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事迹

作者&投稿:别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简略一点,不用太多)~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和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和.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等.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记得是
贝多芬
.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
重感冒
,导致
肺水肿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

  受难是伟大的注解——《巨人三传》读书报告

  《巨人三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

  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

  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

  我们的世界和时代谱就了一部“英雄史诗”。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巨人三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

  的传主、作者和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即使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我们

  重读这部著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和传主传达给我们的深刻的力量。正如傅雷先生在译

  者序言中所说,“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

  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

  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傅雷先生是为了挽救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

  族而翻译了《巨人三传》,希冀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们能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

  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今天,当我们的民族渐渐流于功利主义、我们的社会渐渐盛行物质

  欲望的时候,重读《巨人三传》可以使我们从这些巨人们伟大的品质中看清一个民族得以

  发展的道路。
  一、《巨人三传》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巨人三传》(又译为《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的作品。

  罗曼·罗兰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之一”

  、“人类深深爱戴的作家”。在中国,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3-1912

  )、《母与子》(又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4)拥有众多读者,它们表现了作者对

  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高原一个小镇,少年跟随父母迁居巴黎,一八八六年进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历史。在罗马法国考古学校(1889-1891)开始研究日尔曼文化,

  获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索邦大学教授艺术史。后来辞去大学教职,过着简

  朴孤独的生活,潜心文学创作。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

  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

  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

  ·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

  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

  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

  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

  ,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

  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

  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他的主要戏剧创作,囊括于总标题《信仰悲剧

  》(包括《圣路易》,1897;《埃尔特》,1898;《理性的胜利》,1899)和《革命戏剧

  》之中(包括《群狼》,1898;《理性的胜利》,1899;《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

  》,1902;《爱与死的较量》,1925;《罗伯斯庇尔》,1939)。他的其它重要作品还有

  散文集《内心旅程》(1942)、回忆录《贝玑》(1944),以及大量音乐评论等。
  《巨人三传》是罗曼·罗兰教授艺术史和研究音乐期间写作的,包括三个艺术家传记

  :《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实际

  上,罗曼·罗兰很早就倾心于英雄传记的写作,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写作英雄传记,他预计

  写的有几十种,有的还未完成。已经发表的除了《巨人三传》之外,还有《米勒传》(19

  02)、《亨德尔传》(1910)、《昂贝道格传》(1915)、《甘地传》(1924)、《贝济

  传》(1944)等。罗兰计划在每一本伟人传记中写出每个英雄人物的特殊品质和他们之所

  以成为英雄的原因。罗曼·罗兰写作英雄传记的目的很明确,正如他在《贝多芬传》初版

  序言中所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闷。古老的欧洲在污浊败坏的空气中昏睡。卑鄙的

  物质主义压迫思想,阻止政府和个人行动。社会在机巧、卑下和自私中窒息。人类喘不过

  气来。让我们打开窗户!重新让自由的空气吹进来!呼吸英雄的气息。”
  由于二十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世界进入了一个弱肉强食和物欲横

  流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更需要的是高贵的灵魂、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及

  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罗曼·罗兰希望通过重新发掘人类历史上的巨人的伟大品质,

  以此来激励生活在战乱和痛苦下的人民,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命和对人类的信仰。《巨人

  三传》的传主分别是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十

  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这些艺术巨匠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一生几乎都充满着

  患难,而他们都能在磨难中成就自己的天才。罗曼·罗兰用他细致优美的文笔把这些他所

  称为“英雄”的人带到人们面前,并且强调,“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

  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慰。”
  二、《巨人三传》主要内容
  《巨人三传》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统称,每部作

  品都分别描写了一位艺术大师的生平。罗曼·罗兰没有简单照搬传统的传记写作手法,将

  一个人的一生按时间顺序叙述,而是采用了突出每位大师的个人受难史的手法,从而引导

  人们从大师们的生平磨难中感受到他们的崇高。传记中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

  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罗曼·罗兰从三位天才的经历中找出他们的共性

  ,即“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

  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从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到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

  愈使我喜欢”,再到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

  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罗曼·罗兰没有避讳这些天才的缺陷,相反这些缺陷更突

  出了天才与世俗和磨难斗争的艰苦,使传记人物更加丰满生动并具有真实的感染力。再加

  上罗曼·罗兰严谨细致的考证、优美细腻的人物描写、娴熟精辟的叙事技巧,使这一作品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都不愧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著作。
  (一)《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是《巨人三传》中最短也最精辟的一部。它没有详尽地叙述贝多芬的生

  平事迹,也没有仔细地去分析和评论他的作品,而是在很短的篇幅中,着重地刻画了贝多

  芬的精神风貌和为人的品格。像罗曼·罗兰其他的许多作品一样,这本传记以庄严、华彩

  、激情的文句向读者展现了一位音乐大师的磨难人生及其崇高品质。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生于波恩,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从小贝多

  芬就受着父亲的暴力驱使来学习音乐,并被父亲当作神童一般到处炫耀。1789年欧洲大革

  命爆发后,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成为一名热情洋溢的革命思想的追随者。1792年,贝多

  芬迁居到音乐首都维也纳。在大革命席卷欧洲的年代,一方面贝多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

  ,热烈地谱曲歌颂德意志,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国大革命思想的鼓舞,拥护革命和共和。当

  法国革命的火焰燃烧到维也纳时,贝多芬也被它煽动了。他同情革命党人,热爱共和原则

  ,主张无限制的自由与民族的独立。在贝多芬身上,凡是热烈的、崇高的情绪都可以从他

  的外貌和作品中得到显现。为歌颂革命和自由,贝多芬接连写了《英雄交响曲》、《第五

  交响曲》、《科里奥兰序曲》、《热情奏鸣曲》等一系列热情彭湃的作品。尤其是当他18

  04年完成《英雄交响曲》,准备将它题献给拿破仑时,却又得悉拿破仑称帝之事,于是他

  愤怒地撕去题献的词句,并大声囔道:“那么,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
  然而,精神上的崇高不能消弭肉体上的痛苦,从1796年到1800年,贝多芬的听觉越来

  越弱,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折磨。但在好几年中他一直对别人瞒着听觉失灵的秘密,甚

  至连最亲密的朋友也不说。直到1801年,当听力几乎完全丧失时,他才绝望地告诉他的朋

  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失去听力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他写信给他的好友韦格勒时

  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

  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时

  常诅咒我的生命……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

  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耳聋给这位音乐大师带来

  了深切的痛苦。1822年他要求亲自指挥他的歌剧《费德里奥》的最后预奏,但由于他的耳

  聋,结果全局紊乱了。但没有一个人忍心告诉他:“走吧,可怜虫,你不能指挥了!”但

  他从人们的脸上的表情和乐队的骚动上,感到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他用命令的口吻呼唤在

  场的友人申德勒,并把谈话手册授给他。申德勒在上面写着:“恳求您勿再继续,等回去

  再告诉您理由。”于是他一跃下台,呼唤申德勒“快走!”他一口气跑回家里,一动不动

  地倒在便
  榻上,双手捧着脸……直到用餐时仍一言不发,保持最深刻的痛苦表情。这件事给了贝多

  芬致命般的打击,但也就在耳聋带给他的巨大痛苦之下,两年之后他创作并指挥了《第九

  交响曲》,赢得了全场一致的喝彩声。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痛苦之中,却在创造大

  量欢乐乐曲的音乐家——虽然那些欢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
  贝多芬是一个有信念、向往和追求的人。正如尚伯纳形容他,“是一个独自生长在无

  人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文明社会中来的人。”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不顾及当时社会的

  习俗、秩序;他无所畏惧,不愿苟且,敢说、敢怒、敢哭、敢歌,一切发自自己的内心;

  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强光,死水中的一股波涛,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1812年当他和歌德

  相遇在波希米亚时,一方面他热烈地钦佩歌德的天才,另一方面又由于他自由和暴烈的性

  格,冒犯了歌德。他有一次与歌德一道散步,遇到一群皇族迎面而来。歌德挣脱了贝多芬

  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向皇族行礼,而贝多芬则按了按帽子,像流星似地从人群中大步穿

  越过去。皇后、太子都向贝多芬招呼;而歌德却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贝多芬又是一个对爱情抱着神圣观念的人,在他的眼里爱情永远是非常纯洁的。他不

  断地钟情,如醉如狂地爱着,梦想着幸福,而又不断地经验着希望幻灭的悲哀,承受着痛

  苦的煎熬。他爱得强烈,却又痛苦深切。1801年他热恋于圭恰迪妮,并将著名的《月光奏

  鸣曲》题赠给她。可是由于他的残疾及圭恰迪妮的风骚和自私,1803年她却嫁了加伦贝格

  伯爵。这件事把他几乎推到了绝望的边缘,甚至都准备好了遗书。1806年,幸福又在他眼

  前显现了,他和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订了婚。但到了1810年,也许由于没有

  财产及地位的不同,或由于人家要他长时期地等待而感到屈辱,这一婚约最后被取消了。

  尽管如此,他与布伦瑞克间的爱情却没有被彼此遗忘,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还爱

  着对方。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生来作为爱情的牺牲品,却又执着追求纯真爱情的人,正如

  他的密友申德勒所言,“他一生保持着童贞,从未有任何缺德需要忏悔。”
  贝多芬更是一个终生追求崇高精神的人。他说:“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有什么优

  越的标志。”当1815年他的兄弟卡尔死于肺病时,遗下一个儿子,他立即就把全部的温情

  灌注在这个孩子身上。虽然贝多芬对他的侄儿关怀备至,但是这个孩子却并没有变得象贝

  多芬那样崇高,而是近乎一个无赖。即使这样,贝多芬也仍尽着他抚养的责任,并不断地

  教导他的侄儿要走上善良与正直的大路。贝多芬将抚养他侄儿近乎看成是自己良心的责任

  ,尽管他侄儿似乎丝毫不感动,他也仍然用最大的爱来爱这个他称为“儿子”的人。1826

  年,当这位“儿子”用枪打了自己脑袋一下时,贝多芬也因此而陷入自责,直至一病不起

  。
  贝多芬一生都贫病交加、孤独无依。甚至当他1824年的《第九交响曲》获得空前轰动

  ,他出场的礼仪超过了皇族的出场礼仪,以致于警察不得不出面干预时,他的物质生活依

  然窘迫如故。可是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他说:

  “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1827

  年3月,当贝多芬在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之后,他所有的手稿、书籍、家具拍卖掉,

  也不过只值175弗洛令。死亡,对于这个终生受苦的人来说,是悲剧的解脱。世界不给他欢

  乐,而他却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来给予世界!好似他那说明一生的豪语——“用痛苦换来

  欢乐!”
  《贝多芬传》洋溢着反抗的激情和对于西方拜物主义的轻蔑。这部作品以它委婉的抒

  情笔调,刚健而清新的风格和英雄主义气概在西方知识界赢得了热烈的赞赏。《贝多芬传

  》可说是罗曼·罗兰写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的副产品。他是

  为了写克利斯朵夫的童年来到贝多芬的故乡“绿色的莱茵”,获得了许多关于贝多芬的珍

  贵资料,于是贝多芬的一切如雨后溪水,在作家笔尖下自然流泻。《贝多芬传》的抒情节

  奏使罗兰自己陶醉,也使读者耳目一新。《贝多芬传》于1903年发表之后,罗曼·罗兰一

  跃而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作家。
  (二)《米开朗琪罗传》
  《贝多芬传》发表三年之后,罗曼·罗兰又发表了《米开朗琪罗传》。《米开朗琪罗

  传》描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三杰”之一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家米开

  朗琪罗一生辛勤而悲惨的艺术生涯。作家以抒情、委婉的笔法写出了艺术家的惊人才华,

  同时又表现了艺术家悲郁苦闷的心灵世界,反映了个人天才与时代悲剧的矛盾。
  米开朗琪罗生于1475年3月6日,当时正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后期。在他有生的九十

  年中,几乎都在不停地工作。他一生服侍过几代教皇,每一代教皇都竭力地役使他的天才

  ,使其终生都处于精疲力竭的劳累之中。1504年年轻的米开朗琪罗即完成了著名雕像《大

  卫》,在家乡佛罗伦斯成为与达·芬奇齐名的人物。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

  斯二世召赴罗马,从此开始了他的英雄生涯。尤利乌斯二世要他为其建造一座宏伟的陵墓

  ,米开朗琪罗也为这个计划兴奋不已。他亲自到采石场的山中住了8个月,为陵墓的建造斫

  就一切必需的白石。实际上,米开朗琪罗一生都象这样对工作有着偏执的癖性。当他要建

  造什么纪念物时,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亲自到石厂去挑选石块,并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

  他是一切必要的工作者——既是工程师,又是手工工人、斫石工人;他独自干完所有的工

  程——建造宫殿、教堂、雕塑和绘画。然而,正当米开朗琪罗准备用苦役般的劳作开始大

  干一场时,另一位建筑师布拉曼特却向教皇蛊惑说生前建造陵墓是大不祥的。于是教皇取

  消了建造陵墓的计划,并冷落了米开朗琪罗。

贝多芬:对音乐孜孜追求,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他从未享受过欢乐,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世界。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命运交响曲》,在生命的末日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 性格:桀骜不驯、普通乖僻、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主题:要像贝多芬一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以超凡的毅力去奋斗,才能谱写出人生的美妙乐章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他忧郁,孤独,困顿,烦躁而软弱,是一个没有欢乐的受苦人,他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在艺术创作方面,是一位英雄艺术家。 性格:慈祥、博爱、善良、孤独、多疑、懦弱、有毅力、酷爱自己作品。
主题: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献血,永远追求艺术尽善尽美的悲剧人物。

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为人真诚尽责,热爱祖国,他出生名门贵族,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磨难就能获得成功,他追求生命的真谛,他不肯安享富贵。虚度年华,他执着的追求自己的信念,取得不到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甚至家人的认同和理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性格:敏锐、诚实、自我完善、倔强、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主题: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言无痛苦的民众,因此他的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生活、精神道的再现《名人传》读后感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音乐家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岁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从未离开过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於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一八零二年,贝多芬由於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一八一九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一八二七年,人们在Waehringer Friedhof 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八八八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造访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晚年频繁迁居,虽然留下了众多的故居,但是很多故居未能作为展览馆向游客开放。贝多芬当年喜欢居住在名叫海里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的地方,离市区很远,在市区的正北方。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居住这个城区,在这里创作了他第二部交响曲。同年十月,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海里根施塔特遗嘱》,这是一封他写给两个兄弟的信,这封信并未寄出,如今仍然完好地被保存在这里。贝多芬的这处遗址如今被称作为「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屋」,周二至周日向游客开放。
地址:Probusgasse 6, 1190 Wien

帕斯克瓦尔蒂楼房(Paqualitihaus)是贝多芬居住时间较长的一处住所。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一五年间,贝多芬虽然数次离开这个居所,但是最后却又返回到此地。楼房的主人帕斯克瓦尔蒂是贝多芬的好朋友,每次贝多芬出走,他都吩咐佣人不要出租贝多芬的房间,因为“他总是会回来的”。在这里,贝多芬经历了创作的鼎盛期,他的第四、五、六部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地址:Moelkerbastei 8, 1010 Wien

一八二七年,贝多芬去世时,众多的朋友和崇拜者前来吊唁。贝多芬被安葬在魏林格墓地(Waehringer Friedhof)。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 “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於是他就远离了众人。”能够让贝多芬瞑目九泉的是,舒伯特一八二八年也被安葬在此,与他相伴。人们为了纪念舒伯特这位年轻的天才音乐家,在魏林格墓地的旁边修建了一座舒伯特花园(Schubertpark)。如今,这座魏林格大街上的舒伯特花园是众多游客流连的地方。
地址:W ringer Stra呈, 1180 Wien
一八八八年,两位音乐大师的棺木被一起移到中央陵园。如今,贝多芬被埋葬在中央陵园名人墓地32A的第29号墓穴中。
地址:Zentralfriedhof, Simmeringer Hauptstra呈 234, 1110 Wien

一八八零年,崇拜贝多芬的人们还为其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从此,这个地方更名为贝多芬广场。贝多芬塑像的周围围绕著九个小天使,象徵音乐大师不朽的九部交响曲。

音乐家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岁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从未离开过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於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一八零二年,贝多芬由於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一八一九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一八二七年,人们在Waehringer Friedhof 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八八八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造访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晚年频繁迁居,虽然留下了众多的故居,但是很多故居未能作为展览馆向游客开放。贝多芬当年喜欢居住在名叫海里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的地方,离市区很远,在市区的正北方。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居住这个城区,在这里创作了他第二部交响曲。同年十月,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海里根施塔特遗嘱》,这是一封他写给两个兄弟的信,这封信并未寄出,如今仍然完好地被保存在这里。贝多芬的这处遗址如今被称作为「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屋」,周二至周日向游客开放。
地址:Probusgasse 6, 1190 Wien

帕斯克瓦尔蒂楼房(Paqualitihaus)是贝多芬居住时间较长的一处住所。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一五年间,贝多芬虽然数次离开这个居所,但是最后却又返回到此地。楼房的主人帕斯克瓦尔蒂是贝多芬的好朋友,每次贝多芬出走,他都吩咐佣人不要出租贝多芬的房间,因为“他总是会回来的”。在这里,贝多芬经历了创作的鼎盛期,他的第四、五、六部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地址:Moelkerbastei 8, 1010 Wien

一八二七年,贝多芬去世时,众多的朋友和崇拜者前来吊唁。贝多芬被安葬在魏林格墓地(Waehringer Friedhof)。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 “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於是他就远离了众人。”能够让贝多芬瞑目九泉的是,舒伯特一八二八年也被安葬在此,与他相伴。人们为了纪念舒伯特这位年轻的天才音乐家,在魏林格墓地的旁边修建了一座舒伯特花园(Schubertpark)。如今,这座魏林格大街上的舒伯特花园是众多游客流连的地方。
地址:W ringer Stra呈, 1180 Wien
一八八八年,两位音乐大师的棺木被一起移到中央陵园。如今,贝多芬被埋葬在中央陵园名人墓地32A的第29号墓穴中。
地址:Zentralfriedhof, Simmeringer Hauptstra呈 234, 1110 Wien

一八八零年,崇拜贝多芬的人们还为其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从此,这个地方更名为贝多芬广场。贝多芬塑像的周围围绕著九个小天使,象徵音乐大师不朽的九部交响曲。

回答者: yingshupei2 - 二级 2010-2-20 15:52

受难是伟大的注解——《巨人三传》读书报告

《巨人三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

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

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

我们的世界和时代谱就了一部“英雄史诗”。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巨人三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

的传主、作者和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即使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我们

重读这部著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和传主传达给我们的深刻的力量。正如傅雷先生在译

者序言中所说,“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

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

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傅雷先生是为了挽救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和中华民

族而翻译了《巨人三传》,希冀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们能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

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今天,当我们的民族渐渐流于功利主义、我们的社会渐渐盛行物质

欲望的时候,重读《巨人三传》可以使我们从这些巨人们伟大的品质中看清一个民族得以

发展的道路。
一、《巨人三传》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巨人三传》(又译为《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的作品。

罗曼·罗兰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中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之一”

、“人类深深爱戴的作家”。在中国,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3-1912

)、《母与子》(又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4)拥有众多读者,它们表现了作者对

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中部高原一个小镇,少年跟随父母迁居巴黎,一八八六年进入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历史。在罗马法国考古学校(1889-1891)开始研究日尔曼文化,

获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索邦大学教授艺术史。后来辞去大学教职,过着简

朴孤独的生活,潜心文学创作。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

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

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

·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

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

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

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

,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

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

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他的主要戏剧创作,囊括于总标题《信仰悲剧

》(包括《圣路易》,1897;《埃尔特》,1898;《理性的胜利》,1899)和《革命戏剧

》之中(包括《群狼》,1898;《理性的胜利》,1899;《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

》,1902;《爱与死的较量》,1925;《罗伯斯庇尔》,1939)。他的其它重要作品还有

散文集《内心旅程》(1942)、回忆录《贝玑》(1944),以及大量音乐评论等。
《巨人三传》是罗曼·罗兰教授艺术史和研究音乐期间写作的,包括三个艺术家传记

:《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实际

上,罗曼·罗兰很早就倾心于英雄传记的写作,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写作英雄传记,他预计

写的有几十种,有的还未完成。已经发表的除了《巨人三传》之外,还有《米勒传》(19

02)、《亨德尔传》(1910)、《昂贝道格传》(1915)、《甘地传》(1924)、《贝济

传》(1944)等。罗兰计划在每一本伟人传记中写出每个英雄人物的特殊品质和他们之所

以成为英雄的原因。罗曼·罗兰写作英雄传记的目的很明确,正如他在《贝多芬传》初版

序言中所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闷。古老的欧洲在污浊败坏的空气中昏睡。卑鄙的

物质主义压迫思想,阻止政府和个人行动。社会在机巧、卑下和自私中窒息。人类喘不过

气来。让我们打开窗户!重新让自由的空气吹进来!呼吸英雄的气息。”
由于二十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世界进入了一个弱肉强食和物欲横

流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更需要的是高贵的灵魂、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及

以痛苦为人类献祭的榜样。罗曼·罗兰希望通过重新发掘人类历史上的巨人的伟大品质,

以此来激励生活在战乱和痛苦下的人民,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命和对人类的信仰。《巨人

三传》的传主分别是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十

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这些艺术巨匠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一生几乎都充满着

患难,而他们都能在磨难中成就自己的天才。罗曼·罗兰用他细致优美的文笔把这些他所

称为“英雄”的人带到人们面前,并且强调,“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

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慰。”
二、《巨人三传》主要内容


《名人传》读后感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名人传》读后感 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 ——题记(罗曼·罗兰) 回味了罗曼·罗兰在扉页上的话语,我看到这样一个不让我理解的结论:悲惨+痛苦=伟人。 人们都说,伟人、英雄这一张风光的笑脸背后,是一张勤奋努力,辛勤的汗水流淌着的身躯,但我却无法想象,在这些伟人成功之前,所经历的种种悲惨、痛苦的情形的确让人无法想象。 当人们陶醉在《第九交响曲》的震撼中时,贝多芬在抗争贫困、残疾、孤独中带着他的箴言而逝:“用苦难换来欢乐,”从《大卫》到《垂死的奴隶》,再到《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把他的力量和精神寄托到了雕塑上,而孤独悲惨而痛苦的生活将他缓缓地送进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无垠的青天中去。带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顶峰巨著《复活》在教会以及政府人员的威逼下,不屈的列夫·托尔斯泰下定了他摆脱教堂、贵族的决心。 合上《名人传》,我又翻开了语文书,“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所说的正是对这三位功绩卓越的伟人生活的一生最好的解释。 友人说罗曼·罗兰悲,因为他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所受的苦难放大,而把他们的光辉收拢,而我却认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苦难,才创造出了这么一位位栩栩如生的名人;友人说曹雪芹苦,因为他将香菱、林黛玉、紫鹃所受的苦难缩小,而把整张大观园的美图展现,而我却认为,在这张大观园祥和图之后,饱含了一位位红颜薄命的弱女子的凄惨生活;友人说施耐庵难,因为他把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宏图拆开,而把他们单独描写,而我却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结局背后,隐藏着那个封建社会的阴暗。这些足以证明“悲惨+痛苦=伟人”。 从手持笔杆,坚守宫刑之苦的史学家司马迁,到尝百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医学家李时珍,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到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都让我真正明白了:悲惨+痛苦=伟人。 放眼初三余下的6个月,我已经踏上了冲刺的起跑线,带着贝多芬的箴言,不断向前奔跑:用奋斗换来硕果! 也许我们曾经在挫折面前彷徨过,绝望过;也许我们曾经意外的得到挫折带给我们的馈赠,体验过战胜之后的快乐……这些都是我们成长历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选择坚强是最有用的资源。 有一个人,是他伟大的人格,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任何时候都决不向命运屈服。他,一个心灵伟大的人——贝多芬。 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他需要敏锐的听觉,但是1796年他还不到30岁,耳朵就开始变聋,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内脏也被剧烈的疼痛所折磨。贝多芬还不得不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断幻想着幸福,但立刻又幻灭,不得不去承受心灵的痛苦。 而现在的人恐怕想贝多芬这样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呀,很多社会青年,耳朵不聋,手脚不断,内脏健康,但却是在虚度光阴,甚至还学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废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大好前途,如果贝多芬没有残废,没有缺陷,是一个健康的人,那他的一生里肯定有更大的奇迹发生,将会是天才中的天才的。如果那些社会青年有贝多芬一样的残疾和缺陷,说不定是自生自灭,自暴自弃,甚至自杀。 贝多芬的坚强与勇敢,让我非常佩服,不仅是我佩服,相信了解他的人都会赞叹不已,但是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的人生呢?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世界上的名人大部分都是经过风吹雨打的,所以说彩虹,经过与雷电的激战之后才出现。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事情,不仅能让你吸收情感和知识,还能用来反省自己是否坚强过?


名人传中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事情每人一件
米开朗琪罗:有着棕色的胡须和湛蓝的眼睛,是佛罗里达州的一名落魄贵族家的后代,他是一个工作狂人,脾气暴躁、不相信所有人,所有雕塑的事宜都有他亲自操办,采矿、选择岩石···【大卫】【摩西】【哀悼基督】代表事情: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

求!《名人传(记)》读后感
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

名人传的故事梗概 1000字
贝多芬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米开朗基罗传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ounaroti,1475.3.6-1564.2.1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

名人传读书笔记
贝多芬从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米开朗基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她们拿米开朗基罗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如果米开朗基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它就不再那么痛苦,生活在折磨之中,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 读完后,我也认为...

读一篇名人传记的读后感
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

名人传读后感500字
书中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伟人的成长历程。 贝多芬出身贫寒,从小辍学,他的一生坎坷多难。他自己孤独地活着,坚强的活着,但却像与世隔绝般没有一个朋友。他一直痛苦的活着,但却创作了那么多不朽的伟大乐章。他中年失聪,却依然坚持的创作。现如今流传的传世之作,竟大都是那时的作品。他的一生就像...

《名人传》内容概括两千字
米开朗基罗生于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于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时。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艺术冲动与创造中渡过。无数的失败,无数的成功,他走完了自已充满坎坷的一生。最终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无限宝贵的财富。 《《米开朗基罗传》读后感》是一篇关于" 读后感 《米开朗基罗传》 "...

名人传的读后感,2000字,5.15之前,
《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这个作品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

《名人传》中选文,求帮忙,急。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天才,他的天赋很早就另一个天才的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上由他的父亲发现,不幸的是,在贝多??多芬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好父亲每天,和贝多芬的钢琴尽管他的心情,停止训练他,有时与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到一个房间锁定并关闭了一整天,的使用暴力强制他到学习音乐。贝多芬悲...

思想成就人的伟大的实例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

枣庄市17877366111: 求:【名人传】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人物生平记住是要生平 不要一味强调他的精神 还要简短的 不要百科上的 太长了 -
父使雷宁:[答案] 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经过努力成为了音乐家. 和平常人一样米开朗基罗也有着自已的痛苦.他有力量,得天独厚地生来就能战斗,他胜利了.成为了雕塑家.

枣庄市17877366111: 名人传的主要内容 介绍贝多芬传 米开朗基罗 传 托尔斯泰传 的主要内容分开介绍每个传50字左右 -
父使雷宁:[答案] 贝多芬传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又拜海顿为师.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尽...

枣庄市17877366111: 求《名人传》里面的三个主要人物 1.贝多芬 2米开朗基罗 3.托尔斯泰 以上人物主要经历及其性格特点不少于600字!这分够高吧!三个人一共不少于700字+... -
父使雷宁:[答案] 贝多芬:对音乐孜孜追求,不趋炎附势,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他从未享受过欢乐,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世界.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命运交响曲》,在生命的末日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 性格...

枣庄市17877366111: 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和谁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
父使雷宁:[答案] 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故事.其中前两位的人生经历都十分坎坷. 托尔斯泰有地位有财富,精神上却很孤单.

枣庄市17877366111: 名人传中贝多芬 米开朗基罗 托尔斯泰的外貌是怎样的?要原文描写 他们的简介还有经历的苦难是什么? -
父使雷宁: 贝多芬 外貌: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场黄色的阔脸庞......额头突起、宽大......双眼闪烁著一种神奇的力量,是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性格: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米开朗琪罗 外貌: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悲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性格:慈祥、博爱、善良、机智、聪明、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具有高超的雕刻技术屈服于教皇势力

枣庄市17877366111: 米开朗基罗的伟大 事迹和 托尔斯泰的伟大事迹. -
父使雷宁:[答案] 分别留下了伟大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留下了雕塑大卫,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记》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

枣庄市17877366111: 米开朗基罗、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挫折?R了个T.请简答. -
父使雷宁:[答案] 贝多芬:失去听力 但依然创作曲目 乐观面对苦难 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做总替太人工作 可是不为自己的梦想而放弃 托尔斯泰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却因此感到不安,因为他看到比他穷的人,他决心创一个理想社会,却是杯水车薪,一次又一次失败.

枣庄市17877366111: 用简短的词语 概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四字以上的都可以, -
父使雷宁:[答案]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枣庄市17877366111: 《名人传》中三个主人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谢谢 -
父使雷宁: 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米开朗琪罗: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 托尔斯泰:成名以后,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

枣庄市17877366111: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巨人简介500字 -
父使雷宁: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自小热爱音乐,青年时成为誉满欧洲的音乐家.由于对音乐事业执着的热爱,一生不停地研究和音乐创作,最后双耳失去了听力变聋,但是,他仍然热爱研究和音乐创作,直到逝世.他的一生,为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米开朗基罗,起初作为一名普通工匠,由于对雕塑艺术的热爱,之后努力学习探究,成为意大利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为后世留下许许多多著名的雕塑艺术作品,如《大卫》等等雕塑艺术作品.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文学作家,一生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等世界名著,为世界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世界伟大作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