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作者&投稿:滕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一暴”,那不如先看看他到底有哪些“暴”。现在流行于世的主要有“孟姜女哭长城”,事因秦始皇修长城,使得人家丈夫牺牲了,结果后来的“伟大”的文学家们极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学水平加以修饰“秦始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暴君”。而其实人家当时也只不过是对七国北方边境的主要要塞修建一定的防御工事,其目的也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对边境的侵扰和对中原的威胁。长城给后来的国家挽回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其战略作用是不用质疑的。甚至是从此以后的封建王朝都不得不顺着秦始皇的路子,依靠长城抵御外敌几千年,一直到腐朽的清朝。至于个人的牺牲,就是在现在这么发达的时代,科技如此的进步,机械如此的发达,也无法避免在修建工事的时候出现个人的牺牲和死亡,更不要说在哪遥远的几千年前。而后就是有关一段某某人在某个地方的石板上刻了一段咒骂秦始皇的话,结果被屠村了。这个事情吧,本身就值得商榷,还不知道存不存在呢。而除了这点小把柄似乎也看不出秦始皇在其他那些方面残暴无仁了。 再看看后来的那些不可以一世的君王,动不动灭九族,屠城之类的不可胜数。然后秦始皇被骂的就是苛政了,其实在那个百花齐放,胜者为王,败则为寇的时代,秦始皇也不得不约束下他的国民。那个时候也就刚统一,大家“思想上”都还没有统一起来,不稍微的夺管束一下不行啊。而秦始皇当时的方针的宗旨可都是为着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目标去的,而且效果是不错的。如果说是对百姓不公平,倒不如说是打破和损害了当时的封建领主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至于前期的什么七国争霸,出现的牺牲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虽然也出现过大规模的死亡事件,但不能完全由他承担啊,那秦始皇会感觉真冤枉。
再说千古一帝,那就要看秦始皇给中国留下什么了。
首先,秦始皇是第一个在地理上统一中国的君王。以前也有不少的帝王统治的范围也不少,但是大部分地方是他管不了管不到的,人家只是说“归顺”。讲白了就是人家小一点,打不过你,我就向你低点头。秦始皇可是实实在在的统治了这些地区,这些地区可是必须听他的。而且你看要和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六个国家去拼,把人家给吞并了,那不说简简单单就能够实现的,起码你得有一定的能力吧,起码你要知人善任吧,起码你得经常加加班吧,起码你得是个敬业的帝皇啊。再看后面的皇帝都成啥样了,荒淫无道的,鱼肉百姓的,随便攻打一个城池也费九牛二虎之力,得把吃奶的劲是出来的,更不要说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国家了。后来的皇帝可以说,没有人可以在这方面和他比较的吧,世界上能够比较的也不多吧。而这个也只不过是他最低的一个政绩。
再看,秦始皇完善了封建统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是在制度上保证了一个国家的统一啊。没有制度这个上层建筑,你也就统治个中国三五十年就不错了,后面只能等着垮台。这个制度一建立,后面就是谁做皇帝就是真正的皇帝,没有什么六国七国再来和你争了,这为以后的皇帝省了多少心啊。这个制度你看一建立,好处是明显的,后面的朝代都直接COPY用了几千年。这个制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规划得了的。这个制度的建立的贡献不小吧。
再看,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这个措施就更不得了了。几千年前秦始皇就把这个事情做了,还做好了。看看现在的欧洲,使了多大劲,还搞不好,还不得不被美国搞偷袭。现在的欧洲也知道货币统一的好处啊,可是人家秦始皇老人家几千年前就知道了。经济上的制度的同一最大的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加快了各地域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从此是整个中国在经济上统一起来了。经济上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大家的经济关系融洽,即使不是一家人,也得有多紧密啊。经济一旦统一,那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规模效应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肯定要比之前快不知多少倍啊。经济发展了,文明能不发展?国家能不强大?经济的统一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这个贡献,秦始皇也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以后的各个朝代了。然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世界第一并占据了大半个份额,并且持续了几千年。
再看,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这个就不得了了,就是这个措施使得世界上有个一个文明古国叫中国,使得中国的文化发展延续到现在,成为唯一还存在的文明国家,使得这个民族叫中华民族。不然现在中国应该是无数个或者好几个韩国啊、日本啊之类的弱小国家,中国的汉字就不知道要演化成几种汉语、日语了。文字的统一等文化措施,是这个中国在文化上开始统一起来,使得所有中国人开始在秦始皇统一的汉字上,发展延续中国文化,创造出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才有了以后的唐诗宋词,才有了中国无数的文学家,书画家。。。。几千万几亿人在一统的文化上的发展创造最终造就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如果没有这些措施,中国大部分的文化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像大部分消失的文化文明那样成为真正的历史和古迹。那今天的中国只不过是发展几百年的几十个几百个杂乱的文化小国。这是中国文化充满活力流传几千年至今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他文明为什么消失的根本原因。而一同的文化,也是中国延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中国从此不管换成什么朝代,中国还叫中国,汉字还是汉字的根本愿意。一同的文化是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而当今的欧洲之所以貌合神离,文化的差异是根本的和真正的原因,也是欧洲统一最大的阻碍。秦始皇留给中国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统一和认同,这也是后来我们之所以叫我们为中国民族的根本原因。这是秦始皇最大的功绩。
看看秦始皇给中国留下的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秦始皇这样的强权人物,那中国得需要多少位伟大有魄力的帝皇来一步步推进这些改革。但是看看后来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没有再出现过一位如秦始皇般有为的帝皇呢。显然一位都没有,他们都只不过是占了秦始皇的便宜,所有该做的秦始皇一个人都做了,他们只不过坐享其成。秦始皇对中国进行的改革是相当彻底和全面的,如果在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彻底或者实行,中国在历史中的发展都不会如此的顺畅。虽然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趋势进行了改革,但是如果没有秦始皇,在历史长河里很难再有这么一个有为的帝皇来对中国进行彻底的改革。欧洲的查理大帝虽然统一了欧洲,但是也只不过是在地理上一时的统一了,现实也说明了欧洲分裂至今。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第二位帝皇可以和秦始皇媲美,这就是他“千古一帝”的原因。
而后朝对秦始皇的评价,就不是那么的光彩了。和其他人比较起来,和底层的贫苦民众比较起来,他们更加知道和理解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但是后面的朝代为了标榜自身的正统和“仁政爱民”把所有的黑帽子都扣到秦始皇一个人的头上去了。秦朝虽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倒塌了,但并不是制度的原因,更多的是人祸,但秦始皇定下的改革措施却从此保留下来了。

一、政治上
1、首称皇帝
秦始皇之前的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以为这些称号都不足显示自己的尊崇,于是下令大臣议称号。
2、中央集权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还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也就是郡县制度。
3、制传国玺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玉玺上的“受命于天,暨寿永昌”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此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示“气数已尽”。

二、经济上
1、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2、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
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三、思想文化上
1、书同文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这里的“一”和“同 ”同义,就是“统一”。
2、焚书坑儒
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开启了封建时期“愚民统治”“学院争吵”的先河。
四、军事上
1、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
战国末年,匈奴活动于燕国、赵国以北地区,后趁秦统一六国,北边边防空虚之机越过赵长城,渡河进入“河南地”,驻牧于秦长城以北地区,距关中不过数百里。
秦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命蒙恬统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首先击败黄河以南的匈奴势力,占领了河南地;次年,又渡河攻占了高阙、阳山(即今内蒙狼山)、北假。
匈奴遂退出河套地区而北徙漠北。
2、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当时中原刚统一,各地原来的贵族势力还很强,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国家随时会处于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须尽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县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因此须尽快建设道路。
3、车同轨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
4、整交通
从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
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五、民族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注意到对西南、东南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从而加强了以华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
在统一以后,就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吏,使之成为秦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加强中原和西南地区的联系,曾由常頞主持开辟一条五尺宽的栈道(叫“五尺道”),贯通南北。秦灭楚后,就进一步统一东南越族地区,于东瓯和闽越之地建立了闽中郡(在今福建福州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一度量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焚书坑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同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恬北伐匈奴之战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 秦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

2、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和辽东郡。

3、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淄博市和琅邪郡。

4、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公元前219年开始"秦攻百越之战"平定南方百越,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扩展资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但明清时期,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持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依赖于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大的灾害。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一、政治方面

1、开创皇帝的称号

2、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二、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三、文化方面

书同文


四、交通方面

车同轨、修驰道、通灵渠


五、军事方面

北击匈奴、南定南越


六、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


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了祖国的边疆。


扩展资料 

历史上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一、汉朝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

1、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2、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4、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5、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


二、隋朝

1、下诏“大索貌阅”,令地方核实户籍;

2、制定“输籍定样”,定期评定户等;

3、废止郡一级建制,实行州、县两级制;

4、废除九品中正制;

5、地方官府的属官改由吏部统一任免;

6、在洛阳营建东都;

7、开凿大运河。


三、唐朝

唐太宗贞观之治

1、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思想方面,加强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3、教育上,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

4、普及官吏选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彻(汉武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唐太宗)



一、政治: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3、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也就是郡县制度
二、经济:1、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2、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3、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三、思想文化:1、焚书坑儒
2、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军事:1、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
2、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3、修建直道和驰道

以下七个方面:
1.官制,废分封,置郡县,普天之下,没有王,只有帝,唯一的帝;
2.币制,废七国币,统一货币,利于流通;
3.度制,统一车轨和度量,利于南北东西的物流,便原七国人更快融入一国;
4.兵制,缉枪制暴,禁止非官方的武器流通;
5.路制,北造驰道、南修灵渠;
6.府制,大修官方宫殿,以威严的咸阳宫震慑天下;
7.书制,统一思想、文化、语言,这就不用说了。




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治而采取的残暴措施。这一措施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并开创了文化专制的先例。当时秦丞相李斯认为,儒生不学习当今的法令,以古非今,会扰乱百姓的思想,建议除了国家收藏的书籍和秦国的史书、医药、卜筮、农业的书籍外,把其他所有的《...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以下设诸卿,分掌政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

秦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虽然也存在过夏商周等名义上统一的国家,但是不论从民族形态、政治结构还是社会经济形式来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中华帝国的形成,是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始的.而且从秦始皇开始,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也确立下来,一直被沿用到清代. “德迈三皇,功过五帝” 中国...

秦始皇为什么要废分封立郡县
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他们的领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为形成诸侯割据创造了条件。在郡县制下,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所以,实行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怎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地方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只有地方行政权,绝对服从于中央。四、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 1、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

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

为了巩固政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这样就使元朝政府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明朝,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机构,设立...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1、积极影响: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1、实行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

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客观评价。
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灭朝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采取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
百伟复方:[答案] 一、政治方面.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
百伟复方:[答案] 政治:中央方面,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向皇帝负责;地方方面,推行郡县制,由皇帝派官吏直接管理.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作用:有利全国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 作用...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
百伟复方:[答案] 一、政治方面.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采取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
百伟复方: 政治方面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与行政制度. 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 1.实行土地私有制.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 4.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方面 1.书同文.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贡觉县18045232867: 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
百伟复方:[答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其专制...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
百伟复方:[答案]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最高统治者到中央再到地方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快答 -
百伟复方:[答案] 1、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统一文字,便利于文化思想统一' 3、统一了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活动统一; 4、实行严格的法制管理,统一法律准则; 5、焚书坑儒,清除反对其中央集权的反对势力.

贡觉县18045232867: 谁知道秦朝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措施? -
百伟复方: (1)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 36 个郡,郡下设县.郡...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6条初一历史 -
百伟复方:[答案] 你好: 1统一文字度量衡 2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3收缴全国兵器铸造十二金人 4修建秦直道 5毁坏六国宗庙,毁灭六国遗民对过去的思念 6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贡觉县18045232867: 秦始皇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①颁布《秦律》;②废分封,置郡县;③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
百伟复方:[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