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朱瞻基让宦官读书是好事,为何却使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作者&投稿:沃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时朱瞻基让宦官读书的出发点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是后面宦官们的野心大了,也就开始想要主持朝纲了,也就是他们开始干政了,使得当时的统治十分的黑暗

导致宦官专政。对上蒙蔽,对下欺压。加剧了朝廷的权力斗争。

英明的朱瞻基发布了很多命令,其中一条就是教授宦官学习知识,正是这一政策,让之后的明帝国蒙受巨大损失。宰相的废除是皇帝下的命令,内阁是皇帝设立的,锦衣卫是皇帝设置的,宦官同样是皇帝赋予的权力。

当时朱瞻基让宦官读书的出发点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是后面宦官们的野心大了,也就开始想要主持朝纲了,也就是他们开始干政了,使得当时的统治十分的黑暗最终走向灭亡。因为这样当时的宦官也算是风光一时,并且他们还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

并不是祸根,相反还利于维护皇权,宣德时期文官权力膨胀,为了牵制他们只能用太监,以武抑文唐朝试过了,武将权力膨胀结果搞出来安史之乱,从仁宗开始开始国家不再大规模对外用兵了,没了战争国公级别的武将很难再出现,而且张辅他们也都老了,武将不可能持续有效抑制文官,因此皇帝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与文官们同流合污,像宋朝那样,为了讨好文人把百姓压的不堪重负结果造反;二是用太监牵制文官;明朝本身就是农民起义得的天下,这其中的利害肯定清楚,所以肯定不会选择与文官合作共治天下,那这样一来只有重用太监这个选项了,如果太监不识字就没法帮助皇帝处理公文了。事实表明朱瞻基的做法是正确的,太监后来的一系列表现如刘瑾丈量田亩还有魏忠贤收商税等确实有效的巩固了明朝统治,为明朝续了几十年,以下来自李晓鹏的著作《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1.《明武宗实录》卷34刘瑾在掌权时对国家各种财政进行审计,追究负责边境饷银的官员,正德三年礼科给事中曹大显、蒋金等查出延绥、建昌、松潘等地有一万石被私吞的粮食、草料三万六千石、布匹三万三千三百二十余匹;
2.《明武宗实录》卷31,正德二年十月,命户部左侍郎王佐勘察徐保投献皇庄田四千三百余顷,经查实这些并不是他自己的,刘瑾下令将这些田归还百姓;卷29中说,正德二年十二月,派御史赵斌清清丈大同军屯土地,查出不交军粮的土地五十九万亩,隐藏的土地二十万亩,照数登记在册,同月太监高金有查出靖王有十万亩土地没交税;正德三年二月户部给事中段豸在山东查出十二万亩被隐藏的土地.四月张彧在山西查出三十多万亩被隐藏的土地.五月李璞在甘川等十二卫查出三十多万亩被隐藏的土地.六月,刘瑾命周熊在山东查出一百八十万亩被兼并的土地;正德四年二月,刘瑾命李思仁查出徽王隐瞒的土地六十多万亩,被全部没收充公
3《明熹宗实录》卷64,要求降低百姓的田赋天下田赋因比年东西未宁军兴费重额供既难宽缓加派尤为紧急小民困累极矣其免天下宿逋一年以补纾目前新旧并徵之苦除南直隶及浙江等十三省万历四十四年已前北直隶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六府万历四十五年已前顺天永平二府万历四十八年已前各先经蠲免外今将南直隶及浙江十三省万历四十五年分比直隶保定等六府万历四十六年分顺永二府天启元年分各未完税粮马草农桑人丁丝绢布疋棉花绒户口盐钞民屯牧地草埸庄田子粒租银芦课灶课富户历日防夫水夫民壮弓兵机兵课程门摊商税鱼课枣株钞贯果品等项不分起运存留除已徵在官者照旧起角□羊外查系小民拖欠者尽行蠲免”
4.黄山贿案,江南的吴家在地方上兼并林地欺压当地百姓随意杀人并贿赂东林党被魏忠贤发觉,吴家试图贿赂魏忠贤被拒绝,吴养春家产被全部充公黄山木厂关闭,顺便查出赃款七十三万六千两白银


君王朱瞻基为什么让宦官读书,使明朝隐藏了什么祸根
朱瞻基之所以会让宦官读书,是因为当时文官的权力太大,他需要人的帮助去制裁这些文官,而在当时,宦官是他唯一的选择,但这也为明朝埋下了毁灭的祸根。朱瞻基也算是一代明君,明朝在他的统治也算是达到了顶峰,不过在他执政期间,算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重用宦官,虽然他当时也是知道启用宦官的...

朱瞻基是明朝非常贤明的君王,为何他让宦官多读书反而埋下了祸端?_百度...
朱瞻基想通过宦官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稳固自己的统治,他这么做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不知道,宦官一旦有了知识之后会更加的恐怖,所以说他让宦官读书,使明朝埋下了覆灭的祸根。首先当朱瞻基做太子的时候,周围只有宦官陪伴,那些宦官对他是特别好的,而且朱瞻基说啥他们都会干啥,对于朱瞻基的话他们都言听...

明朝君主朱瞻基让宦官读书,为什么说是为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朱瞻基在当时发布了非常多的调令,有一条就是让教授宦官学习知识。就是这一个政策让之后的明朝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就像宰相的废除是皇上下令的,那个也是皇上设的,锦衣卫也是皇上设的,而宦官同样被皇帝赋予了权力。从朱瞻基他执政的现象来看,他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而这样的皇帝则依然逃不过眼光的指责...

明宣宗后来为何要教宦官读书,这其中隐藏了怎样的目的?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贤明的君主之一,与他的父亲仁宗共同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仁宣之治。明帝国也在他们父子的手中走向顶峰。明代宦官乱政的局面一度十分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际上对于宦官集团的管控十分严格,且命令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务。那么为什么后来又允许宦官读书呢?从朱瞻基的执政表现看,他是一位相...

教宦官读书,却为明朝的覆灭埋下祸根,宣宗朱瞻基究竟在想什么?_百度知 ...
朱瞻基教宦官读书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制衡文官,毕竟明朝自朱元璋以来就一直重文轻武,文官一直把持着朝政。这其中第一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当时宦官是朱瞻基唯一可以用的力量。我们从朱瞻基的表现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非常仁慈的君主,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导致朱瞻基一直被言官所诟病,作为...

明朝君主朱瞻基让宦官读书,为什么说是为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这时明宣宗朱瞻基看到了他无比信任的宦官。他先是让宦官们都学习知识,这为宦官们从政辅助明宣宗朱瞻基提供了基础。当然,他也深知宦官干政的危害性,所以他在位期间对宦官的管控还是比较严厉的。可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后的大明君王,对政事的勤勉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在享乐上面却是一代比一代强。重用与依赖...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在历史上朱瞻基的一些政治措施同样也为明朝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其一:为均衡势力,教导宦官读书,任用宦官,为明朝后期的宦官乱政留下了隐患。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就曾经留下祖训“宦官不得干政”,这不是因为朱元璋对于太监过于鄙夷。主要缘由还是在于历史上出现过太多次宦官乱政的事件了,比如...

君王朱瞻基让宦官读书是好事,为何却使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当时朱瞻基让宦官读书的出发点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是后面宦官们的野心大了,也就开始想要主持朝纲了,也就是他们开始干政了,使得当时的统治十分的黑暗最终走向灭亡。因为这样当时的宦官也算是风光一时,并且他们还达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朱瞻基十分的信赖宦官,因为对于他来说宦官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就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瞻基为巩固政局的政策,为何在后来成为了大明危机...
朱瞻基于是特地设立了内书堂,专门用来教导宦官们进行学习。要知道有文化与没有文化的宦官差距绝对是相当大的。因为在拥有一定水平后,这些读书识字的太监是可以帮助朱瞻基处理公文的。此时的朱瞻基只是为了均衡朝廷内部势力,稳定格局才提拔的宦官,但他或许还不知道,开启了宦官干政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危险。这个...

明宣宗朱瞻基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为何他的一生会充满争议?
明宣宗肯定是一位明君。为何会出现说他是昏君的污蔑是因为:在他统治明王朝时,太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了权力中心。宣德元年,朱瞻基刚继位就在皇宫设置了“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当这些人掌握一些文化知识后,阻挡他们进入权力舞台的障碍就消失了。当他们在皇帝的支持下掌握权力后,他们由于身体残缺,...

东港市15170328680: 历史上最好的皇帝是朱瞻基吗 -
须胖瑞诺: 也不能这么绝对,只能说他是好皇帝之一(朱瞻基让太监读书其实是给明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所以说他的执政生涯也是有污点的)

东港市15170328680: 明朝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设内书堂,让太监习文断字的 -
须胖瑞诺: 明宣宗,在封建社会来说,他其实是一个好皇帝,很体谅人民.

东港市15170328680: 明朝哪位皇帝比较好? -
须胖瑞诺: 当然是明孝宗朱祐樘了,我借用一下“当年明月”的话:(他说的实在太好了) 朱祐樘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不复仇,只报恩.他比朱棣更有自信,因为他不需要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比朱瞻基更为明智,因为他不但清...

东港市15170328680: 明朝皇帝为何大多不勤政务实? -
须胖瑞诺: 明朝初期的皇帝大多比较勤政.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时开始完善文官制度,逐渐形成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使得皇帝不必...

东港市15170328680: 如何评价明朝历代皇帝? -
须胖瑞诺: 事实上,有明一代的特点,是皇帝多混账而朝臣无大恶.明代的皇帝,和历朝历代相比是最差劲的.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几乎被他赶尽杀绝.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残忍暴戾,也是草菅人命,杀人如...

东港市15170328680: 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是? -
须胖瑞诺: 春秋时期:晋灵公 儿皇帝: 五代时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石敬瑭为了求契丹出兵援助灭唐建晋,不惜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而且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汉献帝: 汉...

东港市15170328680: 明朝皇帝的名字及年号(所有) -
须胖瑞诺: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东港市15170328680: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 -
须胖瑞诺: 译文: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万纪弹劾他们不公正,太宗核查 实情,王珪不服.魏征上奏说: “房玄龄等人都是大臣,考核官员有偏心,万纪在考堂没 有校正错误,现在却检举揭发,这不是诚心为国着想啊.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