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持续多久

作者&投稿:施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静脉输血的不良反应?~

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过敏性反应和荨麻疹

输血后可发生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型为过敏性反应;重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这些反应属于血浆蛋白免疫性反应,即抗原抗体反应。

1、原因:

(1)IgA抗体:有些受血者缺乏IgA,当输血或其他刺激后产生抗IgA抗体(可不一定有输血或妊娠史),当输入相应IgA时便发生IgA的抗原抗体反应。

(2)过敏体质:对普通变应原(如花粉、尘埃等)敏感的人,易发生中度至严重荨麻疹,这可能由于IgE抗特应性变应原所致。

(3)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如青霉素)通过输血传给受血者,当受血者接触相应抗原时可发生过敏反应。

(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种患者当注射免疫球蛋白时易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和体征

(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关节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脉快、低血压、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二、发热反应

在输血期间或输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摄氏度以上并有发热症状者。

1、原因

(1)热原:热原是由细菌和不洁物产生的,如蛋白质、死细菌及细菌产物。

(2)免疫反应:多次输血或妊娠后受血者产生白细胞抗体(也可以是血小板或血浆蛋白抗体),当再次输入血细胞(也可是全血)时可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热原。

2、症状和体征

常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摄氏度。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5-120分钟内发生,当患者白细胞凝集素效价高时,可在开始输血5分钟就出现面潮红、热感,输血后1小时出现高热。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和头痛,反应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后完全消退。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分。

1、原因

(1)免疫性溶血反应:一、ABO血型不合:抗体为IgM抗体,为天然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二、Rh血型不合:抗体为IgG抗体,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外溶血。三、其他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发生的溶血有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四、献血者间血型不合: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多个献血员的血。

(2)非免疫性溶血反应:此类反应较少见,包括低渗液体输注;冰冻、过热或机械操作作破坏红细胞;某些药物的混入;献血或受血者红细胞有缺损(如某些红细胞缺陷性疾病)

2、症状和体征

(1)这类反应多半在输血过程初期,输入数十亳升后发病,表现为寒战、面潮红、呼吸困难、低血压、创面渗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尿少,尿闭以至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常于反应后1-2周变得明显)。

(2)患者可突发休克,可发生广泛渗血及凝血障碍而一步引起DIC。

(3)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常见于Rh血型不合,偶见于其他血型系。在经产妇或有输血史者,输血后数天或周发生原因不的发热、贫血、黄疸,症状轻微,网织红细胞增多,球形红细胞增多,结体球蛋白降低,可有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少见。

四、细菌污染的反应

在现代设备和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可以做到血液不受细菌污染,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细菌污染仍然或多或少地发生。

1、原因

(1)血袋、采输血器具消毒不严、破损。

(2)开放式采血和制备血液成分、输血。

(3)献血者皮肤消毒不严,采血部位有化脓病灶。

(4)血液保存、管理不严。

2、症状和体征

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于输少量血(10-20毫升后突然病情加重,极度不安,发生剧烈寒战、高热、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干咳、发绀、面部潮红,皮肤粘膜出血,腹痛、腹泻,血压下降、脉细弱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DIC和急肾衰而死亡。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和肺部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高热休克和皮肤充血是常见特征。休克为温暖型,皮肤潮红而干燥。体全麻患者可能只有血压下降和创而渗血,而无寒战与发热。

五、循环系统负荷过重

大量输血或受血者心功能不全时,输血可致心衰、肺水肿,严重者则可在数分钟内死亡。这是由于输血过多过快、超过患者的正常血容量所致。

1、原因

(1)老年心功能较差、儿童血容量少,这都不能耐受大量输血。

(2)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慢性严重贫血者。

(3)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或输注高浓度白蛋白(20-25%)而引起大量组织间隙水分进入血管内,引起心脏负担过重。

(4)血浆胶体压下降(如低蛋白血症)或肺血管渗透性增加(如大面积肺炎)时输入量虽不多,但只要血管内压升高,即易引起肺水肿。

2、症状

早期的信号是全身静脉压升高,伴肺血管内血量增加和肺少量减少。输血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患者突然心率加快、心音变弱、脉搏微弱、呼吸困难、胸紧、头痛、头胀,发绀、咳出大量血性泡沫痰,直坐时颈静脉怒张、肺部出现湿性罗音,可发生心房颤或心房扑动,严重可于数分钟内死亡。临床症状加上收缩压迅速增加6.7kPa以上时,可作此诊断。

六、高血钾

全血和红细胞在保存期间,随着库存时间的增长,其血浆中的钾含量也逐渐增多,这是由于红细胞中K+的外溢,大量输血可引起钾中毒,患者血浆中钾浓度达到8毫摩尔/L时,可引起心电图显著改变,约为10毫摩尔/L时,可认为是即刻死亡的原因。

七、枸橼酸盐中毒

临床输血中的血液大多数是用ACD或CPD抗凝,当大量输血或换血时,血浆中的枸橼酸盐盐很容易达到中毒水平(约1g/L),这是由于过量的枸橼酸盐同血钙结合成整合物,而引起低血钙。

八、氨血症与酸碱失衡

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增长,血中氨的浓度将逐渐增加,贮存到3周的血中氨的浓度可约等于新鲜血中氨浓度的8-9倍,所以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应给大量贮存血。

临床医师在考虑输血或输成分血时,应权衡对患者的利弊,在患者具有明确适应证,并考虑到输血的价值大于可能的危险性和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时,才能决定输血;检验科和输血科(或血库)人员应做好实验室检查;护理人员应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做好观察和护理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输血治疗的危险性。

输血后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是急性的,几分钟就可引起,感染发热可能几小时发生。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有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10%,即使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献血者挑选、血液采集、加工和贮存,仍然可能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在决定给病人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必须权衡利弊[1]。
2分类
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
急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
(一)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发应两种。
1.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荨麻疹等。
2.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等[2]。
(二)临床表现及处理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中重度和威胁生命的反应。
1.轻度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浆中含有某种蛋白所引起的轻度超敏反应,组胺在局部皮肤过多释放。
【临床表现】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皮疹和荨麻疹,常常伴有皮肤瘙痒。
【处理方法】 ①减慢输血速度。②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如果经以上处理,30分钟内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注,如30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预防】 一般在输血前30分钟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3]。
2.中重度反应 是由于库存的血液成分释放出细胞因子和(或)所输血中的白细胞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致热原释放引起的。又被称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需要定期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
【临床表现】患者一般在输注血制品30~60分钟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可以出现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
【处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②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和血库;③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分析。④肌肉注射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mg)。⑤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⑥一般经以上处理15分钟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预防】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或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每单位红细胞3~4小时,浓缩血小板每袋2小时),并且可在输血前60分钟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但如果有血小板减少,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包括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和输血相关肺损伤。
(1)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4]。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甚至可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果患者意识清楚,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症状可以在输血开始后几分钟内出现,而对于意识不清或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而言,因DIC引起的低血压和出血不止可能是急性溶血的唯一表现。
【处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③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④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用利尿剂,如速尿1~2mg/kg。⑤监测凝血状态,预防及纠正DIC。⑥核查血液标签及送检样本: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监测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气分析、尿潜血、血红蛋白尿及胆红素水平。⑦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
【预防】①正确填写输血申请单;②交叉配血;③标签管理系统,正确标示血样和血制品;④输血开始前严格进行“三查七对”;⑤对于曾经有不明原因输血后血管内溶血的患者,应筛查少见血型抗原的抗体,如Kidd、Kell及Duffy系统抗原。
(2)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
根据统计,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细菌污染的概率为0.4%~2%。如果献血者献血时处于菌血症状态就可能会发生污染。而在采血、血液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塑料采血袋制造缺陷或损害;在污染的水浴中解冻血浆或冷沉淀等,都有可能出现血液污染。假单胞菌是后三种情况的典型污染菌,可以在低温状态下(2~6℃)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繁殖。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注开始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延迟至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突起高热寒战和低血压。
【处理方法】 ①发现症状立刻停止输注,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所输血液行涂片染色检查。②应用广谱抗生素。③如有休克发生,积极抗休克治疗。
(3)液体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多发生于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及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
【临床表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内出现湿罗音。
【处理方法】减慢输血及输液速度,控制总入液量,保持出入平衡,必要时可使用强心剂[5]。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慢性贫血患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都应减慢输血速度。
(4)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的过敏性休克相对比较罕见。典型情况在血浆置换时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原因。比较罕见的原因包括受血者有IgA缺陷,输入任何血制品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后产生。典型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率加快、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患者常焦躁不安。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发生致命的后果。
【处理方法】同急性血管内溶血。对于IgA抗体阳性患者,应输注IgA阴性的血液制品。
(5)输血相关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通常由于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受血者白细胞的抗体,几乎都发生在供血者是多次生育的经产妇的情况。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4小时发病,表现为快速的呼吸衰竭,肺部X线检查见弥漫性阴影。
【处理方法】治疗上无特定方法,主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预防】尽量不采用多次生育的经产妇所供的血制品。
(三)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
急性输血反应刚发生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输血反应的诊断和分型比较困难,除轻度的荨麻疹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外,其他急性输血反应都有可能致命,因此密切观察和分析病情非常重要。根据WHO临床用血的规定,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如下:
1.除轻度反应外,其他所有的输血反应都必须立即报告患者的主治医师,并通知提供血液的血库。
2.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记载输血反应的类型、输血后多长时间出现输血反应、输注的血制品的容量、类型和血袋编号。
3.采集标本送检:血液标本1(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血样)送检全血细胞计数、凝血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尿素、肌酐、电解质;血液标本2送检血培养;输注的血液及带有残留红细胞和血浆的输血器;出现反应后的第一份尿样。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5.完成初步原因分析后,将下列标本送检: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输血后12小时及24小时的血样(1份不抗凝,一份EDTA抗凝。);患者24小时的尿样。
6.将调查分析的结论记录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以便今后进行进一步分析[6]。
迟发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后数日、数周或数月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输血传播性疾病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
(一)输血传播性疾病
是由于供血者的血液中含有感染性病原体,导致受血者发生相应的感染性疾病。献血者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因而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严格来说,细菌污染(来自供血者的皮肤和血液)也应属于输血传播疾病,在制备过程血制品被细菌污染,或细菌感染来自感染的供者的情况很少见。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包括:HIV-1和HIV-2的感染、HTLV-I和HTLV-II的感染、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人类微小病毒B19及弓形虫感染等。受感染患者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而无任何相关表现。
1.常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
(1)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AIDS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性传播和血传播。
HIV既存在于血浆中,也存在于细胞中,因此,输注全血、成分血、血浆及其制品均可传播HIV。在输血传播疾病中,AIDS的危害最大。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以及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对输血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血液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普通人群血检HBV抗原阳性率占总人口的12%左右,是我国血液传播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很严重的一种传染病。HBV通过血液感染后可以发生急性肝炎,随后缓解或转化为慢性肝炎。长期后果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长期输血的患者应注射乙肝疫苗。
(3)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临床过程常为无症状感染和慢性感染,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4)梅毒: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直接性接触传染为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从淋巴结进入血液在体内大量播散,三期梅毒侵犯皮肤粘膜、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严重后果。另有部分梅毒患者未经治疗或治疗药物剂量不足,治疗不彻底,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抽血检查时可发现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为隐性梅毒或称潜伏梅毒。
由于梅毒螺旋体对低温很敏感,捐献者的血液在2℃~6℃保存72h后再发往临床使用,可有效避免漏检阳性梅毒的感染,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虽然梅毒阳性并不表示有HIV感染,但却显示了献血者有很高的HIV及其它性传播疾病的接触风险,因此,梅毒阳性者不是合格的献血员。
(5)巨细胞病毒(CMV)感染:CMV感染在全世界分布,人是CMV的唯一宿主。发展中国家人群中CMV抗体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巨细胞病毒可以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成人CMV感染和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先天性感染: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CMV后,胎儿可表现为隐性感染,也可致死胎、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②新生儿感染:出生3个月内出现肺炎、肝炎、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③儿童和成人感染。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肺炎、肝炎及心肌炎。④免疫缺陷及器官移植病人的CMV感染,可表现全身各器官感染,病情重,病死率高。
CMV病毒主要存在于白细胞中,因而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物可以预防传播CMV。高危人群应输注CMV阴性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7]。
(6)疟疾:疟疾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存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域。疟疾的潜伏期(由蚊叮至病发)约为七至三十日,部份会长达十个月。患疟疾最严重的後果是影响中央神经系统,可出现神智不清、抽筋、血液和肾脏问题,患者可於24小时内死亡。在非流行地区,经输血传播的疟疾极其少见,与输入的疟原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所有的血液成分都可以携带疟原虫,疟原虫在冷冻细胞中可存活数年。
最近到过疫区或感染过疟疾的人均不是合格的献血员。
(7)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HTLV-Ⅰ/Ⅱ):也称为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是由细胞介导传播的感染人类的逆转录病毒,。HTLV-Ⅰ在体内主要感染CD4 + T淋巴细胞,主要通过母乳喂养、性传播、输血和静脉吸毒共用注射针头等途径传播。HTLV-Ⅰ感染主要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地区、非洲中部和西部、美洲中部和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我国HTLV感染流行地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抗HTLV-Ⅰ阳性率为0.024%。
某些感染HTLV-Ⅰ/Ⅱ的患者可能发生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或)淋巴瘤(ATL),也可能引起HTLV-Ⅰ相关脊髓病(HAM)/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
HTLV-Ⅰ/Ⅱ只感染淋巴细胞,不存在于血浆中,去除白细胞的血浆制品不会传播HTLV。血液制品保存14天以上,HTLV不再有传播能力。
由于HTLV-Ⅰ/Ⅱ在我国感染率很低,又主要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故建议可在我国HTLV流行区先开始对献血者进行筛查,对其余HTLV感染率很低的地区只在初次献血时检测一次。
(8)其他少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人类短小病毒B19感染、EB病毒感染、锥虫病、布鲁菌病、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莱姆病等。有报道说克-雅氏病也可能通过输血传播。
2.输血传播疾病的筛查和预防
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我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规定,采供血系统对ALT、HBsAg、抗-HCV、梅毒及抗-HIV 5个项目进行检测
虽然经过严格的检验,但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窗口期”:在梅毒、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感染初期,虽然已有病原体感染,但机体尚未形成抗体,此时检验其抗体阴性。
(2)目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在,抗体检测不到,但可采用基因诊断技术(PCR方法)对“窗口期”的病原体DNA或RNA检测,提高检测阳性率。因PCR方法的实验技术要求高,成本贵,难以普及,还不能列入常规检测范围。
(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由于实验本身的误差,可造成实验结果的假阴性。
(4)献血员自身情况造成:由于某些献血员自身的免疫力差,即便是感染了某些病原体,机体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所需时间长,因而造成输血感染的问题。
为了保证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血液质量,积极开展无偿献血,严格对献血员筛选,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加强血液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
主要包括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多次输血后铁超负荷。
1.迟发性溶血反应
妊娠或多次输血患者红细胞被致敏后,体内的红细胞血型抗体水平减低,以致于输血前监测未能发现。当输入带有相关抗原的红细胞时,患者体内再次发生免疫反应,抗体水平升高,使带有相关抗原的红细胞在输注后5~10日内破坏。一般为血管外溶血。
【临床表现】多有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偶有血红蛋白尿。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处理。监测抗人球蛋白试验、胆红素水平及行血型再检测。
2.输血后紫癜
是一种输血后的同种免疫反应,可以是HLA同种免疫反应或HPA(人类血小板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所致,比较罕见但有潜在致死危险。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5~10日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PLT<100×10/L。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及出血,。
【处理方法】一般血小板高于50×10/L时不需特殊处理。如低于20×10/L或有明显出血表现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①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mg/kg。②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kg),连用5天。③血浆置换。④如血小板过低、出血明显,或重要脏器出血,可选用与患者抗体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一般而言,抗体不合者输注无效。
3.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D)
是一种致死性的输血并发症。一般发生于输血后10~12天。过去普遍发生于骨髓移植等免疫缺陷患者。但近年来非免疫缺陷受血者发生TA-GVHD已被公认,由亲属供血者引发者居多。其中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预测危险性较非亲属间输血高,第二代血亲供血者,如(外)祖父母、(外)孙子女等,比第一代血亲供血者危险性更太,故美国血库协会(AABB)建议对所有血亲血液都进行辐射。发病主要与供受者的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基因有关。
【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或血水便,腹泻多伴有腹痛)、肝功损伤(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肿大,黄疽,ALT、AST、LDH等不同程度增高)及血象三系减少。本病预后很差。
【处理】目前大剂量肾上腺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均不能降低死亡率。多采取支持对症治疗,强调预防为主。
【预防】 可采取经γ射线照射血液制品后再输注,减少淋巴细胞增殖,预防GVHD发生。也可采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
4.铁超负荷
每单位血中含铁约200mg~250mg,长期输血者大概在10~20次输注后患者出现铁超负荷,一般输血1年后或输注红细胞50次后需要开始除铁治疗。
【临床表现】长期输血导致的铁超负荷,表现为实质组织(如肝脏、心脏)的纤维化和功能损害,称为继发性血色病,若仅组织含铁血黄素沉着,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累及的组织有肝脏、心脏、皮肤、胰腺及其他内分泌腺,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心力衰竭,糖尿病,不育及生长抑制。
【处理】 采用铁结合因子,如去铁胺,20~60mg/kg/d,去铁酮(Deferiprone)75mg/kg/d,将血清铁蛋白保持在1000μg/L以下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铁在体内聚积,逆转心脏及肝脏疾病。对于重症铁超负荷者,可以联合使用去铁胺和使用。去铁胺对去除肝脏中沉积的铁有优势,而去铁酮更能去除心脏中沉积的铁。去铁胺有眼、耳及骨毒性副作用,但一般可以耐受。去铁酮主要有粒细胞缺乏的副作用。
临床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要有充分认识,应该在充分评估输血对患者的风险和利益的基础上作出输血的决定,同时具备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避免、及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常见输血反应的症状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寒战、发热等等,反复出现输血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禁用血浆以及血浆制品。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的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者是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

阿司匹林肠溶片,出现的副作用多久才能消失?
阿司匹林肠溶片,出现副作用中胃肠道反应一般需要停药三天才能消失,而阿司匹林副作用中的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停药后一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

病人输血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多由细菌产物的致热源引起,或对输入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发热。主要表现于输血1小时发生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1℃,或伴恶心呕血、皮肤潮红、头痛,血压多无变化,数小时后症状完全消退,可伴大汗淋漓。发热反应时应将血标本送检,做血...

输血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可有皮疹、荨麻疹、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可有寒颤、发热、恶心、呕吐、出汗等。3、溶血性不良反应,有高热、寒颤、心悸、气短、血红蛋白尿、腰背酸痛、肾功能衰竭。4、输血量过大或过快等可导致急性心衰。5、传播各种血行传染...

输错血有没有几个月了才出现不良反应
你好 这种情况是不会的,因为血型错误当时就会血液凝集发生溶血反应,后果很严重,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输错少量一点几个月了也会代谢干净了,不会再有反应了,建议放松心情别担心。

献血后头晕呕吐
正常的。献血后不良反应,如头晕、呕吐等,一般由于精神紧张,还有头天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又没有进食早餐,会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目眩。大家都知道了,鲜血都身体有益无害,但要注意献血前两餐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避免出现“脂肪血”,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馒头、面条、蔬菜等清淡食物。最好洗一次澡...

尿毒症血液透析不良反应有什么?身体本来就差,不良反应会不会对生命...
透析前一定要进食,否则连四个小时的透析都难以坚持。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可能被逐渐排出,若血液中的血糖不足,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心慌、眼花,甚至晕厥。这时,必须得到医生和护士的及时帮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考虑在透析时适量进食,以避免此类症状。尿毒症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美尼尔氏...

为便于追查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
【答案】:E 解析: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E对),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应保存在冰箱中一定天数,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
【答案】:D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七条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输血反应有哪些症状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问题二:输血反应的概念是什么?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包括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大类。一、溶血性不良反应 输血中或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即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

兖州市17783728383: 输血反应输血后多久才能起不良反应呢! -
丙彦苏乐:输血反应分急性输血反应和慢性输血反应输血反应会有皮疹,溶血等表现急性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或输完血后几个小时内就发生输血反应,这类的输血反应一般都反应速度比较快,病情比较重慢性输血反应多为输血后三五天才发生,如果在一周内没什么输血反应的话那就没什么大事了不过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我能知道的就这么多了,还希望你能看明白~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