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出自中国古代那本书?

作者&投稿:朝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古代对各个年龄段的别称是什么,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

襁褓之年:未满周岁者,称之为“襁褓之年”(襁褓:襁,背小孩的宽带子;褓,婴儿的被子。原指包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黄口:10岁以下,皆称黄口。(黄口:原指我雏鸟的嘴,后来借指婴儿。如《淮南子.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今天多用“黄口小儿”来讥诮无知年轻人。)


豆蔻年华:13岁则称为“豆蔻之年”(豆蔻年华:唐诗人杜牧《赠别》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总角: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SPAN>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五十而知天命”,故五十岁叫“知天命”(知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年至50,能清楚明白人生的道义和职责。后用指50岁。)

艾:50岁,又叫艾。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鲐


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而且,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目前,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
周易原文

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身体尚弱,故称弱冠。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杜甫《曲江二首》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应该是论语吧,孔子说的。

论语。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意思?
意思是: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

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什么来着,后面还有那些...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三十而立》选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作者:孔子(春秋时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

论语前六则原文
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四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五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六则: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求关于《三十而立》的文章?
再说承担,与权利相对应的是义务,三十而立不仅仅是耕耘之后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对的责任和承担。中国文人历来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是在其政而谋其位,国家政局清明得遇明君则入仕,武战文谏,为国为民,国家政局黑暗腐败不能有所为,则独善其身,不同流合污。诚然,这种...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30而立,40而不惑,50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从心...
正确句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原文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内容如下: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什么是男人的30而立,40不惑?
首先,这是个古代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在世上家成业立,四十岁的时候疑惑就很少了 后来就被人们一直引用了下来,做为一个人生的参照

中国女性年龄分段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中的“小者待年于国”,后来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中的“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后来称三十岁...

中国古代把男子满多少岁称作什么?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逾弱冠"——就是超过弱冠之年,换句话说就是二十出头了。"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岁了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
而立之年是三十岁。“而立之年”也称为“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出自中国古代那本书? -
农帜诺邦:[答案] 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身体尚弱,故称弱冠.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 出自哪本古书
农帜诺邦:出自孔子的“论语”.全句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出自论语的哪一章? -
农帜诺邦:[答案]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哪里 -
农帜诺邦: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 简单几句话...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出自中国哪部古籍
农帜诺邦: 论语!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的出处 -
农帜诺邦: 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新野县15777628101: 孔子说的20弱冠.30而立....的出自哪里啊.原文是????? -
农帜诺邦: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新野县15777628101: 古人云:三十而立, -
农帜诺邦:[答案]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指三十岁

新野县15777628101: 《论语》说岁数时怎么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其他呢?二十……三十而立 -
农帜诺邦:[答案] 1.总角 古时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卯兮.”角,小髻;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后人用“总角”代指童年. 2.垂髫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

新野县1577762810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哪位古人说的?
农帜诺邦: 出自孔子的《论语》之"为政篇第二".原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