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来徐州是那年?

作者&投稿:郜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在徐州任知府是哪年~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1077年4月至1079年3月在徐州任知州。时间虽短,但在1年零11个月的时间内,他带领徐州人民治洪水、抗旱灾、找煤炭,创下辉煌业绩,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故事和遗迹,政治生命达到巅峰

1、苏轼主政徐州的那两年,正是徐州历史上的“多事之秋”。
在1077年秋,黄河决口,水困徐州。“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苏轼挺身而出,喊出了“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决心,积极组织军民筑堤抢险,他本人也亲荷畚锸,布衣草屦,“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
2、抗洪胜利,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苏东坡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继续带领民众筑堤“七百九十丈”。苏轼仍旧身体力行,“我当畚铲先黥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这些用顽石修筑的长堤,终于和苏轼的名字一样,历千年而不朽。
3、苏东坡还在城东要冲处筑一座十丈高楼,取名“黄楼”。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黄色为土,土当克水,“黄楼”就成了徐州人民抵御洪水的力量和象征。
在落成典礼这天,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全城万人空巷前来庆贺。苏轼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
4、1078年春天,徐州遭遇特大旱灾。苏轼悯民悲苦,决意去石潭为民祈雨。苏轼依当时惯例特撰了一首《徐州祈雨青词》。
苏轼亲自点燃香烛,跪拜龙王,并大声朗读亲笔所写的祈雨文章。他祈求“天神”降雨,盼望大麦、小麦能够得到丰收,让徐州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5、徐州的冬季大雪过后,往往柴薪奇缺,为徐州居民冬季的烧柴困难,苏轼反复考察、勘探,根据徐州地理环境和掌握的线索,派人四处找石炭,终于在白土镇孤山勘探到了石炭,为此徐州百姓欣喜不已,解决了民众的冬季燃料问题,民众无忧,苏东坡亦高兴的写下《石炭并引》,以记录这一史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人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
他又请求调发明年的役人增筑旧城,又用木筑堤岸,以防水第二次来。朝廷同意他的做法。
原文: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出处:《宋史 ?苏轼传》——宋·苏轼
扩展资料
字词注释
1、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
2、涂潦:泥沼雨水。
3、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
4、堵:古墙体单位,长于高各一丈为一堵。
5、诣:拜访。
6、全:保全。
7、虽:即使。
8、败:倒塌。
9、庐:搭起茅屋。
10、卒:终于。
11、知:主持。
12、谁与:与谁。
13、走:逃跑。
14、畚锸【běn chā】:箕畚铁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徙知徐州


苏轼的经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

求苏轼生平简介一份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汉族,眉州...

徒知徐州原文及翻译
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

苏轼传全文翻译
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

苏轼的资料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

苏轼的简介。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

苏轼是哪里人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

云龙湖的由来古今的变迁
多少年来,湖虽几经开掘疏浚,但尚未见到石狗,但愿有朝一日,石狗能重见天日。尔家川北宋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之际感慨万千,他在《罢徐州,往南京(商丘),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五首》中,倾诉了自己对徐州父老的深情,对徐州风光的依恋。第五首中有:“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

苏轼文集原文及翻译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

苏轼是出仕还是入仕?
除密州蝗灾遇旱灾,祈雨罢给田募人充役,极大地方便了民众上书论京东河北盐专卖之害平息强盗苏轼在徐州黄河泛滥,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九寸,苏轼禁富民出城,亲临城上,带领军民抗洪,夜宿于城上,筑长堤984丈,洪水渐退。苏轼防洪受到神宗奖谕为防洪水入徐州,修筑木岸,筑高徐州城上书建利国监(...

秀洲区17080027841: 苏轼来徐州是那年? -
尔幸金蝉: 译文: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苏轼的作者简介,内容,写作背景 -
尔幸金蝉: 写作背景:《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首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
尔幸金蝉: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

秀洲区17080027841: 有关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
尔幸金蝉: 浣溪沙苏 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 苏轼 古诗欣赏 -
尔幸金蝉: 1、《浣溪沙》这组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此词为作者...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苏轼 -
尔幸金蝉: 一)《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第一首(照日深...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是苏轼在什么时候写的 -
尔幸金蝉:[答案] (1078年)元丰元年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秀洲区17080027841: 苏轼的浣溪沙时的背景 -
尔幸金蝉: 给你两个材料参考:(一)《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

秀洲区17080027841: 浣溪沙苏轼写作背景 -
尔幸金蝉: 四十三岁在徐州时所作 徐州发生严重旱灾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秀洲区17080027841: 谁知道写作背景?
尔幸金蝉: 浣溪沙》给你两个参考答案 (一)《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