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基本肃清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李纲 C.文天祥 D.戚继

作者&投稿:祖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岳飞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

历史就是历史,不要把现在的观点强加于古人!
在中国古代,区分不同的“国”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君王的统治范围。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生活的人就是本国人民,所有不属于这个范围的就是“外族”——即使这“外族”中也有汉族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就是“君”,“君”就是国。在当时,金、元和宋,分别被不同的君主统治,因此,在岳飞、文天祥的眼里,保卫宋就是保卫国家,忠于大宋皇帝就是忠于大宋朝。不仅他们这样认为,在当时,这是所有人的认识,这“所有人”也包括金人、元人。只承认他们是所谓“汉族英雄”而否认他们是民族英雄,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是的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

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4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3年。

宦海浮沉

后来,蒙古军两路攻宋,蒙哥率西路入川,攻战成都。忽必烈率东路,越天险长江与自云南北上潭州(今长沙)的另一支蒙古军合围鄂州(今武昌)。南京朝野震惊,宦官董宋臣提请避兵迁都四明(今宁波),以便理宗随时逃往海上。对此。文天祥仅以进士身分大胆上书直言:“陛下为中国主,则当守中国;为百姓父母,则当卫百姓。”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后因蒙哥病死,忽必烈欲北归争夺汗位,才允准南宋右丞相贾似道秘密称臣纳贡后撤军。

贾似道转而谎报朝廷:“诸路大捷”,被加封卫国公,大权独揽。继而度宗即位,耽于酒色,贾似道欺上瞒下,国事益乱。文天祥奏疏无人理睬,只被派一闲差。

此后十几年中,文天祥断断续续出任瑞州知州、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或半年或月余。后来又因讥责贾似道而被罢官。

国难见臣忠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不久出任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驰援常州。在常州,义军苦战,淮将张全却率官军先隔岸观火,又临阵脱逃,致义军五百人除四人脱险外皆壮烈殉国。这年冬天,文天祥奉命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离平江三天后,平江城降。未到目的地,关已失守。急返临安,准备死战,却见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文班官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将伯颜指定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竟连夜遁逃,文天祥即被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出使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又被押乘船北上,文天祥初以绝食抗议,后在镇江虎口脱险。由于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文天祥屡遭猜疑戒备,颠沛流离,千难万死两个月,辗转抵温州。这时,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赵端宗在福卅即位。文天祥又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广东梅县),挺进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攻取兴国,收复赣州10县、吉州4县,人心大振,江西各地响应,全国抗元斗争复起,文天祥号令可达江淮一带,这是他坚持抗元以来最有利的形势。元军主力开始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文天祥寡不敌众率军北撤,败退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损失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掳走。

兵败被俘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朱元璋朱棣时期都有倭寇,为何最弱的崇祯朝却没有倭寇的记载?
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

戚继光驱逐倭寇的经典故事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分成许多小股,抢掠了几十个城市。沿海的官吏和...

戚继光赶走倭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0字
两个抗倭名将一起,大败倭寇,收复兴化。公元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倭寇的历史演变
倭寇在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达数十万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威胁东南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激起中国朝野上下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反抗。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
戚继光作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传奇将领,南征倭寇、北御鞑靼,他和他所率领的戚家军取得了“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的辉煌战绩,而他也得到了朝廷应有的回报,最终到太子少保,位极人臣,可谓是风光无限。戚继光是将门世家,父亲在山东做军官。当时,日本鬼子经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残杀中国...

2021省考行测历史常识题库:明朝的对外关系
(3)在荡平了浙江倭寇后,戚家军进入福建、广东,和另一抗倭将领俞大猷的军队联合抗倭。俞大猷率水军,戚继光率陆军,互相配合,合力进攻,至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4、明末农民战争 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 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宦官专权,他们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横掠百姓,贪污受贿...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1840年以前的)
公元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基本肃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张居正辅改开始。 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 公元1601年葛贤领导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 公元1625年杨涟、左光斗被阉党杀害。 公元1626年苏州市民暴动,颜佩韦等五人就义。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受重伤死。 公元1628...

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是谁??
1、和戚继光共同抗倭的名将是谭纶。2、人物简介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3、人物生平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倭寇屡袭浙江沿海,谭纶受命任台州(今...

日本与明朝的朝贡贸易
但罢市舶后,倭寇之患并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嘉靖倭患”。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中国沿海倭寇基本肃清,但明朝的海禁政策并未改变。隆庆元年(1567年)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开放海禁,但对日的贸易仍实行严禁政策。明朝对日本的海禁政策,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已名存实亡。

祸害元明两代的倭寇,为何到了清朝,突然就没了呢?
倭寇一般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在明朝的时候,倭寇就非常的多,而在清朝的时候,却又没有了倭寇,是有很多个原因的。其实就是在日本人进入南北朝的时候,封建诸侯,然后他们互相的工资,然后为了争夺自己的权利,就组织一些活动去抢劫,然后那些人就成了倭寇。倭寇对中国的危害非常的严重,在当时那个时候是...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时,基本肃清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单于养派捷:[选项] A. 岳飞 B. 李纲 C. 文天祥 D. 戚继光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时,基本肃清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单于养派捷: 答案D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李纲是宋朝时期的,文天祥是南宋大臣,明朝戚继光基本肃清倭寇.因此选D.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中后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
单于养派捷:[选项] A. 岳飞 B. 文天祥 C. 韩世忠 D. 戚继光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是谁 -
单于养派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中期,名将___率领军队,痛击倭寇,还给中国东南海域一片宁静. -
单于养派捷:[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下列历史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单于养派捷:[选项] A. 文天祥 B. 岳飞 C. 戚继光 D. 杨家将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剿灭沿海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 -
单于养派捷: 自编“顺口溜”,助记 戚继光抗倭 浙江福建大奸商,勾结倭寇同分赃.倭寇猖獗烧杀抢,东南沿海民遭殃.沿海军民恨入髓,组织武装保家乡.训练精兵剿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台州九战获全胜,痛歼倭寇于浙江.联合粤闽俞大猷.荡平倭寇保海疆.百战百胜戚家军,抗倭美名传四方.(仅供参考)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剿灭沿海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
单于养派捷: 1.戚继光决心将自己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安危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明朝中后期,倭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的著名抗倭英雄是( ). -
单于养派捷: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任用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B项戚继光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山东蓬莱人.C项郑成功,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抗击荷兰人,收复台湾.D项袁崇焕,字元素,广东省东莞县人,抗清英雄,后被人诬陷谋反,被崇祯皇帝赐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乌拉特中旗18995858057: 哪位是明朝勇于抗倭的著名将领 -
单于养派捷: 戚继光、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中期,倭患严重,沿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到处抢劫财物,屠杀居民,危害极大.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