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禧的轶事典故

作者&投稿:夔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文解字对历史一词的解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史,记事者也”意味着记载历史,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从又持中,中,正也”表明要客观公正。
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汗青
读音:hàn qīng。
解释: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
引证: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史册
读音:shǐ cè。
解释:指记录历史人物的过去的书。
引证:郭小川《忆延安》:“是什么,在史册上金光闪闪?”
3、史籍
读音:shǐ jí。
解释:历史典籍,史书。
引证:瞿秋白《<饿乡纪程>跋》:“几世纪几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刹那间已现重重的噩梦。”
4、史乘
读音:shǐ shèng。
解释:正史,在史书上有记载的,是历史上确有其事的真实历史事件。
引证: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翻译: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这三本官方史书都是记载齐桓公、晋文公时的事情,都属于历史。

理解记忆法:理解事件的发展,明白历史事件这么发展的原因,有些内容一定要先理解才能更快速记忆。有很多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过长,这个时候一定要化繁为简,可以运用公式法进行记忆。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允禧与郑板桥的交情,在二百余年的清史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堂堂郡王与一小小县令相知相敬,终成莫逆,实在令人费解,但这却是载之有据的事实。二人初识时,允禧年仅15岁,郑板桥已33岁,可称忘年之交。
十载寒窗的郑板桥,为了取得功名,曾三次进京,即雍正三年(1725)、乾隆元年(1736)、六年(1741),并与允禧谋面。他在《板桥自序》中表白说:“紫琼崖主人极爱惜板桥,尝折简相招,自作骈文体五百字以通意,使易十六祖、傅雯凯亭持以来。至则袒而割肉以相奉,且曰‘昔太白御手调羹,今板桥亲王割肉,先后之际,何多让焉!’”颇以为荣。《郑板桥集》中提及有关允禧的诗词、序文等达十次之多。“郑集”问世,允禧题诗赞扬有加:“高人妙义不求解,充肠朽腐同鱼蟹。此情古人谁复知,疏凿混沌惊真宰。振枯伐萌陈厥粗,浸淫渔畋无不无。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十载相知皆道路,夜深把卷吟秋屋。明眸不识鸟雌雄,妄与盲人辨乌鹄。”
乾隆七年(1742)春,在慎郡王的转环下,郑板桥被任命范县令。将赴任,与允禧唱和惜别,作《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诗,有“红杏花开应教频,东风吹动马头尘。阑干苜蓿尝来少,琬琰诗篇捧去新”之句。允禧亦有《送板桥郑燮为范县令》答诗:“万丈才华绣不如,铜章新拜五云书。朝廷今得鸣琴牧,江汉应闲问字居。”最后并嘱板桥“驿递诗筒莫遣疏”。板桥在别后呈慎郡王《玉女摇仙佩》一词中真情袒露自己的心绪道:“一别朱门,六年山左,老作风尘俗吏。总折腰为米,竟何曾小补民生国计?”他也曾画兰遥赠允禧,且题七绝一首寄意:“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抒写思念之情。
乾隆十一年(1746),板桥自范县调署潍县后,曾寄书慎郡王,郡王得书即赋诗赠答云:“二十年前晤郑公,谈谐亲风古人风。东郭系马春芜绿,西墅弹棋夜炬红。浮世相看真落落,长途别去太匆匆。忽报双鲤垂佳贶,烟水桃花万里通。”(《喜得板桥书潍县寄到》,见1984年《文物天地》第二期,徐石桥先生珍藏),可见二人友谊之绵长。




石龙区17763706450: 爱新觉罗·胤禧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唱发银杏: 康熙六十一年,勒修故祟国寺,成,赐名护国寺,每月逢七、八日,亦加慈仁诸市

石龙区17763706450: 甄嬛传中的慎贝勒是几阿哥 -
唱发银杏: 慎贝勒爱新觉罗允禧(1711-1758),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他是康熙皇帝第三十一个儿子,序齿为皇二十一子.生母为当时仅为庶妃(无封号)的汉族女子陈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尊其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进位熙嫔,乾隆二年正月初二日卒,享年48岁).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即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这年他只有19岁.雍正十三年进慎郡王,这年他24岁.允禧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日,终年48岁,谥靖.

石龙区17763706450: 爱新觉罗·隆禧的介绍 -
唱发银杏: 爱新觉罗·隆禧(1660-1679年),顺治皇帝第七子,康熙皇帝异母弟.康熙十三年正月,册封纯亲王.十四年,分给佐领.十八年七月,疾笃,康熙亲临探视,为召御医.不治而薨,年仅二十.康熙痛悼,辍朝三日,予谥曰靖,敕令其子爱新觉罗·富尔祜伦袭爵.十九年无子,爵除.

石龙区17763706450: 顺治到乾隆期间每位皇帝的子嗣人数 及其名字
唱发银杏: 康熙

石龙区17763706450: 康熙的皇子们都叫什么 -
唱发银杏: 康熙帝的子女,在清帝中算是最多的,共有35子、20女.有学者统计,康熙的皇孙共97人.35个儿子中,序齿的有24位,实际上成人(年满16岁)的,只有20位.这20个儿子,是由17个妻子生育的. 这20个皇子中,年龄较长者有15人(20岁...

石龙区17763706450: 康熙皇帝简介 -
唱发银杏: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庙号 圣祖 字 国讳 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

石龙区17763706450: 爱新觉罗·胤禧的文学评价 -
唱发银杏: 《八旗艺文编目》: 《花间堂载笔》,镇靖郡王允禧著.“王号紫琼道人,饭食被服如寒素.斋居左右图书.工画,得端石,砚名曰紫琼岩.盏后并用以殉,说曰靖.圣祖第二十一子”《八旗画录》:慎靖郡王允禧,别好紫琼道人,又号春浮居...

石龙区17763706450: 康熙所有儿子的名字及介绍如题
唱发银杏: 大清圣祖仁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为中国历史上...

石龙区17763706450: 乾隆朝都还有哪些康熙的皇子在世 -
唱发银杏: 爱新觉罗·胤礻我(1683年11月28日-1741年10月18日) 爱新觉罗·胤祹(1685-1763) 爱新觉罗·胤禵原名爱新觉罗·胤祯(1688~1755) 果毅亲王爱新觉罗·胤礼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 胤祎(1706年9月1日-1755...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