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所有文言文的语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锺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所有文言文的语法有哪些?~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 ”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4)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句式吗。。。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基本句型。要注意的是特殊句:

省略句: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基本上三句就有一句是。省略有很多类型,比如省主语啊,介词啊,要靠你自己慢慢积累。给你两个例子,“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判断句:判断句很好认,一般来说会出现判断词,典型的判断词是“者。。。也。。。”例子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倒装句:倒装也有很多种类型啊。直接给你例子,后面是现代语序,
1.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一食或尽一石粟。
3.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被动句:被动句比较简单,一般就“见。。。于。。。”或者见,为。。。所。。。或者为。
臣诚恐见欺于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至于取独,楼上说的不错,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是“之”,这种时候,之,一般看似可以翻译成“的”,但是其实不是,是取独。全称其实叫: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说用在主语谓语之间。例子有很多,《逍遥游》里面就有很多:“夫风之积也不厚”之类的。。。自己去找找吧。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
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
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
(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 ”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4)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你这么问回答都可以出一本书了


高中常用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

高中文言文语法
句式吗。。。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基本句型。要注意的是特殊句:省略句: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基本上三句就有一句是。省略有很多类型,比如省主语啊,介词啊,要靠你自己慢慢积累。给你两个例子,“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

文言文四大特殊句型
1. 文言文的四大句型 高中所有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

文言文祈使句高中
展开全部 1. 高中文言文语法 句式吗。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基本句型。要注意的是特殊句: 省略句: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基本上三句就有一句是。省略有很多类型,比如省主语啊,介词啊,要靠你自己慢慢积累。给你两个例子,“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
3、定语后置,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四、省略句:常见的文言文省略句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建议:1、学习基本语法:了解文言文的基本...

初中文言文省略句翻译
展开全部 1.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

文言文状语定语后置
5. 语文文言文里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怎么区分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中考文言文使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8. 补习初中文言文语法马上就要中考了.语文方面文言文我一直是个弱项, 我稍微给你说一下吧,这个你要去找一些具体列子,多读读,会有一些语感,多个句子...

文言文里什么叫宾语前置,我对文言文语法一窍不通,请各位大仙说详细点...
⑦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⑨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介宾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用介词“于”组成的...

中的用文言文这么说
咸: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毕: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清朝林嗣环《口技》 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 扩展资料: 全部在文言文中各种语法的不同用法: 做结构助词时,用俱、咸、皆表示全...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文言文语法 -
倪霞返魂: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一、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 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语文古文当中的全部的语法 急用 -
倪霞返魂: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

华亭县18910499046: 急求高中古文语法总结 -
倪霞返魂: 那确实 只能如此建议了. 不过我有的还是给你吧. 一、句式 高中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文言文语法 -
倪霞返魂: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有那些?各举一些例子 -
倪霞返魂: 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倒装(变式)句 四、省略句 五、疑问句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 -
倪霞返魂: 看你喜欢SONY就回答你. 高中考试大纲里规定掌握(考试考的)共18个虚词,一天两个的话两周内就能强化复习一遍,但一定带例句哦! 特殊句式更是有数的几个: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文言虚词或者一些特殊的句式之类的 -
倪霞返魂:[答案] 看你喜欢SONY就回答你.高中考试大纲里规定掌握(考试考的)共18个虚词,一天两个的话两周内就能强化复习一遍,但一定带例句哦!特殊句式更是有数的几个: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语法,句式 所有与高中语文有关的语法来个详解吧 最好通俗易懂 重点解释一下 什么叫介宾短语后置
倪霞返魂: 高中文言文常见语法很多,比如:词类活用,常见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置,宾语前置,省略句),以及130个常见文言实词和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个内容可以做为几个专题来讲述. 介词宾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则往往放在动词后作补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华亭县18910499046: 高中语文必修文言文重要的用法(全部) -
倪霞返魂: 首先是古人的错别字——通假字,最常见的有:说通悦,有通又等等 接下来是古人偷懒的好方法——词类活用,最常见的有名作动,意动,使动,形作动等等 然后是句型:宾语前置:何陋之有(之是标志词)主谓倒装,定语后置

华亭县18910499046: 给我一份高中所有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和古文词性用法 -
倪霞返魂:[答案] 十八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 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由成都石室中学的老师主编,包含高中很多的知识点,很全面 一词多义: 爱:吝啬者.“百姓皆以王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