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者失败的名人事例(不要项羽乌江自刎的事,这个事例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

作者&投稿:闭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项羽失败的故事!~

项羽,自然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一日,始皇游会稽,项羽脱口而出:“这个人可以取而代之呀!”其叔项梁因此奇之。其后,举事而起,从者云集。破釜沉舟,救赵破秦,令诸侯“莫敢仰视”。及自封西楚霸王,众王反叛,更见其骁勇:讨伐乎东西,征战乎南北,往来翕乎,未知疲倦。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真正的勇士,是无法被震慑的。

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此语本人实不敢苟同。

细读史书,透过一幕幕细节,就会清楚的发现,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他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领袖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气度。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不信吗?我们且来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
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
这样的例子不必一一列举下去。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尽管司马迁怜惜地将之列入本纪记载,他也终不过是一名威猛的勇士而已。

再看刘邦。他天生的性格是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象个混混儿。“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他的出身极其普通,其父母的名字不为世人所确知,当然不及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在一贯重视光环和背景的人们心目中,刘邦显得黯淡,这使得二人在刚起兵的时候,刘邦只能落个从属的地位。但刘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领导者的气质,沛公却善于不断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于心计的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的人生成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刘邦到底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呢?我觉得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笼络手段极为高明。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二是宽容、仁慈、有大量。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三是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相当于现在的港人治港)。其后刘邦以此法引兵西,“无不下者”。

四是坚忍克己。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绝不只是靠运气得来的。

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猛将的代名词,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和悲剧色彩。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甚至将项羽列入十二篇“本纪”之中。
众所周知,本纪是古代史书中帝王专用的文体,也就是说司马迁其实给了项羽莫大的荣耀。
而且,很多人没有注意的一点是,十二篇本纪之中,项羽是本纪的第七篇,而本纪的第八篇,则是汉高祖刘邦。
不难看出,司马迁将项羽排在了刘邦之前。
纵观这12篇本纪,司马迁是这样安排的:人文始祖五帝为第一篇(第一人为轩辕黄帝);夏商周秦四代历史各写一篇(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第六篇为秦始皇本纪;第七篇、第八篇分别为项羽和汉高祖刘邦;第九篇为吕后(吕太后本纪);十、十一、十二这三篇则为汉文、汉景、汉武三代明君。
从这其中可以看出,除去人文始祖五帝和四代历史,剩下的7篇本纪中,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帝;吕后则是女主称制的第一人。
唯独这个项羽,从来没有独掌整个国家的权柄,开创的西楚国也短命而亡。
但太史公则以一只生花妙笔,让项羽与上面那些人物并列,而且排在高祖刘邦之前。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项羽似乎成了悲剧英雄的代名词。
时隔千古,仍有人在追思项羽。
仅仅在诗词方面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就至少有三首。
要开始本文的话题,不妨先从南宋著名才女李清照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开始,以垓下之战为源头,仔细分析一下,项羽过了江东到底能不能卷土重来再争天下。
千古名篇: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词明着写项羽,其实在讽刺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因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东,不思进取。李清照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讥讽南宋朝廷在江东贪图苟安,不愿收复失地。既无收复失地的进取心,也不能像项羽那样为了名节而自刎于乌江之畔,却偏安一隅。
而要分析项羽渡江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需要看看项羽的绝唱——垓下之战的过程。


一、垓下之战简介。
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就是垓下之战。此战之后,西楚彻底灭亡,大汉四百余年的荣光则就此开始。大汉的荣光,使得“汉”这个字彻底融入了这个民族灵魂深处,汉族也由于汉朝的历史而定名。
公元前203年8月,由于政治上的短视和韩信出奇兵横扫中国北方,项羽的大后方已经土崩瓦解。这使得项羽此时的盟友,已经基本消耗殆尽,项羽自己同样清楚这个问题(《资治通鉴》:项羽自知少助)。

(楚汉之争形势图,刘邦正面牵引项羽主力,韩信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横扫北方。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而且此时,项羽还面临两个更严重的问题:一个是自己的粮道,被彭越断绝,以至于出现了“兵罢食绝”的情况,而刘邦的军队,则完全相反,是“兵盛食多”。
项羽出去揍彭越,彭越则深得游击战要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项羽发现,根本找不到彭越的主力。
而另一个问题,更是令人头疼——韩信来了。
当年的执戟郎,今日的大将军。
整个楚汉之争,项羽此前从未与韩信交手。
末期,两大军事强人在战场相遇,留下了战争史上永恒的经典。
内外交困之中,项羽选择与刘邦议和。两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由此而来。
项羽遵守约定,在这年的9月,把以前俘虏刘邦的老爹和老婆吕后还给了刘邦,引军东归。
刘邦也准备西归。张良、陈平出来说话了:“大佬,您都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了,剩下的那些诸侯都惟您马首是瞻,现在项羽的部队已经人困马乏还没有粮草,这是老天要灭亡他啊,你现在不打他,就是养虎遗患,说不定他缓过来就打你。”
刘邦其实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他就坡下驴,撕掉合约,向东追击楚军。
马上到了10月,请注意,在那时候,十月是每年的第一个月。
也就是说,到了10月,就进入下一年了。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
刘邦军追上了项羽的楚军,但是由于彭越和韩信两路人马未到,刘邦军被项羽军胖揍。
刘邦又开始问张良:韩信彭越这俩货,不服从指挥,这可如何是好?
张良说:他们这些人打仗打到现在,就得了一个空头王爷的封号,没有什么实惠,老大你封地给他们,他们就来了。
刘邦立即照办,韩信彭越马上起兵响应刘邦。
还有一路人马,叫刘贾,也是刘邦阵营的。他策反了项羽的重臣周殷,会同九江王英布,北上围攻项羽。

(四路大军合围项羽,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至此,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四路大军合围项羽,汉军总兵力60万,其中韩信自己统领的兵马为30万,占汉军总兵力的一半,正可谓是手握重兵、名震天下。
这八个字,如果用在将领身上,一般都不是啥好词,因为悲剧很快就会来了。
而项羽一方,只有十万人。
韩信与项羽交战,佯装作战失利,引兵退却,项羽率兵追击,被韩信手下孔熙、陈贺(此人封费侯,史书上也记载为“费将军”)迅速切断后路,韩信随即引兵杀回,就此将项羽所部包围在垓下。
半夜,韩信派人在楚军四周唱起了楚国的国歌——鸡鸣歌。
项羽以为楚国的土地都已陷入汉军之手,不然为什么四周全是楚国人在唱歌?项羽心里大惊,下属将士听到家乡的歌曲,也开始思乡心切,项羽所部的军心瞬间瓦解。
在上演了一出令人无比心酸的霸王别姬之后,项羽带800骑兵突出重围。请注意,到了此时,项羽还选择突围,就证明他还想东山再起。
如果不想东山再起,就不用突围,直接战死在垓下就行。
拂晓时刻,汉军发觉项羽已经突围,汉军名将灌婴,率领五千人马追击项羽。(请记住灌婴这个人,下文他的作用非常大。)
由于汉军追击,项羽的八百骑兵不断减少,渡过淮水之后,只剩下一百多人。
此时项羽开始迷路,碰到了一位老农,老农骗他说:走左边。
结果左边是一片沼泽。由于走左边耽误了时间,追兵到了。
项羽又带着这百余人冒死突围,跑到了东城,还有二十八人。
项羽对这二十八人说:“我起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天底下不服我的人都被我收拾了,现在到了这个地步,都是老天亡我,并不是我打仗失利的原因啊!现在生死时刻,我带着大家痛快的打一仗,一定要连胜汉军三次,我将带着大家突围、斩将、砍下汉军的旗帜,大家都看看,真的是老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啊!”
(题外话:项羽败亡,仅仅只是天意,与他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场突围战,非常精彩,史称“东城快战”。
项羽将28人分成四组,从山上迅速冲下来,利用冲击力杀死汉军一员将领,在山下集合成三队。汉军不能分辨项羽到底在哪一队,就分三路包围项羽的残部,项羽趁着汉军军容不整的时机,迅速冲击汉军,又杀了汉军一个将领,并杀汉军上百人。而自己集合人马一看,手下才损失了两个人。
项羽问手下,你们说怎么样?
手下人都称赞说:“真如您所说的这样。”
就在这一天,就在这个山上,爆发了九场战斗,此山得名“九头山”。(《江表传》记载)
东城快战的胜利,给项羽活下去的勇气,他决定东渡乌江,回到自己的家乡,东山再起。(《史记》: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这个时候,项羽还是想活下去的,还是想渡江的。
项羽运气也还不错,乌江亭长划着船出现了。
亭长说:“江东虽小,但是还有几千里土地,几十万人口,足够你称王的了。现在大王你可以赶紧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无船,你赶紧走。”
就是这句话,无意打中了项羽心中的软肋,他的心理防线,就此崩塌。
项羽是什么人?那是睥睨天下的霸者。
当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重创秦军;
率军入关,分封天下,号称霸王;
打到现在,居然就剩下自己这么孑然一身。
把自己养大的最亲的叔叔项梁,死了;
自己心爱的女子虞姬,死了;
自己忠心耿耿的弟弟项庄,死了;
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亚父范增,也死了;(亚父为仅次于父亲的意思)
自己另一个叔叔项伯,做了叛徒,姓都改了,不叫项伯而叫刘伯了。
普天之下,能收留项羽的,居然只有自己的老家。可是自己孑然一身,又有什么颜面去面对江东父老?难道把兵祸带给他们吗?
于是项羽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天要亡我,我过江作什么?我当年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现在他们中无一人生还,就算故乡父老乡亲可怜我还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亭长你嘴上不说,我心里难道就没点数吗?”
项羽把自己的战马交给了乌江亭长,与26名骑兵下马步战。
26名兵士很快战死,唯独项羽杀死上百名汉军,自己也身受重创。
项羽看到了汉军中有个自己的熟人,对着他说:来拿走我的人头,你可以封万户侯。
说罢自刎,享年三十一岁。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从此以后,关于项羽不渡乌江的话题,就此绵延了上千年。
时光飞逝、千载如梦……
一千多年以后,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下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二、项羽渡江的各种情况分析。
(一)汉军能不能渡江追击他?
乌江亭长对项羽说,现在只有自己有船,汉军没有船,汉军无法渡江。
这个事实是存在的,但是也仅仅是暂时的。
汉军暂时没有船不代表不能从别的地方调船,更不代表造不出船。
事实上,项羽即使渡了乌江,到达江东还立足未稳,汉军就可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船只开始渡江。
而历史,其实就是这么推演的。
有人要问,你有证据吗?你凭什么说汉军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船?
我当然有证据,而且证据就在《史记》中。
只不过这个证据,不在《项羽本纪》,而在相对而言并不起眼的《樊郦滕灌列传》(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人合传)之中。
司马迁在灌婴的那部分内容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说的很明白,灌婴率领五千人追击项羽,项羽自杀之后,灌婴不知道从哪里找的船,渡过了乌江,生擒吴郡太守,并平定了三个郡。
灌婴渡江之后进行了平乱,还活捉了太守,这说明灌婴是带兵过江的,也就是说,船肯定不止一条。
项羽死之前,乌江亭长已经带着项羽的战马划船走了。并没有把船留给汉军。
如果项羽跟着亭长渡江,最多亭长带着项羽和战马划船走,丝毫不影响后来灌婴渡江平定江东的历程。
所以,从灌婴渡江平乱可以看出,即使项羽先行一步,渡过乌江,很快汉军就会组织大规模力量继续渡江,项羽那时候,依旧是避无可避。


(二)项羽在江东能发展多少实力?
再退一步,把历史进行架空。
如果刘邦、张良、韩信、陈平、灌婴这些人,都脑子短路,放虎归山,没有组织大规模渡江行动,项羽在江东又能发展多少实力呢?
乌江亭长说的很明白,江东这块土地方圆千里、人口数十万。
等一下,人口数十万???
数十万的人口能供养多少人的军队?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之交那段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
十个人能养一个军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四百多年后的三国末期,蜀汉政权灭亡的时候,人口一百一十万左右,也不过只能供养十万军队。(《三国志》记载)
也就是说,秦朝末年几十万人口的江东地区,能凑出几万人规模的军队,已经捉襟见肘了。
项羽自己都说,当年也不过是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的。
所以,项羽即使回到江东,能拼凑的力量绝对不会超过垓下之战的十万人马。
垓下之战的兵力对比是十万对六十万,回到了江东,难道准备用三四万对六十万吗?
十万人的时候,就一败涂地,三四万的时候,赢回来的可能性有多大?
你项羽会打仗不假,对面的韩信不会打仗?
而且,古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项羽自己的精锐部队,那八千江东子弟兵,早就死伤殆尽,再打造一只强军需要多少时间?
在打造这一只强军的过程中,刘邦难道会坐视不理吗?
所以江东的实力和体量也决定了项羽不能卷土重来,甚至连能否自保都是未知数。
此外,就地理位置而言,江东之地过于狭小,极易被周围的汉朝势力再次吞并。
(三)项羽的能力分析。
项羽最大的能力有两点,一是指挥打仗;二是个人勇武。
然而这两点,其实是一名将军或者说一名军事家的必备素质,却不是一个政治家必备的素质。
政治家同时是军事家的很多,军事家同时是政治家的却很少。
项羽的对手刘邦,则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联合体。其中的政治方面,是远胜项羽的。
政治这个玩意到底是什么?
教员总结的很到位: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刘邦深谙此道,项羽却一窍不通。
楚汉战争开始时期,绝大多数诸侯是站在项羽这里的。
但是到了垓下之战时期,形势已经完全逆转,当时除了刘邦、项羽之外,还有八路诸侯。其中站在项羽阵营的,只有一个临江王共尉,其余的人,全都站在了刘邦这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项羽自身的政治能力和团结诸侯的本事,在刘邦面前完全不够看。
就发展生产的内政方面,江东能出现可以匹敌萧何的人,可能性仍然很低。
出谋划策方面,更不用说张良、陈平。
就是在指挥战争方面,项羽带着几万士兵,与统帅三十万大军的韩信较量,胜算又有几何?
更不用说还有彭越、灌婴等人,项羽又如何对敌?


(四)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从当时的民心来说,老百姓更希望结束战乱,过上稳定的生活。
春秋战国纷争五百余年,终于归于秦朝。
秦朝短命,不过十五年就分崩离析,天下大乱,老百姓更期盼的,是一个能结束动荡与战乱,给国家带来长治久安的伟大君主。
而项羽,却并不能给百姓这样的生活。
项羽想做的,是诸侯的霸主,是霸王。
却不想做一个真正统一天下的皇帝。
霸主这个东西,已经消失了二百多年了。
霸主是春秋时期的产物,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名垂千古。
而到了战国时期,民间对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整个战国这255年,主题一直是灭国与统一。
项羽却选择逆着历史潮流,做诸侯霸主,还想分封诸侯。
逆着历史潮流,等待他的,只能是被历史潮流吞没。
也正是历史潮流的推动,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选择了郡国二制并行的过渡策略,同时大规模消灭异姓王,分封有血缘关系的子弟做同姓王。
但是随着血缘的逐渐的疏远,同姓王也不再符合潮流的时候,七国之乱就爆发了。后来汉武帝推出了推恩令,彻底让诸侯国失去了作乱的能力,但是这又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与刘邦项羽那个时代,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项羽的做法,逆势而为,不得民心,所以即使占据江东之地,也依旧会被代表民心的刘邦集团再次绞杀。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项羽本纪》的最后,对项羽做了非常精彩的评价:……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项羽原来没有尺寸之地,却趁着秦末的乱世,只用了三年,就带着五大诸侯灭了秦国(五诸侯指除了秦和楚之外,战国七雄其余五国的残余势力)。然后分封天下,自己做了霸王,虽然不得善终,但是这二百年多来却没有这样的人……然而项羽却认为霸王大业,是可以用征战来经营天下的,结果五年就败亡了国家,死在了东城,死之前还不能自我反思。却说这是老天要灭亡他,并不是他作战失利的原因,这不是很荒谬吗?

(项羽分封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有人或许又要说了,东汉末年,孙策也占据江东,开创了八十余年的江东基业。
问题是,孙策和项羽的形势是完全不同的:一是孙策是带着兵去江东的,项羽是孤家寡人,孙策是有可以自保的军事实力的;二是项羽是刘邦的头号敌人,刘邦必欲望处之而后快,孙策则不是曹操的头号敌人,曹操也根本顾不上孙策;三是项羽是处于春秋战国的大分裂走向两汉盛世大一统的转折期,而孙策则是处于两汉盛世走向魏晋南北朝大分裂的转折期,两人面临的历史大势又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项羽即使到了江东,也依旧会再次败亡。
或许,自刎在乌江,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从乌江自刎之后,西楚霸王这四个字,与大汉王朝一样,永远刻在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时隔两千多年,项羽依旧为人们所熟知。
很多人依旧会为他悼念、惋惜……
在文章的最后,再送上一首关于项羽的千古名篇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作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杜牧完全不同。
他更能从本质上看出,项羽大势已去,江东子弟虽然还在,却不会再有卷土重来的故事。
毕竟,天下纷扰,人心思定,项羽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如何能逆得了天下大势?
(全文完)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汉纪三)
《史记》(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
含《史记·三家注》

韩信被囚后的郁郁不得志,死于未央宫。

屈原 被逐 ,自沉汨罗;

赵武灵王 被背叛 困死于沙丘行宫;

齐废王面对大秦 不战自降 ,被大秦放逐


坚持而成功的名人精选
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坚持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名人事例及感悟 。”(正能量)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经过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此人们又拥有一轮太阳,人们...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有哪些
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每一项的发明无处不凝结着坚持的力量。为了发明灯泡爱迪生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坚持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名人事例及感悟 。

艺术的目的是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诗人、理论家阿尔贝蒂就指出艺术家要“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这并非为了迎合读者,而是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艺术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呈现艺术家的思想和情绪,以期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吗?达·芬奇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

议论文素材
[英]乔叟《梅利比的故事》 5、不要因为想干大事就不做小事。日本谚语 6、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耒《示秸》 7、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法]巴斯德“勤思”篇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勤于思考对于求知是多么重要。其实人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重视思考。只有深刻而...

关于坚持的名人故事
2015年4月一个月,该画在荷兰各大美术馆展出,观者如潮。凡·高在世短短37年,留下约900幅画作,而这幅“风车磨坊”是从1995年以来首度被鉴定为真迹的作品。 35年之后,汉尼马将笑柄变成了奇迹。 2:舒尔茨 “从小到大,许多方面我都是非常失败的,简直一塌糊涂。”他说。 他小学时多门功课常常不及格,而...

遂宁的名人
遂宁的名人有陈子昂、席书、杨名、黄峨、李实、王灼、谢端、吕大器、吕潜、李仙根、张鹏翮、张问陶、于渊、李树骅、周均时、陈先霖、李行健等。1、陈子昂,唐代著名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遂宁市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2、席书,字文同,号元山,四川遂宁人。历官山东郯城知县...

外国人把三国演义译作什么?他们怎么看三国的?
动了六次战争,每一次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失败。最后一次战争发生在五丈原, 诸葛孔明的健康极度恶化,为此他使用了一种神秘的占星术,向上天乞求延长寿 命。这时候一位急忙汇报军情的蜀国将领不小心踏坏了祈祷仪式的结构,诸葛孔 明认为这是神拒绝了他的请求,遂放弃了祈祷。几天以后,这位有着无数传说的 名人病死。

陈氏有什么名人
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4、陈宫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

张霖生名人评论
中国国画写意画家的魅力在于其大气与神秘。他们用简单的工具,如宣纸、墨汁和笔,通过熟练的勾、皴、点、染技巧,瞬间就能创作出大写意的山水或人物画,这种即兴挥毫的技艺令观者惊叹,连西方油画大师也为之赞叹。写意画家与工笔画家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外在,如写意画家的装扮更为新潮,发型飘逸,个性鲜明,...

帮忙翻译几个文言文句子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编辑本段](二三)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田林县15987415870: 悲观者失败的名人事例(不要项羽乌江自刎的事,这个事例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 -
赧惠克之: 韩信被囚后的郁郁不得志,死于未央宫. 屈原 被逐 ,自沉汨罗; 赵武灵王 被背叛 困死于沙丘行宫; 齐废王面对大秦 不战自降 ,被大秦放逐

田林县15987415870: 面对挫折一蹶不振的事例 -
赧惠克之:[答案] 项羽 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是胜多败少,甚至只败过一场――垓下之围,但也正是这一场败仗使项羽一蹶不振,自刎于乌江.项羽其实有机遇逃跑,但是ta不愿意,ta自语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见,项羽不敢面对失败,宁可带领二十八旗战死...

田林县15987415870: 失败人物的历史故事自己不努力 依靠别人 最后却失败了 -
赧惠克之:[答案] 项羽失败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 司马迁《史记》得知: 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

田林县15987415870: 受挫折而颓废的名人事例 -
赧惠克之: 1、唐代王维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田林县15987415870: 古代名人无法面对失败的例子 -
赧惠克之: 楚霸王乌江自吻.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田林县15987415870: 有关“不能正视挫折而失败的”例子和“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名人例子 -
赧惠克之: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为一代名将 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拱手把江山让给泼皮刘邦.

田林县15987415870: 关于失败英雄的事例和名言 -
赧惠克之: 失败英雄的事例:项羽兵败垓下,不见父老乡亲乌江自刎.南宋文天祥宁死不屈抗击金兵.清朝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大义凌然. 名言:“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不愿名列前茅,但求盖世无双 ---戴高乐”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惠特曼

田林县15987415870: 不会隐忍而失败的历史人物 -
赧惠克之: 不能隐忍:项羽乌江自刎--如果最后时刻他过了江东,也许历史将会是重新改写. 红颜薄命:王嫱、蔡文姬、陈圆圆、李清照、严蕊、李香君

田林县15987415870: 求经历过失败就放弃的人物,急啊 !! -
赧惠克之: 项羽这厮垓下失败 乌江自刎 柳永 柳永第一年参加科举落第了 完了他写了一篇文章发牢骚 后来皇帝看了非常不悦 第二年柳永再次参加科举 这次他终于中举了 不过殿试时(就是皇帝在皇宫大殿上亲自考察进士)皇帝看到了柳永就很是不高兴的说 那你那么厉害还不如去填词作曲(大致是这个意思)柳永后来愤然离去 真的去填词作曲了 并且很是牛叉的宣称是奉旨填词 够了吗

田林县15987415870: 有的人虽然失败了 但他却是真正的英雄.速求事例 -
赧惠克之: 项羽自刎乌江岸 、岳飞身陷莫须有、王安石变法遭免、戊戌六君子洒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