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惠王废除李悝制定的法律吗

作者&投稿:任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魏惠王为什么要废除平籴法~

李悝在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善平籴)。“尽地力”要求农民“因任地力”,“治田勤谨”以达到发展生产,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尽地力”不单纯指发展农业生产,而且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一次革命。他针对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之发展,后人评价这件事时称“井田废,沟浍湮,水利所以作也,本起于魏李悝”。废井田,解放了生产力,有利社会进步。李悝进一步指出“农事害,则饥之本也”,他给魏文侯算了一本账:估计百里见方的地方,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河泽、城邑、乡居,尚有六百万亩可耕地,如勤劳耕种,亩产可增三石(约合今天一百多公斤),六百万亩可增产粮食一百八十万石,经营不好就要相应减产。他提出根据土地好坏分给每个农民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多)或二百亩土地,鼓励个体农民发挥地力,增加产量,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扶持小农经济,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据《汉书·食货志》讲,李悝认为:“籴甚贵则伤民,甚贱则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因此既要防止人民离散,也要防止农民因谷贱而无积极性,就必须稳定小农经济。李悝的具体做法是:规定每亩的标准产量(实际上是纳税产量)为一石五斗(约合今四十五公斤左右),年成好的时候,农民交纳什一之税,留下自用的粮食外,其余粮食由国家按定价收购,待到荒年饥馑时,又由政府平价卖出,保证粮价不至暴涨,防止“饥馑水旱”和商人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有利国家政权的巩固。这一政策到魏惠王时被废除。“平籴法”和“尽地力”互为补充,稳定了小农经济,巩固魏的封建经济基础,是战国初魏强大的重要原因。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政府平准基金”。


魏惠王是主张平籴法的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一)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礼崩乐坏”,封建制逐步确立。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最有影响的一个最大的学派。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其贡献在于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儒家法律思想的体系。孟柯沿袭孔丘的思想体系,荀况对孔丘的思想发展较大,是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先行者。
  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维护“礼治”,即要求建立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以宗法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要求以“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提倡“德治”,即认为法律仅仅是确立和维护“君臣父子”等道德准则的辅助手段,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相对来说,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重视道德感化作用。重视“人治”,即指重视统治者个人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提倡“圣贤”治国,主张将立法、司法权集中于“英明”的君主手中。
  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法家主张“变法”、要求“以法治国”“一断于法”。法家学派的鼻祖是战国初期的李悝。
  (二)春秋末期的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就是郑、晋两国最早出现的“铸刑鼎”事件,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律。“铸刑鼎”事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的产生。
  1.春秋末期,首先创制成文法的是郑国的子产。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鼎”,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此举遭到晋国大夫叔向他的抨击。
  2.公元前503年,郑国执政杀邓析而用《竹刑》。《竹刑》原为郑国大夫邓析所私自编撰,并无法律效力,后经国家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
  3.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但遭到了孔子的反对。
  4.郑、晋两国相继铸刑鼎的事件是中国法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态的结束和成文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步人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郑、晋两国的成文法之后,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纷纷登上各诸侯国的政治舞台,进行变法改革,制定成文法,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成文法运动的发祥地三晋地区的魏国,产生了成文法运动的丰碑《法经》;在秦国,出现了成文法运动的集大成者《秦律》。
  (四)《法经》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是成文法运动的结晶,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法经》共有《盗法》《贼法》《国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盗法》和《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伤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囚法》(也称《网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等的法律规定。《杂法》主要是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起着具体加减作用。
  《法经》的基本特点是: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统治秩序;体现法家重刑轻德的思想;开创编纂成文法典新体例。
  (五)商鞅在秦孝公重用下,实行变法,对秦国法律制度进行重要改革,主要内容有:
  1.改法为律。商鞅对《法经》做了许多重要补充,以《法经》为蓝本创立了秦国的法律体系。
  2.重农奖功,富国强兵。颁布垦草令、分产令等,实施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政策,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为奖励军功,颁布《军爵律》,这对废除世卿世禄制有重要意义。
  3.明法重刑。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重刑的具体措施,主要有族刑连坐、行刑重轻、不赦不宥、刑用于将过和奖励告奸等。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都为秦朝各代君主所接纳,以至直接影响到秦的“法峻刑严”,为封建法律的严酷

       没有废除。魏文侯任李悝为相,变法使魏国强盛,李悝变法之成果,最后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魏惠王是文侯的孙子,继位后缺乏进取之心,没有继续进行变革,魏惠王此人过于现实、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不能识人用人,所以他不用孟子、错失商鞅和孙膑,最终导致魏国走向败落。《资治通鉴》提到魏惠王与齐王谈论国宝之事,司马光正是要说明这一点。


        一、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变法图强。

       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项:

       1、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

       2、废除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3、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4、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优秀者,根据士兵特点而整编军队,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

       二、魏惠王错失商鞅,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

         公元前361年,魏相公叔痤病危,魏惠王前往相府探望,并询问后事安排,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其下属公孙鞅(商鞅)。公孙鞅当时不过一个小小的中庶子,魏惠王犹豫。公叔痤见魏惠王犹豫,便接着建议:如果不能用公孙鞅,就杀了他。对此魏惠王仍然犹豫。

        三、商鞅到了秦国,他吸取李悝、吴起等变法经验,后来居上。

       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鼓励垦荒;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以加强军队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

       1、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李悝在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善平籴)。“尽地力”要求农民“因任地力”,“治田勤谨”以达到发展生产,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尽地力”不单纯指发展农业生产,而且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一次革命。他针对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之发展,后人评价这件事时称“井田废,沟浍湮,水利所以作也,本起于魏李悝”。废井田,解放了生产力,有利社会进步。李悝进一步指出“农事害,则饥之本也”,他给魏文侯算了一本账:估计百里见方的地方,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河泽、城邑、乡居,尚有六百万亩可耕地,如勤劳耕种,亩产可增三石(约合今天一百多公斤),六百万亩可增产粮食一百八十万石,经营不好就要相应减产。他提出根据土地好坏分给每个农民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多)或二百亩土地,鼓励个体农民发挥地力,增加产量,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扶持小农经济,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据《汉书·食货志》讲,李悝认为:“籴甚贵则伤民,甚贱则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因此既要防止人民离散,也要防止农民因谷贱而无积极性,就必须稳定小农经济。李悝的具体做法是:规定每亩的标准产...

没有,国家强盛与法律无太大关系。
推荐图书《长平风云》

李悝在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善平籴)。“尽地力”要求农民“因任地力”,“治田勤谨”以达到发展生产,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尽地力”不单纯指发展农业生产,而且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一次革命。他针对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之发展,后人评价这件事时称“井田废,沟浍湮,水利所以作也,本起于魏李悝”。废井田,解放了生产力,有利社会进步。李悝进一步指出“农事害,则饥之本也”,他给魏文侯算了一本账:估计百里见方的地方,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河泽、城邑、乡居,尚有六百万亩可耕地,如勤劳耕种,亩产可增三石(约合今天一百多公斤),六百万亩可增产粮食一百八十万石,经营不好就要相应减产。他提出根据土地好坏分给每个农民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多)或二百亩土地,鼓励个体农民发挥地力,增加产量,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扶持小农经济,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据《汉书·食货志》讲,李悝认为:“籴甚贵则伤民,甚贱则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因此既要防止人民离散,也要防止农民因谷贱而无积极性,就必须稳定小农经济。李悝的具体做法是:规定每亩的标准产量(实际上是纳税产量)为一石五斗(约合今四十五公斤左右),年成好的时候,农民交纳什一之税,留下自用的粮食外,其余粮食由国家按定价收购,待到荒年饥馑时,又由政府平价卖出,保证粮价不至暴涨,防止“饥馑水旱”和商人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有利国家政权的巩固。这一政策到魏惠王时被废除。“平籴法”和“尽地力”互为补充,稳定了小农经济,巩固魏的封建经济基础,是战国初魏强大的重要原因。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政府平准基金”。


魏国前期作为战国时期超强大国 ,为什么最后会失去霸主的地位呢?_百 ...
魏国最后会失去霸主的地位的直接原因是迁都大梁以及桂陵、马陵两次战役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魏惠王的刚愎自用,不会识人。春秋战国时期,先是有春秋五霸,然后是战国七雄,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可谓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但是每个国君都有称霸中原,消灭周围小国的宏图大志。比如当年齐桓公重用了管仲首先成为第一...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多国家强盛、衰落,不断进行的一段时期,其中一个大国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相继努力之下,魏国的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说,如果后面的君主能够好好发挥一下,走上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魏惠王却没能好好的将魏国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相反,在魏惠王之后,魏国就这样...

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首霸,魏惠王为何被后世称为“败家子”?
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首霸,魏惠王被后世称为败家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魏惠王在政的时候就跟韩国跟赵国撕破了脸皮,导致局部的内争开始加速上升。魏惠王挑起这个战端,也是为了报自己心里面的仇,完全都没有替自己国家的人考虑。魏惠王没有自己的父亲那么有勇有谋,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仇恨而忘记了国家的...

鬼谷子的局当魏惠王先灭的是哪国
魏惠王时期庞涓当政,力主先灭秦国。当时秦国最弱,韩国次之。

魏国为何会败给秦国?两次战役使得魏国跌下神坛
可是让人们感到遗憾的是,这两个方面的变革都没有在魏国延续下去,这只是一种阶段性质的改善,在魏武侯的后期,这种改善就已经停止了,后来魏武侯去世,魏惠王即位,魏惠王是一个太平时期的君主,他其实没有自己的父亲和祖父那样居安思危的意识,对于整个魏国掌控力是非常薄弱的。 魏惠王安于现状,将变法成果消耗殆尽 在...

公元前322年中国大事记
公元前322年,己亥年,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魏惠王的后元十三年。这一年,魏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首先,由于惠施的联齐策略未能奏效,魏惠王决定逐出惠施,启用张仪担任国相。张仪原本是秦国的国相,因故被免职,转而来到魏国,意图说服魏王臣服于秦国,以期秦国能成为各国的引领者。然而,魏惠王并未...

魏惠王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沦为颓弱小国,堪称“败家子”
而魏国的霸业,也仅持续了文候武侯两代,在被人戏称“大魏王”的魏罃继位后,魏国霸业转瞬即逝,最终沦为了夹在诸强之间的颓弱小国,而魏惠王魏罃也真堪称败家子。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异军突起,在魏文侯的支持下,魏国国相李悝开始主持变法。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李悝创立《法经》作为魏国变法的...

商鞅变法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战国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为什么魏国却最终衰落了?_百度...
战国初期,魏惠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魏国却最终衰落的原因:因为战国时期的七大诸侯国中间也是斗争持续,每一个诸侯国都惦记着一统六国,完毕中部地区的瓦解局势。公元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也即魏国、韩、燕国被周天子宣布册立为诸侯国,再再加上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布局宣布产生。在战国七雄中...

魏惠王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魏国为何会走向没落?
魏惠王继位时正是魏国国力鼎盛的时期,但由于魏惠王在任期间频频犯错,最后错失良机,加速了魏国衰落。魏国之败在于魏国“四战之地”的地理环境和错误的用人政策。但魏惠王曾经是很有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的。成王败寇,如若魏惠王成功了,后代对他必然是又一种评价。他虽然失败了,但我们...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
阮匡惠菲: 秦王政即位后,对魏国的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25年,秦战地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魏文侯几年变法 -
阮匡惠菲: 李悝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法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有三点:⑴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在用人上要选贤举能.同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赏赐给有功于国家的人.⑵主张“尽地力”实行“善平籴”.鼓励农民勤劳耕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由国家出面设“常平仓”以平抑粮价,以免农民损失太重.⑶制定《法经》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政治局面.李悝变法以后,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中国古代改革有哪些? -
阮匡惠菲: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阮匡惠菲: 李悝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商鞅变法 -
阮匡惠菲: 1.改革要做好必要的牺牲准备.2.改革要彻底.3.要任人唯贤,有能力的人一定要上.成功的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它摆脱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战国那个群雄逐鹿,战乱频...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使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阮匡惠菲: 魏文侯启用李悝变法:公元前422年,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官爵世袭制度,同时实行“平籴法”,以防止“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由官府贮藏粮食以平稳粮价.同时魏文侯还派吴起改革魏国的军事制度,严格挑选、训练和...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是课文,急点.左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便宜.惹是生非.自讨苦吃.嘟嚷.蹭蹭蹭.立木取信.基础.诚信守法.变法. -
阮匡惠菲:[答案] 二、变法主要内容1、经济措施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商鞅是怎么死的?
阮匡惠菲: 商鞅(约前390-前338),又称公孙鞅、卫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软年轻时喜好研究刑名之术,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来成为魏...

杏花岭区18269551508: 魏国时期,孟子给梁惠王提出建议后,发生了什么 -
阮匡惠菲: 魏惠王问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