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以下诸侯国分别被谁灭掉:宋、陈、蔡,曹、鲁、郑、卫。

作者&投稿:秋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是一个时代吗?赢渠梁是哪个时代?赢政呢?~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

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可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虚名,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由此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打垮王子带,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帜。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城濮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王也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公元前575年晋楚于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它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当晋、楚两国渐趋衰弱时,长江下游的吴、越却先后崛起争霸。吴王阖闾执政时,重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原来的楚臣伍子胥,兴兵伐楚,经五战五捷而于公元前506年直捣楚国都郢。后来其子夫差先后打败越、陈、鲁、宋、齐,成为诸侯间的盟主。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夫差所败后一面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一面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经过十数年的准备,终于大破吴师,逼得夫差自杀,吴国就此灭亡。这时,春秋时代行将结束,霸政已经趋于尾声,但勾践仍率兵渡淮,与诸侯会于徐州,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由于冶铁技术不断提高,春秋战国之交还出现了炼钢,并首先被用于铸剑等兵器制造业。吴、越、楚等国都是当时铸造名剑的地方,出现了湛卢、鱼肠、钜阙、干将、莫邪等名剑。

这一期间,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奴隶主贵族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原来

概述二
概述二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 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疑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属国,于是出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派田忌救赵,用孙膑之计,袭击魏都大梁。时魏军虽已攻下邯郸,不得不撤军回救本国,在桂陵被齐军打败。次年,魏、韩联合,又打败齐军。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仍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设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埋伏圈,齐军万箭齐发,魏国大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由此造成了齐、魏在东方的均势。

战国时期,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除了铁锄、铁斧,还有铁铲和铁犁。牛耕在这时期得到推广。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兴修,比较著名的有"漳河渠"与"都江堰"。漳河渠修建于魏国,由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县令西门豹所督修。都江堰是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所建,位于四川岷江中游的灌县(今成都附近),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它令岷江水源源不绝地流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上的千百条大小渠道,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经历代维修扩建,不断地发挥着重大效益。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商业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包括物品、黄金及铜币三种。物品货币有玉、帛之类;黄金货币如楚国郢都的爰金。但当时流行最广泛的是铜铸货币,其形式则因国而异,有贝币、布币、刀币和圜钱等等。由于圜钱应用起来较方便,货币渐渐采取钱形,"钱"就慢慢成为一般货币的通称了。

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代替。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也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新兴的土地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还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自商鞅变法后,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于是向东扩展势力。先是打败了三晋,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后又向西、南、北扩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其疆土之大与楚国接近。

楚国的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但它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楚结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派张仪入楚,劝楚绝齐从秦,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为代价。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当楚国派人去要地时,秦国拒不交付。楚怀王兴兵伐秦,大败而回。楚国势孤力弱,秦便东向进图中原。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公元286年,齐灭宋,使各国感到不安。秦国便约韩、赵、魏、燕国攻齐,大败齐军。燕国以乐毅为将,趁势攻下齐都临淄,攻占七十余城。齐王逃至国外,为楚所杀。齐国的强国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由此,秦国开始了东向大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从此,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三个国家都不很大,属于中等国家,最盛时期,出兵最多的时候大概在二百到三百乘之间。
一乘=一辆战车(3人)+75步兵
也就是说,正规部队在两万人左右。
而那时候的士兵(士),都是需要辅兵侍候的,而且一个士兵带的辅助兵有时多达上百人,平均起来,每个士兵也得三到五人....
也就是说,作战队伍可以达到十万,那时候基本都是全男皆兵了....再按男女比例1:1,家里平均两个孩子算,人口最多时候差不多是四十万左右了...

去,偷偷去浇水施肥,并且还不要让楚国人知道



梁国士兵不解,县令哈哈一笑说:


我的方法去做好了

。没过多久,楚国的瓜田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士兵觉得很奇怪。通过放暗哨
埋伏,
他们发现是梁国士兵在帮助他们。
楚国士兵很难为情,
以后再也不到梁国瓜田里捣乱了。

事情同样传到楚国边境县令的耳朵里,他很高兴,就把这事奏给了楚王。楚王派人带许多礼物
到梁国道歉,梁王也派人带着礼物回赠楚国。梁以德服人,使梁楚两国从此交好了。

向国

古代在今山东省莒县西南有一个向国
,
春秋初年被莒国攻灭。

凡国

周代凡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
,
凡为姬姓国
,
始封君为周公旦之子。
...
为姬姓国
,
始封君为周
武王同母弟聃季
(
委载
)
。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
,
楚灭之。

谷国

春秋时
,
诸侯伯绥受封于谷
(
今湖北谷城
),
后谷国为楚国所灭。

赖国

周朝初期
,
武王封炎帝的后代于赖
(
今湖北随县
),
建立赖国。春秋时
,
赖国被楚国所灭。

牟国

周时子国,牟国故址在今城东
10
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
,
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春秋末期
亡。

柏国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
,
也叫柏子国
,
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
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
的臣子柏高。

春秋时柏国为楚所灭。

颛臾国

公元前
11
世纪
,
周成王封太后裔建颛臾国
(
附庸于鲁国
)


焦国

首都在今河南陕县南。
焦为姬姓国
,
始封君或以为周康王之子文
,
或以为召公奭之子盛。
春秋时期
灭于晋。

茅国

西周时期
,
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
(
今山东金乡县西南
),
建立茅国
,
后来茅
国为邹国攻灭
,

滑国

西周初年
,
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都城位于洛阳城东南
43
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
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后被秦所灭



巢国

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
(
今安徽境内
)

在夏、
商、
周三代
,
巢国世代为诸侯国
,
春秋时期
,
楚国灭掉巢国。

雍国

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雍
(
今河南省沁阳
),
建立雍国
,
为伯爵
,
世人称之为雍伯
,
其后世子孙以封国




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顿国

顿国,是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位子爵。

从西周、春秋时期起
,
古顿国就在周口市今商水、项城一带建都。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夹在逐鹿中原的大国诸侯之间,对大国或依
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惶惶不可终日。顿国本依附于陈国,后来惧楚国之强,背陈而转
向楚国。陈国于是大兵压境,遂使顿子失国,顿子逃奔到楚国求援并在楚国避难。具体何年陈
国逐顿,史料语焉不详,估计应在公元前
637
年或稍前。公元前
637
年秋,因为陈国在归顺楚
国的同时又暗中勾结宋国,楚王遂接受顿子的求援,派大将成得臣率兵攻打陈国。楚军在占领
了焦、夷两地后,并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
《春秋左传
·
僖公二十三年》


秋,楚成得臣帅师
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

。公元前
635
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陈
国包围,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前
496

,
楚灭顿。

黎国

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
,
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
,
被封给帝尧的后裔
,
赐爵为侯
,
并且仍然沿用黎
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
,
后为晋国
(
在今山西西南部
)
所灭



费国

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鲁国季孙氏叛鲁,自立费国。后并于齐。

郇国

周文王第
10

(
一说第
17

)
受封于郇
(
近山东临猗县
),
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
,
郇国为晋国所




胙国

周为胙国
,
周公旦之第六子伯分封于此
,
称胙国。春秋时
,
称南燕国。灭于?

夔国

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
,
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
(
今湖北秭归
),
建立夔国
,
后又为楚所灭



古密国

亦郐国

郐国

周时子国,周平王二年,前
769

,
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
,
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

,
开列名单
,
宣布打下郐国
,
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
,
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
设祭坛
,
把名单埋于坛下
,
对天盟誓。
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
,
怒不可遏
,
责怪臣于叛变
,
把名单上

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
,
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一说为郐国于春秋时被郑武公所灭,开了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征服另一个诸侯的先例。不过他是
经由平王默许。

应国

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
1324
年,商周时代即有,应国以鹰为图腾,到了春秋早中期之际
,
应国被
楚国灭亡。

介国

东部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位置在青岛地域,春秋中期被齐吞并。

鄾国

首都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鄾为曼姓国,商王武丁曾封季父于河北曼,鄾为其后裔。周时居此,
为邓的附庸,后灭于楚



任国

后裔有仍氏
(
亦称有任氏
,

,
仍古时同音
)
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
.
周朝时期
,
仍国被封为任国



首都在今山东济宁市境。任为风姓国,太皞的后裔。

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至战国时期任国犹存。秦统一中国后
,
废任国而改
为任城县



邳国

夏、
商时期
,
睢宁县古邳一带还有一个邳国。
邳和薛同祖。
邳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薛
,
邳国的先祖奚
仲曾经担任过
...
邳国的历史很长
,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
,
由于楚人的压迫
,
邳人又重新北迁至薛。邳
国迁回故地后
,
仍称邳国国都邳。
(
下邳)

胡国

首都在今安徽阜阳县境。
胡为归姓国,
周时有存。
周敬王二十五年
(公元前
495
年)

楚灭胡。

代国

春秋末年今浑源一带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
,
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



彭国

首都在在今徐州市境内。其建国者史称彭祖



苴国

早在
25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
古蜀王即封其弟葭萌来广元建立苴国

相传苴国因兵灾和旱灾闹了粮荒,正巧在那里的范蠡以薄利多销的方法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既赚钱又出名,苴国后为秦所灭。

鱼国、鱿国

留在三峡当地的巴人
,
从文献得知
,
春秋时建有鱼国、鱿国等小国
,
为庸国之附庸。后并于楚。

轸国

首都在在今湖北应城县西。轸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同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扈国

从《春秋》记载可知扈国多为政商要地。周代春秋时仍存
,
战国时
,
不被提及
,
扈城很可能毁于列
强相互吞并的战争

荀国

周成王初年
,
荀国被陟封于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之临汾故郇城
;
荀国后为晋所迫
,
沿汾河流域南迁
至今山西省临猗县之故郇城,最后还是为晋所灭。

邶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政权建立,邯郸划属邶国,属周武王六弟霍叔封地,
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居住邶国。但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其叔周公旦摄政。因管叔、
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便与武庚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

管蔡之乱

,但叛乱不久就
被镇压,邶国的封号被取消,邯郸又划归卫国管辖。

(这个国没到春秋就没了。


桐国

桐国偃姓
,
皋陶后裔。
春秋时
,
桐国大体为楚附庸
,
时而依附吴,
越灭吴后
,
属越
.
周显王三十六年
(

333),
楚灭越
,
桐国再度附楚,在强邻环伺的春秋时代
,
弱小的桐国不得不朝吴暮楚
,
战战兢兢地揣
摩大国的脸色,估计后来是被楚吞了。

极国

周初
,
极国
(
姬姓小国
)
城邑
.
公元前
721

(
春秋隐公二年
)
鲁大夫展无骇帅师灭掉极国。

贾国

西周时
,
周康王姬别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
,
建立贾国
,
号为贾伯
,
作为周朝
的附庸国,春秋时
,
贾国被晋国所灭。

祭国

最早为商王朝的邦国
,
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被提及。周灭商后也将祭国灭掉,重封后的祭国在春
秋初年
,
郑国东迁时被灭。

毛国

西周时周文王之子郑从最早的封地今陕西华县转封到今洞南宜阳
(
即毛泉
)
的毛国后
,
便以国为姓
,
产生了毛姓,春秋末周敬王时
,
当时的毛伯介入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
公元前
516
年争夺失败
,

伯南逃楚地
,
毛国被灭。

根牟国

根牟莒州沂水县南有牟乡
,
即古根牟国

其他国家资料一笔带过的有
绚国、翨阳国,有穷国、道国、微国、柳国、丰国、六国、瑕国、
姜国、观国、大庭国、骀国、岐国、箕国、莘国、逼国、倪国



公元前286年,以齐国为首的齐、魏、楚三国联军攻破宋国,宋康王(宋王偃)出逃魏国,死在温邑。公元前478年,楚惠王占领陈国,杀陈湣公。这是陈国灭亡最普遍的说法。但陈国可能不是此时灭亡,楚惠王之后,又出现了有关陈国的记载“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商鞅谓魏惠王)“陈人焉反而入王子定于陈”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也有“北并陈蔡”的记载。在目前的说法中,陈国灭亡最迟应在楚宣王时期。蔡国灭亡主流说法是公元前447年,楚灭蔡,蔡侯齐出亡。但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楚灭蔡后,封蔡国公室于高蔡,楚宣王时被楚所灭。曹国于公元前487年被宋国灭亡,曹伯阳(曹废公)被杀,但曹国灭亡时间也有争论,在魏惠王主持的十二诸侯中也有宋国和曹国,但为孤证。鲁国末任国君是鲁顷公,公元前256年,楚灭鲁,迁鲁君于莒,以续周公祀。公元前249年,楚考烈王废鲁顷公,鲁国绝祀。郑国于公元前375年被韩国灭亡,郑康公投降,韩国遂以新郑为都城。卫国卫怀君觐见魏安釐王,被杀,魏灭卫,但没有让卫绝祀,改立卫元君,为魏国附庸。秦国攻下濮阳,杀卫元君,立卫君角。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卫国灭亡。

宋被齐,陈蔡被楚灭,鲁国也是,曹国被宋国灭,郑国被韩灭,卫国没有被秦灭(只是相当于亡国了,卫君被迁走),

补充鲁国:公元前256年,鲁亡于楚。BC256,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封鲁君于莒。后七年(前249年)鲁顷公死于柯(今山东东阿),鲁国绝祀。另外东周后期分裂为东周国,西周国,前256年,西周国为秦所灭,末代周王周赧王死于此时。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周朝彻底灭亡。而史学界一般将东周灭亡(BC256)后到秦朝建立(BC221)这一段时间用秦本纪计时,而卫国正式灭亡于秦二世时期,严格来说不能算在东周时期的(虽然早在BC254就为魏国所灭,但其宗主国魏国灭亡后还存在像安陵国等一系列小国,名存实亡毕竟也是名存啊),这就是李敖说秦始皇没有真正统一中国的理由来源。。。。。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请举出6个周出分封的诸侯国
周天子便姓姬。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诸侯国林立之时,《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以下是姬姓诸侯国 ...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了的两个诸侯国分别是
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祀,继承商文化。2、卫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侯爵。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河南安阳、河南濮阳、河北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

周朝分封800多个诸诸候国的名单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国,如越、英、舒、黄、江、息、徐、莒、奄、郯、莱、六、郧、孤竹、邾、缯、祝其、费、颛臾、鲜于等。过于弱小,为大国之附庸,如郯、颛臾。诸侯国的发展 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后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

周朝初期有几个诸侯国
周朝时,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荀子》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与周天子同宗族的王族宗亲子弟们,所分封的姬姓王族诸侯国,统称周王族诸侯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离西周都城镐京最近的是
一、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离西周都城镐京最近的是晋国。二、分封的诸侯国有:属于文王子辈的有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鄷、郇等。属于武王、周公子辈的有邗、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等。以上这些封国地望多在今关中地区和今黄河中下游一带,是...

西周时期封了哪些诸侯
西周主要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分封的列国诸侯中著名的有: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了的两个诸侯国分别是
2、卫国,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另一个姬姓诸侯国,封爵为侯。该国的创立者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封。卫国的领土大致覆盖了今天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邢台部分地区,以及山东聊城西部。卫国曾多次迁都,分别位于朝歌、楚丘、帝丘和野王。在卫武公时期,卫国曾经历过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

周王国分几个诸侯王朝
周初的主要封国有: 鲁国: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是西周在东方的主要诸侯国之一。 齐国:是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领土较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主要统治殷遗民。 晋国:是成王之弟...

请问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具体有哪些国家呢?
赐许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员,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卫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周公平定东方叛乱,任命其弟康叔封镇河,淇间以控制东方。 郑国,………。西周末年,宣王封其弟桓公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幽王时,桓公为王室司徒,见西周将亡,东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西周末年,桓公死难...

西周时期都有哪些诸侯国?
1、鲁——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bai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2、赖国——赖国的开国始祖叔颖,是周文王子。3、齐——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4、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公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5...

霍邱县19290493903: 战国时期各诸侯分别是别哪些国家消灭的? -
丙友黄杨:[答案] 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 秦灭巴蜀 赵灭中山 齐灭宋 齐魏灭薛 秦灭六国 小国尚有东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至战国时期结束时除被秦...

霍邱县19290493903: 东周列国年鉴??? -
丙友黄杨: 前770 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室衰弱,齐,楚,秦,晋始大. 前722 鲁隐公即位. 同年 郑庄公(郑由于辅佐王室迁都有功,主朝政,在五霸之前,郑强盛,庄公于前701死后,诸子争立,内乱,郑国从...

霍邱县19290493903: 东周列国当中,秦灭了哪些国家 -
丙友黄杨: 东方六国全被它灭了!而且连东周也是它灭的! 东周,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

霍邱县19290493903: 战国七雄各自以什么闻名? -
丙友黄杨: 楚国人多地大;秦国商鞅改制,有较高的生产力;赵国的骑兵;韩国的铁;魏国的人才和步兵;齐国的鱼盐之利发达的文化;燕国的地利.

霍邱县19290493903: 什么国家灭周,东周时期结束 -
丙友黄杨: 秦国灭周,东周时期结束.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同时内部争斗不休,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赧王迁都西周.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借道两周之间攻韩,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国被秦所灭,同年赧王病死,秦夺九鼎,东周覆亡 .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

霍邱县19290493903: 历史话题 - 春秋战国
丙友黄杨: 你所说的这几个诸侯国,除吴是在春秋晚期被越灭掉的外,鲁、宋、越在战国时期都被楚国灭了. 战国时其他诸侯国也存在一些,只不过很弱小,就没标,比如到秦二世时才亡国的卫.主要标的是东周和七雄,毕竟他们才是主角.

霍邱县19290493903: 战国时期只有七个国家了吗 -
丙友黄杨: 不止.所谓的七雄只是七个较大的国家,其他诸侯国还有: 1、宋国:属于中等国家,公元前286年为齐国所灭; 2、鲁国:小国,公元前255年为楚国所灭; 3、中山:中等国家,位于齐、燕、赵之间,战国初期曾为魏国所灭,后复国.战国中...

霍邱县19290493903: 战国时期只有前七个国家吗? -
丙友黄杨: 还有非七雄国家,如早期的越国,中山,鲁,宋,周,等.还有非常长寿的卫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