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用时间串起来的历史

作者&投稿:素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时期是指历史事件还是历史发生的时间~

历史时期是划分某些具有共同特性的历史时期,如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从他们的名字即可看出其代表的意义,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则有了朝代和国家的概念,则通常以国家为历史时期的代名词,还有些因长时间小国家之间长期处于割据混战的局面则冠以其他名称,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等。而历史时期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们从社会形态和特点上来归纳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所以学者们还会将某些朝代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明末清初、晚清时代等等,他们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金田起义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起义。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家务战争?怕是没有这个吧。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清朝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只要你了解哪些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历史
就会一目了然.
中国历史年表

年号索引

社 会
朝 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原始社会
五帝 约前26世纪-前21世纪
奴隶社会


西周
东周
春秋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年
前770年 -前25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武王
周平王
阳城
亳→殷

洛邑

封建社会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魏
三国 蜀
三国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宋
南朝 齐
南朝 梁
南朝 陈
北朝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朝 西魏
北朝 北齐
北朝 北周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西夏




前475年 -前221年
前221年-前206年
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8年-23年
25 年-220年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7年
550年-577年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907年-960年
960年-1127年
1127年-1279年
916 年-1125年
1038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1271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840年

始皇(嬴政)
高祖(刘邦)
王莽
光武帝(刘秀)
曹丕
刘备
孙权
武帝(司马炎)
元帝(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拓跋珪
元善见(高欢立)
元宝炬(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觉
文帝(杨坚)
高祖(李渊)

太祖(赵匡胤)
高宗(赵构)
耶律阿保机
李元昊
完颜阿骨打
世祖(忽必烈)
太祖(朱元璋)
(努尔哈赤)世祖(福临)
咸阳
长安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洛阳

长安

长安
大兴
长安

开封
临安
上京
兴庆
中都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
清末
中华民国
1840年-1911年
1912年-1949年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北京
南京(曾北京)

历代帝王 · 炎帝 · 黄帝 · 少昊 金天氏 · 颛顼 高阳氏 · 帝喾 高辛氏 · 帝挚 高辛氏 · 唐尧 · 虞舜 ▲夏 · 禹 · 启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予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癸 ▲商 · 汤 · 太丁 · 外丙 · 中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中丁 · 外壬 · 河亶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阳甲 · 盘庚 · 小辛 · 小乙 · 武丁 · 祖庚 · 祖甲 · 廪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 帝乙 · 帝辛 ▲周 西周 · 周文王 姬昌 · 周武王 姬发周武王 · 周成王 姬诵 · 周康王 姬钊 · 周昭王 姬瑕 · 周穆王 姬满 · 周共王 姬繄扈 · 周懿王 姬囏 · 周孝王 姬辟方 · 周夷王 姬燮 · 周厉王 姬胡 · 周宣王 姬静 · 周幽王 姬宫涅 东周 · 周平王 姬宜臼 · 周桓王 姬林 ▲春秋 · 周庄王 姬佗 · 周厘王 姬胡齐 · 周惠王 姬阆 · 周襄王 姬郑 · 周顷王 姬壬臣 · 周匡王 姬班 · 周定王 姬瑜 · 周简王 姬夷 · 周灵王 姬泄心 · 周景王 姬贵 · 周悼王 姬猛 · 周敬王 姬匄 · 周元王 姬仁 · 周贞定王 姬介 · 周哀王 姬去疾 · 周思王 姬叔 · 周考王 姬嵬 · 周威烈王 姬午 ▲战国 · 周安王 姬骄 · 周烈王 姬喜 · 周显王 姬扁 · 周慎靓王 姬定 · 周赧王 姬延 · 周惠王 ▲秦 · 秦昭襄王 嬴则 · 秦孝文王 嬴柱 · 秦庄襄王 嬴楚 · 秦始皇 嬴政 · 秦二世 胡亥 · 秦三世 子婴 ▲汉 西汉 · 汉高帝 刘邦 · 汉惠帝 刘盈 ·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 汉少帝 刘恭 · 汉少帝 刘弘 · 汉文帝 刘恒 · 汉景帝 刘启 · 汉武帝 刘彻 · 汉昭帝 刘弗陵 · 昌邑王 刘贺 · 汉宣帝 刘询 · 汉元帝 刘奭 · 汉成帝 刘骜 · 汉哀帝 刘欣 · 汉平帝 刘衍 · 孺子 刘婴 · 更始帝 刘玄 新朝 · 王莽 东汉 · 汉光武帝 刘秀 · 汉明帝 刘庄 · 汉章帝 刘炟 · 汉和帝 刘肇 · 汉殇帝 刘隆 · 汉安帝 刘祜 · 汉少帝 刘懿 · 汉顺帝 刘保 · 汉冲帝 刘炳 · 汉质帝 刘缵 · 汉桓帝 刘志 · 汉灵帝 刘宏 · 汉后少帝 刘辩 ·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魏 · 魏武帝 曹操 ·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 高贵乡公 曹髦 ·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 汉昭烈帝 刘备 · 汉后主 刘禅 吴 · 长沙桓王 孙策 · 吴大帝 孙权 · 吴废帝 孙亮 · 吴景帝 孙休 · 吴末帝 孙皓 ▲西晋 · 宣帝 司马懿 · 景帝 司马师 ·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 武帝 司马炎 · 惠帝 司马衷 · 怀帝 司马炽 ·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 元帝 司马睿 · 明帝 司马绍 · 成帝 司马衍 · 康帝 司马岳 · 穆帝 司马聃 · 哀帝 司马丕 · 海西公 司马奕 · 简文帝 司马昱 · 孝武帝 司马曜 · 安帝 司马德宗 · 恭帝 司马德文 ▲十六国 成汉 · (成)景帝 李特 · (成)武帝 李雄 · (成)哀帝 李班 · (成)幽公 李期 · (汉)昭文帝 李寿 · (汉)末主 李势 汉(前赵) · (汉)光文帝 刘渊 · (汉)昭武帝 刘聪 · (汉)隐帝 刘粲 · (前赵)刘曜 后赵 · 明帝 石勒 · 海阳王 石弘 · 武帝 石虎 · 义阳王 石世 · 新兴王 石尊 · 石鉴 · 石祗 前凉 · 武公(明王) 张轨 · 元公 张实 · 成王 张茂 · 忠成公(文王) 张骏 ·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 哀公 张耀灵 · 威王 张祚 ·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 悼公 张天锡 后凉 · 懿武帝 吕光 · 隐王 吕绍 · 灵帝 吕纂 · 建康公 吕隆 西凉 · 武昭王 李暠 · 李歆 · 李恂 南凉 · 武王 秃发乌孤 · 康王 秃发利鹿孤 ·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 建康公 段业 · 武宣王 沮渠蒙逊 ·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 襄公 慕容廆 · 文明帝 慕容皝 · 景昭帝 慕容儁 ·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 成武帝 慕容垂 · 惠愍帝 慕容宝 · 昭武帝 慕容盛 ·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 慕容泓 · 威帝 慕容冲 · 段随 · 慕容觊 · 慕容望 · 慕容忠 · 慕容永 北燕 · 惠懿帝 高云 · 文成帝 冯跋 ·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 献武帝 慕容德 · 末主 慕容超 夏 · 武烈帝 赫连勃勃 · 平原王 赫连昌 · 昌定王 赫连定 前秦 · 苻洪 · 景明帝 苻健 · 厉王 苻生 · 宣昭帝 苻坚 · 苻宏 · 哀平帝 苻丕 · 高帝 苻登 · 末主 苻崇 后秦 · 武昭帝 姚苌 · 文桓帝 姚兴 · 末主 姚泓 西秦 · 宣烈王 乞伏国仁 · 武元王 乞伏乾归 · 文昭王 乞伏炽盘 · 末主 乞伏慕末 冉魏 · 武悼天王 冉闵 代国 · 拓跋猗卢 · 拓跋普根 · 拓跋始生 · 平文帝 拓跋郁律 · 惠帝 拓跋贺傉 · 炀帝 拓跋纥那 · 烈帝 拓跋翳槐 ·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吐谷浑 · 拓跋吐谷浑 · 吐延 · 叶延 · 碎奚 · 视连 · 视罴 · 乌纥提 · 树洛干 · 阿豺 · 慕璝 · 利延 · 拾寅 · 度易侯 · 伏连筹 · 夸吕 · 世伏 · 允伏 · 顺 · 诺曷钵 ▲南北朝 南朝 宋 · 武帝 刘裕 · 少帝 刘义符 · 文帝 刘义隆 · 太子 刘劭 · 孝武帝 刘骏 · 前废帝 刘子业 · 明帝 刘彧 · 后废帝 刘昱 · 顺帝 刘淮 齐 · 高帝 萧道成 · 武帝 萧赜 · 郁林王 萧昭业 · 海陵王 萧昭文 · 明帝 萧鸾 · 东昏侯 萧宝卷 · 和帝 萧宝融 梁 · 武帝 萧衍 · 临贺王 萧正德 · 简文帝 萧纲 · 豫章王 萧栋 · 武陵王 萧纪 · 元帝 萧绎 · 闵帝 萧渊明 · 敬帝 萧方智 · 宣帝 萧言 · 明帝 萧岿 · 后主 萧琮 陈 · 武帝 陈霸先 · 文帝 陈蒨 · 废帝 陈伯宗 · 宣帝 陈顼 · 后主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 道武帝 拓跋珪 · 明元帝 拓跋嗣 · 太武帝 拓跋焘 · 南安王 拓跋余 · 文成帝 拓跋浚 · 献文帝 拓跋弘 · 孝文帝 元宏 · 宣武帝 元恪 · 孝明帝 元诩 · 幼主 元钊 · 孝庄帝 元子攸 · 长广王 元晔 · 节闵帝 元恭 · 安定王 元朗 · 孝武帝 元攸 东魏 · 孝静帝 元善见 西魏 · 文帝 元宝炬 · 废帝 元钦 ·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 文宣帝 高洋 · 废帝 高殷 · 孝昭帝 高演 · 武成帝 高湛 · 后主 高纬 · 安德王 高延宗 · 幼主 高恒 ·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 文帝 宇文泰 · 孝闵帝 宇文觉 · 明帝 宇文毓 · 武帝 宇文邕 · 宣帝 宇文赟 · 静帝 宇文衍 ▲隋 · 隋文帝 杨坚 · 隋炀帝 杨广 · 隋恭帝 杨侑 · 隋秦王 杨浩 · 隋越王 杨侗 ▲唐 · 唐高祖 李渊 · 唐太宗 李世民 · 唐高宗 李治 ·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 唐中宗 李显 · 唐殇帝 李重茂 · 唐睿宗 李旦 · 唐玄宗 李隆基 · 唐肃宗 李亨 · 唐代宗 李豫 · 唐德宗 李适 · 唐顺宗 李诵 · 唐宪宗 李纯 · 唐穆宗 李恒 · 唐敬宗 李湛 · 唐文宗 李昂 · 唐武宗 李炎 · 唐宣宗 李忱 · 唐懿宗 李漼 · 唐僖宗 李儇 · 唐昭宗 李晔 · 唐哀帝 李拀 南诏 渤海国 · 渤海高王 大祚荣 · 渤海武王 大武艺 · 渤海文王 大钦茂 · 大元义 · 渤海成王 大华屿 · 渤海康王 大嵩璘 · 渤海定王 大元瑜 · 渤海僖王 大言义 ·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 大彝震 · 大虔晃 · 大玄锡 · 大玮瑎 · 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 太祖 朱温 · 末帝 朱瑱 后唐 · 庄宗 李存勖 · 明宗 李亶 · 闵帝 李从厚 ·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 高祖 石敬瑭 · 少帝 石重贵 后汉 · 高祖 刘知远 · 隐皇帝 刘承佑 后周 · 太祖 郭威 · 世宗 柴荣 ·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 太祖 钱鏐 · 世宗 钱元瓘 · 成宗 钱弘佐 · 忠逊王 钱弘倧 ·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 太祖 王审知 · 嗣王 王延翰 · 惠宗 王延钧 · 康宗 王昶 · 景宗 王曦 ·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 武信王 高季兴 · 文献王 高从诲 · 贞懿王 高宝融 · 荆南侍中 高保勖 · 荆南侍中 高继冲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 武穆王 马殷 · 衡阳王 马希声 · 文昭王 马希范 · 废王 马希广 · 恭孝王 马希萼 · 马希崇 吴国 (904年-937年) · 太祖 杨行密 · 烈宗 杨渥 · 高祖 杨渭 · 睿帝 杨溥 南唐 (937年-975年) · 烈祖 李升 · 元宗 李璟 · 后主 李煜 南汉 (917年-971年) · 高祖 刘岩 · 殇帝 刘玢 · 中宗 刘晟 · 后主 刘鋹 北汉 (951年-979年) · 世祖 刘旻 · 睿宗 刘钧 · 少主 刘继恩 · 英武帝 刘继元 前蜀 (907年-925年) · 高祖 王建 · 后主 王衍 后蜀 (934年-965年) · 高祖 孟知祥 · 后主 孟昶 ▲宋 北宋 · 宋太祖 赵匡胤 · 宋太宗 赵光义 · 宋真宗 赵恒 · 宋仁宗 赵祯 · 宋英宗 赵曙 · 宋神宗 赵顼 ·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 宋哲宗 赵煦 · 宋徽宗 赵佶 ·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 宋高宗 赵构 · 宋孝宗 赵眘 · 宋光宗 赵淳 · 宋宁宗 赵扩 · 宋理宗 赵昀 · 宋度宗 赵禥 ·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 宋恭帝 赵显 · 宋端宗 赵昰 · 赵昺 辽 ·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 辽东丹王 耶律倍 · 辽太宗 耶律德光 · 辽世宗 耶律阮 · 辽穆宗 耶律璟 · 辽景宗 耶律贤 ·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 辽圣宗 耶律隆绪 · 辽兴宗 耶律宗真 · 辽道宗 耶律洪基 ·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夏 · 太祖 李继迁 · 太宗 李德明 · 景宗 李元昊 · 毅宗 李谅祚 · 惠宗 李秉常 · 崇宗 李乾顺 · 仁宗 李仁孝 · 桓宗 李纯佑 · 襄宗 李安全 · 神宗 李遵顼 · 献宗 李德旺 · 末帝 李睍 金 ·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 金太宗 完颜晟 · 金熙宗 完颜亶 · 海陵王 完颜亮 · 金世宗 完颜雍 · 金章宗 完颜璟 · 卫绍王 完颜永济 · 金宣宗 完颜珣 · 金哀宗 宛颜守绪 ·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 元太宗 窝阔台 · 马乃真后 (称制) · 元定宗 贵由 · 海迷失后 (称制) · 元宪宗 蒙哥 · 元世祖 忽必烈 ·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 天顺帝 阿速吉八 ·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 元明宗 和世剌 · 元宁宗 懿璘质班 ·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明 ·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 明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 ·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顺 ·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 ·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 ·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 ·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 ·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历代帝王 ·  炎帝    ·  黄帝   ·  少昊 金天氏  ·  颛顼 高阳氏  ·  帝喾 高辛氏  ·  帝挚 高辛氏  ·  唐尧    ·  虞舜   ▲夏 ·  禹   ·  启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予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癸  ▲商 ·  汤    ·  太丁  ·  外丙  ·  中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中丁  ·  外壬  ·  河亶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阳甲  ·  盘庚  ·  小辛  ·  小乙  ·  武丁  ·  祖庚  ·  祖甲  ·  廪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  帝乙  ·  帝辛  ▲周 西周 ·  周文王 姬昌  ·  周武王 姬发周武王  ·  周成王 姬诵  ·  周康王 姬钊  ·  周昭王 姬瑕  ·  周穆王 姬满  ·  周共王 姬繄扈  ·  周懿王 姬囏  ·  周孝王 姬辟方  ·  周夷王 姬燮  ·  周厉王 姬胡  ·  周宣王 姬静  ·  周幽王 姬宫涅  东周 ·  周平王 姬宜臼  ·  周桓王 姬林  ▲春秋 ·  周庄王 姬佗  ·  周厘王 姬胡齐  ·  周惠王 姬阆  ·  周襄王 姬郑  ·  周顷王 姬壬臣  ·  周匡王 姬班  ·  周定王 姬瑜  ·  周简王 姬夷  ·  周灵王 姬泄心  ·  周景王 姬贵  ·  周悼王 姬猛  ·  周敬王 姬匄  ·  周元王 姬仁  ·  周贞定王 姬介  ·  周哀王 姬去疾  ·  周思王 姬叔  ·  周考王 姬嵬  ·  周威烈王 姬午  ▲战国 ·  周安王 姬骄  ·  周烈王 姬喜  ·  周显王 姬扁  ·  周慎靓王 姬定  ·  周赧王 姬延  ·  周惠王  ▲秦 ·  秦昭襄王 嬴则  ·  秦孝文王 嬴柱  ·  秦庄襄王 嬴楚  ·  秦始皇   嬴政    ·  秦二世 胡亥  ·  秦三世 子婴  ▲汉 西汉 ·  汉高帝 刘邦  ·  汉惠帝 刘盈  ·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  汉少帝 刘恭  ·  汉少帝 刘弘  ·  汉文帝 刘恒  ·  汉景帝 刘启  ·  汉武帝 刘彻 ·  汉昭帝 刘弗陵  ·  昌邑王 刘贺  ·  汉宣帝 刘询  ·  汉元帝 刘奭  ·  汉成帝 刘骜  ·  汉哀帝 刘欣  ·  汉平帝 刘衍  ·  孺子 刘婴  ·  更始帝 刘玄  新朝 ·  王莽  东汉 · 汉光武帝 刘秀   · 汉明帝 刘庄  · 汉章帝 刘炟  · 汉和帝 刘肇  · 汉殇帝 刘隆  · 汉安帝 刘祜  · 汉少帝 刘懿  · 汉顺帝 刘保  · 汉冲帝 刘炳  · 汉质帝 刘缵  · 汉桓帝 刘志  · 汉灵帝 刘宏  · 汉后少帝 刘辩  ·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魏 ·  魏武帝 曹操   ·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  高贵乡公 曹髦  ·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  汉昭烈帝 刘备  ·  汉后主 刘禅  吴 ·  长沙桓王  孙策  ·  吴大帝 孙权  ·  吴废帝 孙亮  ·  吴景帝 孙休  ·  吴末帝 孙皓  ▲西晋 ·  宣帝 司马懿  ·  景帝 司马师  ·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  武帝 司马炎  ·  惠帝 司马衷  ·  怀帝 司马炽  ·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  元帝 司马睿  ·  明帝 司马绍  ·  成帝 司马衍  ·  康帝 司马岳  ·  穆帝 司马聃  ·  哀帝 司马丕  ·  海西公 司马奕  ·  简文帝 司马昱  ·  孝武帝 司马曜  ·  安帝 司马德宗  ·  恭帝 司马德文  ▲十六国 成汉 ·  (成)景帝 李特  ·  (成)武帝 李雄  ·  (成)哀帝 李班  ·  (成)幽公 李期  ·  (汉)昭文帝 李寿  ·  (汉)末主 李势  汉(前赵) ·  (汉)光文帝 刘渊  ·  (汉)昭武帝 刘聪  ·  (汉)隐帝 刘粲  ·  (前赵)刘曜  后赵 ·  明帝 石勒    ·  海阳王 石弘  ·  武帝 石虎  ·  义阳王 石世  ·  新兴王 石尊  ·  石鉴  ·  石祗  前凉 ·  武公(明王) 张轨  ·  元公 张实  ·  成王 张茂  ·  忠成公(文王) 张骏  ·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  哀公 张耀灵  ·  威王 张祚  ·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  悼公 张天锡  后凉 · 懿武帝 吕光  · 隐王 吕绍  · 灵帝 吕纂  · 建康公 吕隆  西凉 · 武昭王 李暠  · 李歆  · 李恂  南凉 · 武王 秃发乌孤  · 康王 秃发利鹿孤  ·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 建康公 段业  · 武宣王 沮渠蒙逊  · 哀王 沮渠牧犍  前燕 · 襄公 慕容廆  · 文明帝 慕容皝  · 景昭帝 慕容儁  ·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 成武帝 慕容垂  · 惠愍帝 慕容宝  · 昭武帝 慕容盛  · 惠文帝 慕容熙  西燕 · 慕容泓  · 威帝 慕容冲  · 段随  · 慕容觊  · 慕容望  · 慕容忠  · 慕容永  北燕 · 惠懿帝 高云  · 文成帝 冯跋  ·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 献武帝 慕容德  · 末主 慕容超  夏 · 武烈帝 赫连勃勃  · 平原王 赫连昌  · 昌定王 赫连定  前秦 · 苻洪  · 景明帝 苻健  · 厉王 苻生  · 宣昭帝 苻坚  · 苻宏  · 哀平帝 苻丕  · 高帝 苻登  · 末主 苻崇  后秦 · 武昭帝 姚苌  · 文桓帝 姚兴  · 末主 姚泓  西秦 · 宣烈王 乞伏国仁  · 武元王 乞伏乾归  · 文昭王 乞伏炽盘  · 末主 乞伏慕末  冉魏 · 武悼天王 冉闵  代国 · 拓跋猗卢  · 拓跋普根  · 拓跋始生  · 平文帝 拓跋郁律  · 惠帝 拓跋贺傉  · 炀帝 拓跋纥那  · 烈帝 拓跋翳槐  ·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吐谷浑 · 拓跋吐谷浑  · 吐延  · 叶延  · 碎奚  · 视连  · 视罴  · 乌纥提  · 树洛干  · 阿豺  · 慕璝  · 利延  · 拾寅  · 度易侯  · 伏连筹  · 夸吕  · 世伏  · 允伏  · 顺  · 诺曷钵  ▲南北朝 南朝 宋 · 武帝 刘裕  · 少帝 刘义符  · 文帝 刘义隆  · 太子 刘劭  · 孝武帝 刘骏  · 前废帝 刘子业  · 明帝 刘彧  · 后废帝 刘昱  · 顺帝 刘淮  齐 · 高帝 萧道成  · 武帝 萧赜  · 郁林王 萧昭业  · 海陵王 萧昭文  · 明帝 萧鸾  · 东昏侯 萧宝卷  · 和帝 萧宝融  梁 · 武帝 萧衍  · 临贺王 萧正德  · 简文帝 萧纲  · 豫章王 萧栋  · 武陵王 萧纪  · 元帝 萧绎  · 闵帝 萧渊明  · 敬帝 萧方智  · 宣帝 萧言  · 明帝 萧岿  · 后主 萧琮  陈 · 武帝 陈霸先  · 文帝 陈蒨  · 废帝 陈伯宗  · 宣帝 陈顼  · 后主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 道武帝 拓跋珪  · 明元帝 拓跋嗣  · 太武帝 拓跋焘  · 南安王 拓跋余  · 文成帝 拓跋浚  · 献文帝 拓跋弘  · 孝文帝 元宏  · 宣武帝 元恪  · 孝明帝 元诩  · 幼主 元钊  · 孝庄帝 元子攸  · 长广王 元晔  · 节闵帝 元恭  · 安定王 元朗  · 孝武帝 元攸  东魏 · 孝静帝 元善见  西魏 · 文帝 元宝炬  · 废帝 元钦  ·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 文宣帝 高洋  · 废帝 高殷  · 孝昭帝 高演 · 武成帝 高湛 · 后主 高纬 · 安德王 高延宗 · 幼主 高恒 ·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 文帝 宇文泰 · 孝闵帝 宇文觉 · 明帝 宇文毓 · 武帝 宇文邕 · 宣帝 宇文赟 · 静帝 宇文衍 ▲隋 · 隋文帝 杨坚  · 隋炀帝 杨广   · 隋恭帝 杨侑  · 隋秦王 杨浩  · 隋越王 杨侗  ▲唐 · 唐高祖 李渊  · 唐太宗 李世民   · 唐高宗 李治  ·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 唐中宗 李显  · 唐殇帝 李重茂  · 唐睿宗 李旦  · 唐玄宗 李隆基  · 唐肃宗 李亨  · 唐代宗 李豫  · 唐德宗 李适    · 唐顺宗 李诵  · 唐宪宗 李纯    · 唐穆宗 李恒  · 唐敬宗 李湛  · 唐文宗 李昂  · 唐武宗 李炎  · 唐宣宗 李忱  · 唐懿宗 李漼  · 唐僖宗 李儇  · 唐昭宗 李晔  · 唐哀帝 李拀  南诏 渤海国 · 渤海高王 大祚荣 · 渤海武王 大武艺  · 渤海文王 大钦茂 · 大元义 · 渤海成王 大华屿 · 渤海康王 大嵩璘 · 渤海定王 大元瑜 · 渤海僖王 大言义 · 渤海简王 大明忠 · 渤海宣王 大仁秀 · 大彝震 · 大虔晃 · 大玄锡 · 大玮瑎 · 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 太祖 朱温 · 末帝 朱瑱 后唐 · 庄宗 李存勖   · 明宗 李亶 · 闵帝 李从厚 ·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 高祖 石敬瑭 · 少帝 石重贵 后汉 · 高祖 刘知远 · 隐皇帝 刘承佑 后周 · 太祖 郭威 · 世宗 柴荣 ·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 太祖 钱鏐 · 世宗 钱元瓘 · 成宗 钱弘佐 · 忠逊王 钱弘倧 ·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 太祖 王审知 · 嗣王 王延翰 · 惠宗 王延钧 · 康宗 王昶 · 景宗 王曦 ·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 武信王 高季兴 · 文献王 高从诲 · 贞懿王 高宝融 · 荆南侍中 高保勖 · 荆南侍中 高继冲 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 武穆王 马殷 · 衡阳王 马希声  · 文昭王 马希范  · 废王 马希广  · 恭孝王 马希萼  · 马希崇 吴国 (904年-937年) · 太祖 杨行密 · 烈宗 杨渥 · 高祖 杨渭 · 睿帝 杨溥 南唐 (937年-975年) · 烈祖 李升 · 元宗 李璟 · 后主 李煜    南汉 (917年-971年) · 高祖 刘岩 · 殇帝 刘玢 · 中宗 刘晟 · 后主 刘鋹 北汉 (951年-979年) · 世祖 刘旻 · 睿宗 刘钧 · 少主 刘继恩 · 英武帝 刘继元 前蜀 (907年-925年) · 高祖 王建 · 后主 王衍 后蜀 (934年-965年) · 高祖 孟知祥 · 后主 孟昶 ▲宋 北宋 · 宋太祖 赵匡胤  · 宋太宗 赵光义 · 宋真宗 赵恒 · 宋仁宗 赵祯    · 宋英宗 赵曙  · 宋神宗 赵顼  ·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 宋哲宗 赵煦  · 宋徽宗 赵佶  ·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 宋高宗 赵构   · 宋孝宗 赵眘 · 宋光宗 赵淳 · 宋宁宗 赵扩 · 宋理宗 赵昀 · 宋度宗 赵禥 ·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 宋恭帝 赵显 · 宋端宗 赵昰 · 赵昺 辽 ·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 辽东丹王 耶律倍  · 辽太宗 耶律德光  · 辽世宗 耶律阮  · 辽穆宗 耶律璟  · 辽景宗 耶律贤  ·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 辽圣宗 耶律隆绪  · 辽兴宗 耶律宗真  · 辽道宗 耶律洪基  ·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夏 · 太祖 李继迁 · 太宗 李德明 · 景宗 李元昊 · 毅宗 李谅祚 · 惠宗 李秉常 · 崇宗 李乾顺 · 仁宗 李仁孝 · 桓宗 李纯佑 · 襄宗 李安全 · 神宗 李遵顼 · 献宗 李德旺 · 末帝 李睍 金 ·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 金太宗 完颜晟  · 金熙宗 完颜亶  · 海陵王 完颜亮  · 金世宗 完颜雍  · 金章宗 完颜璟  · 卫绍王 完颜永济  · 金宣宗 完颜珣  · 金哀宗 宛颜守绪  ·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 ·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 元太宗 窝阔台  · 马乃真后 (称制)  · 元定宗 贵由  · 海迷失后 (称制)  · 元宪宗 蒙哥  · 元世祖 忽必烈   ·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 天顺帝 阿速吉八  ·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 元明宗 和世剌  · 元宁宗 懿璘质班  ·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明 ·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  明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  ·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顺 ·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 ·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 ·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   ·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  ·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这个问题问得太大,让回答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即使用1000万字来回答中国的历史进程,各时期文化特征,以及各时期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不足够的。如果推荐提问者去读书,那反而显得我们不厚道了。
我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纠正一个观念,现在的学生受所谓的社会主义唯物历史观影响过于严重,对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固守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与半殖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圈子里,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历史,这是要不得的,首先要抛弃的一个概念。现在的历史学家几乎都已经不再使用这一概念,因为这个分期办法太模糊、太抽象化、政治意味太浓烈。“石器时代-封建时代-帝国时代”,或许还能表达得更准确些,也更便于与其他国家历史的横向比较。
关于中国的历史进程。
1. 被称为“原始社会”的历史时期,应该是从人类活动出现到明显的私有财产体制确立之前的一整个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石器时代,或者氏族公社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尚没有文字,只能通过遗留的石器、陶器等对历史状况加以分析,经历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留下了河姆渡、半坡、龙山等著名的文化遗址。
2. 夏。新石器时代走向结束,青铜技术开始出现,生产力大幅提升,私有制出现。这一时期根据上古传说,是禹领导的对洪水的抵抗与救治工作为开端的,对于这一次史前大洪水,各方面专家经过考证是可信的。
未完待续

中国历史年表

年号索引

社 会
朝 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原始社会
五帝 约前26世纪-前21世纪
奴隶社会


西周
东周
春秋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年
前770年 -前25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武王
周平王
阳城
亳→殷

洛邑

封建社会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魏
三国 蜀
三国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宋
南朝 齐
南朝 梁
南朝 陈
北朝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朝 西魏
北朝 北齐
北朝 北周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西夏




前475年 -前221年
前221年-前206年
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8年-23年
25 年-220年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7年
550年-577年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907年-960年
960年-1127年
1127年-1279年
916 年-1125年
1038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1271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840年

始皇(嬴政)
高祖(刘邦)
王莽
光武帝(刘秀)
曹丕
刘备
孙权
武帝(司马炎)
元帝(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拓跋珪
元善见(高欢立)
元宝炬(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觉
文帝(杨坚)
高祖(李渊)

太祖(赵匡胤)
高宗(赵构)
耶律阿保机
李元昊
完颜阿骨打
世祖(忽必烈)
太祖(朱元璋)
(努尔哈赤)世祖(福临)
咸阳
长安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洛阳

长安

长安
大兴
长安

开封
临安
上京
兴庆
中都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
清末
中华民国
1840年-1911年
1912年-1949年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北京
南京(曾北京)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只要你了解哪些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历史
就会一目了然.


谁能给我一篇关于《美丽的瞬间》的记叙文?
那么,只要我们能把握生命中的美丽,铭刻那份永恒,并为报答那永恒的光辉尽力而为,也无须因为时间仓促而...这一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出去玩,去青山绿水的地方看看。星期六早上,我五点钟起床,爸爸和妈妈也起来了,...什么能阻挡住勇气呢? “一串串水滴,敲击着坚硬的石板;一滴砰然落下,一滴继而高悬。”这是对“滴水...

用时间来正面博瑞GE给我带来优质的生活!
而令我最喜欢的就是远程控制系统了,用起来非常的方便,总的来说这些配置是既丰富又实在,给我的日常用车带来更多的安全与方便。 GE的车身长度接近五米,带来了2.86米的轴距,这就造就了不同凡响的内部空间表现,而且后排地板几乎是平的,前后的座椅调节很妥当,即便是乘坐五个成年人也绝对不是问题,...

每次用微波炉加热都是控制不好时间,谁能给我一个时间对照表。好比热菜...
我一般的话热菜2分钟,热奶1分钟看有多凉了,也得看你微波炉的功率

用时间顺序的方法写作文
通过这次爬山,我获得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如果坚持不懈,不放弃,就能达到目的。 2. 时间顺序的作文是按怎么个写法 时间顺序的作文包括: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类 从事件一发生开始写,经过发展过程、直到结果,这是顺叙 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即把后面的时间倒到前面来写,再写事件的开始、过程。这是倒叙 在...

...的内容伤脑筋呢?你所说的我看到了,你能把所知道的发一分给我...
很多做烧烤的朋友都在用代恩DINE的烤肉料,味道不错的,所以生意做的都很好

mysql中自动插入时间的格式。 我使用mysql 数据库中设置,当有一条数据...
r 时间,12 小时(hh:mm:ss [AP]M)T 时间,24 小时(hh:mm:ss)S 秒(00……59)s 秒(00……59)p AM或PM w 一个星期中的天数(0=Sunday ……6=Saturday )U 星期(0……52), 这里星期天是星期的第一天 u 星期(0……52), 这里星期一是星期的第一天 一个文字“%”。所有的其他字符不...

用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写作文
许多同学由于不适应中学生活,不断抱怨老师作业布置太多,考试过于频繁,学业负担太重,学习压力太大…..难道中学生的每天真日理万机,不能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吗?难道中学生的学业真的不堪重负,不能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吗?难道中学生的时间真的无法作主,不能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吗?我记得老师曾说过文学家鲁迅先生关于时间的名言...

我要办一个有“关珍惜时间 ”的手抄报 谁能给我点素材
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

一线串珠写作文
如《阿长与山海经》,开始写了作者对阿长的讨厌憎恶之情,讲故事时候对她开始钦佩起来,当阿长给他买来《山海经》作者对她的情感变成震撼和感激起来,文章的...老师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去了.外面凛冽的寒风扑到老师的脸上,我为老师担心了.本该这是我休息的时间,然而我却翻来覆去不能入睡,那是因为老师一天到...

对不起我的英语太差了,希望你能给我一点时间的英语用中国话怎么说
sorry,I am not good at english,I hope you can give me some time.

柳城县17612741288: 有没有哪本书是以时间为线索客观讲述中国历史的啊我好想串起来看一遍?
溥包吾玫: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柳城县17612741288: 文科历史时间怎么记 -
溥包吾玫: 额……这个真是个麻烦的问题.我以前就很头疼这个.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办法:联想归纳法.把同一年,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归纳起来,中国的,世界的,这样不仅可以记住时间,更可以把知识串起来,构建网络体系.把一个较大的事件中出现的事件有顺序的罗列下来.背的时候告诉自己,如“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在1773年,这个时间记牢,然后就记住“每一年都有重大的事情”.记住每一件事情的顺序,远比记时间来的快,所以时间用自己杜撰的联系来推.事件发生顺序记牢.这样就好了.最后,学历史要自己琢磨,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高中时我超级喜欢看娱乐八卦,所以记历史也会用记八卦新闻的方式来记.放轻松,多花时间,时常温习,没有什么拿不下来

柳城县17612741288: 怎样把冗杂的历史事件串起来? -
溥包吾玫: 利用时间穿线,一点一滴积累小故事,把这些故事都用时间穿起来.慢慢地就会好了.

柳城县17612741288: 历史课本里的时间记不住怎么办?
溥包吾玫: 倘若你能吃苦的话,平时就努力一点,把重要的知识点抄写在小纸片上,放在口袋里、书桌上、床头前......(一切你平时经常接触的地方),然后你有空就去看看、念念、记记,这样的话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而且记得牢,使得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如果你是迫切要用那些知识,最好拿一张稿纸,将历史事件用时间串起来,抄写列在纸上,一边看历史事件表一边记,效果会好些......一定要专心了噢~因为你都知道时间紧迫了,在短时间之内,克服一下不去想其他的事,认真掌握知识点......越是时间紧迫越不要慌张,记住多少算多少,不然紧张得全忘了更亏......一定要适量地写一写,手脑配合很重要~ 希望可以帮助您~呵呵.... 摁!加油

柳城县17612741288: 历史学问题求助!老师说,希望我们能把整个历史纵向串起来理解.而不是简单的靠时间横向理解.我举个例子.大概就是这个问题.因此我想求助的几个纵列事物... -
溥包吾玫:[答案]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

柳城县17612741288: 历史怎么记得快记得牢 -
溥包吾玫: (1)、 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

柳城县17612741288: 怎样学好世界历史这门课? -
溥包吾玫: 1.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凭借时间、空间两条线、双坐标牢牢记住历史事件 3.多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事件介绍 4.如果你想学好中国古代史,必需学好古文,牢记实词、虚词的用法,这对于以后想学中国...

柳城县17612741288: 怎样学好高中历史和政治呢 -
溥包吾玫: 1.历史关键用“时间”串起来,多用故事或电影联想法; 2.政治注意看纲要1.预习要注意学了什么内容(看书)-这些内容是怎样一个网络结构(思考)-学会

柳城县17612741288: 如何把高中历史的知识点串起来? -
溥包吾玫: 介绍给你一个方法——纵横记忆法 用时间表示纵轴,地狱表示横轴,事件就是纵横轴的交点,这样一来,你的头脑里面将形成一副非常完善的非常庞大的知识网络图,所有的知识就串起来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