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萧红

作者&投稿:端木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跟萧红是什么关系?~

举目无亲 (①抬起 ~~~~~~~~ 一见如故③朋友 ~~~~~~~~~~~~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 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萧红有了希望~~~~~~~~~~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 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健步奔跑”是指健康的成长 “汗珠”喻指鲁迅付出的心血 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4.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一个关心青年 为人民大众服务 与黑暗作斗争 勇敢 无私 明朗的人

  萧军萧红与鲁迅的初次会面
  冯奇
  水
  云
  间
  制
  作

  1934年的深秋时节,萧军和萧红乘上一艘日本轮船,离开青岛,驶往上海。此行的目的,就是前去拜会文坛大师鲁迅。在此之前,萧军曾怀着虔敬的心情,给鲁迅先生写过一封信,而鲁迅的及时复信,则使这两位“小人物”喜出望外。事实证明,鲁迅的回信是具有历史性的,倘若先生当时对萧军的来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未及时答复,那么两萧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呢?我们不得而知。由此可见,萧红与萧军确实是非常幸运的,在他们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便得到了鲁迅这样的文坛盟主的诚恳相待,作为欲在文坛上大展宏图的年轻人来说,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吗?
  然而遗憾的是,上海并没有张开双臂,以现代都市的胸怀热情欢迎两萧的到来。当萧军和萧红领略了低等舱的恶劣环境、走上甲板望着眼前的上海码头时,竟没有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轮船走上岸,一股举目无亲的感觉顿时油然而生。于是,因未能及时见到鲁迅先生而产生的焦急心情,使得萧军发出了这样的抱怨:“我们是两只土拨鼠似的来到了上海!认识谁呢?谁是我们的朋友?连天看起来也是生疏的!”事实上,萧军对来到上海后没有马上见到鲁迅先生所发出的牢骚,完全是由于对鲁迅当时的处境缺乏了解所致。几十年过去后,萧军仍在为自己当年怀有的疑惑情绪感到内疚。他忏悔道:“当我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期以后,我才知道了自己所知道的上海政治情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事实上的险恶与复杂,是在想象以外的。”当时的鲁迅,已被当局通缉几年,自然处理起事情格外小心谨慎。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当你尚未了解对方时,绝对不可贸然行事,这并非摆架子或出于大人物的矜持,而是因为现实环境过于残酷了。尽管如此,鲁迅依然及时地给他们回信,只不过提出见面的事,应当“从缓”。鲁迅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他希望通过“从缓”来进一步加深对两萧的了解。与此同时,他的真诚与关怀又是不容置疑的。与前一封回信才相隔一天,鲁迅便又复信给两萧,其中特别提醒他们要警惕“上海有一批‘文学家’阴险得很,非小心不可。”并再次发出友善的信息:“我想我们是有看见的机会的。”

  这里,有一点似乎需要特别指出,真正使鲁迅对两萧的印象产生飞跃性变化的,看来是基于萧红的一次天真的“抗议”。鲁迅曾在信的末尾加上一句“吟女士均此不另”,不料萧红对“女士”一词表示不满,她坚决反对鲁迅这样称呼她。这一“抗议”,从根本上改变了双方一直保持的礼貌拘谨的态度,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融洽了。在下一封信里,鲁迅便半开玩笑地问道:“悄女士在提出抗议,但叫我怎么写呢?悄婶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并不好,所以我想,还是夫人太太,或女士先生罢。”从现在起,鲁迅开始用调侃的语调来写回信了,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是:当时萧红所提出的“抗议”,是真的属于幼稚,还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机敏?看来我们无需对此进行深究了,其中有一点是确凿不移的,那就是萧红的“抗议”,使鲁迅对这位女性产生了相当的好感。他似乎已经发现了这位尚未晤面的青年女子身上有着某种可爱的品质,否则,他便不会在信的末尾,继续制造出一个“俪安”的小花样,并打上箭头问萧红对这两个字抗议不抗议。其实,当年两萧是太急于见到这位幽默的前辈了,从他们到上海给鲁迅写信求见,到鲁迅以诙谐的笔调给二人回信,中间才不过十来天。虽然表面上鲁迅仍在说着“青年两字,是不能包括一类人的,好的有,坏的也有。但我觉得虽是青年,稚气和不安定的并不多,我所遇见的倒十之七八是少年老成的,城府也深,我大抵不和这种人来往”,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已开始考虑如何安排与两萧的会面了。

  11月30日,对于萧红萧军来说无疑是一个盛大的喜庆之日,他们终于等到了与鲁迅相见的那一刻。根据约定的时间,两萧准时来到了内山书店。出入意料的是,鲁迅已在那里等候他们了,这使萧军萧红简直有点不知所措。鲁迅迈着缓慢的步子走过来,平静地问道:“是刘先生悄吟女士吗?”二人迷乱地点着头。接着,先生便引导二人走出书店到一家不远的咖啡店。也许,按照两萧本来的设想,与先生初次见面的一刹那不应是这样的,他们可能要说上许多问候语,场面也会比眼前发生的热烈。然而,刚才发生的一幕却是如此的朴素,如此的自然,多余的寒暄和客套都被省去了,这使两个人一下子便回到了本真状态,不再感到有什么拘束。特别是当萧红望着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原来竟是出奇的平和与充满善意时,那横亘在大人物与无名之辈之间的界限顿时消失了。萧红注视着眼前这位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的老人,他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髭,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后来萧红曾特别描述过先生特有的那使人“感到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目光。尽管鲁迅的外表与萧红想象的可能有所不同,但先生给她留下的印象仍是深刻而难忘的,这就是杰出人物身上所特有的素朴和自然。他们从不靠什么精心的包装来抬高自己的身份,而是以极度的坦诚赢得你的尊敬。

  初次见面可以说是极其令人愉快的。鲁迅先生喜欢萧军萧红的纯朴爽直,而萧军萧红呢,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不由自主地倾倒在鲁迅面前。为了使这次会面的气氛更加和谐,鲁迅可以说做了精心安排。不久,夫人许广平领着儿子海婴也来到了咖啡店。萧红感到与许广平真是一见如故,特别是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很快就和萧红混熟了。后来,许广平曾以满怀诗意的笔调描述过这初次的会面,“阴霾的天空吹送着冷寂的歌调,在一个咖啡室里我们初次会着两个北方来的不甘做奴隶者。他们爽朗的话声把阴霾吹散了,生之执着,战斗,喜悦,时常写在脸面和音响中,是那么自然,随便,毫不费力,像用手轻轻拉开窗幔,接受可爱的阳光进来”。临了,先生又取出20元钱送到两萧面前,这使萧红萧军激动万分。

  出于对导师的热爱和关心,第一次会面后不久,两萧便怀着不安给鲁迅写了一封信,以表达对鲁迅健康状况的忧虑。关于这一点,鲁迅显示出他一贯特有的达观态度,指出这是自然法则,不必为此而悲哀。其次,鲁迅回信中更多是对两萧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当他看到两人目下正处于一种焦躁状态无法工作时,提出了如下忠告:“我看你们的现在的这种焦躁的心情,不可使它发展起来,最好是常到外面去走走,看看社会上的情形,以及各种人们的脸。”毫无疑问,在先生忠告的背后所包含的无限情意,两萧是深深体会到的。

  从此,在鲁迅的引导下,萧军和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他们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则对日后自身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返回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晕你到底要问什么啊 ?
她 和 他的关系知识好一点
并不特殊啊


萧红的《鲁迅笔名的由来》主要内容
萧红: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

谁是萧红的精神和文学上的导师为他作品倾注了大量心血
鲁迅是萧红文学上的老师,他非常欣赏萧红的才华,对她评价甚高。他悉心指导萧红,并亲自执笔为《生死场》作序。《生死场》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萧红迅速成名。除了文学上的导师,鲁迅还是萧红的精神导师。与萧军的结合也并没有给萧红带来幸福,萧军性情火躁,很情绪化。两人时而爱得如漆似胶,时而大打出...

萧红,契诃夫,鲁迅,萧军的简介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吗?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不是在学校教的那种。也就是说不是当代意义上的学生,而是鲁迅曾经指导过萧红的写作。是萧红和萧军都曾接受过鲁迅的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鲁迅的学生。网上可以查到这样的内容:1934年萧红和萧军移居上海。初至上海,两人穷困潦倒,幸得鲁迅夫妇及时出手相助,经常接济他们。萧...

萧红和鲁迅的关系
1. 萧红与鲁迅之间的关系是良师益友。她是鲁迅认为最具文学才华的人物之一。2. 萧红和鲁迅在笔法、理想和才情上有着相似之处,这使得他们迅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3. 《生死场》是连接鲁迅与萧红的重要作品。晚年鲁迅读到这部作品时,仿佛与知己进行了深入的交流。4. 鲁迅视萧红为被尘土埋没的明珠,...

民国才女萧红和大文豪鲁迅有什么联系?
其实,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这并不足以说明两人的情人关系。萧红一生命运凄惨,她31岁的人生几乎就是一个悲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与鲁迅先生交往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萧红是最开心的,因为她遇到了真正懂自己的人。而反过来看鲁迅先生,许广平虽然是他的妻子,但两人的世界观却存在不小的差异,许广平...

萧红的简介及个人资料呼兰河传
她就是民国知名女作家,萧红。她的经典作品:《呼兰河传》、《生死场》一直以来广受好评,她也是鲁迅非常推崇和喜欢的学生。萧红曾这样解读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1911年,农历端午节,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北方向的僻静小镇呼兰张家,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呱呱坠地,萧红短暂而又荆棘的一生也...

萧红的《鲁迅先生记》红的烟火 万年青 象征什么
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

萧红和鲁迅的关系
萧红和鲁迅是良师益友的关系。萧红可谓是鲁迅发掘最具文学才华的人物。他们之间笔法相近、理想一致、才情共通,这些特点让鲁迅和萧红之间迅速地成为良师益友的关系。我认为《生死场》是连接鲁迅和萧红的重要节点。当晚年时期的鲁迅读到这部书时仿佛和知己痛快地畅谈一场。因此萧红对于鲁迅而言一个被世间尘土...

民国四大才女里,萧红为什么会命运坎坷(下)
此时的萧红,和萧军的感情,已出现裂痕。 出现裂痕的原因,还是萧军的出轨。 1937年,萧军召回了在日本的萧红。萧军让萧红回来的原因,说起来很龌蹉,萧军追到自己好友黄源的妻子许粤华,此时许粤华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让萧红回国,是为了给他们二人遮掩。 单纯无脑的萧红,满怀希望回国。回国后,她去祭拜了鲁迅墓地,鲁迅的...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和萧红是什么关系啊? -
屠心止嗽: 萧红在民国女作家里,长得不漂亮,文采也不见得最好,却在史上留下一笔,这与鲁迅的直接帮助是分不开的. 鲁迅与萧红是师生关系,有人却反对,说鲁迅暗恋萧红.理由是,如果不是暗恋,何以那般推荐萧红的作品,还毫不吝啬地赞美萧红...

南昌市14780257064: 萧红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
屠心止嗽: 在萧红最落魄的时候,鲁迅慷慨解囊,并对他的文学作品进行指导,认为她是个有思想的新女性.他们的相识从书信开始,当时萧红和萧军在一起,她不认为会收到回信,毕竟人家是大家,但是仅仅几句话,影响了她以后的人生,鲁迅在逝世前,最担心的人是萧红.毫不夸张的说,鲁迅在萧红眼里是个神.

南昌市14780257064: 如何评价萧红与鲁迅之间的关系 -
屠心止嗽: 首先从文风上来看,萧红的作品《生死场》其中对于麻木的农民、对死生的轮回挣扎,可谓是触目惊心,不加掩饰地暴露当时中国人的劣根性,这点和鲁迅非常像.鲁迅对于中国人向来是大胆批判的,所以当看到《生死场》时,不难想象细细读...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与萧红阅读答案鲁迅与萧红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 -
屠心止嗽:[答案] 举目无亲 (①抬起 ~~~~~~~~ 一见如故③朋友 ~~~~~~~~~~~~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 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萧红有了希望~~~~~~~~~~ (2...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与萧红这篇文章分为哪几段,意思分别是什么 -
屠心止嗽: 分为七段.1、萧红的到来.2、萧红的心态变化.3、萧红变化的今昔对比.4、鲁迅一家与萧红的关系.5、萧红对上海文坛的影响.6、萧红成功的助力.7、鲁迅是青年作家之父.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与萧红阅读答案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 -
屠心止嗽:[答案] 你是怎样理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这句话的? 答:萧红的成功和鲁迅分不开,鲁迅先生给了迷惘中的萧红以父亲般关爱和老师般的帮助,使萧红有了生活热情和文学创作动力. 找出对鲁迅先生评价的句子,请你替萧红对鲁迅先生写几句...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团迅与萧红阅读答案 -
屠心止嗽:[答案] 《鲁迅与萧红》阅读答案《鲁迅与萧红》原文: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

南昌市14780257064: 萧红和鲁迅有什么关系?
屠心止嗽: 萧红和鲁迅都是一个时代的作家.但是,严格说来,鲁迅是前辈.鲁迅对萧红非常赏识,对她多有提掖和指导.这算是他们的关系吧.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与萧红》举目无亲,一见如故, -
屠心止嗽:[答案] 举目无亲 :没有一个亲人 一见如故 :第一次见到就像看见老朋友一样 注意: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一见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文中意:对人世间的...

南昌市14780257064: 鲁迅与萧红 写了一件什么事 -
屠心止嗽: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1934年,萧红在无助的情况下来到了鲁迅家,鲁迅先生对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她也没有辜负鲁迅先生对她的期望,终于在文坛界里有了一番成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