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作者&投稿:播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的《论语·学而》。
原文节选:
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1、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2、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3、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扩展资料:
赏析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倘若父母去世,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期间,做丿L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其实,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
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此时,他们虽然改了“父之道”,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也不算是不孝。
此外,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丿L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这也是不孝。
比方说,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倘若他离开了人世以后,新即位的丿L子大改其道,搅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也是不孝。
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才完成进化的,想要做个孝子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的孝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才是真的孝顺父母。
而且,真正的孝子,不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他们对父母的恭敬和教诲都不会忘记。因为父母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从不敢忘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学而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方针政治,按“既定方针办”。三年之内不改弦易张,就称得上是“孝”了。至于三年之后如何,就不管了。
??
一说,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要言行一致。要按照过去在父亲生前所表示的那样去行动。如是三年,才称得上“孝”。
??
例如,南怀谨就持第二种主张。他认为第二种主张讲不通。他在《论语别裁》中说:
??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
??
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要知道,孔子说的话,是有特殊的对象的。不是说给普通人听的,而是说给君子以上的人听的。
??
孔子的意思是说,父亲去了,也要按照父亲的做法去行事。一是要延续父亲以前的方针政策或者处事原则,国法或家规,二是要延续和照顾父亲以前的旧情。不能说父亲过去与王家友好,与李家敌视,换成儿子做主子了,反而与王家敌视,而与李家友好。
??
三年是个约数。就是说改变父之道,要有一过程,反正不能急转弯。但将父亲的旧情了啦,就可以改弦易张了。

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传》曰:何以期也?贵终也。
继父同居者。《传》曰:何以期也?传曰:夫死,妻稚,子幼。子无大功之亲,与之适人,而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所适者以其货财为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妻不敢与焉。若是,则继父之道也,同居则服齐衰期,异居则服齐衰三月也。必尝同居,然后为异居;未尝同居,则不为异居。
——《仪礼·丧服》

圣人缘情制礼,丧礼之制,亲亲之道,全因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因为“子为父斩衰三年。”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礼记·三年问》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礼记·杂记下》
从母之改嫁与无改父道并无关系。
@@@@@@@@@@@@@@@@@@@@@@@@@@@@@@@@@@@@@
父卒,继母改嫁,如果跟随她,就为她服孝一年,来酬报她的恩情。《传》曰:“为何要一年?贵终其恩。
为同居的继父服孝一年?《传》曰:为何服孝一年?传曰:夫死,妻子年幼。1、子没有在大功之内的亲属(有钱一块儿花人亲属)。2、随母嫁人後,所嫁者也没有大功以内的亲属。(也就是无子)3、所嫁者用自己的钱财为他建造祭祀自己祖宗的宗庙,每年到时候让他祭祀。妻子不参与祭祀。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就是符合继父之道。同居就服齐衰一年,异居就服齐衰三月。当然一定是曾经同居後来由於不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比如又生一子)才叫异居。未曾满足三个条件,即使住在继父家也不能称作同居,也就没有异居的说法。
——《仪礼·丧服》
为何要三年之丧呢?回答说:”根据人的情感来制定礼仪。用这样来表明亲属间的差等,来别亲疏贵贱,这是不能损益的,因此说是不可改变之道。创伤疼痛越厉害的时间越长。三年是根据情感来制定礼仪,以此来抒发他们极大的哀痛之情。三年之丧服斩衰,拄苴杖,日常生活在茅草屋里,吃粥,睡草席枕土块,以此来表示他们非常哀痛的情感。三年之丧,二十五个月结束,但是哀痛之情没有结束,对死者的思慕没有忘记,但是斩衰之服从这里脱掉,那不是送死复生都有节制嘛。——《礼记·三年问》
君子不强迫他人不要服丧。也不能被强迫。——《礼记·杂记下》


女孩子为什么会说 (麻痹,滚)
最大的可能就是心情很不好,遇到烦闷的事了 也许是本性就很粗暴,偏偏又遇到讨厌的男生,也会爆粗口 通常在脾气不好的女生也很少说脏话 定是遇到极度不好的事情与打击了

为什么孔子、孟子、老子的名字后面都有子?
子”字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后来“公”、“侯”、“伯”、“子”、“男”成为帝王封的爵位(从高到低)。子字在古代尤其先秦时代,子常做尊称。如我们熟知的周代爵制,公侯伯子男。《春秋传》说:“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子男同等,不可以并称,故著子去男以从尊者。汪中《述学别录...

为什么,”子曰:《论语》中特指孔子说”,以及,为什么,“子”是对男子的...
"子曰"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开头,特指孔子所说的话。这是因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其中孔子的话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子曰"就成为了《论语》中的一种惯用语。"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是一种尊敬称呼,用于尊称...

为什么说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强烈的,为什么?说明白点。
说明原子间的作用力是较弱的。但是一般而言原子间的作用力还是强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强于宏观物体间的作用力,所以说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强烈的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比较着去看。不知道你满意不满意我的解释………我也很囧。话说你不是问了一个了吗………...

为什么说女孩子不能太沉迷于感情中?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女孩子都会沉迷于感情之中,无法自拔,在明知道这是没有结果的事情,仍然会不放弃,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最后让自己被渣男伤害的体无完肤。这样看来,女孩子沉迷于感情就会让自己得到伤害,对自己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一、会让男方不珍惜女孩子如果女孩子沉迷于一段感情之中,那么...

为什么说子女不是家庭的消费品呢?
子女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是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有些家庭却将子女视为一种消费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财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待他们。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子女不是家庭的消费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首先,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

为什么说女孩子要富养?
在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女孩要富养的说法,很多家长对这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有些家长还认为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总是富养的想法最后会变成了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这种思维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那么女孩子为什么要富养呢?1、可以培养自尊自爱的品格:如果女孩子没有独立的经济,就想去...

为什么说男孩子的发型一定要露额头?其原因是什么?
引言:很多男生在剪头发的时候会考虑到要不要留刘海,有些人认为男孩子的发型是一定要露额头的,这样才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精神。比如有些额头比较偏窄的男生,露额头其实是非常好看的,如果留刘海的话会让整个人脸型看起来更加短,如果将刘海露出的话会整体拉长脸型会让整个脸部线条看起来更加硬朗一些,...

为什么说独生子女好呢?
我觉得确实很孤独,尤其是父母老了,生病了,或者自己需要钱的时候没有人帮忙,自己特别的无助,所以说子女多是非常有好处的。1、家庭氛围好 独生子女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会和父母亲近,但在家里终归是孤独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和父母的代沟也会越来越大。但家里的孩子多,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为什么说女孩子长大以后是没有家的?
都说女人有了房才有安全感。为了孩子和自己的家,咬咬牙就买下了一套房。虽然说房价不高,但是只工作几年的我们也是比较吃力。这两年我们也是省着攒着,才能凑齐首付贷款买了套房。当初我也很害怕自己没有家,但现在我也努力实现能让自己有家了。女孩子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女孩子的家也是自己给的...

永安市18811536864: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
鄹树力络:[答案]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方针政...

永安市18811536864: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
鄹树力络: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思是: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永安市18811536864: 孔子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
鄹树力络: 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传》曰:何以期也?贵终也.继父同居者.《传》曰:何以期也?传曰:夫死,妻稚,子幼.子无大功之亲,与之适人,而所适者亦无大功之亲;所适者以其货财为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妻不敢与焉....

永安市18811536864: 孔子对孝的解释有哪些? -
鄹树力络:[答案]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永安市1881153686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鄹树力络:[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永安市18811536864: 分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还有分析《论语》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历史及... -
鄹树力络:[答案] 翻译出来就是“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但现在许多所谓“配套”资料上竟赫然写着“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学习,既要为己也要为人;既要独善其身,也要服务社会”.这恐怕是对儒家这句名言的大误解. 孔子...

永安市18811536864: 子曰:父在关其志,父没关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已. -
鄹树力络:[答案] 大哥!拜托你提问认真点好不好! 麻烦你提问,把字都打正确了好不好?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才是正确的!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

永安市18811536864: 你认为什么是孝? -
鄹树力络: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 1、无违即孝.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当樊迟问什么是“无违”时,孔子解释说:“生事这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强调,“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永安市18811536864: 论语学而篇第十一则翻译 -
鄹树力络: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看他志向是否符合父亲的理想?);父亲死了,考察他的行为(是否遵循父亲的理想,原则);长时间坚持父亲的处事准则和人生目标,就可以称得上孝了. 你觉得孔子的说法不对还是翻译不对?

永安市18811536864: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鄹树力络: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