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地区为什么要在老人过逝时家门口挂上糯米穗

作者&投稿:冻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馋嘴的人死后有什么说法?~

以前的那时候,人们的说话叫做馋死鬼。

侗族的风俗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转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装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采桑:“采桑”又叫“吃细鱼”。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时商议决定,人数不拘,除年轻者外,童男童女也参加。但其中必须有几对自寻成双的男女,作为主要成员,其余皆作陪者。进行时,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资买糕点糖果,打包成封,由几位青年挑到寨中桥庆等候,其余大多数人成群地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中,高声疾呼,催促女方到常是时,对方身着盛装,列队出寨,与男方登山“采桑借此为乐。直到太阳偏西才归至桥头,挑着礼品,鸣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设便宴招待。桌上摆满鱼肉,细鱼是席中的主要标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席间众女拥至,举杯敬酒,吟歌盘问“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对,一直玩到天晓才散。隔两三天,男方复又鸣炮到女家,退回装礼品的箩筐,对方设“夜宴”款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才依依而别。女方则赠与布匹、花带表示答谢。以六月六日,男方挑着黄瓜、糖果,往女家同席品尝。名曰“吃黄瓜”。七月,择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谓之“吃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与“采桑”情节相同,只不过是不上山和规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轻人从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参加,时间不定,男方筹资买一头花黄牛,还有炮竹、糖果,汇聚桥头,邀约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边将藤洗净,再牵牛、鸣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围牛而歌,怀念“采桑”鼻祖,随后杀牛。用牛的内脏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箩筐时,对方则送男方的主要人员,每人一套衣料,给陪者一张头帕。这叫做“栋太”[dongldaip.煮葛]。十月,复择一日,男方前往女家,与女方同漂葛藤,谓之“漂白”。其情节与前者大同小异。至是全部活动宣告结束。

侗族地区为什么要在老人过逝时家门口挂上糯米穗,这是侗族的丧葬习俗。
侗族葬俗(之一)
1.上祭。于死者去世后第二天举行,祭品须有鸡、鱼、肉"三牲",诵毕祭文,锣鼓、唢呐、铁炮齐鸣,加上道士的念唱和妇女的哭声,整个葬礼显得十分隆重而悲哀。此外,还给每个参加葬礼者发一条白孝巾,扎在头上为死者戴孝。
2.乐穴,侗族葬礼。在棺木入土之前,把纸钱、树枝、杂草丢在空中燃烧,又杀死一只鸡丢进去,让它在火中蹦跳至气绝才取出.最后沉棺于穴中埋葬。
3.挂葬,是侗族用以安葬未满月死婴之风俗。流行于贵州黎平肇兴。先替死婴穿好衣服,放在粪箕或摄箕中,用新白布(或黑布)盖上,挂在村寨附近山坡的树枝、竹枝上;或用草绳捆好挂上,任野禽野兽吞食。俗以为这样母亲才能再孕,否则就难孕或绝育,故子女多的人家也常常不用此葬法处理死婴。
4.停丧传葬。流行于贵州黎平四塞区和从江县和平区一带。当地风俗,患不吉之症的死者,因意外事故而死者,死亡时间与生辰八字不合者均要行此葬礼。尸体洗净装敛人棺后,停于选定的地点,停丧期(据鬼师推算决定)满后,将其焚化,骨灰用装进长三尺、高宽各一尺的小棺埋新白布包裹下葬,也有些地方不予埋葬,只停放在山坡之上。此外,停丧前之洗尸,装敛等事、一律由外婆、娘舅等亲戚办理,死者亲人都要回避。目前在于避开"饿鬼"。

侗族葬俗(之二)

黎平侗族的丧葬习俗,基本上也就是侗族南部方言地区许多侗族分支的丧葬习俗,具有较为普遍的代表性,至于村寨之间,地区之间,在丧葬礼仪的某些细节上略有不同,那仅是小异,而大同则是其主流。
黎平侗族丧葬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一、从宣告死亡到“娘家人”到来。
家有老人病入膏肓,子女不离身旁。老人落气时,丧家鸣放铁炮或纸炮,曰“落气炮”。意思有二:一是送死者灵魂升天,到侗族传说中的“高顺俄安”(理想中的极好地方)去;二是告知四邻,家中老人已离人世,希望乡邻迅速到场,帮助处理丧事。
家中死了人,是一件极为悲痛的事情。但当时还不能哭,要立即用一个空器皿烧香化纸,称为“落气钱”,为让死者在去“高顺俄安”的路上有钱作盘缠。然后请一位地理先生来测算死者生卒年、月、日、时是否相克,如相克即为犯“凶勾”,犯“凶勾”者需杀一只大公鸡,化克“解勾”,如不相克则为大吉或“解勾”之后家人才可以放声大哭。
人死后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去请“娘家人”到来,人一落气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要请一人到死者的“娘家”报丧,什么人称为“娘家人”呢?男性死者告知其母舅家后裔,女性即她本人的兄弟,也就是其子女的母舅。因为,侗族认为“世上只有舅为大”。报丧的方式:岩洞、竹坪、坑洞一带,派专人向舅家送去一块长二尺五寸的白色侗布报丧。水口、肇兴一带报丧者手持一穗禾,插于被告知者的大门口或直接交给告知者本人。对方接到这些物件后,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在娘家人到来之前,趁死者尸骨尚未僵硬,家人即为死者洗尸更衣,男者剃发,女者梳妆挽?,洗尸一般只象征性地洗,即在尸体前后抹一抹,或为死者洗脸以表示。若死者牙齿尚全,须打掉门牙一颗,意为死者不是夭折,是老掉牙后才死的。传说如果不打掉门牙,死者难以尽快转生。
置碎银于死者口中,叫做放“含口银”,也有的地方只将碎银放在嘴唇上,但入棺时要将银子取掉。放“含口银”意思是让死者在阴间得以安宁,日后子孙语言稳重,不会惹事生非。但“含口银”在入棺时如不取掉,或放得过多,后代子孙的嘴巴会闭得太紧,不善言辞或者不会说话。
沐浴和打牙后即更衣。侗族老人有生前备制寿棺、寿衣之俗。除意外死亡者外,一般老人都有寿衣备用。男性以绸缎丝制品制成长袍夹衣马甲等。女性则以自织的侗布为寿衣,其样式与普通衣服基本相同,只是不加纽扣,以布条代替。茅贡一带不用布条,而用一束青纱捆在死者身上,青纱的数目是死者年龄的数目。寿衣只穿单数,或五套或七套,白内衣青外衣者居多。另外,还有给死者在“返回故地”途中食用的粮食,让他手中捏一团糯米饭或几张钱纸,表示有钱有粮。
更衣完毕,将尸体移至薨床,薨床用四块木板拼成,下垫两根二人凳,上铺白布。死者置放的位置是头向里脚朝外。先用纸钱盖脸,然后启用白布盖上,上面加盖床单或者被面。在死者脚下摆着插有一双筷子的一碗饭,旁边另外一碗有三条腌鱼或一块煮得半熟的猪肉,点燃一盏油灯。孝子守侯两旁,烧香化纸,等候死者娘家人的到来,选择吉时入殓。
娘家人到来后,死者子女们要向他们下跪,意思是:请求舅家原谅他们作得不周全的地方。舅家先通身检查死者,一是检查死者是否死得明白,二是检查死者所穿的衣物是否符合传统要求。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孝子除要认错外,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娘家人”满意为止。如死者是女性,其丧事规模还要由舅家决定。
二、从尸体入棺到灵堂守护
入棺时,鸣放三响铁炮及燃放纸炮告众。茅贡、酒潮、坝寨等地,入棺时死者子女配偶弟妹等一律回避。四寨、岩洞等寨,入棺前一切事务都由旁系亲属料理,子女在父母病危临终时就已离开回避。龙额、岑引等寨,如死者是老人,亲属打伞遮死者尸体抬至鼓楼或公共场所入棺,连设宴待客都在鼓楼进行。以上作法主要是怕死者留恋家人,如入棺时见面,怕死者把亲属的魂魄带入阴间,危及亲属生命。
入棺后,棺木不能加盖,要等子女到场验看尸体在棺内是否摆正。习惯认为死者尸体偏向哪一边,则站在那边的儿子今后家中就会兴旺发达,摆正了大家都好。在一旁负责抬尸入棺的主持人征求大家意见,大家都说满意后,即让儿女们把他们自己穿过的衣服,去掉纽扣塞在死者尸旁,因为穿过的衣服有热气,以使死者去到另一个世界后,也感到下辈对他的温暖和亲近,以示父母之情不断。有的入棺主持人为了表示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为慎重起见,还用一根纱线扯直,对准棺木中线和死者鼻梁,然后搬动死者尸体,尽量做到大家满意。入棺时,铜铁一律不能入内,否则会犯凶,不吉利,后人会遭血光之灾。侗族地区多栽杉木,因此,棺木多用大杉木制成。人们认为棺木即为死者的“房子”,因此制作讲究。棺木必须用一根杉树的木料来做,底部用三根木料相拼而成,但也是用同一根树裁短,意为三间房子。一般重约200公斤,需要八人方可抬得起。
入棺后一般停放三到五天,让亲戚朋友前来吊丧,吊丧期间,本房晚辈披麻戴孝,亲子女腰间系一根朝左搓成的草索,上辈则一律不戴。
亲友送礼祭奠,除女婿必须送去一头猪外,其余亲友可送羊只、酒、米、孝幛等。他们每送到灵堂,都要向死者烧香化纸,同辈者只拜不跪,下辈者跪拜致哀。吊丧时,死者子女在棺木两旁向着亲友对跪,以示感谢,有多少亲友前去吊丧,就要对跪多少次,稍有疏忽,会被视为不礼貌.待上香者拜毕,才将他们扶起。
整个丧期,死者子孙一律禁食肉食荤素,有的地方如龙额一带连亲友也不吃荤菜。侗族不视鱼类为荤,因此大都贮备有腌鱼,死者的子女可食鱼类为菜,但禁食米酒。说是吃了酒肉之后所生的子女都是馋嘴人。另一说是吃了肉后尸体容易发臭腐烂。其实,禁喝酒和不食荤菜的意思是:家里死了人,不应有什么心思大酒大肉。以体现悲哀的心情和对死者的孝敬。
停丧期间要守灵,子女不能擅离灵堂,亲戚朋友也都陪同熬更守夜。灵堂里灯火不断,通宵达旦。寨头、青寨一带晚上由几个歌手唱哭丧歌,以增加灵堂气氛,消除熬更守夜之疲劳。哭歌的内容一般有:一、女儿哭爹娘。二、妻子哭丈夫。三、爹娘哭儿女。四、乡邻劝慰死者亲属不要过分悲痛。五、有故事情节与悲痛气氛的叙事哭歌。哭歌语言生动,声调凄楚,催人泪下。当地侗族认为人死之后听不到说话的声音,只有歌声才能听见,故用歌来对他诉说衷肠。
鸡叫头遍的时候,孝子孝女们痛苦一场,“八仙”吹奏一番。说那时侯死者的亡灵离开家庭回归属之地----地府去,哭一场表示难舍难分之情。
守丧期间,全寨3日之内不得唱歌唱戏,吹芦笙或跳舞,以示哀悼。
三、从出殡到“黄金落窖”。
出殡之日,凡抬死人经过的巷道,家家户户插树叶,岩洞一带则晾白布,以示辟邪。
出殡之时,一般沿街由一人专撒纸钱、米,称为“买路钱”,意即给了买路钱,一路不受鬼神阻挠,能够顺利通过。但也有不撒钱米的。如黎平城关附近的上午开寨,他们说这块地方是他们祖先首先开发的,路也是他们祖先开出来的,用不着花钱向谁买路。
茅贡、九潮一带,送葬的孝子每人手拿一根1尺多长用白纸缠绕的竹棒,称为“孝棍”,在前面拜路。其余送葬人手拿3支香烛拜路。大部分地区都由孝子送到墓地,女儿和亲友等只送到村头或寨脚。
出殡的形式,因死者性别的不同而有区别。水口肇兴一带,若死者是男性,则由女婿喊三声“到时罗---”,即抬杠起步。如死者是女的,则由舅家人喊,并由死者女儿或侄女二人在前引路,她俩一人肩上掮一把系有手巾的雨伞,边走边喊死者的名字,催她快走。说这样死者才愿离去,使抬棺木的人觉得轻松,否则会觉得棺木沉重得走不动。茅贡一带如遇抬棺木上陡坡走不动爬不上时,孝子钻入棺木底部,用身体支撑,意思是用身体背着自己的父母上山,以尽孝道。
龙额一带,出殡时由长女手执半张开的雨伞走在前头,边走边撒米,以示辟邪。即将到达坟地时,孝家把早已备办的午饭祭贡死者,并用一只黄母鸡和一碗酸菜置于棺木上,说是送给死者带到“地府”受用的。
安葬。侗族对正常死亡的人一律实行土葬。对非正常死亡者,将其尸体火化后,才装棺入土。火化的目的传说是可逢凶化吉,使死者不成为恶鬼,也使后代不再有类似不幸。
侗族每家都有固定坟山,历代先祖葬于此山。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葬入固定坟山。
坟山讲究风水龙脉,墓地左山称“青龙”,右山称“白虎”,又谓男左女右。一般白虎不能高过青龙,传说若是白虎高过青龙,今后子孙中只出女子(且个个都有本事)不出男子,即便有也是没有出息的平庸之辈,于传宗接代不利。
洞穴挖好后,先用公鸡跳井。即将杀了一刀的大公鸡丢下井坑,鸡便挣扎乱跳,看跳到不能动弹时落在什么地方。若落在井中,即认为方位正确,视为最吉利,若向两边偏差,下棺时将棺木向左或右移动。
下棺之前需用纸钱撒入坑内,为垫底钱,给死者作家底。再撒少许朱砂,朱砂在土内发光,等于给死者房子点上了灯。入土时亲儿子避开,是为了避免死者将亲人魂魄带入土中。
棺木入土放稳后,称之为“黄金落窖”。其意是土能生万物,地可发黄金,孝家窖下一窖的黄金,今后可兴旺发达。掩盖棺木的第一块土由长子刨,然后动手填土,垒坟、安碑。侗族过去没有文字,因此,古老的坟碑都没有刻字。直到明朝以后,才出现有汉字的坟碑。
由于侗族讲究生卒年、月、日、时是否相克,如死者不逢吉年,不能入土则停柩待葬,停柩待葬的形式有:1、死者入棺后,移至寨外,架在木凳上,用杉树皮或草帘盖上以避风雨。待逢吉年,再入土安葬。2、茅贡一带,虽将棺木埋入土中,但不垒坟,称之浅葬,说尚未与地脉接触,不算安葬。3、有的用竹签插入棺木底部,表示棺木尚未落土,待到落土时再抽去竹签。4、肇兴、尚重务弄有同日下葬之俗,即人死后不安葬,待同辈人全部去世后,再统一安葬。这与李宗 在《黔记》卷三中关于“楼居黑苗….人死入殓而停之,为期合葬,共仆吉,以百棺同葬,公建祖祠”的记载大致相符。
安葬结束后,当天或第二天还要“复山”,即丧家房族众人再去死者坟上察看有何未尽事宜,去时带做好的菜肴,有的还请鬼师念诵祭词,将菜肴等拿在坟前祭供。
晚上,请各位亲朋饮宴。宴后,由一主人在火塘正中上方以黄土、砖土砌一小灶,并在米升上竖一小碑式的牌位,以供祭死者亡灵。待亲朋走时,孝家割一块重约700克的猪肉给亲戚各自带回。
一月之后,由一亲戚半夜去坟头,用三根芭茅草扫坟头三圈,带回家来供在火塘边的小灶牌位前,请一鬼师化纸钱念祭词,由亲戚拆掉小灶和牌位,将米升内的米煮熟大家食用。意即食了烧钱的米,日后定会发达。
至此,整个丧葬过程结束。
习俗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黎平侗族的丧葬习俗,是在这个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必然反映出这个民族的社会进程、经济基础以及其宗教信仰等等。
从黎平侗族丧葬习俗里,可以看出有如下特点:
一、黎平侗族信仰“阴阳一理”之说,认为阴间和阳间都是一样的。他们所构思的冥冥世界,并不是阴森可怕的地狱,而只是稍稍有别于阳世间的另一个世界的住所,也就是死者的故地。在那个世界里同样要用钱,要吃食物,要穿衣服,要有住房,仍有村寨之分。在侗族歌谣里描述的那个世界,地名叫做“高顺俄安“,当地的情景是“那里的人也吹芦笙,也踩歌堂”,“那里的人不种禾谷也得吃,不种棉花也得穿”。这里,俨然像死者转到了良好的归属之地。因此,黎平侗族在丧葬的诸事安排上,都是按照现实生活来进行的。
如1、人死后即烧“落气钱”,尸体入棺后给死者手中捏纸钱,棺木入土前先在坑内撒纸钱做碘垫底钱….为的是给死者在返回故地途中做盘缠和到故地后做家底之用。2、死者入棺时,给死者手中捏糯米饭团,作为在返回故地途中的食品(这与侗族种植水稻、喜食糯米食品的生活习俗是一致的)。3、死者的棺木系用杉木制作,其底部用3根木料相拼而成,意为给死者住的3间“房子”(这与侗族用杉木制建住房的习俗完全相同)。4、死者入棺时所着的服装,其颜色与式样均与生前无异,所不同者,一是,衣上不用任何金属或硬物做扣子,而以布条或棉纱代扣,以示吉祥。二是死者生前衣上各种银饰均不能入棺,其原因很明显: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技术力量不发达,冶炼困难,金银尤为贵重之物,来之不易,入土的陪葬之物,非其经济力量所能允许,甚至连含口银用过之后也要取去。因此,产生了“金银铜铁带入土中不吉利”之说,唯此才能约定俗成,流传至今。
二、“尊舅为大”是侗族的传统规矩,黎平侗族在丧葬习俗方面亦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侗族认为,任何人(无论男女)都是母亲生的,而母亲是舅家嫁过来的,舅家是最重的根本,所以,“世上只有舅为大”。当发生了死亡这样重大的事情,必须首先告诉舅家知道,舅家有权了解死者的死亡原因和对死者后事的安排。因此,当死者刚落气,其家中人放过“落气炮”通告寨上众人之后,必须立刻派人去死者的“舅”家报丧(男性死者告知其母舅或舅家的后裔,女性死者告知其子女的母舅),在死者的“娘家人”(即舅家人)未来之前,死者家属是不能将死者尸体入棺的,必须等娘家人来到并检验了死者,确认是正常死亡,“死得明白”(即不是被害或有病得不到治疗而死)和确认对死者的一切安排符合传统要求之后,才能将死者尸体入棺。死者如果是女的,其办丧事的规模还要舅家决定。这种“以舅为大”(即尊重娘家人)的传统,实际上也是尊重母亲、母系的表现,这是与侗族自古以来实行的氏族外婚的婚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侗族自开始对偶制婚姻以来,实行的是氏族外婚,但体现了“舅家为大”和“不忘根本”(即姑娘的母亲是从舅家嫁过来的)的含意。女子嫁男,进入男家为妻,已是氏族社会的特征,但“舅家为大”和“不忘根本”的“还娘头”习俗,则反映了虽是父系氏族社会,但母系氏族的影响依然较大的情况。由此可见,黎平侗族的丧葬习俗应该是氏族社会以来就有了的。
三、“求吉避凶”。在黎平侗族丧葬整个过程中都有所表现。1、从死者落气时即要测算死者生卒年月日时是否相克,若不相克即为“凶勾”,家人必须杀鸡“解钩”之后才能放声痛哭。此为的是不犯“凶勾”以避邪、避凶。2、为死者沐浴更衣,男剃发,女挽髻,牙齿齐全者打掉门牙,为的是死者洁净安宁,同时表示死者上长寿的正常死亡而不是夭折,以求家中吉利。3、死者身上衣物不用扣子,而以布条或青纱代替,忌铜铁之物都是为了避免对后代儿孙不利;放“含口银”为了求吉,取“含口银”则又为了避凶。4、死者入棺时家中子女回避;死者入棺后,子女到场检验死者尸体是否放得端正;棺木落土时用公鸡跳井,使棺木在坑内定位(实为神明定位);安葬的停棺待葬习俗等等,无一不是趋吉避凶之意.这种解释自然现象,人力还不能抵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只有崇拜并祈求天地鬼神(自然界)以避凶祸求得吉利.侗族民间传说云:原始时代,侗族老人死了以后上不埋葬的,直到人们能饲养大牲畜,生产已经比较发达以后才开始对死者进行埋葬.从侗族丧葬中”尊舅为大”的习俗看,其求吉避凶之俗,亦应是氏族社会就产生了的。
四、黎平侗族丧葬中出殡之时的撒“买路钱”,是侗族迁徙的又一旁证。黎平县许多侗族村寨,都有反映关于自己的祖先是从何处迁徙而来此定居的“祖公落寨歌”(侗语叫“共补夺顺”),但学术界对侗族来源问题仍在探讨之中,既有迁徙说(其中有说来自广西梧州、江西吉安或江苏等地的),也有土著说。由于缺乏历史文献记载,而民间文学只是在民间口头流传,且有变异性,当然不能与历史划等号。但她仍不失为对民族历史研究的一门辅助学科,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那么,侗族先在历史上是经过迁徙(无论是由广西、江西或江苏等地迁徙),才定居在目前的湘、黔、桂接壤的这一带地方还是本来就是居住在这里的土著民族呢?黎平侗族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当地侗族人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当地侗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过迁徙才在这里定居下来的。因此,当老人死后出殡之时,需由一人沿路撒“买路钱”,以使死者灵魂可以不受当地鬼神干扰,能够顺达到归宿之地。这就是黎平侗族老人死后出殡之时撒“买路钱”的由来,世居的饿土著民族在为亲人出殡之时上不撒“买路钱”的。他们的说法是:此地是我们老祖宗开发出来的,自己一般上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黎平侗族对迁徙的朴素看法。
从上述情形可以看出,黎平侗族丧葬习俗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延续下来的。死者落气后,家属即,鸣放“落气炮”通告全寨人,寨上人即自动前来帮忙办理丧事,向死者的“娘家人”报丧讯,由死者“娘家人”检验丧葬事宜是否符传统要求的“尊舅为大”的侗规,以及趋吉避凶的观念等,都反映了当地侗族丧葬习俗形成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的变化,侗族的丧葬习俗亦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思想影响,产生了姑娘不能进坟山(认为女子要出嫁,是别人家的人)等重男轻女思想。建国以来,黎平侗族在老人去世以后,虽然仍沿用传统的丧葬习俗办理丧事,但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相信侗族同胞会接受“厚养薄葬”这样一种文明的礼俗。

在一些中国南方民族中,如侗族、苗族、壮族等,当家中的老人去世之后,挂糯米穗在家门口是一种袒露家庭哀思的传统习俗。主要是因为侗族等南方民族的祖先崇拜力量的自然,认为糯米是一种跟自然神秘力量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物质,可以代表着家属对逝者的美好祝愿和思念。此外,挂糯米穗还是为了通知到来的亲朋好友,表示家中有人去世,让社区内人们能够来慰问和祈祷,一同哀悼逝者的离世。


仫佬族的由来仫佬族是怎么来的他们的文化信仰是什么?
史书中记载的“仫佬族”、“仫佬族”、“仫佬族”、“仫佬族”、“张老”等都是指仫佬族。明代称木寮、木老、仡佬。汉书年民国:“麻江县志叫马哈昌官司,袁是仡佬村,乐平昌官司是仡佬村。”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可以推断,仫佬族最迟在元代或明初就生活在雒城地区。明朝承袭宋元制度,继续在雒城、天河、峄山等...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狩猎的鄂伦春 为什么骑骏马 古老的民族 为什么这样年轻?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

朝鲜族人为什么要把,每年九月初九订为老人慰问日?
蛋糕和谐音高,以吉祥为目的吃蛋糕,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每年的月亮到了9月9日。太阳的个数是九,太阳和月亮应该是相同的,俗称的,并且适合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盛宴很高 ”。这都是来自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着这些内容。总之,在古代的,朝鲜族的很多东西都是和中原地区都是有着类似的活动...

仡佬族主要风俗
3、婚姻: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实行支系内婚制,但同宗不得开亲,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一般在十四五岁时定婚,甚至有“背带亲”、“指腹婚”者。仡佬族婚礼仪程中,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地区保持有“男不亲迎”和新娘步行,以及婚礼期间新婚夫妇不同房等传统习俗。新中国...

有谁知道仡佬族?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编辑本段]【民族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

壮族和傣族谁的族源最接近老挝佬族?
分布 老挝国的佬族人口是三百万左右,是该国人口的50%左右。(大部分的残余是山岳民族的人们)在老挝,种族学意义上的佬族主要指老龙族(低地佬族)。在泰国,佬族占全国人口约三分之一,主要聚居在伊森(约一千五百万)和曼谷(据估计至少有一百万自伊森移来的佬族),在中部泰国地区,也有种族学...

云南傣族的服饰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金沙江流域的大姚傣族,长期以来世居金沙江河谷平坝及金沙江沿岸一带,其河谷地势低凹,气候湿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再加之多年来受周边彝族、汉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孕育了金沙江流域一带的傣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特征。这里的傣族长期以来经过与周边民族的互融、互渗,其...

中国的独龙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如题 谢谢了
一直深受独龙族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1年到60年代初期,国家每年都调拨大量棉布衣裤发放给独龙族人民。后来,随着独龙族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时装更是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独龙族地区。但很多独龙人无论穿什么衣服,仍喜欢在衣外披饰独龙毯。形成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独龙毯...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都选择告老还乡,不在京城养老?
但纵观古代的历史记载能够发现,那个时候的官员总是在退休后回到自己的老家生活。这样极具共性的选择,背后透露出来的又是怎样的情怀?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都选择告老还乡?留在京城养老不好吗?相信应该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非要在退休后花费很长的时间回到自己的故乡。毕竟古时候的交通条件不...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侗族的丧葬习俗和停葬习俗?
拓变活血: 丧葬.老人临终时,儿孙在侧,拉着弥留老人之手“接气”.咽气时,烧三斤六两“落气纸”.死者沐浴后,子孙跪在浴盆边连续三次用手表演舀水喝的动作,表示对老人的孝敬.死者装殓时,腰间绕一束纱线.灵柩停放于堂屋正中,死者脸盖冥纸,头前放一碗饭,一条干鱼,一双竹筷.守灵期间,主家、客人参加祭奠,部分地区,守灵时还唱丧歌,然后,择吉日吉时入土.正常死亡的老人葬在祖坟地,非正常死亡者火化后葬乱葬岗.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人去世后七七++犯三七是什么意?人去世后七七++犯三七是什么意思
拓变活血: 人死后一七、二七、三七是一种丧殡习俗.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 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侗族的风俗 -
拓变活血: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三省(区)毗邻的黔东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县.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 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数人从事林 业,池塘稻田中养鱼的也很...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家里老人去世过春节可以放鞭炮吗? -
拓变活血: 传统是三年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丧主家不到别人家拜年.但一些高寿、喜丧是可以放鞭炮但不贴对联的习俗. 扩展资料: 家有长辈去世第一年春节有什么忌讳: 不要在家门口贴对联,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时候可以贴蓝色的对联,也可以不贴....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婆婆在农村老家去世,城里儿子家门口的对联需要拆掉吗 -
拓变活血: 老人去世前贴上去的对联不需要拆除,不过,按民间一般的说法,在守孝期是不能张贴对联的,也就是近三年内不能再贴新的对联.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谁知道侗族有什么风俗啊 -
拓变活血: 侗族是个讲究文明礼貌的的民族,而且非常注重教育.“一株好苗众人栽,一朵好花众人爱”,这是侗族人民的一句格言.在侗 乡哪个寨子多出几个读书人,就是那个寨子的娇傲.寨子里不 管谁家的孩子出门上学,全寨就象过节一样,带着各...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当大事是什么意思? -
拓变活血: 上面三楼的说法都对,更具体一点来说就是:父母去世,子女应在门口贴当大事;但如果逝者的父母还健在,则不能贴当大事;还有一种说法:妻子先逝,丈夫健在,也不能贴当大事,估计这是封建礼教重男轻女的观点.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家中老人过逝女孩能不能穿孝服 -
拓变活血: 我也赞成tangjun 这要根据当地习俗来看,建议询问当地人又什么忌讳 .我补充两句;老人过世不是不能到人家去,但是要注意不能戴孝到人家去(49天),比如戴孝帽、孝服、孝章、孝花、孝鞋等等,颜色是按辈区分的有白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需五代同堂最小辈才能戴红色).从去世那天算起有7天为一个7,一共有7*7=49天当中不能“戴孝”到人家去的.要注意哦不然人家不但会骂,而且给人家驱除晦气.(钱啊、礼啊什么乱七八糟的)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老人在离逝前需要做哪些工作 -
拓变活血: 老人在离逝前需要做的工作;①立遗嘱,分割遗产.②死前,要告诉子女怎样面对人生之路及存智慧.③厚养薄葬习俗.④选择墓地.⑤撰写墓碑文及立碑事宜.

台儿庄区15578124847: 侗族的节日有哪些 -
拓变活血: 侗族节日因地而异,多数地区过去春节,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让牛休息,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吃新节多在七月,日期不一,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预祝丰收.老人去世,男须剃发,无论男女均须汲水沐尸,而后装束打扮,含口银,忌铜铁附身.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可吃鱼虾.行土葬.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