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飞天镜 下句?

作者&投稿:危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云生结海楼。楼指:海市蜃楼。
  此句出自李白诗人,《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孤舟。
诗意为作者远道而来荆门外,来到楚国一游。【今湖北荆门市】到这抬头望去山不见而豁然一马平川,顿觉心胸开阔诗兴大发。远望去湍流江水一望无际撒野般的奔流而去,而月亮就象一面圆镜落入江中,倒映着多姿变幻的云彩,如海市蜃楼一般。作者以景生情,以情动景手法描写了此时又怜故乡思亲的心理活动,以万里送孤舟别友的恋舍惆怅而告终。

  1、“月下飞天镜”下一句是“云生结海楼”,出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4、简析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5、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这首诗是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め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名句啊....

云生结海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什么 -
贠致丹瑞: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什么? -
贠致丹瑞:[答案] 云生结海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后一句是什么?全诗是什么? -
贠致丹瑞:[答案] 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什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夕贬"的句子 -
贠致丹瑞:[答案]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云生结海楼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夕贬"的句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 -
贠致丹瑞: 《渡荆门送别》 作者:[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 下一句 -
贠致丹瑞: 云生结海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下一句 -
贠致丹瑞: 下一句:云生结海楼.楼指:海市蜃楼. 此句出自李白诗人,《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孤舟. 诗意为作者远道而来荆门外,来到楚国一游.【今湖北荆门市】到这抬头望去山不见而豁然一马平川,顿觉心胸开阔诗兴大发.远望去湍流江水一望无际撒野般的奔流而去,而月亮就象一面圆镜落入江中,倒映着多姿变幻的云彩,如海市蜃楼一般.作者以景生情,以情动景手法描写了此时又怜故乡思亲的心理活动,以万里送孤舟别友的恋舍惆怅而告终.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一句是什么? -
贠致丹瑞: 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下一句? -
贠致丹瑞: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娄星区18340265089: “月下飞天镜”的下半句是?
贠致丹瑞: 云生结海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