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个别化辅导”问题(

作者&投稿:壤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个别化辅导"问题~

语文课堂中主要应该研讨什么样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主要的价值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说,这时候的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告诉和灌输。显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信息的传输,而主要是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显然还是应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指导”中、在学生与老师就学生自主学习产生的问题的研讨中,逐渐地养成。假如这个命题正确,紧跟而来的就有下一个问题:课堂——这十分宝贵的有限时空中我们究竟应该讨论什么样的问题?答案显然是:应该是学生的问题。那么应该是学生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多数人的问题还是少数人的问题?
这实际应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无论是从效率还是公平道德的角度论之,都应该研讨多数人的也即是共性的问题。
共性的问题从何而来?
课堂中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比比皆是,老师接到的学生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老师凭什么来判断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个性的问题,从而取舍决定课堂研讨的重点呢?
实际上,“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尽管有着区别,却又是具有天生的内在联系的。共性包含着个性,所有的“共性问题”都是来源于 “个性问题”,多数人相同的个性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了共性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关键是语文老师如何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性质。
这可能一方面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和现状的认识,就文本难度对班级学生适应性的认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认识等;
另一方面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比如统计等。
在这里,我觉得美国人学习中国语文的一种课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比如学习课文《荔枝蜜》,新授课一开始,老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是我们所谓的“自主学习”;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个别讨论;接着进入小组学习,就个人学习中的问题交流。在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在包括个体和小组的比较充分的学习研讨之后,产生出“各个小组”的比较具有共性的问题。其中包括很有意思的问题:几乎全班所有小组都提出,文章中多次提到“同志”这样一个词,难道中国那一个时期,就那么开放竟然允许“同志”(被理解成了西方意义上的“同性恋”)存在?
当这些问题成为“集体”公共的问题,被“提交”到全班的“大组”进行研讨交流,实际也就是真正的课堂的“教学”的开始。这样面对公共的问题进行的公共的研讨,才最具有课堂的价值意义,是课堂中真正的情境。我们通常看到的课堂演示、表演中的“展现”,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班级个别同学“炫示”个体才华,或者叫 “裸露”“富有”的一种娇柔做作的做派,这样做的目的,又主要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教学的所谓“顺利”开展,为了自己的通过此一平台和情境一下子“扬名立万”。
当然,说得直白和尖刻一点,这是一种极为低效的课堂,更是一种极不公平因而也是不道德的课堂。
如何判断问题的是否具有“共性”特点以保证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性”?
我以为主要的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除了教学理论的指引而有的教学技术和能力之外,主要是靠自己的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超乎寻常的直觉判断。比如某一个同学提出《背影》中父亲翻越铁路栅栏的举动有违交通法规因而有损形象进而应该将此文剔除出教材的问题,就是一个纯粹个性化的问题,不必要也不应该兴师动众来举全班之力进行研讨甚或深度研讨。这是靠老师基于对文本教学的重点把握而有的在教学过程的某一瞬间必须做出的判断。这跟老师的功力有关。
而这种功力一方面是老师的“道行”,也要靠老师教学全程中各关键部位的修炼。比如对文本的阅读,深度的带有鲜明个性的解读,以及这种深度解读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阅读可能的重点、难点。
这一点恰恰是今天的很多语文老师缺失的,阅读理解的扎实的功底和功力,解读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如现代学者所尊奉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和耐力。
当然,判断可能更多的带有感性,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如果一定要追求理性,追求定量的准确,实际上,每一次的教学环节的科学设计都是一种最为科学可靠的制度性保障。如前所说的《荔枝蜜》的教学,老师所获得的“问题”之所以具有“共性”的特点,就是得益于那样一种程序的设计安排和操作。
个性问题也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
老师的教学智慧有时候应该体现为转化课堂问题的能力。这里的课堂问题的转化,主要是指如何将一个纯粹为“个性”问题的问题转化而为带有共性色彩的问题。
曾经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教学的是一篇题为《五月槐香》的散文,文章很美,作者于其中融聚的情感很真;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很有点艺术,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真的如行云流水,算得上是潇洒。但是其中有两处滞涩之处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讲兴正浓之际,有一同学忽然举手,老师未曾注意,待到注意到他并请他发言,已经是不短的时间过去。老师问:“我好像没有问什么问题,你怎么举手?”孩子非常直率地说:“老师,我是要纠正你刚才讲课中的错误。”老师诧异:“我有什么错误?”孩子说:“我昨天晚上在家里预习课文时,网上搜索到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地点,作家所说的与你刚才所讲的完全不同。我觉得你是错的,因为网上的信息是最近发布的。”老师听罢愕然,半天说不出话。待清醒过来,竟然不做任何回应很笨拙地回到原来讲课的主题,把那位直言老师“错误”的可怜的孩子“晾”在一旁。
巧的是,紧跟着的下一节课——那是两节课连上,课至“中场”,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全班举手者甚众,老师忽然发现有一一直未曾举过手的同学把手伸的笔直,举得高高,便走至其身边,奖赏性地倾他回答。谁知不叫他则罢,一叫他便出事了。这孩子站起身,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你先回答我两个问题。”老师当即愣住,不知如何处置这突发的事件。一会儿缓过神来说:“这样吧,还是你先回答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再看你的问题好吗?”老师的处理不算聪明,但也不错。可这位小同学却是一个少见的“犟头”,竟然不给老师面子,坚决地一言不发。老师只能转而与其他同学继续讨论前面的问题。
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如此“发难”,显然多数只能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有些或许是“孤例”式的偏而怪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时候不作回应是有道理的。我不能毫无原则地牺牲大众的时空为你一个人提供服务。但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却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层次。人性化、和谐性、尽可能多地满足所有孩子的要求是我们的孜孜以求。这位老师的课堂事件处置方式显然有违这一原则。
那么怎么处理好呢?首先是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说话的机会。了解他的问题,进而据此判断其问题的性质。让人说话,天掉不下来。这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处理有失水准和风度,一者已甚,竟然重复上演,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为了赶进度,也许是为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和语文教学的才艺,故而不惜伤损学生的自尊和“问难”之心。这是有违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或者这本身便是一种反教育的行径。
其次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分析,常常会发现其中可资转化——由个别转化而为共性——的因素。如果实属个性个别的问题,则巧妙地招呼该同学一定做“另案处理”。但假如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则大可于此大做或者做大文章。比如有学生课堂中当堂“发难”,借最新网络上的“消息”,要否定和纠正老师教学中的“错误”,尽管应该是个别问题,但恰可以借题发挥,引申开去,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实现一个很了不得的学习目标。你可以先请该同学畅言问题之“错误”所在。进而充分肯定其分析问题正确的一面,尤其表彰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大胆求证的“问学”精神。接着则具体分析问题的有关“细节”,比如是否真的有错,如果真的错了,究竟是谁错?是网络上错了还是老师错了?是老师取材错了还是理解错了?如此如层层剥茧般的细致的剖解,带给学生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两处知识点上的收获,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探究精神上的教益。
显然这早已将一个个性化问题升格为共性的问题,令所有人都能受益的问题。
这需要老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十分的尊重和宽容,需要大度和耐心,需要胆识和勇气。
当然也十分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机智。
纯粹个别化问题的解决
个性毕竟还是个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问题都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的,假如能够转化,那也就没什么个性和个性问题了。这些问题既然不能一律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加以解决,那又能怎么办呢?
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得有保证。这样的保证,既是真实学习的需要,又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思索、研究自己独立学习发现的问题,并且可以把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和自己的手里。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间的“同伴互助”的研讨交流。从魏书生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来看,学生这样解决“个别化问题”的比例大都在90%左右,即使文言文也是如此。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潜力于此可见。
二是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随机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应该主要是方法的,思路的,点醒式的,而不是直捣黄龙,告知结果和答案的。而因为这样的“指导”是针对个性的,又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非常需要“控制”。
控制对象。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享受老师的“指导”待遇,一定是那些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少数人,最好在个位数以下。
控制次数。对这些同学的“指导”的人数和问题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是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个别化的问题。这当然比较困难。但老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控制好局面。
控制时间。不论是对谁,对什么问题的指导,都应该将时间缩至最短。要言不烦,点在要害。不影响和阻碍同学自身阅读思绪的延续,不破坏和打乱学生自身既有的观点和想法。
控制音量。与个别同学的交流应该将声音降至最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同伴的支持,是朋友的提醒,不居高临下,不气指颐使。
控制老师在过道间来往的频率。
总之,老师实施对个别同学的个性化指导时,永远不得影响和干预其他同学的静心阅读和思考、专注交流和讨论。这样做才是温文尔雅,才是公平道德,才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兼顾包容的教育。
三是课间和课后的个别辅导和交流。
严格说来,个别性问题解决的主要时间应该是课堂之外,或是在教室边上的休息室里,过道上的小空间中,或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现在看来,从管理和规范的角度看,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室外过道中。就近,方便,自由,宽松,自然就效果好。
到我国港台和英美等发达教育的区域和国家考察,总是被一些教育的场景所打动和感动。2009年秋在英国曼切斯特的一所初中参观学习,对其硬件的配备、设施的精良如何早已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印象的倒是那些在教室外走廊中零星摆放的小台子和小椅子。低矮的三五张台子并配套的椅子散放在过道的边上,每当下课时分,总有几位老师分别对着同学在对话交流,或是一个臃肿肥胖的黑人女教师对着一位白而瘦削的孩子,或是一位干瘦而高挑的白人男教师对着一个黑人孩子。那神情态度之亲切,研讨问题之耐心,像朋友间的交心,如同伴间的研讨,促膝交流,无拘无束,如诗如画,那是真的教育。
我们的教室外是否也可以如此设计和安排呢?应该完全是可以的。
如此我们语文老师个别辅导、交流的时空就具备了,渠道就畅通了。

又哪里仅仅是语文学科和语文老师呢?

一、对个别化教学的认识
  根据百度词条的定义,个别化教学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由此可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实施对象
  个别化教学首先就面临着实施对象的问题,从定义中可知实施对象包括有个别能力和存在能力缺陷的两类学生。通俗来讲,就是特长生和学习吃力的学生两类。在定性的基础上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何针对一个班级界定出哪些学生属于前者,哪些学生属于后者。不难看出,若界定不充分将导致个别化教学在针对性上将大打折扣。可见,事先进行学生归类、编组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实施方法
  根据定义可知,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场所在课堂内,且实施的时间与正常教学同步。这就意味着,在非开小灶的情况下,如何巧妙的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个别化教学,应成为教师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实践表明,单纯从教案的优化方面下工夫是不够的,毕竟在40分钟教学时间内难以突出"个别化"的特点。由此,可能还应在校本原则下进行教辅体例编排上的创新。
  总之,在小学数学个别化教学中,应切实做到学生归类和突出个别化要素等两方面的工作,这本身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二、认识基础上的教学思考
  就学生归类编组来看,其在操作上并不困难。其可以借助学生成绩和课堂表现来外在获得个别化信息。而难点则在于,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中反映出这种个别化来。
  为此,以下将对后者进行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形式方面
  由于需要在40分钟照顾两类学生的需要,且又不能脱离相应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应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该形式下再考虑有关的成员组成问题。从正态分布的角度来看,需要个别化教学的学生毕竟不占多数,因此小组成员的构成关键就是搭配有特长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最好定在复习课时间,这主要是从教师的可操作性和个别化教育的功能性着眼的。
  (二)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因是在复习课中进行,所以在教案设计上应以专题的形式展开。在专题讲授过程中,应采取问题导向法。可根据具有特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有关综合应用性问题,并根据成绩较差学生的需要引入基本概念性问题。这样一来,便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别完成一般数学知识的巩固,并对难度较大问题的解答则可以由具有特长的学生来牵头,而对于基础性数学知识的回顾在满足了小组成员需要的同时,也提升了成绩较差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三、思考引导下的实践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思考引导下,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
  (一)学生编组
  上文已经指出,归属于两类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并且,个别化教学也不能替代常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考虑下,学生编组的重点在于合理搭配具有特长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由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作业所反映出的情况,事先进行编组。在课堂上将编组情况传递给学生时,应注意语言表达。其中,应注意避免对成绩较差学生造成心理伤害。由此可见,学生编组应抛弃传统的按小组编排的模式,须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纳入到一个小组内。

个别化教学:适应个别学生的兴趣而设计的教学方法



老师的教学智慧有时候应该体现为转化课堂问题的能力。这里的课堂问题的转化,主要是指如何将一个纯粹为“个性”问题的问题转化而为带有共性色彩的问题。
曾经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教学的是一篇题为《五月槐香》的散文,文章很美,作者于其中融聚的情感很真;老师的教学水平高,很有点艺术,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整个课堂教学真的如行云流水,算得上是潇洒。但是其中有两处滞涩之处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讲兴正浓之际,有一同学忽然举手,老师未曾注意,待到注意到他并请他发言,已经是不短的时间过去。老师问:“我好像没有问什么问题,你怎么举手?”孩子非常直率地说:“老师,我是要纠正你刚才讲课中的错误。”老师诧异:“我有什么错误?”孩子说:“我昨天晚上在家里预习课文时,网上搜索到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地点,作家所说的与你刚才所讲的完全不同。我觉得你是错的,因为网上的信息是最近发布的。”老师听罢愕然,半天说不出话。待清醒过来,竟然不做任何回应很笨拙地回到原来讲课的主题,把那位直言老师“错误”的可怜的孩子“晾”在一旁。
巧的是,紧跟着的下一节课——那是两节课连上,课至“中场”,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全班举手者甚众,老师忽然发现有一一直未曾举过手的同学把手伸的笔直,举得高高,便走至其身边,奖赏性地倾他回答。谁知不叫他则罢,一叫他便出事了。这孩子站起身,对老师说:“老师,我想请你先回答我两个问题。”老师当即愣住,不知如何处置这突发的事件。一会儿缓过神来说:“这样吧,还是你先回答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再看你的问题好吗?”老师的处理不算聪明,但也不错。可这位小同学却是一个少见的“犟头”,竟然不给老师面子,坚决地一言不发。老师只能转而与其他同学继续讨论前面的问题。
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如此“发难”,显然多数只能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有些或许是“孤例”式的偏而怪的问题。在课堂上有时候不作回应是有道理的。我不能毫无原则地牺牲大众的时空为你一个人提供服务。但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却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层次。人性化、和谐性、尽可能多地满足所有孩子的要求是我们的孜孜以求。这位老师的课堂事件处置方式显然有违这一原则。
那么怎么处理好呢?首先是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说话的机会。了解他的问题,进而据此判断其问题的性质。让人说话,天掉不下来。这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处理有失水准和风度,一者已甚,竟然重复上演,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为了赶进度,也许是为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和语文教学的才艺,故而不惜伤损学生的自尊和“问难”之心。这是有违教育的基本精神的,或者这本身便是一种反教育的行径。
其次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分析,常常会发现其中可资转化——由个别转化而为共性——的因素。如果实属个性个别的问题,则巧妙地招呼该同学一定做“另案处理”。但假如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则大可于此大做或者做大文章。比如有学生课堂中当堂“发难”,借最新网络上的“消息”,要否定和纠正老师教学中的“错误”,尽管应该是个别问题,但恰可以借题发挥,引申开去,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实现一个很了不得的学习目标。你可以先请该同学畅言问题之“错误”所在。进而充分肯定其分析问题正确的一面,尤其表彰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大胆求证的“问学”精神。接着则具体分析问题的有关“细节”,比如是否真的有错,如果真的错了,究竟是谁错?是网络上错了还是老师错了?是老师取材错了还是理解错了?如此如层层剥茧般的细致的剖解,带给学生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两处知识点上的收获,而且是学习方法和探究精神上的教益。
显然这早已将一个个性化问题升格为共性的问题,令所有人都能受益的问题。
这需要老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十分的尊重和宽容,需要大度和耐心,需要胆识和勇气。
当然也十分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机智。
纯粹个别化问题的解决
个性毕竟还是个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问题都可以转化而为共性问题的,假如能够转化,那也就没什么个性和个性问题了。这些问题既然不能一律通过课堂这个主阵地来加以解决,那又能怎么办呢?
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定得有保证。这样的保证,既是真实学习的需要,又是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思索、研究自己独立学习发现的问题,并且可以把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和自己的手里。当然也不排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间的“同伴互助”的研讨交流。从魏书生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来看,学生这样解决“个别化问题”的比例大都在90%左右,即使文言文也是如此。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潜力于此可见。
二是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要求,随机提供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应该主要是方法的,思路的,点醒式的,而不是直捣黄龙,告知结果和答案的。而因为这样的“指导”是针对个性的,又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非常需要“控制”。
控制对象。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都能享受老师的“指导”待遇,一定是那些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少数人,最好在个位数以下。
控制次数。对这些同学的“指导”的人数和问题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是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个别化的问题。这当然比较困难。但老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控制好局面。
控制时间。不论是对谁,对什么问题的指导,都应该将时间缩至最短。要言不烦,点在要害。不影响和阻碍同学自身阅读思绪的延续,不破坏和打乱学生自身既有的观点和想法。
控制音量。与个别同学的交流应该将声音降至最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同伴的支持,是朋友的提醒,不居高临下,不气指颐使。
控制老师在过道间来往的频率。
总之,老师实施对个别同学的个性化指导时,永远不得影响和干预其他同学的静心阅读和思考、专注交流和讨论。这样做才是温文尔雅,才是公平道德,才是因材施教,是一种兼顾包容的教育。
三是课间和课后的个别辅导和交流。
严格说来,个别性问题解决的主要时间应该是课堂之外,或是在教室边上的休息室里,过道上的小空间中,或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现在看来,从管理和规范的角度看,最好的方式是在教室外过道中。就近,方便,自由,宽松,自然就效果好。
到我国港台和英美等发达教育的区域和国家考察,总是被一些教育的场景所打动和感动。2009年秋在英国曼切斯特的一所初中参观学习,对其硬件的配备、设施的精良如何早已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印象的倒是那些在教室外走廊中零星摆放的小台子和小椅子。低矮的三五张台子并配套的椅子散放在过道的边上,每当下课时分,总有几位老师分别对着同学在对话交流,或是一个臃肿肥胖的黑人女教师对着一位白而瘦削的孩子,或是一位干瘦而高挑的白人男教师对着一个黑人孩子。那神情态度之亲切,研讨问题之耐心,像朋友间的交心,如同伴间的研讨,促膝交流,无拘无束,如诗如画,那是真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为有效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一)增加课堂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展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
教师要要根据具体课文特点、资源、学生的基础等情况,每课坚持进行一些“双基”的训练,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扎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赞可夫提出:“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 儿...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可设计一些有抽象性的思考题、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这教学活动中对学习和生活都感兴趣,便乐于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从教材的来源中寻找突破 每...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在课下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真正了解学生语文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在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2 丰富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丰富高中...

如何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疑难问题
对策:一篇文章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应设计围绕一个大问题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递进似地悟出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好的、到位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好,那要看问题解决的实质是什么?语文的问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非语文的(如科学常识、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等)”,...

新课标下怎样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一、处理好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工作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发挥课程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无论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形式上,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任课教师及时的发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促进整个课堂教学向前发展。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定上存在不明确等问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什么问题
一、使用信息技术优化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通过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及书籍的阅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将网络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

怎样解决语文教学中的"个别化辅导"问题
语文课堂中主要应该研讨什么样的问题?班级授课制主要的价值就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说,这时候的最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告诉和灌输。显然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信息的传输,而主要是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

怎样解决小学语文习作中出现的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本身、选材,作文中存在着的“千篇一律”:题目由老师指定。也许那种成人无法体会到的童真、童语。教师要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为什么提笔作文时,对于教师来说是肤浅而直接的,在于我们的指导思想,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但内容空洞、独立思维?如何解决这一...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贯彻个别化教学原则 -
蓝敬甲磺: 一、对个别化教学的认识根据百度词条的定义,个别化教学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个别化教学 -
蓝敬甲磺: 如何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个别化教学 协同教学.我们在实行集体教学的同时,对沟通、认知等课采用了协同教学形式,一人主讲一人辅助,辅助老师有三个任务:保证课堂秩序、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能力较强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主讲老师与协同老师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个别训练.我们针对那些在某些方面缺陷严重或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开设了肢体训练、语言训练等方面的个训内容,并大力提倡老师们运用现有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像感统训练器材、蒙太梭利玩教具、uw训练仪以及启音、启聪、启智设备等,我们还为此配备了相应的训练室,保见个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余干县18053564085: 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蓝敬甲磺: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

余干县18053564085: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
蓝敬甲磺: 语文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 (1)备课分层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个别辅导小学语文阅读
蓝敬甲磺: 先解决课本中所学的生字,错字,不理解的这些查查字典.然后找相关的小学阅读题目,加强练习.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蓝敬甲磺: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

余干县18053564085: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点拨 -
蓝敬甲磺: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所谓“点”,就是指点、引导.所谓“拨”,就是“拨云见日”,帮助学生恍然大悟,掌握规律,启迪智慧,发展智能.一、在新旧知识联结处点拨 许多知识具有较强...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
蓝敬甲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形成比较完整的阅读体系有较大的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甚至可以使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小学是最基础的教学...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 -
蓝敬甲磺: 为了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基于此,文章从根据年龄段实施针对性辅导,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因材施教

余干县18053564085: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
蓝敬甲磺: 鼓励自我解读,强调交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应该是培养问题意识、协作精神、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引起一场智慧的交锋,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让学生领略依次探究的历程,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引申出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