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的谥号有哪些?

作者&投稿:东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文官和武将死后的谥号都有哪些~

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武官的谥号“武”字为第一字,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依次与“武”搭配的字是穆、刚、德、烈、恭、壮

周公旦和姜子牙有殊功于周室,死后获谥,此为谥法之源。《逸周书》:“谥者,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所谓的盖棺论定就是指这个。周制有封爵者即有谥号,秦汉之后,等级渐多,爵位泛滥,无法一一封谥,故关内侯以下不得谥。
蜀汉立国,礼制阙失,将谥法作为一种恩宠,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制度,斯失礼之甚也。先主之时,唯法正见谥,后主时陈祗以恩宠见谥,后来诸葛亮、蒋琬、费玮、夏侯霸陆续都得谥,在这种背景下,追谥功臣就成为蜀国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才有五位开国武将得谥。
关羽所得壮缪,实在不能说是个好谥号,有人说是武而不遂曰壮,这是一个讹误,武而不遂曰庄才是正确的谥法。也有人说壮通庄,是为了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用此字,汉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个皇帝,但在西汉初年,就有壮这个谥号,击杀项羽的五位将官死后都谥为壮,此说是有点站不住脚的,壮字当有另解,下面慢慢分析。魏国有很多大将被谥为壮,查三国志共有张郃、徐晃、文聘、许褚、庞德、桓阶、邓艾、曹休8人,由于只是在我所认为可能是武将的传中查找,可能会有错漏。现在就这几个人的情况来分析一下壮字会是什么含义。首先这几人都是当时镇守一方的大员,都有着或者说曾有着不错的领兵作战的战绩,在三国时都有很高的声望;其次这几人都亲历战阵,作战勇敢,用游戏里的话说叫做武力值很高;再有就是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死于任上。他们的相同点就是这些,当然还有一点是他们的爵位都比较高,但这是得谥的前提,就不算在内了。
再来看看他们的结局:死于军事的有张郃、庞德、桓阶,曹休兵败之后惭愤痈发而死,邓艾虽然是在晋朝的时候才得谥,但晋延魏制,也可以把他统计进来,从现在的资料看得善终的有徐晃、文聘、许褚。再看魏国大将,死于军事的除了夏侯渊外,就是上面这几位被谥为壮的将军了。夏侯渊被谥为愍,在国逢难曰愍,这个谥号在谥法里只能算作是平谥,考虑到夏侯渊和曹操的渊源还有他以往的功劳,一旦兵败身死,也不过得了一个平谥,那这几位也都是兵败身死,评价应该是不会高过夏侯渊的,最多也是平谥。这样就又牵扯出来一个问题,徐晃、文聘、许褚都是善终,他们的谥号又该作何解释呢?还是先看一下庞德的谥文:“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从这里看谥文对三位善终的将军并不是非常贴切,那么壮字至少当有两个解释,牺牲于战场的人主要就是取这个“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的含义,魏承汉制,蜀汉也以汉朝正统自居,两方的谥法都应当是依据汉代的谥法得出联系到关羽也是死于军事,其含义当和庞德相差不多。当关羽斩杀庞德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庞德得到一样的谥号吧。这样看来壮字的含义有一种应该是壮烈,也就像现在我们民政部门所说的非正常死亡,悼词里说的牺牲,关羽的谥号应该是这个意思,再加上名与实爽曰缪,意思是有武力但是没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功败身死、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原先人们认为,蜀之名将唯羽,关羽的声望是很高的,但是他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领兵打仗就一般了,好容易带领几万人马将魏国几千守军打得喘不过气来,后路却被东吴给抄了,不但落得功败身死,还丢掉了蜀国一大块重要的地盘,给他这样的谥号也就不奇怪了。还有的专家考证说谬通穆,是布德执义的意思,是个很好的谥号,这也是站在维护武圣的立场上用后世的名声来反推当时的评价了,蜀国刘备的吴皇后就被谥为穆,在同一时期两个谥号是并存的,谥法一字千金,说成互通有点勉强。
张飞所得谥号为桓,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不但说他攻城略地有功,还暗示他性情凶暴,从张飞的结局上看,这个谥号也是恰如其分的。一般认为谥法只取一个意思,但从赵云的谥号解释来看,蜀国并不是完全执行这个规则,所以把这几个意思都列举一下。
马超得谥威,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黄忠得谥刚,强毅果敢曰刚。这两个无论用哪一个解释都是不错的谥号。
问题比较大的是赵云的谥号,大家都知道原先追谥时是没有赵云的,但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追谥,这里面就说明在姜维等大臣心目中赵云是不配得谥的,但后来不知道是由于赵云后人的争取还是后主感念赵云在长坂坡没有将他丢给曹兵,总之赵云被照顾了一个谥号,叫做“顺平”,姜维还对后主解释说:“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好像是个不错的谥号,这完全是在欺负后主不读书。按照谥法:慈和便服曰顺,也就是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威仪的老好人,这对一个文官可能还算不错,但一个武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讽刺;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眚是过失的意思,从这里看这几个解释虽然都只是说赵云没有什么过失,还不算太坏的谥号,但关键是还有一条:惠无内德为平,这条可就很严厉了,总之一句话,赵云就是不配得谥,可是又拗不过领导,于是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在这里“克定祸乱曰平”是在糊弄人,“克定祸乱曰武”才是谥法。
至于诸葛亮的谥号“忠武”,忠是没的说的,危身奉上曰忠,诸葛亮也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武就有点问题了,除了克定祸乱曰武,还有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联想到诸葛亮死后,后主的诏书中“无岁不争”之语,对于诸葛亮来说,这只是个毁誉参半的谥号,既夸奖了他平定南蛮,又讥讽他伐魏无功,徒耗国力,还有一点埋怨他峻法严刑,执政过厉。这也和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但偏偏却被谥为魏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忠武侯,这个是公认的最高谥号。郭子仪 韩世忠都是忠武。岳飞开始还没捞到,后人又追给他个忠武。

《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武官杰出的人员,谥号武字开头。武官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明会典》中最早最早出现了固定的排序: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骨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釐。深故能受。(本作僖,史记均写作釐,今简化为厘。古文中涉及仍作釐)   有罚而还曰釐。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彊果曰威。强甚于刚。   彊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义掩过曰坚。明义以盖前过。   华言无实曰夸。恢诞。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   择善而从曰比。比方善而从之。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则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于天地。
仁义所往曰王。民往归之。
立志及众曰公。志无私也。
执应八方曰侯。所执行八方应之。
赏庆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从之成群曰君。民从之。
扬善赋简曰圣。所称得人,所善得实,所赋得简。
敬宾厚礼曰圣。厚于礼。
照临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谮诉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绥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谏争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谏。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渊源流通曰康。性无忌。
温柔好乐曰康。好丰年,勤民事。
安乐抚民曰康。无四方之虞。
合民安乐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执义曰穆。故穆穆。
中情见貌曰穆。性公露。
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
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
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
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
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
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
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能思辩众曰元。别之,使各有次。
行义说民曰元。民说其义。
始建国都曰元。非善之长,何以始之。
主义行德曰元。以义为主,行德政。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
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
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
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
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
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刚德克就曰肃。成其敬使为终。
执心决断曰肃。言严果。
不生其国曰声。生于外家。
爱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礼不愆曰戴。无过。
未家短折曰伤。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殇。有知而夭殇。
隐拂不成曰隐。不以隐括改其性。
不显尸国曰隐。以闲主国。
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
官人应实曰知。能官人。
肆行劳祀曰悼。放心劳于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
恐惧从处曰悼。从处,言险圮。
凶年无谷曰荒。不务耕稼。
外内从乱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乐怠政曰荒。淫于声乐,怠于政事。
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
在国逢□曰愍。兵寇之事。
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长乱。
使民悲伤曰愍。苛政贼害。
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应和曰莫。正其德,应其和。
施勤无私曰类。无私,唯义所在。
果虑果远曰明。自任多,近于专。
啬于赐与曰爱。言贪□。
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教诲不倦曰长。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好更改旧曰易。变故改常。
爱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齐之以法。
除残去虐曰汤。
一德不懈曰简。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简。不信訾毁。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
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
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
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
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
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威仪悉备曰钦。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大虑静民曰定。思树惠。
纯行不爽曰定。行一不伤。

补充:
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旧意。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
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当忌。
质渊受谏曰厘。深故能受。
有罚而还曰厘。知难而退。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心能制义曰度。制事得宜。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执心克庄曰齐。能自严。
资辅共就曰齐。资辅佐而共成。
甄心动惧曰顷。甄精。
敏以敬慎曰顷。疾于所慎敬。
柔德安众曰靖。成众使安。
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威德刚武曰圉。御乱患。
弥年寿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
猛以彊果曰威。强甚于刚。
彊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治典不杀曰祁。秉常不衰。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治民克尽曰使。克尽无恩惠。
好和不争曰安。生而少断。
道德纯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亲民而不杀。
外内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过曰思。思而能改。
行见中外曰悫。表里如一。
状古述今曰誉。立言之称。
昭功宁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杀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贤。
安心好静曰夷。不爽政。
执义扬善曰怀。称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怀。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义不克曰丁。不能成义。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
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外内贞复曰白。正而复,终始一。
不勤成名曰灵。任本性,不见贤思齐。
死而志成曰灵。志事不□命。

补充:
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杀戮无辜曰厉。
愎很遂过曰刺。去谏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爱曰刺。忘其爱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
好变动民曰躁。数移徙。
不悔前过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丑。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质受谏曰慧。以虚受人。
名实不爽曰质。不爽言相应。
温良好乐曰良。言其人可好可乐。
慈和遍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闻多能曰宪。虽多能,不至于大道。
满志多穷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虑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


关羽死后为什么有13个谥号?每个谥号是什么意思?
为何这么说呢?一方面是指关羽在蜀汉的地位,位列蜀汉第一武将;另一方面是指关羽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受到了诸如曹操、周瑜等人的高度评价,但是结果呢,关羽并没有打出与自己名气相符的成绩,结果还落了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故为“名与实爽”。 从“壮”“缪”两点来看,关羽之“壮缪侯”的谥号,严格来说是不能算作...

关羽谥号 关羽谥号什么意思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谥号 一般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

清朝得到武将最高规格谥号的8个人 很多和曾国藩有关系
但他还居住在紫禁城。作为对他对清廷的"忠实"表示感激,他获得了这样的封号。这八位武将以其忠诚和卓越的战功获得了清朝武将最高规格的谥号,他们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后人,提醒我们要忠于国家,勇敢无畏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

自古文臣武将死后谥号如何排名,有没有什么趣闻
可以,一般叫谥号中的后面几个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么后世本朝的人就叫他孝文皇帝。或者跟庙号一起叫,那么就是成祖孝文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

中国古代单谥一个“武”字的将领有哪些?
回答:中国古代单谥一个“武”字的将领有哪些? 貌似忠武才是二者合二为一的最高梦想。 诸葛亮的谥号,也是古代通谥最高的谥号。 南宋时候,韩世忠被宋孝宗追封为忠武。岳飞一开始被追封为武穆,后改为忠武。为武将最高谥号。岳飞在平反昭雪之初,也就谥了个“武穆”,在谥号排名里,仅仅是武将的第...

清朝武将最高规格谥号是什么,得到的都是哪些人,据说只有八个人获得过...
清朝时期的最高谥号“忠武”获得这个谥号的人有杨遇春,向荣,张国梁,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勋,马玉昆。他们都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大将,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战死沙场。武将最高规格的谥号就是“忠武”,在古代的时候,对于武将来说,获得一个高规格的谥号是对自己一生的肯定,从汉朝开始一直...

武官谥号
“忠武”,”忠献”,”忠肃”,”忠敏”等等是文武通用谥号,其中最好的是“忠武”,然后,武官的话,武字后面的一个的排列次序为忠勇穆刚 ,德烈恭壮等,即:武忠、武勇、武穆、武刚、武德、武烈、武恭、武壮。

谥号武厉是什么等级
该谥号属于中等偏上的等级。谥号是对逝者一生行为的总结和评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种。美谥用于赞扬逝者的德行和功绩,平谥则表示平庸或者同情,恶谥则带有批评的性质。在古代中国的谥号等级中,“武”字作为谥号开头的一般是单纯的武将,则谥号等级较低。而“武厉”这个谥号中的“厉”字,在古代...

曹魏六大名将,为何死后都被追谥为壮侯呢?
不仅皇帝和文臣有谥号,朝廷重要的武将死后也有谥号,有些时候还出现同一时期武将谥号相同的情况,尤其是在三国时期最为常见,今天就来说一说曹魏六大名将,为何死后都被追谥为壮侯?它们各自有何不同之处?原因其实各不相同,我们来看一下。先来了解一下谥号"壮"的含义,原先的谥法中是没有壮这个谥号...

求“五虎上将”的谥号
“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张飞的谥号是恒侯;马超的谥号是威侯;黄忠的谥号是刚侯;赵云的谥号是顺平侯。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

泌阳县18832723265: 文谥二十四武谥十八都有哪些 -
东方田易周: 文谥包括:武成、武平、武安、武桓、武义、武翼、武毅、武勇、文忠、文肃、文庄、文德、文宣、文靖、文景、文贞、文简、文达、文通、文裕、文隐、文悼、文恵;武谥包括:武成、武平、武安、武桓、武义、武翼、武毅、武勇、忠武、庄武、英武、宣威、明威、定远、镇远、绥远、云麾、忠靖.

泌阳县18832723265: 清朝武将谥号 -
东方田易周: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

泌阳县18832723265: 求三国名将谋士的谥号 -
东方田易周: 夏侯惇 东汉末年名将,曹魏开国元勋,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谥夏侯惇为忠侯荀彧,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在江都病逝,谥刚侯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

泌阳县18832723265: 历史上共有几名功臣死后被追封“忠武”谥号,分别是谁 -
东方田易周: 三国:诸葛亮 西晋:司马师(后来改成的)东晋:温峤 南北朝:段韶(齐国) 唐: 浑瑊,李晟,郭子仪 五代:徐温(吴国) 宋:韩世忠,岳飞(先谥武穆,后改为忠武) 元: 伯颜 明朝:常遇春

泌阳县18832723265: 以下几位名将的爵位和谥号,在线急用,万分火急 -
东方田易周: 李靖,卫国公,649年病逝,谥号“景武” 李绩,英国公,669年灭亡高丽后病逝,谥号“贞武” 李神通,淮安王,630年病逝,谥号“靖” 李孝恭,河间王,640年暴毙,谥号“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仅次长孙无忌 李大亮,武阳县公,644...

泌阳县18832723265: 古代君王大臣死后都有谥号,问谥号都有哪些,要全的. -
东方田易周:[答案]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恶谥如厉、灵、炀都...

泌阳县18832723265: 古代文武谥号等级从高到低各是什么? -
东方田易周: 文是这样的 正、忠、恭、成、端、恪、襄、顺. 武就不太清楚了 文武臣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其次为”忠献”,”忠肃”,”忠敏”

泌阳县18832723265: 谥号中的“文忠”,“文正”,“文襄”有什么区别 -
东方田易周: 1、意思不同: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谥号(评定).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文正,认为是文人的最高评价.以前叫文贞,宋朝为避讳改成文正.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

泌阳县18832723265: 关羽死后的谥号是什么 -
东方田易周: 关羽谥号壮缪侯,官职前将军,封爵汉寿亭侯,外号美髯公.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泌阳县18832723265: 古代蜀汉的武将职位 -
东方田易周: 蜀汉官职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 节(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