相寻、武将夺权、藩镇割据蔚然成风。那时侯,节度使就是半个皇帝,弄好了称帝,弄不好也能称王,实在弄得太糟了被人兼并了那是你没能耐。

宋朝开国后,决策层就致力于结束这种混乱局面。于是,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节度使的权力化为乌有,再将禁军里有威望的大将派到地方当节度使。将地方精锐收归中央,建立起一支强大精锐的禁军,直接由皇帝统辖。地方只有老弱残兵供官府差使,称为厢军。

这么一来,节度使成了空壳子,厢军都是老弱病残,地方上闹不起来了。禁军归皇帝统辖,轮流驻防京师,将领也要轮换,“山转水也转”,京城也闹不起来了。

这些其实大家都知道,我还是说正题吧-----北宋军官。

由于复杂到了一定程度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只好随意说,说到哪算哪。

★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这些从前的封疆大吏级的人物如今全是闲散人等,如果他没有其他官衔职务的话,那他就是不干事光拿钱的主了。而且很多都是遥领,即不到所在的地方赴任。

如宋初崔彦进开始是果州团练使,果州在四川,而四川当时还不是宋朝的领土,因为他在禁军中有职务,所以就在禁军中工作。后来崔彦进官做大了,宋辽满城之战得胜后,他因功升任河阳三称节度使,这个藩镇在孟州。可他还有个实际职务“关南都部署”,任职地在河北高阳一带,所以他实际是在那里任职。

刺史本来是一州之长官,但到了宋朝,知州才是真正的州行政长官,刺史也只是个标示资望军功的虚衔。

后来,节度使也不仅限于武官。宰相罢免之后一般给个节度使,如赵普两次被罢免后的都被授以节度使。枢密使罢免后有时也给节度使,如吴廷祚罢枢密使,授雄武军节度使。

将宋朝藩镇军号大致列一下:

镇州成德军、潞州昭义军、云州大同军、晋州建雄军、沧州横海军、定州义武军、朔州振武军、大名府天雄军、滑州义成军、郓州天平军、兖州泰宁军、徐州武宁军、曹州彰信军、寿州忠正军、庐州保信军、陈州镇安军、杭州宁海军、夏州定难军、延州彰武军、秦州雄武军、邠州静难军、泾州彰化军、华州镇国军、同州定国军、河中府护国军、陕州保义军、邓州武胜军、许州忠武军、夔州宁江军、朗州武平军、福州威武军、桂州静江军、洪州镇南军、潭州武安军、京兆府永兴军、青州镇海军、相州彰德军、鄜州保大军、耀州感德军、凤翔府凤翔军、府州永安军、随州崇信军、金州昭化军、应天府归德军、遂州武信军、广州清海军、邕州建武军、邢州安国军、齐州兴德军、丰州天德军、新州威塞军、灵州朔方军、江陵府荆南(无军号)、襄州山南东道(同前)、兴元府山南西道(同前)、孟州河阳三城(同前)、成都府剑南西川(同前)、太原府河东(同前)、扬州淮南(同前)

★环卫官左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金吾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唐朝的十六卫,到了宋朝也成了虚衔。

一般被授以环卫官的有这么几种人:

1、从藩镇退下来的节度使,一般授以环卫大将军、或上将军。如武行德、杨廷璋等。

2、被贬的将官。如曹彬,歧沟关败后就去天平节度使衔,绶环卫官。

3、统一战争俘虏来的小国国君。如湖南周保权,入宋后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

4、驸马、国舅一类的人。如王承衍,王审琦的长子,封左卫大将军,又将公主下嫁与他,这也是杯酒释兵权时承诺的婚约。

★禁军三衙禁军为北宋时期的正规军队,包括皇帝亲兵。集中于京师,有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号。也曾屯驻,驻泊、就粮于各地,是人数最多、素质最好、武备精良的军种。分别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三衙统属。捧日等军又以兵力情况分为厢、军、指挥、都四级编制。后又特立粮禁兵,常戍地方。

殿前、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营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指挥使、副指挥使。

殿前、侍卫步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是禁军大将,品级从二品,俗称分别为“殿帅”、“步帅”、“马帅”。大家应该都知道高俅吧?他就是“检校太尉兼殿前都指挥使”,被称为“高太尉”或“高殿帅”。

三衙武帅在平时分掌禁军,但无权调遣。枢密院和三衙分掌“发兵之权”和“握兵之权”,互相牵制。

宋初杯酒释兵权就是针对这些禁军高官而来,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不但是禁军大将、大藩节度、翊戴功臣,而且在禁军中威望极高,这自然是一大隐患。

三衙的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一个是从四品,一个是正五品,为三衙长官的辅助。

另外还有分支编制序列:

各厢、各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各指挥的指挥使、副指挥使

各都的都校

★横班

皇城、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使(从五)、副使(正六)、宣赞舍人、祉侯。皇城以下诸司使 皇城

、洛苑、右骐骥、尚食、左骐骥、御厨、内藏库军器、左藏、仪鸾、南作坊、弓箭库、北作坊、衣库、庄宅、六宅、文思、东作坊、内苑、牛羊、如京、东绫锦香药、崇仪、榷易、西京左、右藏、毡毯

这类武官名目最滥,好象什么东西加个“使”字就是官。什么六宅使、尚食使……

不过宋朝有很多大将甚至名将就是作这类官时扬名立万的。如六宅使李继隆,满城一战成名。崇仪使尹继伦,徐河之战杀败了不可战胜的耶律休哥,还给他手臂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疤,从而赢得“黑面大王”这一绰号,辽兵闻之丧胆。

★武散官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镇军大将军(从二)、冠军大将军(正三)、云麾将军(从三)、忠武将军(正四品上阶)、壮武将军(正四下)、宣威将军(从四上)、明威将军(从四下)、定远将军(正五上)、宁远将军(正五下)、游骑将军(从五上)、游击将军(从五下)、是昭武校尉(正六上)、昭武副尉(正六下)、振威校尉(从六上)、振武副尉(从六下)、致果校尉(正七上)、致果副尉(正七下)、翊麾校尉(从七上)、翊麾副尉(从七下)、宣节校尉(正八上)、宣节副尉(正八下)、御侮校尉(从八上)、御侮副尉(从八下)、仁勇校尉(正九上)、仁勇副尉(正九下)、陪戎校尉(从九上)、陪戎副尉(从九下)

这些是标示品级的阶官,无实际职掌。

★驻防禁军统帅

巡检、都部署(都总管)、部署、钤辖、经略安抚使。

宋初,有“巡检”之名,是边防军统帅。如郭进以名州防御使(虚)充西山巡检(实),牵制北汉势力。不过这个“巡检”,顾名思义,也并不是全权统帅,而只是掌握巡查边防之责。

后来,北方的辽兵成了重大隐患。宋朝在河北、山西(当时称河东)的驻扎的禁军激增,但是经常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而屡屡打败仗。后来,宋太宗在河北、山西建立“行营”,置行营都部署统辖一个地域的驻军,又以部署、兵马钤辖为分权达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如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遥领)任三交驻泊都部署,杨业以代州刺史任三交驻泊部署。一个总权,一个分权。三交行营在太原之北,是整个河东地区军队的总司令部。都部署相当于军区司令,部署相当于军分区司令。

又如傅潜任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个军区的总司令!),张昭允任都钤辖,有点军区参谋长一类的性质。

都部署在宋英宗即位后改为都总管,因为英宗讳“赵曙”,与部署的“署”同音,要避讳。

仁宗时,西夏李元昊(赵元昊)搅得宋朝西北鸡犬不宁。于是宋廷将陕西路(“路”是宋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省)分成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后增熙河、兰会两路),各设经略安抚司,分别置于延州、庆州、泾州、秦州,并以当地知州兼任经略安抚使。经略安抚司下面也有行营,设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都部署、副都部署,受经略安抚使节制。不过,经略安抚使权力很大,自然不能让武将来做,所以,四路经略全部是文臣,如范仲淹、韩琦、庞籍等。武将一般都做行营正副职,如葛怀敏为泾原副都部署。宋朝的地方大帅,全部用文臣来担任,用武将为其副。

★王安石改革军制,地方用置将法。废除更戍法,使禁兵不再轮调,而于诸路设军区之固定编制,配以将领统领之。全国总计九十二将,外加配属于京师附近的其馀独立的马步军指挥所,共有一百一十七个基本战术单位。

而在配置军区的同时,作战组织与部队建制随之进行调整,由上至下为军、将、部、队四级。前述之将即属于于其中第二级,其指挥称将,地位相当于旧制的都监,所辖兵力在后方如东南地区约为三千人左右,一些重点或前线边境地区如宋夏、宋辽边境等地则可达六七千乃至万馀人之间,相当于二十世纪的旅级乃至于师级单位。凡诸路将各置副一人,东南兵三千人以下唯置单将。将副都佩有调兵的虎符。另外,将以上等级指挥官有权举护明习兵法的人(即使是布衣)充任本部参谋。

在将之下,又置有部与队两级。部者,营也,每部编制视兵种不同,约在三至五百人之间。一般马军一营三百、步军一营四至五百,其指挥为部将。

部之下则为队,辖五十人,指挥为队将,队以下每十人为一火,指挥为押队使臣,但一般以队为最基本的战斗编制。

将以上的级别便称为军,长官为统制,所辖将领数随地区不等。譬如全国九十二将中,泾原路有十一将,延路九将,环庆路八将,秦凤路五将,熙河路九将,以上五路便有四十二将,总计三十馀万人部属于西北宋夏边境军区,为对西夏战役的主力。

严格说来,统制亦非正式官名,此职于旧制中称都钤辖,为路级常设统兵机构,一般而言,每路设一钤辖司,长官为都钤辖。于军区内实施职能时即称都钤辖,于领兵出战时则称为统制。

★枢密

这是宋朝最高的军事机构。枢密使(或知枢密院)、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签署(书)枢密院事、枢密都承旨。这些都是文职。

枢密院总掌全国军务。枢密使,从一品,是执政官,地位仅次于宰相。宰相与枢密使分掌文武二柄,权位极重。

枢密使、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一般来说是由文官来担任的,不过也有武将。比较著名的有曹彬、王德用、狄青。

另外展昭的官职是开封的捕快,后来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

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 政和之前旧官 官品 阶次

太尉 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正二品 1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五品 2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正五品 3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正五品 4

协忠大夫 并政和新置。 正五品 5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正五品 6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从五品 7

中卫大夫 引进使 从五品 8

翊卫大夫 从五品 9

亲卫大夫 从五品 10

中缺

拱卫大夫 并政和增置。 正六品 12

左武大夫 东上合门使 正六品 13

右武大夫 西上合门使 正六品 14

正侍郎 正七品 15

宣正郎 正七品 16

履正郎 正七品 17

协忠郎 正七品 18

中侍郎 并政和增置。 正七品 19

中亮郎 客省副使 正七品 20

中卫郎 引进副使 正七品 21

翊卫郎 正七品 22

中缺

拱卫郎 并政和增置。 从七品 24

左武郎 东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5

右武郎 西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6

武功大夫 皇城使 从七品 27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 从七品 28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从七品 29

武节大夫 庄宅、六宅、文思使 从七品 30

武略大夫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 从七品 31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从七品 32

武义大夫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 礼宾使 从七品 33

武翼大夫 供备库使 从七品 34

武功郎 皇城副使 从七品 35

武德郎 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从七品 36

武德郎 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 从七品 37

武节郎 庄宅、六宅、文思副使 从七品 38

武略郎 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 从七品 39

武经郎 西京左藏库副使 从七品 40

武义郎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 从七品 41

武郎翼 供备库副使 从七品 42

敦武郎 内殿承制 正八品 43

修武郎 内殿崇班 正八品 44

从义郎 东头供奉官 从八品 45

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 从八品 46

忠训郎 左侍禁 正九品 47

忠翊郎 右侍禁 正九品 48

成忠郎 左班殿直 正九品 49

保义郎 右班殿直 正九品 50

承节郎 三班奉职 从九品 51

承信郎 三班借职 从九品 52

下班祗应 殿侍 无品

以上就是一直到南宋初年的武将官阶情况,先比较品,同品官职就比较阶次。看到这些东西,会有人会问,当一名武将,从阶官来说,升到正五品之后,上面好像就是太尉啊?一下子从正五品到从二品?其实,在这个中间, 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位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上护军这些环卫官。此外,还有:

节度使(从二品)、

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

观察使(正五品)、

防御使(从五品)、

团练使(从五品)

刺史(从五品)

这些武将虚衔。而事实上,这些武将虚衔,作用比阶官还大,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这些虚衔来比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阶官的一种补充。

北宋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统,难住了多少票英雄汉已不计其数。其军官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在下不才,仅凭一知半解小议一下,见笑诸君。

北宋开国,鉴于五代战乱相寻、武将夺权、藩镇割据蔚然成风。那时侯,节度使就是半个皇帝,弄好了称帝,弄不好也能称王,实在弄得太糟了被人兼并了那是你没能耐。
宋朝开国后,决策层就致力于结束这种混乱局面。于是,先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节度使的权力化为乌有,再将禁军里有威望的大将派到地方当节度使。将地方精锐收归中央,建立起一支强大精锐的禁军,直接由皇帝统辖。地方只有老弱残兵供官府差使,称为厢军。
这么一来,节度使成了空壳子,厢军都是老弱病残,地方上闹不起来了。禁军归皇帝统辖,轮流驻防京师,将领也要轮换,“山转水也转”,京城也闹不起来了。

这些其实大家都知道,我还是说正题吧-----北宋军官。

由于复杂到了一定程度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只好随意说,说到哪算哪。

★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这些从前的封疆大吏级的人物如今全是闲散人等,如果他没有其他官衔职务的话,那他就是不干事光拿钱的主了。而且很多都是遥领,即不到所在的地方赴任。
如宋初崔彦进开始是果州团练使,果州在四川,而四川当时还不是宋朝的领土,因为他在禁军中有职务,所以就在禁军中工作。后来崔彦进官做大了,宋辽满城之战得胜后,他因功升任河阳三称节度使,这个藩镇在孟州。可他还有个实际职务“关南都部署”,任职地在河北高阳一带,所以他实际是在那里任职。

刺史本来是一州之长官,但到了宋朝,知州才是真正的州行政长官,刺史也只是个标示资望军功的虚衔。

后来,节度使也不仅限于武官。宰相罢免之后一般给个节度使,如赵普两次被罢免后的都被授以节度使。枢密使罢免后有时也给节度使,如吴廷祚罢枢密使,授雄武军节度使。

将宋朝藩镇军号大致列一下:

镇州成德军、潞州昭义军、云州大同军、晋州建雄军、沧州横海军、定州义武军、朔州振武军、大名府天雄军、滑州义成军、郓州天平军、兖州泰宁军、徐州武宁军、曹州彰信军、寿州忠正军、庐州保信军、陈州镇安军、杭州宁海军、夏州定难军、延州彰武军、秦州雄武军、邠州静难军、泾州彰化军、华州镇国军、同州定国军、河中府护国军、陕州保义军、邓州武胜军、许州忠武军、夔州宁江军、朗州武平军、福州威武军、桂州静江军、洪州镇南军、潭州武安军、京兆府永兴军、青州镇海军、相州彰德军、鄜州保大军、耀州感德军、凤翔府凤翔军、府州永安军、随州崇信军、金州昭化军、应天府归德军、遂州武信军、广州清海军、邕州建武军、邢州安国军、齐州兴德军、丰州天德军、新州威塞军、灵州朔方军、江陵府荆南(无军号)、襄州山南东道(同前)、兴元府山南西道(同前)、孟州河阳三城(同前)、成都府剑南西川(同前)、太原府河东(同前)、扬州淮南(同前)

★环卫官左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金吾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 唐朝的十六卫,到了宋朝也成了虚衔。

一般被授以环卫官的有这么几种人:

1、从藩镇退下来的节度使,一般授以环卫大将军、或上将军。如武行德、杨廷璋等。

2、被贬的将官。如曹彬,歧沟关败后就去天平节度使衔,绶环卫官。

3、统一战争俘虏来的小国国君。如湖南周保权,入宋后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

4、驸马、国舅一类的人。如王承衍,王审琦的长子,封左卫大将军,又将公主下嫁与他,这也是杯酒释兵权时承诺的婚约。

★禁军三衙禁军为北宋时期的正规军队,包括皇帝亲兵。集中于京师,有捧日、天武、龙卫、神卫等号。也曾屯驻,驻泊、就粮于各地,是人数最多、素质最好、武备精良的军种。分别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三衙统属。捧日等军又以兵力情况分为厢、军、指挥、都四级编制。后又特立粮禁兵,常戍地方。

殿前、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营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指挥使、副指挥使。
殿前、侍卫步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是禁军大将,品级从二品,俗称分别为“殿帅”、“步帅”、“马帅”。大家应该都知道高俅吧?他就是“检校太尉兼殿前都指挥使”,被称为“高太尉”或“高殿帅”。

三衙武帅在平时分掌禁军,但无权调遣。枢密院和三衙分掌“发兵之权”和“握兵之权”,互相牵制。
宋初杯酒释兵权就是针对这些禁军高官而来,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不但是禁军大将、大藩节度、翊戴功臣,而且在禁军中威望极高,这自然是一大隐患。

三衙的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一个是从四品,一个是正五品,为三衙长官的辅助。

另外还有分支编制序列:

各厢、各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各指挥的指挥使、副指挥使

各都的都校

★横班

皇城、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使(从五)、副使(正六)、宣赞舍人、祉侯。皇城以下诸司使 皇城
、洛苑、右骐骥、尚食、左骐骥、御厨、内藏库军器、左藏、仪鸾、南作坊、弓箭库、北作坊、衣库、庄宅、六宅、文思、东作坊、内苑、牛羊、如京、东绫锦香药、崇仪、榷易、西京左、右藏、毡毯
这类武官名目最滥,好象什么东西加个“使”字就是官。什么六宅使、尚食使……

不过宋朝有很多大将甚至名将就是作这类官时扬名立万的。如六宅使李继隆,满城一战成名。崇仪使尹继伦,徐河之战杀败了不可战胜的耶律休哥,还给他手臂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疤,从而赢得“黑面大王”这一绰号,辽兵闻之丧胆。

★武散官

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镇军大将军(从二)、冠军大将军(正三)、云麾将军(从三)、忠武将军(正四品上阶)、壮武将军(正四下)、宣威将军(从四上)、明威将军(从四下)、定远将军(正五上)、宁远将军(正五下)、游骑将军(从五上)、游击将军(从五下)、是昭武校尉(正六上)、昭武副尉(正六下)、振威校尉(从六上)、振武副尉(从六下)、致果校尉(正七上)、致果副尉(正七下)、翊麾校尉(从七上)、翊麾副尉(从七下)、宣节校尉(正八上)、宣节副尉(正八下)、御侮校尉(从八上)、御侮副尉(从八下)、仁勇校尉(正九上)、仁勇副尉(正九下)、陪戎校尉(从九上)、陪戎副尉(从九下)

这些是标示品级的阶官,无实际职掌。

★驻防禁军统帅

巡检、都部署(都总管)、部署、钤辖、经略安抚使。

宋初,有“巡检”之名,是边防军统帅。如郭进以名州防御使(虚)充西山巡检(实),牵制北汉势力。不过这个“巡检”,顾名思义,也并不是全权统帅,而只是掌握巡查边防之责。

后来,北方的辽兵成了重大隐患。宋朝在河北、山西(当时称河东)的驻扎的禁军激增,但是经常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而屡屡打败仗。后来,宋太宗在河北、山西建立“行营”,置行营都部署统辖一个地域的驻军,又以部署、兵马钤辖为分权达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如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遥领)任三交驻泊都部署,杨业以代州刺史任三交驻泊部署。一个总权,一个分权。三交行营在太原之北,是整个河东地区军队的总司令部。都部署相当于军区司令,部署相当于军分区司令。

又如傅潜任镇、定、高阳关都部署(三个军区的总司令!),张昭允任都钤辖,有点军区参谋长一类的性质。

都部署在宋英宗即位后改为都总管,因为英宗讳“赵曙”,与部署的“署”同音,要避讳。

仁宗时,西夏李元昊(赵元昊)搅得宋朝西北鸡犬不宁。于是宋廷将陕西路(“路”是宋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省)分成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后增熙河、兰会两路),各设经略安抚司,分别置于延州、庆州、泾州、秦州,并以当地知州兼任经略安抚使。经略安抚司下面也有行营,设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都部署、副都部署,受经略安抚使节制。不过,经略安抚使权力很大,自然不能让武将来做,所以,四路经略全部是文臣,如范仲淹、韩琦、庞籍等。武将一般都做行营正副职,如葛怀敏为泾原副都部署。宋朝的地方大帅,全部用文臣来担任,用武将为其副。

★王安石改革军制,地方用置将法。废除更戍法,使禁兵不再轮调,而于诸路设军区之固定编制,配以将领统领之。全国总计九十二将,外加配属于京师附近的其馀独立的马步军指挥所,共有一百一十七个基本战术单位。

而在配置军区的同时,作战组织与部队建制随之进行调整,由上至下为军、将、部、队四级。前述之将即属于于其中第二级,其指挥称将,地位相当于旧制的都监,所辖兵力在后方如东南地区约为三千人左右,一些重点或前线边境地区如宋夏、宋辽边境等地则可达六七千乃至万馀人之间,相当于二十世纪的旅级乃至于师级单位。凡诸路将各置副一人,东南兵三千人以下唯置单将。将副都佩有调兵的虎符。另外,将以上等级指挥官有权举护明习兵法的人(即使是布衣)充任本部参谋。

在将之下,又置有部与队两级。部者,营也,每部编制视兵种不同,约在三至五百人之间。一般马军一营三百、步军一营四至五百,其指挥为部将。

部之下则为队,辖五十人,指挥为队将,队以下每十人为一火,指挥为押队使臣,但一般以队为最基本的战斗编制。

将以上的级别便称为军,长官为统制,所辖将领数随地区不等。譬如全国九十二将中,泾原路有十一将,延路九将,环庆路八将,秦凤路五将,熙河路九将,以上五路便有四十二将,总计三十馀万人部属于西北宋夏边境军区,为对西夏战役的主力。

严格说来,统制亦非正式官名,此职于旧制中称都钤辖,为路级常设统兵机构,一般而言,每路设一钤辖司,长官为都钤辖。于军区内实施职能时即称都钤辖,于领兵出战时则称为统制。

★枢密

这是宋朝最高的军事机构。枢密使(或知枢密院)、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签署(书)枢密院事、枢密都承旨。这些都是文职。

枢密院总掌全国军务。枢密使,从一品,是执政官,地位仅次于宰相。宰相与枢密使分掌文武二柄,权位极重。

枢密使、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一般来说是由文官来担任的,不过也有武将。比较著名的有曹彬、王德用、狄青。

展昭是小说中虚构人物,史书中没有记载。要说官职小说中记载是开封的捕快,后来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因该是属于环卫军的一支

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
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武将官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西园八校尉 典军、上军、中军、下...

明朝武将官职一览表
明朝的武官官职体系分为散阶和勋阶两种,具体如下:一、武散阶 1.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2.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3.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4. 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5. 正三品:初授昭...

明朝武将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武将官职从大到小排列:超品秩的明朝公爵、侯爵、伯爵等功臣及外戚的职位,请参见明朝公爵列表、明朝侯爵列表、明朝伯爵列表、明朝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列表等。明朝武将官职从大到小排列顺序1、昭武将军:明代正一品武官。2、建威将军:明代从一品武官。3、龙虎将军:明代正二品武官。4、...

唐朝武将官职一览表解释
唐朝武将官职一览表解释唐朝武将官职有:1、正一品:天策上将;2、从一品:骠骑大将军;3、正二品:辅国大将军;4、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大都督、大都护;5、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中都督、上都护、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

汉朝武官的官衔
汉朝将军位,分六品近百种称呼杂号将军更是无法统计。比较显赫的有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1、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2、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唐朝官职排位表
唐朝官职有职、爵、勋、散官、女官。唐朝文官官阶分九品二十九阶,武将为九品三十一阶,又有流外九等。官职从上到下分别是正一品、从一品、 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 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正六品上、正六品下、从六...

三国官职(三国志立国官职)
东汉末年,他的官位在三公之上,所以汉武帝以曹操为大将,袁绍为太尉,袁绍就“被毛贬谪”。官员历史悠久,司马。古代将军的一个称号:将军之下,胜于三。骑自行车将军:是古代骑将军衔以下的将军。魏将军:他在车骑将军之下。将军中郎将:汉代武官分为将军、将军中郎将、上尉三级。因为将领不是经常收买的,...

中国古代武将官职等级称号
这些武官的出身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世袭的军职,如贵族子弟或父亲因公殉职,都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职品级。第二种是科举夺魁而得官。科举分文武两种,参加武科举,考上进士以上级别者,可以授予武职。第三种是从士兵中选拔有才能的立功者,授予武官品级,也就是“行伍出身”。清代早期的官场是很清廉的,...

三国时代武将有什么官职(从大道小)
武将官职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位在骠骑...

宋代的军衔制度是怎么排列的?谁能帮我一下?谢谢!
宋朝的军衔制度相当复杂,阶官和职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阶官用于表示武将的官职大小,而职官则代表武将的实际职责,如团长、营长等。宋朝官制经历了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政和官制和绍兴官制。在政和以前,武将官制比较简单,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之类已算高级武官,而从七品的武德大夫则算中等军官...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中国古代军队的官衔由高到低分别是什么?像什么将军啊、元帅啊,什么的? -
撒喻久保:[答案] 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中国古代军队的武官阶品体制,与西欧军衔体制职能一致,但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1894年,清朝政府决定依照西欧国家军队编练新军.到...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求中国古代武将官阶表<时期任意,详细最好>谢了!火速
撒喻久保: 【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管... 【太宰】古代“太宰”为百官之长. 宋徽宗时期,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武将古代官衔等级拜托~~快点只要称号从大到小的~~~急用!!
撒喻久保: 大司马: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负责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的保管工作...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古代武官官职从一品到九品是怎么排列的? -
撒喻久保: 给你个唐朝的:军职1 天下兵马大元帅(正一品)此职基本都是太子或亲王担任. 2 统兵大都督(正一品)3 天策上将(正一品) 4 镇国公(正一品)5 靖国公(正一品) 6 辅国公(正一品)7 护国公(正一品) 8 卫国公(正一品)9 骠骑大将...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古代的将军分几个级别啊?
撒喻久保: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古代的将军名号有哪些 -
撒喻久保: 汉代军职: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古代官职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吏部尚书1、户部尚书1、礼部尚书1、兵部尚书1、刑部尚书1、工部尚书1骠骑将军1,车骑将军,辅国将军1,御史大夫1征东将... -
撒喻久保:[答案]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明朝武官官职有哪些? -
撒喻久保:[答案] 明朝的武官职位品级 军都督府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 职 务 定 员 级 别 部 门 左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右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都督同知 无定员 从一品 都督府 ...

鄂托克旗19187776253: 古代的锦衣卫的官阶有多少个?(列出来) -
撒喻久保:[答案] 官阶有10个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 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