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的知识点。。。谢谢

作者&投稿:蒋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写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1西周的分封制 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 内容: 1.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2.分封制规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影响: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对世界而言) 衰亡: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1.2西周的宗法制 与分封制两制相同点: 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 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 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 3.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作用(目的): 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在诸侯的领地内,除诸侯嫡长子继承外,还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其他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下去,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1至高无上的皇权 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内容: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意义: 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内容: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还设立诸卿、中正、廷尉 职位 职务 地位 补充 丞相 帮助皇上处理全国的政事 最高 御史大夫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次于丞相 太尉 负责全国军务 等同丞相 未任命,秦始皇亲自掌权 诸卿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 丞相之下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中正 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廷尉 管理刑狱、司法 2.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余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促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由朝廷任命,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考察,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作用: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

记得采纳啊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 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 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 ;(破坏 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 革命任务:反侵略 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 圆明园 )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三、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 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 2、兴起: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 3、发展(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北伐(推翻清王朝):失败原因孤军深入,供给困难;意义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清大量兵力 西征(巩固天京):先是遇曾国藩湘军失利,后石达开在鄱阳湖打败湘军 东征 (断绝清朝财源);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4、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5、防御战: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 在上海遭到英法联军的袭击,退守苏州,安庆陷落 6、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与>的区别与联系 (不用背,看明白即可,掌握红字) 答:相同点:①都是以反封建为目的,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地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天国而写,以使更好的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更是对封建秩序猛烈冲击。 ②两者都不能或没有付诸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同时发展小农经济与当时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不适应的,具有一定的落后性。《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香港游历的经验总结与农民战争没有任何渊源,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此没有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同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过程极其缓慢,还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条件,紧张的军事斗争也是两者未能实施的重要客观原因。 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治国方案,经过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由于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④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712491.html

麻烦采纳,谢谢!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
国内: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财政困难。②政治上,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买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法律败坏。③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
国外: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②他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③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输出鸦片。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原因,A、请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B、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①社会性质的变化:A、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危害:(主要从领土、领海、关税、司法、贸易主权的丧失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香港岛被割占,不但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②巨额赔款,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而且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③五口的被迫开放,使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④协定关税的规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⑤附件的签订,使英国获得了更多的特权,并为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从原因上看:A、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B、英法等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由于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
从性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从结果上看: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夏条约》和《黄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不仅扩大到沿海各省,而且还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了。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的主要表现。
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但早期的资本输出也已经开始了,主要表现是:①办洋行②开银行③经营轮船公司④设工厂
6、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客观原因是什么?(P26)
主观上: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私、狭隘、落后)。②战略上的失误(偏师、深入等)。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
7、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新思想有何特点?
①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主要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②《资政新篇》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主张学习西方,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效法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它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主张: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 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③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影响(评价):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第二,洋务运动的进步性表现为: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失败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制约和洋匠的敲诈,企业发展困难。 ②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督抚去搞,难成大业。 ④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或没有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产生的根源。
特点: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既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根源:①革命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②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对其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⑴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⑵影响: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加剧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并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投资设厂,进一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维新变法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①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③思想准备: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④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了“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5、19世纪末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意义:论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6、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和失败原因。它给人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⑴进步意义:①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⑵失败原因: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用改良的办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⑶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7、《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⑴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⑥修订商约。
⑵影响:①巨额赔款使中国和中国人民更加贫困;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③外务部居六部之上,便于清政府按侵略者旨意推行卖国政策。④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修订商约扩大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总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灭亡
1、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B、清政府实施“新政”;C、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D、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风起云涌。
2、简述及正确评价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评价三民主义: ①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3、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
态度:A、调集军队,准备干涉中国革命。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镇压中国革命。C、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防止落入革命党人之手。D、在公开的武装干涉无法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的情况下,列强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失败教训。
功绩:①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②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③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
1、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及其意义。
原因:A、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和企业利润的刺激,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实业救国成为当时主要的社会进步思潮之一。C、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有所减少。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主张提倡国货,抵制外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意义: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无产阶级的壮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中国并存的两大思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新式工业的积极性;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热潮,这一思潮的流行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完成,民族不独立,单纯地依靠“实业救国”是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
3、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所作的努力。
①为捍卫共和制,在“宋案”发生后,孙中山首先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掀起了“二次革命”;②在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掀起了“护国运动”;③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时,孙中山毅然举起“护法”旗帜,开展护法运动。不久,孙中山又号召北伐。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初期的主要内容及后期的新内容、意义。
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初期的主要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后期的新内容: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运动中的一批先进分子,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③对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④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2、简述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口号和三大成果。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三大成果: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卖国贼职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伟大意义。
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②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的援助。
历史意义: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④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1、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两党合作的意义。
原因:①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敌人。② 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有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意义: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为大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条件。
2、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⑴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它们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破坏。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⑵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人教版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
7、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支五代的历史。8、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的作品《秋郊饮马图》被称为“神品”9、人称“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fU)、...

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概括
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 爱琴...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要详细一点的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

急!新课改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重点归纳?、
急!新课改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重点归纳?、 10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 匿名用户 2010-10-08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具体具体的)。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1-11-03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48 2011-11-06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61 2008-12-18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10952 2018-01-09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2010-08-14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详细总结,急需呀 71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急急急!!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三、治乱兴衰1、产生治世的原因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⑵统一的...

有木有学霸给我总结一下高一必修一的历史知识点哇?
第一课考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概述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国历史,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涵盖了众多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以下是对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的概述。一、古代史 远古时代 初中中国历史的学习从远古时代开始,主要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活动...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学好历史关键在于对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到消化、运用,这是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历史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中历史所有必修的必背知识点历史人教版的必修1,2,3,选修1.2.3.4.5.6的知识点~ -
封胞弹性:[答案] 主要背老师上课讲的重点内容.历史知识需要系统记忆,不能死记,应有联系,有条理的记忆.还有历史需要多看资料,多总结,多拓宽知识面.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重点材料内容整理
封胞弹性: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高考中收获得不到的收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一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易考考点解析
封胞弹性: 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高考是汇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您有所...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一历史大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封胞弹性: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努力让自己成为高考的主角,让高考见证你的成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封胞弹性: 1.中国近代史及签订条约 2.外国政治制度的确立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中历史知识点 -
封胞弹性: 高中历史知识点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 -
封胞弹性: 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si 对比 ...

南岳区17369077395: 高中历史知识点有哪些? -
封胞弹性: 第一单元的宗法制目的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是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

南岳区17369077395: 谁有较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发给我吧、、、谢啦 -
封胞弹性: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