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投稿:东郭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希望劳有所得不怕艰辛的愿望
深层上表现了作者隐居山林,即使艰难依旧不为名利的隐居之乐,隐士之风
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靠,理想的归宿。只要保持名节,他劳而不怨。末两句在诗意上作一转折,使作品进入一个思想高度,韵味悠深,耐人寻绎。

即使沾湿了我的衣服也不足惜感到可惜,只要不违背我的本意便可以了。表达了作者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思想,抒发了朝廷黑暗的感叹,对自己遭到贬谪的遗憾自己对自己坚持的肯定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即使艰难,依旧不为名利的隐居之乐、隐士之风。

该句出自宋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宋代 陶渊明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扩展资料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创作背景: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归园田居 (陶渊明组诗作品)



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希望劳有所得不怕艰辛的愿望,深层上表现了作者隐居山林,即使艰难依旧不为名利的隐居之乐,隐士之风 。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



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希望劳有所得不怕艰辛的愿望
深层上表现了作者隐居山林,即使艰难依旧不为名利的隐居之乐,隐士之风
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靠,理想的归宿。只要保持名节,他劳而不怨。末两句在诗意上作一转折,使作品进入一个思想高度,韵味悠深,耐人寻绎。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即使艰难,依旧不为名利的隐居之乐、隐士之风。

该句出自宋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关于陶渊明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 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

陶渊明的资料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

初一必背古诗词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八年级(上):七律 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春望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

举出10首陶渊明的诗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 五 怅恨...

帮忙整理初中的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 王维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游山西村] 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

陶渊明的诗有哪些?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

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关于陶渊明的诗歌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求 初中生应该背诵的古诗词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 王维 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游山西村] 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

相城区1937158243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什么意思? -
前昏氯唑: 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大意为: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相城区19371582435: 请问衣沾不足惜的下一句是什么 -
前昏氯唑:[答案] “衣沾不足惜”的下一句是“但使愿无违”.全诗如下: 《归园田居·其三》 【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相城区1937158243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赏析 -
前昏氯唑: 这是初中教的诗,我回答的不一定准确: 赏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意思是衣裳打湿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它直抒胸意,点明主旨,表达了陶渊明归隐的心愿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相城区1937158243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两句诗你是怎样理解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题 -
前昏氯唑:[答案] 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他的“愿”究竟是什么?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

相城区1937158243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翻译 急!!!!!!!!!!!!! -
前昏氯唑: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三首. 衣沾不足惜,此句表明回归田园躬耕的辛苦;但使愿无违,紧扣曾前句说的是,虽然辛苦,只要没有摧眉折腰恃权贵没有把自己的心变成身体的奴役,没有违背自己的愿望就已经觉得很幸福就心满意足

相城区19371582435: 名句赏析: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名句赏析: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漠孤烟直... -
前昏氯唑:[答案] 1赏析: 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他的“愿”究竟是什么?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

相城区19371582435: 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赏析 -
前昏氯唑: 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相城区19371582435: 如何理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
前昏氯唑:[答案]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虽然衣服被雨露沾湿了,但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啦.“愿”指的是当时陶渊明归隐山中,过着平凡的生活,对自己弃官而去,归隐山林的举动并不后悔!

相城区19371582435: 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一诗中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指的是什么 -
前昏氯唑:[答案] 发出感叹,表明自己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点明题旨.“愿”也是此意.

相城区19371582435: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前昏氯唑: 意思是: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