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儿子是如何划分或晋升等级的?

作者&投稿:鄂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皇帝老婆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呀~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东六宫:曰景仁,曰承乾,曰钟粹,曰延禧,曰永和,曰景阳;西六宫:曰永寿,曰翊坤,曰储秀,曰启祥,曰长春,曰咸福。诸宫皆有宫女子供使令。
也就是说等级划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9个等级。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名。贵妃,二名。妃,四名。嫔,六名。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拓展内容:
清朝后妃制度的历史沿革:
清朝的后宫制度和以往的朝代后宫制度有着明显的不同。
努尔哈赤时期,尚未有后妃制度,当时的妻妾没有名号,皆称"福晋"或"格格",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
皇太极时期,后妃制度逐步完善。皇太极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嘉庆帝逝世后,道光帝对父亲嘉庆帝的遗孀、诸位庶母晋尊升位,例如:如妃晋尊为皇考如贵妃、安常在晋尊为皇考安嫔。此后,先朝妃嫔晋尊升位,成为清帝登基后的惯例。此惯例延续至清末。
晚清时,同治帝、光绪帝的后妃人数与前朝相比大为减少。同治帝仅一后四妃,光绪帝仅一后二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那么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
爵位等级规定:亲王的一个儿子封为亲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一个儿子封为郡王,其余儿子子封为贝勒。贝勒之子封为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封。这叫“世袭罔替”,俗称“铁帽子王”。
“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
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自皇太极设立“铁帽子王”制度始,经顺治、康熙、雍正数朝,“八大铁帽子王”已名存实亡。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见王爵制度紊乱,遂对其作了重新审定,把王爵分为“军功”和“恩封”两部分。凡是战功所得王爵,一律“世袭罔替”;凡恩封得到的爵位“以次递降”,即每袭一次降一等,至奉恩将军截止。从此划清了“铁帽子王”与一般王爵的界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朝满洲皇室爵位分为12个等级 和硕亲王是爵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清朝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各等级名字如下:

1、第一级:和硕亲王

2、第二级:多罗郡王

3、第三级:多罗贝勒

4、第四级:固山贝子

5、第五级:镇国公

6、第六级:辅国公

7、第七级:不入八分镇国公

8、第八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9、第九级:镇国将军

10、第十级:辅国将军

11、第十一级:奉国将军

12、第十二级: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规定:亲王的一个儿子封为亲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一个儿子封为郡王,其余儿子子封为贝勒。贝勒之子封为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扩展资料: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辅国将军以上还分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

一般情况下,因为功封王爵者多属世袭罔替,也就是俗话说的“铁帽子王”。因为恩封爵位者则多属世袭递降,但在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

惟有12大“铁帽子王”因为其祖先功勋卓著,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但其后世也不乏被夺爵的历史记载。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

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朝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帽子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宗室



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有高到低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亲王。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阿哥”是皇上的儿子这一点毫无疑问 ,亲王是清朝最高的封爵了(一般为皇亲宗室) 而贝勒则是较差一些的爵位了,不一定是皇子阿哥,就是一般的王子也可以封贝勒的 ,如果低爵位的想要达到高爵位,只有凭军功,或者为清朝做出重大政治贡献才可以。

清朝子孙不分嫡庶但分宗室(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觉罗(努尔哈赤叔伯及其子孙)清朝子孙是递降封,也就是父亲是亲王儿子就是贝勒一直降到最后叫闲散宗室,但铁帽子王除外。如果母亲地位低有时一降降好几级呢!晋升的话要看能力,不像明朝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是亲王,清代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只是阿哥,要升级凭军功才行!但也只有宗室近亲才能封王!觉罗远亲也不行!就算宗室里做王也是不容易的!



子凭母贵


清朝帝王的儿子称呼父亲?叫皇阿玛对不对?
称呼父亲为“汗阿玛”。阿玛,满语,汉译为父亲 ,如果父亲为皇帝,则称呼为“汗阿玛”。在清前中期的奏折或正式文档中,均称“汗阿玛”,无论满汉语。或者是“皇父”。所谓“皇阿玛”是晚清被汉化后的叫法,溥仪自传中《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这样的称呼。

朱元璋最后成了皇帝的儿子是如何出生的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

清朝君王的儿子都能当王爷吗,为何有的只能当上贝子?
其实这个制度主要是皇帝为了避免发生夺权的事情发生,以此来限制了成为王爷的数量,一般只有出身背景很好,为朝廷办事很成功才可以获得王爷的爵位,当然有时候也是要一定的运气,不过有时候即使为朝廷办事很成功,也不一定可以得到王爷的爵位,只可以当一个贝子。清朝建国初期,因为战争比较多,一般皇上的儿子都...

古代皇帝有多子的情况,如何选立太子,而不至于兄弟为夺权而自相残杀...
这需要有既定的规矩,才可以尽可能避免争夺。古代最早立太子规矩是:立嫡、立长。皇帝的儿子有的是嫡子,即皇后所生;有的是庶子,嫔妃所生。只立嫡子。在嫡子中,只立长子。如果长子夭折,继立次子。这个很容易操作,不会出现后宫的争夺。但这种方法存在极大的弊端:所立的太子,可能是皇子中很无能...

...还是皇帝的儿子都是太子,或者在不同时期太子的意思不同?能举例吗...
需要指出的是,“太子”并非与生俱来的身份,而是皇帝赋予的身份。只有获得“册封”(见下),才会取得太子的身份。因被册封者与皇帝关系的不同,与太子类似的的称谓有“太孙“、”太叔“、”太弟”等。太子多为皇帝的儿子,少数为皇帝的侄子或养子。元代不谙中原礼法,闹了弟弟是哥哥“太子”的笑话...

乾隆皇帝的儿子是谁?
乾隆皇帝一共有17个皇子(包括早逝的),分别是: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5、皇五子——永琪...

清朝康熙皇帝儿子的排序
康熙共35个儿子,有11个早夭没有排序,排序的有24人:·1、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2、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3、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4、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

什么是太子,如何继承?
皇帝的儿子中,作为储君而册立的叫太子、或皇太子;此外的其他儿子则称王子。不过,我们这样说也远非绝对。在元朝,立为储君的弟弟也称皇太子;早期蒙古的诸王子,也例以太子称呼。任何事情,大概都是不乏例外可寻的。作为储君,太子的问题,也就被认为是关系国本的大问题。唐宋务光上书,说:“臣闻太子者,君之贰,国之本...

古代“亲王”和“郡王”有什么区别?皇帝的儿子可以封王吗?一般是...
亲王比郡王高一个级别。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兄弟,郡王是子侄辈的比较多了。皇帝的儿子可以封王。封号随皇帝的喜欢。

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那其他的儿子们是怎么安排的?
那么问题来了,明代的藩王一般都不止一个儿子,除了世子继承藩王爵位以外,其他的王子是怎么安排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朱元璋生前就已经规划好了,他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宗室爵位传承的规则:皇帝的儿子中除了太子以外,其他皇子封为藩王;藩王的儿子中除了世子承袭藩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中有一位继承...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皇子的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柏亮欣洫: 称号才是最重要,最能体现阿哥身份的.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皇帝的儿子是如何划分或晋升等级的?
柏亮欣洫: 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有高到低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皇帝的儿子爵位是分几个等级的 -
柏亮欣洫: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o i Cin Wang ...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时··阿哥的等级时怎么分的··· -
柏亮欣洫: 阿哥: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有高到低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亲王.这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阿哥”是皇上的儿子这一点毫无疑问 ,亲王是清朝最高的封爵了(一般为皇亲宗室) 而贝勒则是较差一些的爵位了,不一定是皇子阿哥,就是一般的王子也可以封贝勒的 .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亲王和王爷,有什么区别? -
柏亮欣洫: 清朝对宗室爵位进行了详细划分,一共十二个等级,自上而下分别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只有亲王和郡王,有资格被称为“王爷...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阿哥等级 -
柏亮欣洫: 阿哥等级,这得看他们的爵位去决定 清朝宗室爵位分: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辅国将军、二等辅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一等奉国将军、二等奉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奉恩将军.笔亲王至公均为超品,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皇帝的儿子怎么样才封贝勒 郡王 亲王 -
柏亮欣洫: 顺治六年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其后又有所修改.皇太极第五子硕塞便因系皇子而封郡王,后又以军功晋...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世子,长子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到底是怎样的爵位 -
柏亮欣洫: 清代如果不是铁帽子王,那么就会每代降一等,亲王世子将来袭爵是郡王,郡王世子将来袭爵是贝勒.亲王、郡王的其他儿子,甭管是不是嫡出,一般也都和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样的王爵无缘了,也就是个镇国公、辅国公之类的爵位. 皇帝的儿子也不是个个都能封亲王,一般是成年的,得宠的几个封亲王、郡王,其他的基本是贝勒、贝子.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皇上的儿子叫什么? -
柏亮欣洫: 皇上的嫡长子叫太子庶出的儿子(就是小儿子们)就叫阿哥王爷一般是皇上的兄弟或者叔叔之类的贝勒是王爷的儿子

正镶白旗17010285339: 清朝是否皇上的儿子也不一定是王爷? -
柏亮欣洫: 其实,清朝宗室男子的授爵是有完善的规定的.宗室男子到了十五岁便可以授予爵位(追封除外),但是要经过一些必要的考核,这种考核包文章、武功、治略、礼教等方面,然后合格人员可根据不同的身份授予爵位.皇帝的儿子在未授爵之前一律为闲散皇子身份.入关之前授爵较低的皇子比较多,入关后制度基本完善,皇子除非未受封,否则一般最低都在八分公内,高至亲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授爵次序也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次第升迁,主要还是看皇帝对皇子的印象与喜爱程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