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功臣们的命运一般都很悲惨,为什么?

作者&投稿:枞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开国功臣们的命运一般都很悲惨,为什么~

开国功臣,就是对这个国家或者朝代贡献非常大的人。这种人往往在历史记载中下场都不是很好,因为他们贡献太大了,本身的权利就比较大,收拢的人心也是比较多的。所以一旦觉得只当个臣子不满足想要当皇帝的时候,皇帝是很难制衡的。所以在开国成功之后皇帝就会变相的削弱他们的权利,甚至严重的会悄悄的将他们暗杀,其实人都是自私的,哪怕对于自己有功的人,在威胁到自己绝对的权利的时候,宁愿杀掉也不放过。
举个例子,秦始皇的时代那段历史大家都学过。秦王嬴政残暴无人道,然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抗秦,这个时候楚项羽也在秘密的起兵抗秦。后来厅长刘邦在完成秦王的壮丁任务的时候,没有顺利完成,导致要面临杀头的处决,最后觉得回去也是个死,还不如落草为寇,也反了。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项羽巨鹿背水一战大败秦军,俘获秦军二十万。这个时候刘邦势力还很小,秦国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项羽的实力是诸多诸侯中实力最强大的,但是之前楚王定下规矩,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趁着项羽巨鹿之战的时候,秦国兵力空虚的时候趁虚而入拿到玉玺先入关中。但是大家都知道最大的功臣是项羽,牵制住了秦军主力才让刘邦有机可乘。刘邦入关后项羽在修整兵力,刘邦身边的功臣萧何樊哙等等都在辅佐刘邦,当时项羽入关的时候刘邦派兵阻拦,导致项羽生气。
刘邦醒悟觉得项羽是老大,然后退出秦宫让给项羽。后来项羽设立鸿门宴准备杀掉刘邦,可是刘邦手下樊哙张良等等拼死户主然后刘邦偷偷的溜走了,然后刘邦为了躲避项羽的针对躲入了巴蜀之地,也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个时候韩信因为在项羽的帐里得不到重用转而投靠刘邦,刘邦善于用人直接封韩信为大将军,然后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开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个时候的刘邦开始强大了起来,由于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兵导致人心涣散,最后的结果也是十分的明显,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了。刘邦成了汉高祖,但是他身边这么多的功臣下场都不好,大将军韩信,军权在握,权利太大。刘邦为了怕他起兵造反,先是收了兵权然后有刘邦的妻子将其杀害。
张良知道不能久待所以提前归隐三林,然后身边其他的大奖都给派到了边疆,也有谋反的但是都被杀了。刘邦成了最大的赢家,一直到其死去,汉朝也整整延续了四百年,一直延续到董卓三国的时候。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功的开国功臣最后下场都不好的原因。

34位开国功臣只留3人活命
1.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将他比作萧何,后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的名义,将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余口全部处死。

2.宋国公冯胜:朱元璋诰词中称他“胜兄弟亲同骨肉”,蓝玉案发两年后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
3.颖国公傅友德:先在陈友谅麾下不受用,投奔朱元璋后平巴蜀、征西塞、伐云南,战功显赫。后因蓝玉案而被猜忌。
在朱元璋宴请百官的宴会上,奉皇命砍下二儿子首级后当众自尽,全家男女老少被发配辽东、云南。
4.凉国公蓝玉:常遇春妻弟,有胆有谋但恃功骄纵,曾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后因意图谋反被剥皮填草并传示各地,抄家灭三族,此案牵连致死的各级官员达1.5万人。
5.曹国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他曾劝言皇帝对待官员不能太苛刻,朱元璋一怒之下便要杀他,却被马皇后劝阻。
李文忠病死后,朱元璋将他身边的医生、奴婢60多人全部灭族。
6.永嘉侯朱亮祖:元朝猛将,被明军俘虏而拒不投降,因此被朱元璋欣赏并委以重任。他镇守广东时鞭打官员,接受贿赂,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
番禺知县道同向朱元璋揭发其罪行,朱亮祖反而污蔑道同傲慢无礼,并请求将道同处死。朱元璋得知真相后,将朱亮祖父子召到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
7.定远侯王弼:号称“双刀王”,曾随沐英讨伐西番,又在捕鱼儿海力挫北元骑兵。蓝玉被杀后,王弼私下说了句:“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我辈当合纵连横”,被锦衣卫侦知上告朱元璋,便被赐死。
8.淮安侯华云龙:早年为匪,归顺朱元璋后驱逐北元。被派去增筑北平城时,有人举报他“据元相脱脱第宅,僣用故元宫中物”,朱元璋将其召回时,在途中离奇死去。有推测是被朱元璋赐死,但存疑。
9.临川侯胡美:原在陈友谅麾下,陈友谅失势后归顺朱元璋,曾独当一面攻下福建。后来查处胡惟庸党时,因其长女是贵妃,偕同其子婿扰乱宫禁,胡美被赐自尽。
10.德庆侯廖永忠:第一个拥有免死铁券还被杀掉的功臣。他淹死小明王,清除朱元璋称帝的障碍,还被赞:“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后以私下穿龙凤图案的衣服,有篡国夺权野心的名义被杀。
11.吉安侯陆仲亨:17岁参加义军。朱元璋常对人说“此(陆仲亨)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后惩治胡惟庸党时,陆仲亨被家奴举报参与同谋,便被处死。
12.延安侯唐胜宗:18岁加入朱元璋的义军,因胡惟庸党连坐而被处死。
13.靖江王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儿,看似不务正业的天才将领。坚守小小洪都85天,阻挡陈友谅60万大军的进攻,是朱元璋鄱阳湖大决战取胜的头功。
因未被封爵而心有怨恨,后来抢夺妇女,卖官赚钱,气的朱元璋要下旨处死朱文正,被马皇后劝阻后只是幽禁了他。
14.江夏侯周德兴:朱元璋发小,但不如汤和低调。营建宅第超越规制,恃宠而骄。后来有人揭发他儿子周骥和宫女乱搞关系,父子两连坐诛死。
15.平凉侯费聚:参与平定云南之战被封侯。为了把他列入胡惟庸党,朱元璋甚至找了个20多年前的借口,“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后被处死。
16.南雄侯赵庸:早年巢湖上的水贼,归顺朱元璋后功勋卓著。本应封为公爵,但他在行军途中私自纳妾,最终只封了侯爵。随朱棣出塞征讨乃儿不花,班师归来后,被当做胡惟庸党处死。
17.荥阳侯郑遇春:早年与兄长郑遇霖投奔朱元璋,后被列入胡党案里处斩。
18.宜春侯黄彬:先在徐寿辉手下,后投奔陈友谅,不满陈友谅后投靠朱元璋,在剿灭陈友谅战役中立下大功。后被论入胡惟庸党处死。
19.河南侯陆聚:元末官员,陆聚带着徐、宿二州归降朱元璋,被列入胡惟庸党而处死。
20.靖宁侯叶升:元朝将领,后来投朱元璋。先列入胡惟庸党被处死,之后又被列入蓝玉党。
22.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人是被杀了,罪名却不详。
23.信国公汤和:带领朱元璋加入义军,并救过朱元璋的命。告老还乡后,因中风病逝于在安徽凤阳。
24.诚意伯刘伯温:朱元璋知道刘伯温受风寒后,派胡惟庸带上御医去为他看病。刘伯温服过御医的药房后病情反倒严重,肚子中好像有了硬块,十分痛苦。
朱元璋对此不以为然,只劝他安心养病,于是刘伯温便告老还乡,不久就死了。
25.长兴侯耿炳文:躲过了朱元璋,却死在朱棣手上。朱棣篡位时,65岁的耿炳文率军征缴,遇挫后被建文帝撤职。朱棣称帝后,有人弹劾耿炳文的衣服上有龙凤图案,是要谋反。
耿炳文知道这是朱棣在秋后算账,便自杀了。
26.武定侯郭英:善终。
27.蓝玉党:共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还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全部被杀。
仅胡蓝两案,株连被杀的人高达4.5万,共持续了14年。开国功臣里,武将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保全身名,但别忘了徐、常、李、邓四人都是死在胡蓝案以前!
更有被杀的王公贵族几十家,真是历朝开国皇帝之最!
扩展资料:
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善长

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忌讳,君主都害怕功高盖主,第二件事是因为君王传承的问题。

忌讳这个其实一直都有,不仅仅是在开国功臣,就连现在的公司都这样,一般的开过功臣都是最开始就和君王一起打天下,打天下容易但是管天下难啊。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时候吧,当初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将军其实有很多,但是到最后谁活下来了呢?后来和朱棣一起推翻建文帝的的将军们,最后也只有一个和尚善终了而已。

因为君王都忌讳这样的人物,虽然自己当了皇帝,但是以后治国的时候这群人就很尴尬了。他们都有和君王一样的威望,甚至还有比君王都要高的威望,并不是说他们一定会谋反,而是他们有谋反的能力。

当然,皇帝也是人,他们在杀掉这些开过功臣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后代留下荣华富贵的。

而且这些开国功臣其实大多都是武将,武将在之后也用不到了。

第二件事就是传承,自己在的时候还能镇住这些开国功臣,可是自己去世之后,皇位是想要传给自己的子孙的,他们那个时候可就镇不住这些开国功臣了,所以为了他们也要杀掉这些人。

还是朱元璋的例子,当初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朱标,但是朱标死在前面了,朱元璋就想要传给朱建文,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呢,后来就杀了当时的丞相。

所以说其实开国将军的结局都差不多,聪明人直接就告老还乡了,打天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那是兄弟,打了天下就是敌人了。



         开国功臣命运一般而言不是很悲惨,很多的开国功臣都得到了封赏,并安度晚年。而不一般的那些悲惨的原因有很多,大概分为以下几类:一,自己作死,功高盖主但不知收敛,二,皇帝自卑或疑心太重,三,君王嗜杀。

        我们先说这种自己作死型的,在开国初期,皇帝需要人才为他征战,有时为了留住人才甚至不择手段,这个时候一个有着军功的大臣就算是僭越了,冲撞了皇帝,皇帝也不会惩罚他,说白了就是留着你有用。而统一建立帝国之后,不需要打仗了,一个有着赫赫军功的大臣,仗着自己有功,仗着自己手下有兵,还处处顶撞皇帝,你说皇帝气不气?比较典型的是雍正时期的年羹尧,我仗着自己给你扶上位,仗着自己手里有兵,我就想干什么干什么,皇帝不杀他杀谁?

       第二是皇帝疑心太重的那种,我担心你们这些人要造反,你们虽然为我的到了这天下,但是你们手里有兵,我当年也是因为手里有兵造反了才当上皇帝的,所以,你们有兵我很怀疑,当一个皇帝怀疑自己的手下要造反时,是一个大臣最危险的时候。比较明显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原来是一名将军,因手握兵权决定造反当皇帝,所以他对这件事情很敏感,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谁不交出兵权就杀谁,根本不管你之前功劳有多高。而兵权与武将的分离也是导致宋朝御敌软弱的原因。

        第三种就是君王嗜杀,最明显的就是明太祖,太祖可以说是杀的人最多的了,杀到最后没人敢做官。

所以,开国功臣的命运一般取决于他自身的做法和皇帝的性格。



  开国功臣的功劳是很大,也会得到很多的奖赏,但是他们往往不能善始善终。稍好的就是卸甲还乡过自己的小日子,惨点的就是被盖个罪名杀死,有甚者株连九族。

  有句话就是“功高盖主”,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皇帝罪名会允许比自己功劳还大的人留在自己身边。颜面上过不去不说,这也是一个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有可能领兵造反,危机自己的江山社稷。

  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在西汉建国前立下了汗马功劳,什么“暗度陈仓”、“背水一战”都出自韩信。在西汉建立后被解除了兵权封王,当时西汉是规定的异性不能为王,但韩信因为功劳巨大,算是个特例。但没过多久就因为一些错误被贬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刘邦多疑势必会伤害到他,他就很少参与政事。也曾受人蛊惑让他可以离开汉朝自立为王,但韩信以为对汉朝劳苦功高不会得到迫害所以就没有背叛。但最终因为当时和反贼的一句约定被吕后和萧何密谋杀掉并且株连三族。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后对几十个开国功臣逐一杀害,几乎没有一个善始善终。而且他赏赐给那些功臣所谓的丹书铁券也没有可以免除他们一死。可见封建统治者对开国功臣的残忍程度不是一般的。

  宋太祖赵匡胤还算是一个有良心的君主,作为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在众部下的拥戴中龙袍加身。从将军到皇帝赵匡胤很清楚兵权的重要性,话说当时赵匡胤和以前的部下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有的部下还没有君臣之分,对赵匡胤还大哥大哥的喊着。

  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毕竟人不能忘本啊。但在当时那个讲究等级的封建社会而言这就是大逆不道,是要杀头的。而赵匡胤还是有良心的,一场“杯酒释兵权”轻松地让那些开国大将交出兵权,要么回家养老,要么找个闲职做。

  战场上的好兄弟变成了政治上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彻底清除。可见权利对那些君主来说胜过一切,为了江山社稷什么都可以抛弃,什么往日的兄弟情深在江山社稷面前都是浮云,唯有除之而后快。

  功高盖主从古至今都不是好事情,唯有低调行事才是那些古代功臣的唯一出路。要么低调一生,要么卸甲还乡或者惨死与屠刀下。



      开国功臣,就是对这个国家或者朝代贡献非常大的人。这种人往往在历史记载中下场都不是很好,因为他们贡献太大了,本身的权利就比较大,收拢的人心也是比较多的。所以一旦觉得只当个臣子不满足想要当皇帝的时候,皇帝是很难制衡的。所以在开国成功之后皇帝就会变相的削弱他们的权利,甚至严重的会悄悄的将他们暗杀,其实人都是自私的,哪怕对于自己有功的人,在威胁到自己绝对的权利的时候,宁愿杀掉也不放过。

      举个例子,秦始皇的时代那段历史大家都学过。秦王嬴政残暴无人道,然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抗秦,这个时候楚项羽也在秘密的起兵抗秦。后来厅长刘邦在完成秦王的壮丁任务的时候,没有顺利完成,导致要面临杀头的处决,最后觉得回去也是个死,还不如落草为寇,也反了。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项羽巨鹿背水一战大败秦军,俘获秦军二十万。这个时候刘邦势力还很小,秦国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项羽的实力是诸多诸侯中实力最强大的,但是之前楚王定下规矩,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趁着项羽巨鹿之战的时候,秦国兵力空虚的时候趁虚而入拿到玉玺先入关中。但是大家都知道最大的功臣是项羽,牵制住了秦军主力才让刘邦有机可乘。刘邦入关后项羽在修整兵力,刘邦身边的功臣萧何樊哙等等都在辅佐刘邦,当时项羽入关的时候刘邦派兵阻拦,导致项羽生气。

      刘邦醒悟觉得项羽是老大,然后退出秦宫让给项羽。后来项羽设立鸿门宴准备杀掉刘邦,可是刘邦手下樊哙张良等等拼死户主然后刘邦偷偷的溜走了,然后刘邦为了躲避项羽的针对躲入了巴蜀之地,也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个时候韩信因为在项羽的帐里得不到重用转而投靠刘邦,刘邦善于用人直接封韩信为大将军,然后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开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个时候的刘邦开始强大了起来,由于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兵导致人心涣散,最后的结果也是十分的明显,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了。刘邦成了汉高祖,但是他身边这么多的功臣下场都不好,大将军韩信,军权在握,权利太大。刘邦为了怕他起兵造反,先是收了兵权然后有刘邦的妻子将其杀害。

       张良知道不能久待所以提前归隐三林,然后身边其他的大奖都给派到了边疆,也有谋反的但是都被杀了。刘邦成了最大的赢家,一直到其死去,汉朝也整整延续了四百年,一直延续到董卓三国的时候。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功的开国功臣最后下场都不好的原因。



  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上的许多开国功臣,他们的下场往往是非常惨的。他们跟随自己的君主一起打天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每天都是在刀山火海中度过的,已经成为了好兄弟了,那么当自己的君主得到了天下的时候,往往君主都会把他们很残忍的杀害。其实主要一点就是这些皇帝们都害怕这些功臣居功甚高,在将来的有一天会造反。

  我们最熟悉的一段历史,就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做皇帝的一件事情就是杀萧何和韩信,连他的谋士张良都难逃一死。要知道,当初他还仅仅是一个沛公,那个时候多亏了这帮兄弟呀,陪他出生入死,上刀山下火海。尤其是之后得到了韩信,韩信更加是用兵如神,帮他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要知道在楚汉争霸中,刘邦一直是处于劣势的。如果没有这一帮兄弟,他早就死掉了。

  其实刘邦是一个非常小心眼的人,当他登基做皇帝的时候,特别害怕这些功臣们会在有一天举兵造反,尤其是韩信,他手握兵权而且更加是用兵如神,是世间难得的人才。而且韩信这个人非常的骄傲,当自己有了功勋的时候就渴望得到更大的权利。所以刘邦才会将那些功臣一一杀掉。

  一个皇帝往往都会去杀掉那些功臣,是因为这些人都有很大的权利,会威胁到自己的帝位,这些人都是一些天赋异禀的,有着非凡的实力。皇帝都会防患于未来,他们都会吸取前朝的经验,就算错杀一个也不会放过一千。不过,杀害功臣往往都会遗臭万年,那么刘邦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裴济和刘文静都是开国功臣为什么命运却完全不同?
进行了起兵反隋的计划,逐步建立了唐朝的帝国。裴济和刘文静裴济和刘文静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命运却大相径庭。裴寂深受唐高祖唐源的信任,最后当上了丞相,而刘文静却被唐源杀死,最后被斩首。刘文静的死和裴寂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因为裴济,刘文静才会死。裴济和刘文静是好朋友。他们当时官职相同,...

明朝的功臣们谁最后得到了善终
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全部下场悲惨,唯独此人得善终 公元136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一大帮开国功臣的鼎力相助下创立了明朝,表面上朱元璋给所有的开国功臣们都封了赏。但是背地里,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的命运都很悲惨。朱元璋明里暗里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杀了傅友德、刘伯温,蓝玉,徐达等开国功臣。那么,你...

汉初三杰一个灭族、一人入狱、一人善终,为何命运如此的不同?
一般说到开国功臣,我们往往容易想到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等等很多典故,因为大部分的开国功臣命运其实都很悲惨,但是也有结局比较好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我们不妨就以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的人生、结局做一个简单的比较。韩信,灭族 这也是最悲惨的一类,而且...

古代王朝建立之后开国大将命运如何 他们又是什么下场呢
再说秦朝丞相李斯,开国之前便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等到秦朝开国后,李斯也收到秦始皇的重用,并且李斯的子嗣也多于皇室通婚,身居朝廷高位,这完全得益于秦始皇对功臣的开怀大度,等到秦始皇在巡游中驾崩,李斯听信谗言,助胡亥登上帝位,这才在后来被赵高所害。事实上古代功臣在建国后的命运大多都由皇帝...

汉朝开国功臣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汉集团就能保持稳定,就能再次与项羽对垒。对于当时已经先后背过二主、出身又低的陈平来说,几乎没有再投奔第四个主公的可能了,所以,只有让刘邦逃出去,自己才有可能「得宰天下」,只有「得宰天下」,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无论是阳谋还是阴谋,保住刘邦命的计谋,就是好计谋。

黄吴克朱元璋登基后除掉了那么多开国功臣为什么他让他们三个都走了...
说到对待开国功臣,很少有人能做到刘备那样。被称帝后,很多兄弟被册封英雄武将而死。开国英雄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他们的贡献太大了,从龙族就有贡献。掌权者害怕他们会谋权篡位,所以他们的命运注定不会太好。在这些开国功臣中,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坐稳后,就开始杀那些和...

李世民很少杀功臣,背后真正原因是?
而朱元璋则完全不是如此,因为缺乏自信,无形中,他把功臣们视作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同的对手,才会处心积虑消灭这些对手。李世民的自信,第一个来源是他的出身。李世民祖上时代都是豪门世族,远祖李暠当过西凉国皇帝,曾祖、祖父历任西魏、北周的太尉、大将军、唐国公。在极为重视门第的封建时代,李世民出身...

靖难功臣26人结局
张玉: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战后被封为侯爵,后因参与朝廷事务,卷入权力斗争,最终被贬职。晚年生活贫困潦倒,郁郁而终。其子孙后代命运平平。另外例如盛庸等功勋也因不同原因而结局不同。四、原因探究 功臣们的不同结局,大多与明朝朝廷的政治斗争、权力争夺有关。部分功臣因功高震主,威胁到...

晚清的四大名臣,为什么一个都没有得到善终呢?
左宗棠也是在晚清时期的一位名臣,也是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左宗棠收复新疆也让他一战成名,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与同龄人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气质。这都是十分有才能的名臣,之所以每一个人都没有善终,是因为他们所出生的年代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在当时晚清时期正是闭关锁国的...

神龙政变的功臣为什么下场都很惨,只因他们得罪了一个人
在封王的同时,唐中宗还赐予免死铁券,可以免十死,但是这五位大臣明白,这不过是空头支票,他们的命运已经不再自己手中,敬晖经常拍床嗟叹,甚至气到吐血。706年,对五位功臣的报复开始了。他们先是被贬到外地做刺史,接着又被贬为司马,最后又被流放。李显没想杀他们,可是韦皇后、武三思却暗中下手...

翠云区14711323835: 为什么很多开国功臣都会忘记前车之鉴,不懂得功成身退,最后落的悲惨的下场呢 -
钟翠洁维: 可能是人性的弱点吧. 1、对别人期望值太高:期待自己推崇的人会不同于以前的胜利者; 2、居功心理:总觉得自己有功劳,主子再怎么看不惯,也该考虑一下旧情吧; 3、贪念:最可怕也最可悲的弱点,期待着功成名就,德荫子孙. 等等吧.

翠云区14711323835: 李世民为什么没杀开国元勋 -
钟翠洁维: 第一,没必要.将领们统率的士兵,都是很有讲究的,就比如瓦岗军.徐茂公他们投靠后不久,跟随来的瓦岗军就被打散重新整编再分播到将领手上,这保证了决不会出现将领带着自己的亲军犯上作乱的可能.而就李世民的个人魅力来说,开国将领都对他是心悦诚服不会反他.第二,年龄,他的将领们大多和他差不多大,李世民自己年寿也颇高,死的时候将领们死的死老的老,他根本不要像朱元璋那样防着将领.第三,他的宅心人厚.

翠云区14711323835: 历史上皇帝为什么必须杀开国功臣
钟翠洁维:“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

翠云区14711323835: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与他的身世、能力性格都有关
钟翠洁维: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

翠云区14711323835: 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结局最惨的是谁? -
钟翠洁维: 我认为是蓝玉 明朝开国功臣,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六人,保全身名,死皆封王.但徐、常、李、邓四公,都死在胡蓝党狱以前,沐英留镇云南,在外无事,得以考终.汤和聪明,见太祖疑忌功臣,便告老还乡,绝口不谈国事,所以享年七十.

翠云区14711323835: 屌丝吊丝是什么意思 屌丝与高帅富的区别/图 -
钟翠洁维: 屌丝又称“吊丝“.近日来,吊丝(屌丝)一词爆红网络.“吊丝”最初被定义为出身卑微的年轻男性,“穷矮丑”成为他们的形象,与之对应的“高富帅”.专家称“吊丝”的传...

翠云区14711323835: 哪位开国将军战功显赫突出却仅授少将衔 -
钟翠洁维: 这个问题应分几方面来 首先,开国将军们的概念,书上常说的24大功臣. 唐立国时李渊为帝,这时的立下战功的将军有李孝恭、萧禹、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刘政会、唐俭等,这些人中是理论上真正的开国之臣. 而李渊称...

翠云区14711323835: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后来杀了全部的忠臣? -
钟翠洁维: 功高盖主嘛,然后就是大业已成,兔死狗亨,另外就是那些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只有张良做人特别低调

翠云区14711323835: 吕后为什么杀死韩信 -
钟翠洁维: 他居功自傲,又功高震主.显然会对统治者构成威胁,不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似乎是开国功臣的一致命运.也或许是他政治智慧太差了,不知道急流勇退,反而在天下太平之后还不知道放权,和皇帝争兵权是为将者的大忌,可惜他不懂,也就注定了会有这样的命运.

翠云区14711323835: qq非主流个性签名非主流繁体非主流伤感个性签名非主流空间个性签名 -
钟翠洁维: 我们终于走失了彼此的方向.就像两条平行线,再无相交的那天... -[峩卜需要,冇冭多亼来懂.] .. 我的存在究竟在证明着什麽? - 『段情,深锁禸芯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