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精神思想上的智慧,说三句!

作者&投稿:将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意思~

直译:三人在一起走路,其中肯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甜美。
这两句话主要是想告诉我们:1做人要谦虚,每个人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进行改进,让自己不犯这样的错误以求进步。
2 第二句讲的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最美的交情不是整天在一起吃喝玩乐,成天形影不离的黏在一起,而是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关心,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陪在你身边,不需要的时候就默默祝福你。淡淡的,没有压力,很舒服,很贴心,想起来这个朋友的时候,嘴角是有微笑的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此外,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文中介绍的天文学要点如下: (1)宇宙的起源。 《灵宪》认为,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清寂寞。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从道根产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运动速度。这种气叫做“太素”。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些都说明了《灵宪》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渊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学。《灵宪》的宇宙起源学说和《淮南子·天文训》的思想十分相像,不过《淮南子》认为在气分清浊之后“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上地下,这是盖天说。而《灵宪》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这是浑天说。 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 (2)关于宇宙的无限性。 战国时代的《尸子》定义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中国的传统思想是把空间和时间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也和西方古代把二者看成是两个互相割裂的概念大不相同。但是,中国和西方一样,在二者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上历来也有争论。《庄子》一书中就有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说法。而西汉末年的扬雄却认为“阖天为宇,辟宇为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的。张衡虽然长期研究扬雄的《太玄经》,并受到扬雄较深的影响,但在宇宙的无限性上却不愿遵循扬雄。《灵宪》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扬雄的思想和目前天文学界最负盛名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在终极本质上是相通的。而张衡的结论却和当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相合。看来,宇宙有限无限的问题还得长期争论下去。 (3)关于天地的结构。 《灵宪》把天描述成是恒星所在的地方,它是一个偏心率极小的椭球:“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则增广千里。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天上有一个北极,枢星正好在这个位置上。日、月、五星都绕它旋转。天还有个南极,是在地底下,人不可见。人目所见的地表面是平的,正在天的中央,“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可见,张衡心目中的地是个半球。在地面上来说,如以8尺高的表在同一天正午测量日影长度,则南北相距千里的两个地点所量得的表影长度相差1寸。 为什么把天地要设想成是个椭球结构?我们已无法了解,或许,一种可能是囿于传统。早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就提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东西比南北长了二千里。《淮南子·坠形训》中也引了这两个数值。可见古人大概相当相信天、地的东西要比南北来得长。 地平说和“表影千里差1寸”的理论,过去人们曾以为是盖天说的内容。但若据此即认为《灵宪》的天地结构模形是盖天说,那就不当了。浑天模型和盖天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浑天的天是球状的,天可以转到地下去。天不仅有出于地上的北极,还有隐于地下的南极。盖天的天则或像一个盖子笼罩着平地(近人称之为第一次盖天说),或者和地构成二片平行的曲面(近人称之为第二次盖天说)。总之,天永远在地之上。天只有北极而不可能有南极。因此,从对天的结构认识来看,《灵宪》只能划入浑天说而不能视之为盖天说。关于地的问题,必须指出,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主要在于天而不在于地。直到唐代一行彻底否定了日影千里差1寸的旧说之前,水平大地的观念还一直存在于浑天说中。就是在一行之后,直到西方天文学传入之前,我国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确的球形大地的数理模型。反倒是《灵宪》中的那种“天圆地平”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4)关于日、月的角直径。 《灵宪》记载,日、月角直径为整个天周的“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现代通用角度单位即为29′21″,[根据钱宝琮的研究,认为《灵宪》的“(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一”当校改为“(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如此则日、月的角直径当为 29′35.3″]。这和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均角直径值31′59″和31′5″相比,误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观测条件而论,张衡测值可谓精确。 在张衡之前的《周髀算经》中也介绍过一个观测:用一根8尺高的竿子垂直立于地面,每当太阳过子午线时量竿影长度。当影长正为6尺时,用一根8尺长、孔径1寸的竹管观看太阳。《周髀算经》认为此时太阳视圆面正好充满竹管。由此,《周髀算经》按照“千里差1寸”的比例关系,求得此时太阳距人目为10万里,进而求得太阳的线直径为1250里。由于“千里差1寸”等基本出发点都是错误的,因而《周髀算经》所得极为荒谬(太阳的线直径实际为139.1万公里)。就观测本身而论,《周髀算经》的结果也是相当粗疏的。按竹管长8尺,孔径1寸计算,太阳角直径为42′58″。误差比《灵宪》所载大多了。 (5)关于月食原因。 在张衡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西汉的刘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见《开元占经》卷九所引)。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而对于月食原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晰的解释。大概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了月食的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这段话中说到,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这样一种月相理论,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大概:“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西汉京房说得更为明确:“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开元占经》卷一引)。张衡的月相理论和他们没有本质的差别,所突出的是张衡强调了月相与日、月相对位置的关系。但这样一来人们自然要问,既然“当日则光盈”,那么何以有时候当日时会有月食呢?对此,张衡回答说:“蔽于地也”,即大地挡住了日光,使日光照不到月亮上去了。张衡把这块大地所产生的影子起个名字叫“虚”。月亮进入虚时就发生月食。《灵宪》对月食原因的阐述是很科学的。 不过,再仔细思考一下虚,人们又会提出问题。按照《灵宪》所说的天地结构,地是其下部与天球相密合的半椭球。那么: (i) 要使日、月能没入地平且能在地下运动,日、月就只能是两个无厚的圆面,这就和上面说的月相理论相矛盾。 (ii) 太阳没入地平后光线就会被地半球完全挡住,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投射上月亮。这样,晚上的月亮应该总是看不见的,这也就根本谈不上月食的问题了。要解释这两个矛盾,只能认为《灵宪》中的地有二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相对天来说的地,那是个半椭球。第二层含义是相对日、月来说的,那是孤悬在天球中央的一个较小的固体物。或者,可以把这二层含义统一起来说:孤悬在天内的是一片陆地,此外的地则全是水,故能与天球下半相密合。这样理解之下,则日、月仍可是个圆球;而日到水下之后日光仍能穿透水而照射到月亮上,只有那块相对较小的陆地才能产生一块虚。当然,在这样推测的时候还得再补充一点,即应该认为在张衡看来,水是一种透明度较高的物质,所以深入地下之后的日光仍能穿透厚厚的水层而射到月亮,产生皓然明月。 (6)关于五星的运动。 《灵宪》中提出了4点极有价值的见解。第一,日、月、五星并非是在天球球壳上,它们是在天地之间运行,距地的远近各有不同。第二,这7个天体的运动速度也不同,离地近的速度快,离地远的速度就慢。第三,《灵宪》用天的力量来说明行星之所以有留、逆、迟、速等运动变化现象(“天道者贵顺也。近天则迟,远天则速。行则屈,屈则留回,留回则逆,逆则迟,迫于天也”)。第四,按照五星离地远近及其运行的快慢,可以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附于月,属阴,包括水星和金星。另一类附于日,属阳,包括火星、木星和土星。 《灵宪》上述这4点都很有意思。其中第一点可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虽然实际情况要比这种概括复杂得多。第二点则与古希腊人的思想完全相合。而在中国,则在张衡之前还没有人提起过,并且在他之后也未对此点给予重视,这就使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三点虽然说得非常含混难解,而且完全不正确,但它却显然是在寻求说明行星运动之所以有顺逆迟速的力学原因。这种努力的本身值得在整个天文学史上大书一笔。1500多年之后,王锡阐在《五星行度解》里提到了类似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天对日、月、五星有一种类似磁石吸针的力量。王锡阐的思想的力学性就更明确了。虽然张衡、王锡阐的思想都并不正确,但是行星和它们的卫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一颗行星)的运动,的确都是受到万有引力定律所支配的。因此,追究这些天体运动中的力学原因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在西方,对于这种力学原因的探讨在张衡之后的1000多年里仍然是没有的。许多伟大的希腊天文学家都只有对日、月、五星的运动作精细的运动学描述,而从未想到过解释其力学原因。力学原因的探讨要直到16世纪科学革命开始之后才被提出来。第四点也很有意思。《灵宪》的行星分类正好是太阳系中内行星与外行星的分类。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都是绕太阳转的,而月亮则是绕地球转的。所以,“附于月”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张衡和其他古人一样,把月亮作为阴的代表。不过,从金、水两内行星的运动来说,人目所见的鲜有和外行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外行星只能从晨出于东方开始一个会合周期。而内行星则在一个会合周期不但可以晨出于东方,而且还可以像月亮一样,昏出于西方。正是由于这种昏出于西方的相似性,《灵宪》才提出“附于月”的说法。 (7)关于星官。 满天繁星,古人将它们组合成一个个星组,以便于对它们进行辨认和观测。这些星组少则一星,多则数十星。这样的星组古人称之为星官。由于各个天文学家的取舍、组合方法并不都相同,因此形成了许多家不同的星官体系。直到张衡时代,流传于世的星官体系有以《史记·天官书》为代表的体系,有石氏、甘氏、黄帝以及“海人之占”等等的体系。对这些各有特色的体系,张衡作了一番比较、整理和汇总的工作,发展出了一整套收罗恒星最多的新体系。《灵宪》记载,其中“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张衡的这一星官体系整理工作比(三国吴)天文学家陈卓总结甘、石、巫咸三家星官的时代要早100多年,而且所包括的星官、星数比陈卓要多得多(陈卓所总结的有283官1464星),成就当然要比陈卓大。可惜张衡星官体系已经失传,这是我国恒星观测史上的重大损失。 与恒星星官有关的一个问题是,《灵宪》中提出了星空里还存在一种“微星”即很暗弱的星,其数有11520颗。这个数字并非严格得自实测,而是来自《易经》中神秘的“万物之数”。数字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张衡认为有微星存在,且星数比亮星多得多,这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8)流星和陨星。 天空中除了日、月、星(古称三光。星包括行星和恒星)这些常见成员外,还不时见到流星之类的天体。《灵宪》认为“及其(按:指三光)衰也,神歇精■,于是有陨星。然则奔星之所坠,至地则石矣”。这里,张衡继承了前人“星坠至地则石也”(《史记·天官书》)的思想,对陨石的来源予以较正确的解释。同时,张衡还探讨了陨星产生的原因,认为是与日、月、星的衰败有关。虽然这个想法不正确(太阳系内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流星体,当它们在运行中与地球相遇,进入大气层后因摩擦而燃烧,便成为流星;较大的流星体在大气层中未及烧尽而坠落地面,便成为陨星,或称陨石),但是,每个天体都有发展到“衰”败死亡的阶段,这却是非常科学的结论。张衡的这个思想非常合乎辩证法,而且也正是西方古代天文学中所缺乏的。 与陨石相联系,《灵宪》中对恒星的产生也有一种解释:“地有山岳,以宣其气,精种为星。星也者,体生于地,精成于天。”这种星生于地的见解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它是当时已流行了几百年的天地相应的思想的反映。《灵宪》说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万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纪。”这些所谓天地之间的对应,纯粹出于人的主观附会,毫无内涵上的科学联系。例如,所谓天的九位(即古人所谓九天)和地的九域(即所谓九州)全都是中国古人的人为划分。所以,这种相应纯属数字偶合。不过,张衡之所以会有山岳之精气上升为星的想法,原因即在于他见到的陨星至地都是石头,而山岳则正是最多石头的地方。石头又怎能上天?所以必然会想到这是山岳的精气,这就可以上升到天上成为星。这些反映了陨石来自天外的思想。而在西方,直到17世纪,还有天文学家认为陨石并非来自地外的说法。 《灵宪》作为一篇杰出的古代天文学著作,当然仍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各点外,比如文中还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当作事实记载在内,甚至说嫦娥入月后化成了蟾蜍。至于文中流露的种种星占术思想,那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倒也不必去苛求张衡。总之,尽管《灵宪》有一些缺点,但是它在天文学史上的意义并不因此而逊色。梁代刘昭赞颂张衡是“天文之妙,冠绝一代”,其评价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灵宪》这篇杰出的著作。 [编辑本段]制做浑天仪 张衡所做的浑天仪是一种演示天球星象运动用的表演仪器。它的外部轮廓有球的形象,合于张衡所主张的浑天说,故名之为浑天仪。这架浑天仪在《晋书·天文志》中有三处记载。一处是在“天体”节中,其中引到晋代科学家葛洪的话说:“张平子既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其伺之者以告灵台之观天者曰:璇玑所加,某星始见,某星已中,某星今没,皆如合符也。”在“仪象”一节中又有一段更具体的细节描写:“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荚于阶下,随月盈虚,依历开落。”这里又称为浑象,这是早期对仪器定名不规范的反映,并不表示与浑天仪是两件不同的仪器。第三处则在“仪象”体之末,说到张衡浑天仪的大小:“古旧浑象以二分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也。张衡更制,以四分为一度,凡周一丈四尺六寸一分。” 从这三段记载可知,张衡的浑天仪,其主体与现今的天球仪相仿。不过张衡的天球上画的是他所定名的444官2500颗星。浑天仪的黄、赤道上都画上了二十四气。贯穿浑天仪的南、北极,有一根可转动的极轴。在天球外围正中,应当有一条水平的环,表示地平。还应有一对夹着南、北极轴而又与水平环相垂直的子午双环,双环正中就是观测地的子午线。天球转动时,球上星体有的露出地平环之上,就是星出;有的正过子午线,就是星中,而没入地平环之下的星就是星没。天球上有一部分星星永远在地平环上转动而不会落入其下。这部分天区的极限是一个以北极为圆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当时称之为内规。仿此,有一以南极为中心,当地纬度为半径的小圆,称之为外规。外规以内的天区永远不会升到地平之上。 张衡天球上还有日、月、五星。这7个天体除了有和天球一道东升西落的周日转动之外,还有各自在恒星星空背景上复杂的运动。要模拟出这些复杂的运动远不是古代的机械技术所能做到的。因此,应该认为它们只是一种缀附在天球上而又随时可以用手加以移动的一种附加物。移动的目的就是使日、月、五星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和真正的位置相适应。 张衡瑞轮 荚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机械装置。所谓荚是一种神话中的植物。据说长在尧帝的居室阶下。随着新月的出现,1天长1个荚,到满月时长到15个荚。过了月圆之后,就一天掉1个荚。这样,数一数荚的荚数就可以知道今天是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哪一天和这天的月相了。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文历法的进步。张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张衡的另一个有杰出贡献的科学领域是地震学。他的代表作就是震烁古今的候风地动仪的发明。不过,要声明的是,现在中国所见到的地动仪,并不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而是后人复原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就毁于战火了,地动仪发明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这是他在太史令任上的最后一件大工作。在《后汉书·张衡传》中对这件事有较详细的记载。自19世纪以来即有人力图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来复原张衡的这项伟大的发明。到了20世纪50年代,王振铎先生“复原”了张衡地动仪(见右图),并且被认为是科学的,甚至广泛的被纳入小学生课本。不过,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多次在公开场合大出洋像,它要么不能动,要么就是跺脚也会被当成地震,可是人们却误信王振铎的复原就是张衡原本的发明, 国内外学者也因此早就开始不停的否定它。其中不乏言辞激烈者,这给张衡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的名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今证明,不是张衡的地动仪有错,而是王振铎先生的复原有原理性错误。不过,王振铎在地动仪外型上的复原,还是卓有建树的,这点应该肯定。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 (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恋花)

  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等下


什么是人生精神
但是,精神又是一种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气概和品格。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比如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一种凛然正气和精神品格。人的精神应该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灯塔,照射愚昧和无知,驱散...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内容提要
犹太人智慧的精神和思想内涵,是本书上篇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探讨犹太文化特性,我们得以了解犹太人智慧的根源。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是聪明的秘诀。这种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渴望,更体现在对道德、正义和人道主义的坚持。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文化底蕴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人为什么会有好智慧思想,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智慧?先理解智慧是什么吧,和智商和情商不一样 智慧要思考要领悟,从生活经验中来的,人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是生活在社会的 而其他动物,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没有生活在人类社会,

职场上真正聪明的人是什么样的?
遇到困难时,不多说话,只靠行动改变自己,看上去也很沉默寡言。真正聪明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明白人,能看穿他人,能洞察事物,但他没有说,即使被追问,也只是简单地说几句。当你看到发生的事情时,你会一笑置之。聪明人,内心很强大,总是有足够的智慧去应付各种困难,在...

思想、智慧、知识,都有哪些区别?
个人认为,思想和智慧都依托于知识,但是思想相对而言更广泛一些,有对有错,但是智慧不一样,智慧是正确的思想结晶。所以,我要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更要尽力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附:博姆和克里希那穆提的对谈——】 博姆:我们开始这个问题之前,还有另外一点要谈:如果你说思想是物质的(physical),那么精神或...

赞美一个人聪明的名言
1、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但丁 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聪明人会用雄心本身来治愈雄心。他的目标如此高尚、财富、地位、幸运和恩惠都无法使他满足。—— 拉布吕耶尔 4、身强力壮的,固然是幸福;然而聪明智慧的,还要幸福数倍!—— 克雷洛夫 5、能聪明地充实...

要想成为成功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思想上跟一般人有什么无同?_百度知 ...
成功的人并非都是脑力超强的人,却定少不了刻苦努力的付出及那种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古人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则定能成功。现今亦如此。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失败中获得智慧。要知道,他们很少从成功中获得智慧。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大爱,大智,大勇,大气。大爱能给人强大的力量...

《人生的智慧》感悟心得
帮助的人:74.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西方哲学史的第一篇,叔本华晚年的著作《人生的智慧》。其实严格来说这本书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更多的是作者到达晚年之后把生活的经验及感悟再加上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统一和提炼。便有了这本充满人生智慧的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述这本书的话: 此书...

如果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坚持不懈的`精神,确实是胜利的关键,因为胜利永远是少数人的福利,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不断的打倒那些已经失去信心的人,让自己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以后,终于走到胜利的身边。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领导一个人的胜利,因为一个人真正动力的来源,正是自己那一份思想上的觉悟,以及精神上的认识。能够在精神上...

古希腊「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有哪些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他认为,只有通过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2.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与知识密切相关。他认为...

绥阳县19176244142: 谁给我3句最能体现孔子主张与智慧的名言 -
边怀培磊: 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

绥阳县19176244142: 古代诗人哲理名言有哪些? -
边怀培磊: 1. 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 2.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放言》 3.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绥阳县19176244142: 中国古代思想中蕴含哪些人生智慧?如何利用这些人生智慧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
边怀培磊: 传统文化与智慧 、儒家文化智慧1、敬宗教观:敬、知、事2、内圣外王道:修身养性与治安邦3、伦理道德原则:五伦关系与仁义礼智信4、择善教育观:习型社二、道家文化智慧1、道自:相反相、物极必反、量变质变2、智慧:知足乐、返朴归真、守弱、守柔、守、守拙--若反3、政治智慧:治三、佛家文化智慧1、佛教基本思想:四圣谛、八道2、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3、禅宗智慧:明见性、顿悟佛、定慧双修

绥阳县19176244142: 古代人民有哪些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精神? -
边怀培磊: 有人说古代的人是非常有智慧的,我们都是根据历史几句和个人留下的笔录来判断的,值得我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比如东方的四大发明是最能说明的;同时西方文明也是在有创造力的前提下出现的.虽然这些文明对我们有深远影响但是,一个文明的出现需要的过渡确实艰难和残酷的.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说明古代人比我们现在人强多了,心性,品质,创造和积极行值得我们学习.

绥阳县19176244142: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几句话,你知道吗 -
边怀培磊: 易经中最有智慧的几句话,句句含有哲理: 1、一阴一阳之谓道.语见《周易·系辞上》.易经认为,事物都由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比道.易...

绥阳县19176244142: 《易经》体现了古人的哪些哲理智慧?请举例说明? -
边怀培磊: 从思想、方法、世界观诸方面.首先从思想层面周易有【变易、简易、不易】的哲学思想比欧洲【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早了一千多年;其二:方法论,周易的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是认识世界的核心.【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孔子在“系辞”中明确指出的观点.其三世界观:万物都是一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周易的另一个伟大发明,数千年屡试不爽.甚至包括百年前计算机的发明,同样没有离开周易的理论.【二进制理论】.

绥阳县19176244142: 概括介绍古代名人精神、功债的优美句子,如李白、屈原、诸葛亮、陶渊明、项羽等,做作文素材用. -
边怀培磊: 评价李杜的诗歌,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诸葛亮: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陶渊明: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项羽: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绥阳县19176244142: 各位高手能把你们最喜欢或觉得最有道理的一句古人的名言写给我吗? -
边怀培磊: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得静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来得,才是心体之真机.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译文〕一...

绥阳县19176244142: 赤壁赋中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边怀培磊: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句子是: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在《赤壁赋》第三段中,作者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