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利机构演变的简图

作者&投稿:墨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秦至汉初宰相权力巨大,
到西汉武帝时,为了提高君权,尚书省的权力加重,宰相有时只是摆设。
此后,尚书省权力越来越大,为制约尚书省,魏曹丕始设中书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至晋,始置门下省。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在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由中书省决策,通过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然后交尚书省执行,故实任宰相者必须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明代朱元璋废宰相制度,设立内阁,为皇帝的顾问,后来内阁的权力很大,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清初沿用明制,到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总的说来,宰相的权力越来越小,君权逐步加强,军机处的产生是君权强化的巅峰。

皇权不断集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至丞相一职被废,同时中枢权力机构呈现越来越亲近于和附属于皇帝的趋势

秦朝:三公九卿
西汉(汉武帝及以后): 中朝(内朝)与内外朝 其中中朝(内朝)成为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变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东汉至南北朝:逐渐形成尚书台,逐步取代原由的决策机构,但尚书台权利分工还未明确.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其中中书省为决策机构,门下省为审议机构,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下辖六部.六部:工部,礼部,刑部,吏部,户部,兵部
宋朝继承唐制度,但设置三司分管财政,设枢密院掌管军事
元:废三省制,改为一省制,仅保留中书省
明:明初废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咨询,内阁开始形成.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内阁权利逐渐增大,成为决策机构.
清:清前期,军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日常事务有内阁处理.雍正时设置军机处,一切军国大事皆有皇帝决定,中国君主专权达到顶峰.


秦至清朝前清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宋:增设枢密院。太师、太尉貌似昙花一现;明:朱元璋废宰相,其后代在三省六部的基础上增内阁,设辅政大臣,首辅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阁员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清:前期基本延续明制,但取消首辅,内阁机构改称“上书房”,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处,实际就在行使内阁的权力。

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归纳出发展演变的趋势 反映出什么本质_百 ...
当然,清代是皇权的最高峰,军机处无论名目还是实际上,都仅仅是皇帝独掌中枢的工具,但移近密作中枢的惯例,有清一代,却表现得最为明显。当然不是没有例外,如春秋时主祭祀的太宰失势,战国时相权取代卿权,以及两汉的大将军秉政等,但太宰失势的背景是君权下移,相权上升则是开始封建化的各国...

清朝的军机处是什么部门
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是清朝首创,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处理紧急军事事务,在隆宗门内设置了军机房,选内阁中的大臣入值,辅佐皇帝处理紧急军务等国家事务,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官职,均是兼职。简单来讲,军机处就是清朝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的设立也是清朝统治者对官制的一次重大调整,即...

清朝初年,顺治与康熙在位时,中央中枢机构有何变化???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清朝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隋唐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从中枢权力机构,选
中枢权力机构:秦朝是三公九卿,汉朝是中外朝,隋唐是三省六部,宋朝是“二府”,元朝是中书省,明朝是六部,清朝是军机处。选官制:秦朝是军功爵制,汉朝是察举制,隋唐宋元明清是科举制。监察制度:秦朝是御史大夫,汉朝是刺史制度,隋唐宋元是御史台,明清是都察院。

秦至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简图
宋代:皇帝:——(军事)枢密院 ——(行政)中书门下 ——(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元代:皇帝——中书省——六部 明代:皇帝——厂卫(特务监察机构)——殿阁(行政内阁)——五军都督府(军事)——六部(行政执行)清代: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军机处 ——六部 ...

秦至明清的中枢权利机构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

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
八股取士 改革行政机构。中央废中书,罢丞相,设殿阁大学士,权力集中于皇帝,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关系;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集权于中央,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清朝 -- 清代延续明代的上述政策;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即演变成军机处、六部、内阁]

从秦朝到清朝中枢权利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
由于宰相的废除,宦官把持朝政的现象也在明朝出现。到了清朝皇权进一步加强,满清入关初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很大,做出的决定有时连皇帝都难以更改,皇权受到限制。但随着军机处的设立皇帝的权力又达到顶峰,甚至乾隆五十六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废止。总的来说,秦朝到清朝中枢机构的发展的趋势是皇权的不断...

作为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议政处,为啥是临时性的机构?
清朝雍正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又称军机房,是清代期间中枢权力机关。其设立的目的是因为东南用兵。之所以将其设置为临时机构,是因为在设置之初是为了解决紧急军务的处理。一、清朝军机处清朝军机处是在雍正皇帝时期设立的,它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雍正帝将内阁设立在太和门外,...

北镇市13933002922: 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 -
彭凯爱可:[答案] 皇权不断集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至丞相一职被废,同时中枢权力机构呈现越来越亲近于和附属于皇帝的趋势,直到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枢权力机构与皇帝合二为一,皇帝不再需要法定官员去辅助政务.

北镇市13933002922: 我国古代中枢权利机构演变的简图一定要准确哦 先谢咯~~~中枢权利 不光皇帝 -
彭凯爱可:[答案] 秦朝:三公九卿 西汉(汉武帝及以后):中朝(内朝)与内外朝 {中朝(内朝)成为决策机构,原来的三公九卿变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东汉至南北朝:逐渐形成尚书台,逐步取代原由的决策机构,但尚书台权利分工还未明确.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

北镇市13933002922: 简要概括秦至清前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和特点 一定要简单,明了 -
彭凯爱可:[答案] 【1:秦朝:对全国采用郡县制(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制度),从而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央化.随后设立“三公九卿”制相当于把地方党政军财政事务的决策权都收归中央几个官员统一分管处理了.使得地方权利范围缩小,中央权利...

北镇市13933002922: 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情况及特点 -
彭凯爱可: 皇权不断集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至丞相一职被废,同时中枢权力机构呈现越来越亲近于和附属于皇帝的趋势

北镇市13933002922: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中央官制的变化过程 -
彭凯爱可: 秦,汉:三公九卿 隋,唐:三省六部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清:军机处.

北镇市13933002922: 从秦至清中央官制是怎样演变的?
彭凯爱可: 秦开始三公九卿,汉承秦制(多了中朝),唐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权分六部

北镇市13933002922: 清代廷寄制度反映的中央权利结构 -
彭凯爱可: 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备注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中朝和外朝;通过成立新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宋朝二府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割相权: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三司使(副相,分割财权)宰相的行政权、财权遭到分割,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元朝中书一省制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中书省的长官是元代的宰相,权力相对较大.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清朝增设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北镇市13933002922: 自秦汉到明清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中央官制,选用官制)的发展历程,并讲述各项制度的作用 -
彭凯爱可:[答案] 你应该是高中生吧!我明年正好高考,刚刚复习完这一块.中央集权: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其他,如“朝议”等.西汉:汉武帝时期,1.频繁更换丞相;2.中朝.【还有“推恩令”】唐:三省六部制宋:三司制(参政知...

北镇市13933002922: 依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
彭凯爱可: 向最高层集中,即皇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