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看到一句农谚:“下雪不冷化雪冷”,他很好奇,想具体了解一下冰雪熔化时要吸收多少热量.于是查找了

作者&投稿:糜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明看到一句农谚:“下雪不冷化雪冷”.他很好奇,想具体了解一下冰雪熔化时究竟要吸收多少热量.于是查~

(1)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1②用小烧杯盛取足量的水,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m2③将水倒入保温桶内,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④为了避免冰块融化,所以提前较长时间将用冰格盛适量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内冻成冰块,用镊子取适量冰块放在小烧杯中,迅速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后,立刻将冰倒入保温桶内的水中,盖紧桶盖.(2)将测得数据代入可得:λ=Qm=c水(m2?m1)(t1?t2)?c水(m3?m1)t2?c水(m3?m1)m3?m1×18℃.故答案为:(1)③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④其总质量;(2)c水(m2?m1)(t1?t2)?c水(m3?m1)t2?c水(m3?m1)m3?m1×18℃.

下雪不冷:首先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第二就是充分的水汽;第三是0℃(冰点)以下。下雪前或下雪时,一般冷空气带着湿气,当水汽变成雪花时也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因而温度下降并不多,这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时并不是很冷。
化雪冷:化雪时往往是晴好天气的时候,低空受冷气压控制,气温则开始下降。因而虽然阳光明媚,但气温仍然处于“冰点”;同时积雪融化本身也会吸收周围环境大量热量。此外,化雪时会导致空气湿度上升,因而降低了衣服保暖效果,人自然就感觉更冷了。

扩展资料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谚语中包含了两个物理过程,就是凝华和融化。
1、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这个过程是需要放热。
2、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一种变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而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
参考资料:新华网-下雪不冷化雪冷”,真的是这样吗?

(一)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1;  
(2)用小烧杯盛取足量的水,再用天平测量小烧杯和水的质量m2
(3)将水倒入保温桶内,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
(4)提前较长时间将用冰格盛适量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冻成冰块,用镊子取适量冰块放在小烧杯中,迅速用天平测量出其总质量m3后,立刻将冰块倒入保温桶内的水中,盖紧桶盖;
(5)轻轻摇晃保温桶使水温均匀,并仔细听声音,能听出冰块熔化完毕后,打开桶盖,用温度计测出保温桶内水的温度t2
(二)水的质量为m2-m1
水放出的热量Q=c(m2-m1)(t1-t2),
冰的质量m3-m1
冰吸热的热量Q冰吸=c(m3-m1)×18℃,
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c(m2-m1)t2
熔化吸热:Q熔吸=Q-Q水吸-Q冰吸=c(m2-m1)(t1-t2)-c(m2-m1)t2-c(m3-m1)×18℃,
冰块的熔化热的表达式为:
λ=
c(m2?m1)(t1?t2)?c(m3?m1)t2?c(m3?m1)×18℃
m3?m1



春雨贵如油的下一句(农谚)
春雨贵如油的下一句是“下得满街流”。有一首来自明朝,解缙作的诗《春雨》,全诗如下:“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整首农谚如下: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一句农谚
1、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2、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3、蜻蜓成群绕天空,但是三日雨蒙蒙。4、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5、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6、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7、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8、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9、乌云...

...妈妈什么时候我可以吃蒜呀妈妈告诉了小明一句农谚你知道是
瓜熟地落

农谚谚语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 梨花白,种大豆 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 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梨花白,种大豆 清水下种,混水插秧 立了秋,在小一齐揪 参...

...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这表明( )。
【答案】:D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主要涉及唯物辩证法中规律的有关知识,需要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这句农谚的意思是:种植棉花,清明的时候太早,立夏的时候太迟,谷雨的时候种植最合适。它反映了我国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农作物的了解、对节气的了解,把握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并且利用这种规律...

农谚并解释物候知识
1、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意思:作物播种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字:早!早播保全苗,越早越好,越早产量越高。2、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意思:三月是刚好冬去春来的时候,地里的庄稼都刚刚苏醒,急需水分以求生长,而三月份雨水又较少,所以贵如油;四月份的时候,庄稼开始生长,...

农谚谚语
农谚1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农谚的解释
1.看着看着,冬至就到了,农谚里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2.农谚说得好,“棉田经冬灌,棉桃赛蒜辫”。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

2024年是“九人分三饼,?七屠共八猪”啥意思?明年年景有何预兆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指明年将会有充足的水源供应,有利于农业灌溉;同时,畜牧业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猪肉产量会增加。那么,这句话是如何得来的呢?原来这是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等元素计算出来的结果。具体来说,这里的数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1、“九人分三饼”意味着明年人口数量较多,需要更多的粮食来...

中国古今的农谚及解释
由于农谚的地域性、概括性加上历史因素,有些情况已经时过境迁,有时要完全正确理解一句农谚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笔者在某次油菜丰产座谈会上,听到平湖县一位农民说到一句农谚:“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他表示不明确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解释。另一次,听到一位河南农民介绍孬地小麦克风农谚“参不落,只管种”,...

明溪县18978886262: 小明看到一句农谚:“下雪不冷化雪冷”.他很好奇,想具体了解一下冰雪熔化时究竟要吸收多少热量.于是查找了资料,知道“熔化热”的定义是:单位质量... -
钮享盐酸:[答案] (1)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烧杯的质量m1②用小烧杯盛取足量的水,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m2③将水倒入保温桶内,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t1.④为了避免冰块融化,所以提前较长时间将用冰格盛适量水放在冰箱冷冻...

明溪县18978886262: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 -
钮享盐酸: 冬季在降雪的时候,人们觉得并不冷,而在化雪的时候,却觉得冷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在冬季,冷空气一股一股从北方向南移动,当它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相会时,就会阴云密布,产生降雪.在下雪以前,冷空气势力一股较弱(因而风也很小...

明溪县18978886262: 农谚中有“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什么道理 -
钮享盐酸: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答案如下:化雪时要吸收热量雪才变成水,所以温度就低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明溪县18978886262: 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意思 -
钮享盐酸: 赞同或许吧 我北方的 你曲解了原话的意思,下雪的时候和化雪的时候气温大多时候是不一样的,而冷不冷是说,如果同样的气温,因为化雪时候睡的

明溪县18978886262: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对吗? -
钮享盐酸: 古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应该理解为人的感受,而不是实际的情况.实际上天不冷下的就是雨,气温低才有可能将雨变成雪.大家试想一下,为什么雪要到太阳出来才化呢?就是气温升高,超过了0℃,才给了冰雪融化的条件.如果像古话说的化雪冷,那就是曲解了.过去,在《十万个为什么》中说的理由是冰雪融化时要吸收外面的热量,所以人们感到寒冷.下雪的时候,雪要吸收外面的冷,所以人们感到不冷.我认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冰雪融化时的环境温度如果低于0℃的话,那冰雪就会停止消融,只有环境温度高于0℃才会融化,所以,化雪的时候温度肯定要比下雪的时候高.

明溪县18978886262: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请解释为什么 -
钮享盐酸: 冬季里,下雪前或下雪的时候,一般是暖湿空气活跃,高空吹西南风,天气有些转暖,而水汽凝华为雪花也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这就使得下雪前或下雪时天气并不很冷.而降雪结束,天气转晴,一般都伴随着冷空气南下,高空转为偏北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显然要下降.同时积雪融化,本身就要吸收大量热量,所以天气反而比下雪时冷.

明溪县18978886262: 我国有句谚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你认为以下几个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钮享盐酸:[选项] A. 冷与不冷是将下雪过程中与下雪过后的温度进行对比来说的 B. 冷气流的北上导致气温的降低 C. 雪的熔化、熔化后水的蒸发以及雪的升华都需要吸热导致气温的降低 D. 人们感觉的“冷”与“不冷”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明溪县18978886262: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吧! -
钮享盐酸: 下雪时凝固放热,化雪时融化吸热 下雪之前的水汽凝固已经释放了热量,气温在那时已经上升了; 而雪融化时需要吸收空气热量,所以空气温度会降低,与之前下雪前(和下雪时)的温度相比,确实冷了 所以有了这句话: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可以说是低温固态水,下雪的时候,雪所带的低温对周围的空气影响不会太大,所以人体不会感到太冷,而化雪的时候,雪由固态融化成水时,原有的低温就会进入空气,从而将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体就会明显地感觉到冷了.因此而有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说法.

明溪县18978886262: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我们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
钮享盐酸: “下雪不冷”,就要追溯到雪的形成了.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雪从云端飘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寒冷的水分子要形成冰结晶,且依附在灰尘或花粉等凝结核上,当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

明溪县18978886262: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什么道理? -
钮享盐酸: 下雪是达到一定温度才会下雪,而雪在融化的过程中是吸收大量的热量的,本来下雪温度就已经低了,再加上化雪的时候吸走了空气中热量,所以化雪比下雪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